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年危机之后,我开始锻炼一个可以年入百万的技能。

今天,一位社群的朋友问我:

“你是怎么坚持做到日更的,我也有写,但只是每周写一篇,很多时候想写却没有思路,怎么办?”

我想,不妨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一点,我自己也理一理。

01 缘起

我日更写文,最开始是基于一个公开的Flag。

在这之前,关于写作,我还有一段不好意思的经历。

  • 我之前写过小说,日更过一段时间,没有什么人读,久而久之,自然就断了。

  • 我还做过短视频,发过几次,没有浏览量,就放弃了。

  • 写新媒体文章,也是断断续续地写,断断续续地放弃。

我发现自己中年危机之后,这些就是所做过挣扎的其中几种,这种模式,是我一段时间的常态。

很努力,去做各种尝试,但又急功近利,不能持久。

如同一个不停挖井的人,每次挖井都只挖几米,在没挖到水之前就“非常幸运地”放弃了。

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契机,遇到一个贵人,我必然、决然、一定还在无效的勤奋中挣扎。

这个人是明白老师,我看到他日更3年,有了年入百万的能力。

我对自己说,我也十分想学啊,我也想拥有这种能力啊,于是激动万分地立了一个Flag,说我也要开始日更了。

我买了他的写作课,然后加入了他的写作社群,在群里立贴为证。

由于在那个群里都是日更的,所以我说了之后,害怕被打脸,所以开始每天写一篇。

每次不想写,或者不知道写什么,都是由于这个害怕驱动自己,完成任务。

写完之后,立即发到群里,这既是一种仪式,也是给自己的大脑强化了一次神经元连接。

开始写的时候比较费力,慢慢变得不费力了,有了更多的正反馈之后变得更加容易。

21天之后,我就基本养成了日更的习惯,又过了两个月,这个动作被完全固定了下来。

说起来挺简单的,但过程也蛮曲折,在我的公众号里,大部分焦虑、犹豫,仿徨,自我否定我都有过记录。

中间也有断更,也有怀疑这样做的价值,也有改变日更变周更的想法。

最后还是回到日更上来,还是觉得这是最适合我的。

02 为什么对写作来说,日更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因为写作提升,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自己是写作小白的事实决定了,我没有办法快速达到目标。

只有不断地写,不断地刻意练习,才能慢慢获得进步,由质变引起量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作家,都是日更写作的。

村上春树,每天必写10页稿纸,每页400字,一共1000字。

华杉老师,每天早上写作,至少2000字。

李笑来老师,每天写作,至少3000字。

……

更不用说很多小说作家,每天更新是必做的功课。

有的老师虽然是周更,但其实也是每天都写,每天都在打磨文章或者写反思日志,其实也算日更,只是没有公开发表出来而已。

像粥左罗、周岭老师就是这样。

03 对日更的误解

然而,很多人一听到日更,就认为全都是写写流水账,一些家长里短,根本没什么价值。

实际上不然,我承认,有时候时间不够,文章的质量可能有点水,但是,大多数时候我都是用心在写,是用郑重地态度来对待的。

是我当天能做到的最好的水平了。

明白老师、辉哥他们也深刻地知道这个道理。

日更写文章,要写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可以是对情绪的觉察,可以是对一句话的感受,也可以是读书的收获、心得。

这些动作,会逼自己去输入,去思考,去整理。

同时,还要注意刻意练习,这是学习一个技能必须通过的路径。

要求自己在个人成长、写作技能方面要比昨天好一点点,不求多,但求好一点点。

这给就给持续的个人成长提供了每日一次更新的机会。

所以,我可以说日更的本质是——每日更新自己。

那些学到的认知,会去践行,变成自己的血和肉。

那些负面的情绪、抱怨,会被正能量取代,更新,形成新的肌体。

你可以日更任何东西,把坏的丢掉,把好的更新进来。

就如同我们锻炼身体,把肥肉脂肪去掉,换成有力量的肌肉一般。

久而久之,人的内在和外在都会一点一点地改变,变得焕然一新。

有人觉得能做到日更的,都是努力,坚持、自律,其实不是,确切的说是习惯,是意义的结果。

如果用努力、坚持、自律,其实恰恰证明了这件事情你不想去做,所以要用意志力去对抗,实际上这种消耗是很大的,很难。

李笑来老师的一段话,其实也印证了这一点。

他说:

他早已把努力、坚持、自律这些词从自己的操作系统中删除了。

当年,他想记下2万多个单词,每天记50个,要400多天。

这是反人性的事情,根本不是人干的,怎么办?

