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娃以后,我听过的最糟糕的 9 条育儿建议!如果你想害了孩子,大可以这么做

准确点说,这是一期妈妈们的吐槽大会,来源主要是咱们公众号后台的留言和消息,以及大家在咱们社群的日常吐槽~

下面,欢迎老母亲们对号入座。

0

1

「你妈妈不要你了!」

这句话真得超级招恨。

然而,可能很多人都是从小时候听到现在。

小时候,也有亲戚看到我妈出去上班,用这句话把我「逗哭」的印象。每次,都是我在那哭,然后大家快乐的原地转圈圈,好像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真的很害怕很无助哎……

《儿童发展心理学》指出,从 6 月龄起宝宝就会表现明显的出分离焦虑,18 个月之后,孩子会和父母形成相互信任的依恋关系。

而所有以「抛弃」、「不爱」为指向的威胁、不尊重,对这种亲子依恋的伤害都是满级。

不管是无意的玩笑,还是随心的调侃,孩子们都会当真,并且从这句话里提取到这些可怕的信息。

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

健康的亲子依恋关系遭到破坏,亲子信任缺失,导致孩子格外敏感,积累情绪压力,产生负面情绪反应,影响双商发展,甚至在安全感严重缺失下出现讨好型行为逻辑。

在极端的个案中,甚至有孩子会在长大以后,会选择结束「不被爱着的自己」。

永远不要小看一句话对孩子的伤害。

如果你想毁了一个孩子,尽管这么去做。

0

2

「是不是摔疼了?我们打这个门!」

大家一定见到过这样的场景吧——孩子走路撞在门上了,这时候,老人立刻冲过来,抱着孩子说,不哭不哭,我们打这个门,把我们家宝贝撞疼了吧?

这是典型的「错误归因教育」

我们来看看,这种下意识的动作,会给孩子后期行为发展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

1.粗暴的定性事件,加重了孩子的受害者心理

一般来说,宝宝受伤以后,产生的情绪会比较复杂:挫败、害怕、生气、懊恼等等可能都有,这些情绪共同构成了孩子的早期发展教育。

这时候如果粗暴地归咎于旁的人、旁的物,孩子就会主动屏蔽掉其他的情绪价值,直接转向对外攻击,打压或转移自己的疼痛。

久而久之,这种没有得到正确处理的情绪,会进入到宝宝潜意识里,越来越发展成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外界、不能直面现实的境况,形成不健康的人格意识。

2.扼杀了孩子通过感受后果,自然习得的机会

长大就是不停地磕磕绊绊。

这次摔倒了,你没有提醒孩子去寻找内因,没有帮助他吸取教训,没有趁机增强他的安全意识,那就是白白摔了一跤。

摔跤是正常的,最重要的是,每一次摔倒,可以让下一次走得更稳。

3.错误引导了孩子的三观

宝宝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是完全自恋人格。到了后来,你怎么看世界,他就怎么看世界。孩子最先感受到的是爸爸妈妈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式,一个不知道尊重、不明白是非的孩子很大部分是因父母的「言传身教」。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安慰孩子呢?

很简单~

保持冷静,允许发泄,同理共情,注意转移,启发思考,机会教育。

0

3

「小孩子要大方些,

给叔叔唱个歌!」

真的是满屏溢出的油腻!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酒桌上,有的人两杯酒下肚,就开始脑子不清楚了,看到身边的孩子,就开始想要孩子给自己「表演表演」没还美名其曰即兴表演。

孩子如果不理会,有的人还偏偏不识趣,连哄带骗加恐吓。

说实话,如果孩子自己喜欢这种挑战,那也还好,但是,如果孩子完全没有准备,当孩子看到一个醉醺醺的中年大叔提出这种不知所云的要求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懵逼的。

这时候,我想奉劝那些人,再让孩子表演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你愿意现在给孩子跳个舞或唱个歌吗?」

0

4

「你爸爸/妈妈回来要生气了!」

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大家现在都会说「看我怎么告诉你爸/妈」「小心晚点你爸/妈回来揍你」「你再这样你爸/妈回来收拾你」……

Excuse me?不要这样子丑化家长们好吗!

看上去好像屡试不爽,实际上啥也不是!

