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能忍,养出的孩子越自律

来源 | 每日蒙台梭利(ID:montessori-daily)


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优秀,能够成才。

为了孩子能够优秀,父母有多拼?

在曾经的热播剧《小舍得》有一句话说出了广大父母的心声:

为了孩子,我们可以吃苦、受累、受委屈,无论要自己做什么,我们都愿意

在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可以好不夸张的说,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然而,孩子优秀与否,有时候真的与课外辅导等外在的资源无关;

真正对孩子起决定影响的,而是“自律”这种品质。

自律,决定了孩子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

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有一句名言: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

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过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没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自律需要从小就培养。



可以说,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能忍”的父母。

会忍,才是当妈的最高境界。下面这4件事上你越能忍,养出的孩子越自律。

忍住伸手,孩子才能独立

杨绛的父亲说: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再优秀也很难活得幸福自在。

“请帮助我独立完成”,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内在需求。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要给儿童的正常化成长设置障碍。

永远不要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这应该是每一个父母需要遵守的育儿准则。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忍住替孩子事事包办,懂得从小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懂得放手的爱,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教育孩子,千万不能踏入“保姆式”育儿的误区。事无巨细的为孩子操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父母包办。

父母不仅累,孩子也会很累,而且还可能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孩子3岁之后,度过了安全感培养的重要时期,父母应该学会放手,开始训练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

生活上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

自己整理书包、定期收拾房间、洗自己的小衣服小袜子,孩子逐渐能够学会自我管理。

作为父母,忍住伸手,让孩子去尝试应该去做的,去学会必须要做的;

让孩子拥有独立于世的能力,才是孩子未来自信自律的根基。

忍住唠叨,孩子才能唤醒内驱力

有的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道理,一天到晚像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

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他反而不当回事。

碎碎念,几乎是每一个为人父母的“特长”。

可是有时候一旦你的爱和关心过了度,就会成为套在孩子身上的枷锁。

心理学上有一个“超限效应”:

指当一个人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后,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最终效果只会事与愿违。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去听一个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最后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个故事很好的诠释了“超限效应”,教育孩子也是这样。

你越啰嗦,孩子越不听话。

著名艺术家陈丹青曾说过:好的教育就是少罗嗦

很多时候,其实你只要说一遍孩子就已经记住了,不用再反反复复的叮嘱。

勤教育孩子不见得有效果,父母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效果往往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

忍住脾气,孩子才能情商高

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娃。爱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娃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心里脆弱又爱抬杠。

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你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问题。

无论生活给了你怎样的磨砺,在孩子面前,请控制住你的脾气。

育儿路上,你越是从容,孩子越是灵秀。

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那么可以这样来做。

首先,接受生气的事实,不必内疚,要让孩子知道你对他此时此刻的情绪反应是什么。

其次,客观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你对孩子的担心。

比如说:我生气是因为我担心你;而不是说:你这个孩子怎么总是这么让人头疼!

父母若强势冲动,孩子就容易胆小自卑;父母若耐心宽容,孩子就会更加阳光快乐。

忍住催促,孩子才能更自律

教育家卢梭有一句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慢悠悠地体验,慢悠悠地重复,慢悠悠地琢磨,慢悠悠地从练习中获得能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孩子5岁之前,很少是故意磨蹭的。5岁前的孩子,还不知道时间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发现,并享受这个“慢”过程。

孩子在慢慢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各种感官都能尽情发挥作用;

孩子能对事物形成自己的感受,他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专注力均能得以提高。

孩子和大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孩子总是活在当下,而我们大人总是为未来忧虑。

在孩子们的眼中,完全不能理解大人们为何一直在着急。

几乎所有5岁前的孩子,都沉浸于“活在当下”。

所以对于5岁前的孩子,我们要适当尊重孩子的“磨蹭”,不要总是以成人世界的节奏去催促他们。

“慢”的世界里,隐藏着孩子的成长智慧。

要想孩子变得更加自律,为人父母就一定要学会“忍”,这4件事,父母越能忍,孩子将来越优秀。

不包办,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不急躁,给孩子一个平和的童年;

不催促,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不唠叨,让孩子在爱中成长,成长为一个自律的人。

*每日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成长交流平台,一个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本文图片由:春天树儿童之家(化州园) 友情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能忍”的妈
被女儿改造的脾气:生女儿是一场修行
做父母的只要“忍”住3件事,孩子未来将会很优秀,忍越久越好
一个人,忍得住,就会赢了。
坐不住的孩子怎么教育
这3件事父母越能“忍”,养出的孩子越聪明,长大更容易成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