可以理解,本来这个做法,只是想树立家长的权威,但是对孩子来说,一味的魔化另一方,只会导致三个后果:

一.毁掉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二.破坏掉跟家长的亲子关系;

三.一旦离开家长的控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叛逆;

四.在极端的压抑之后形成更大的爆发。

无论哪一种,带来的伤害都是难以修复的。

人类幼崽天生有十分强烈的讨好本能,不管「虎妈猫爸还是虎爸猫妈」的教育,只会带来过分紧绷、过度变态的亲子相处模式,这是最失败的教育方式。

0

5

「学这东西有啥用?」

学钢琴就是为了考级,学围棋也是为了考级,不能考级最起码也要开发智识,总之必须得占上一样这钱花得才不亏似的。

是的,你可能得到了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你大约也失去了一个可能更快乐的孩子。

我们从小听得最多的就是「有什么用」,少有人想过,让我们变得更快乐的,支撑我们在很难过时候还能往前走的,或许正是这些没用的东西。

人总要热爱点什么没用的东西。

如果我喜欢学屠龙术那我就学,有没有龙有什么关系呢?

0

6

「你大呀!要让着小的!」

一句话毁了两个孩子!

小时候,也许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经常就是老幺无缘无故招惹老大,爸妈不分青红皂白的数落老大,老大想要挣扎一下的时候,总会受到各种「道德绑架」,最常用的大概就是「你是大的呀,要让着小的!」

这会导致啥结果?老大误会自己不被宠爱,老幺拿示弱当武器,最后就是很长时间的手足不合,爸爸妈妈一脸无辜地觉得我做错了什么。

你当然错了,当你脱口而出那句话的时候,你就错了。

萌爸也是有两个娃的人,也是风里雨里摸爬滚打过的,经验告诉我,其实孩子们真正在乎的,是「我的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爱我」

搞清楚这个,你就明白,他们要的不是一样多的公平,是不偏不倚的公正。买一样贵的鞋子不重要,谁大谁小不重要,谁需要这双鞋子比较重要。

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往往是由爸爸妈妈的态度决定的,学会修炼自己的情绪,接纳他们的不同,告诉他们爱都是一样多的。

0

7

「胆子大一点!都是家里人!」

萌医生想跟大家好好解释下,孩子认生这个现象。

首先,这是好事!

宝宝认生并不是坏事,这是他们自我保护的本能。

随着宝宝的成长,你会发现突然有一天,宝宝在家和外面的表现截然不同了。在家里活泼好动像个霸王,到了外面怂得跟个小羔羊一样,除了平常熟悉的人,谁都不让碰。

其实这是自然产生的,认生说明孩子开始建立与某些具体的人的联系。很可能在一夜之间,认生期就来了。

当然,随着孩子进入社交期,平常想要帮宝宝克服认生,爸爸妈妈只要做好三点:

一.给他时间,这也是会随着孩子成长自然消弭的;

二.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在外界和本我直接做好桥梁的角色;

三,适当的带孩子去一些公开的场合,参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但是不要强求他表现什么。

0

8

「别人家孩子……」

难道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表扬吗?

我记得傅首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印象还挺深刻的,「一个人你要让他自信是很难的,但是你要让他自卑易如反掌。」

深以为然。

可能吝啬赞美,跟我们骨子里受到的教育也有点关系,谦逊这个道德品质影响了很多代人。

但是谦逊不代表不表扬呀,由衷的一句夸奖也并没有那么可怕。

相反的,恰到好处的夸赞,能筑起孩子自信的基石,影响他的一生。

当然有的家长,可能知道要夸,但纠结怎么夸?

说真的,萌爸觉得,讲再多的技巧也是辅助,重要的不是语言的艺术,是你发自内心的懂他、欣赏他。

夸奖孩子,难道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吗?

0

9

「你看别人家爸爸/妈妈……」

孕期烫头发要被念叨,和朋友聚会晚回要被念叨,甚至加班半夜到家也会被指责……「不像别人家的爸爸/妈妈」「你看别人家的爸爸/妈妈」!

萌医生一直在主张的一个观念:先有快乐的家长,然后有快乐的孩子。

说实在的,有了娃以后,我们的时间不可避免的被大大压缩了。要说让生活真正回到它原来的轨道上去,那也是不太切实际的。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孩子和工作当中去拼命权衡的,一个每天飞来飞去的爸爸/妈妈,不会比一个整天围着孩子转的家长少爱一点。关于家长要不要把孩子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个人的选择问题。

怎么样都好,最要紧是当爸/妈这事,本身让你觉得快乐,而不是痛苦。如果你感觉到痛苦,那么一切都不对了。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家里有宝宝的爸爸妈妈们一起传阅!孕妈孕爸们可以先预习
宝宝每长大一岁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宝爸宝妈有时间要了解一下
在孩子心里,排在第一的永远是这个人,你是亲爸亲妈都不好使
妈妈问4岁女儿“你爸欺负我, 怎么办? ”孩子的回答让宝妈红了脸
宝宝身上的味道,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父母,外人闻了没感觉
性格随爸,智商随妈?你给孩子丢脸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