赋于一个重大意义。

记完这些单词,参加托福考试,就能进新东方当英语老师,然后年薪百万。

那记一个单词就值50块,每天记100个,相当于赚了5000块钱。

就这样,大脑的意识由对抗转为兴奋和期待,做起来就毫不费力,他后来每天完成的量越来越多,直到每天记200个,赚一万。

这样,动力十足。

虽然,最后新东方没有年薪百万,但他确实因此改变了,有了赚百万和千万的能力。

04 日更究竟有什么好处?

事实上,我分析过,有两个点:

1、日更大大降低了我的情绪内耗;

我不需要去做选择了,今天要不要更新,要不要写?这不再是一个问题,写就是了。

选择通常是内耗最大的来源,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面对满柜的衣服,是不是不知道选哪件?

试试这件,又试试那件,犹豫不决。

试想,如果衣柜里只有一件衣服,是不是就不用选了,直接穿上就好了。

难怪乔布斯永远穿着差不多的牛仔裤和T恤,蔡志忠先生买鞋子一买就是三双一样的。

因为这大大节省了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专注到自己的重要事情上面。

2、日更大大提升了认知提升的效率,增强回路转动得更快;

一天更一篇文章,和一周更一篇文章,日更的刻意练习次数是周更的7倍。

收到的反馈周期更短,所以效率更高。

错误的日更是每天重复昨天的动作,既没有自己的思考,写的也是家长里短的流水账。

既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也不能提升写作的技能。

这种日复一日的努力,属于无效的勤奋和努力,纯属自我感动。

把珍贵的生命耗费在这样的事情上面,是对生命的辜负,我自己是极力避免的。

衡量是不是刻意练习的标准也很简单,问一问自己:

  • 这篇文章,我打算练习哪个点?

  • 是选题,还是标题,还是结构,又或者是逻辑和流畅;

  • 是练习一个模板,还是练习反思情绪等等。

  • 如果这都没有,那对一个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了吗?

  • 还是学到了一个新的理论、方法?

  • 还是提升了自己的行动力?

总之,要在个人成长和写作技能上面有一点点提升,两者都有是最好的。

我看到有些朋友也在日更,但是更了很多,每天的阅读还是几十,没有怎么变过。

我想,他可能是没有刻意练习,所以长时间原地踏步。

其实,《认知天性》一书中强调了学习的三个重要的因素。

1、间隔性。

不是一次写很多,然后几天又不写,而是每天间隔着写,重复,这样不断的强化大脑的神经元连接。

2、必要难度。

说的就是刻意练习,要把自己推到舒适区的边缘,有一点点不适,有难度,但又不至于把自己吓倒以至于不敢行动。

3、测试。

测试结果行还是不行,有没有进步。

日更写出来,公开发表,就可以收到反馈,这其实就是一种测试。

测试让你知道你的文章有没有人肯定,有没有人骂,阅读量、粉丝量这些都是极好的反馈。

最后,说说我日更的动力。

日更就是为了不断地提升自己,认知、思维、心态、技能,就是为获得年入百万的能力。

从而摆脱现在的中年困境,活得更有意义,更自由,更有掌控感。

有了这个重大意义,日更就不怎么费力了,而且还很期待每天反思,获得进步。

因为,假如三年获得这个能力,大概1000天,那我每更一篇文章,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就能获得多赚1000块钱的能力,或者就是赚1000块。

这样想的话,大脑没有对抗,只有迫不急待地去完成任务。

虽然谈赚钱有点俗,可是我只有解脱了自己,并承担了家庭的责任,不再便宜地出售自己的时间,我才能真正有一天不用再出售自己的时间,获得人生的真正自由。

毕竟,相信才能看见,想法才能成为现实。

今天是日更第232/365天,早起阅读写作第117天,都看到这里了,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_^

每天更新文章,相信日更是一种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华杉老师那里学到的一个"写作技巧"
你连''高效学习''都不会,如何改变自己?
奔四女高管遭遇职场危机,一个月后开启新职业,我做对了什么
如何跃迁成为高手?(干货型读书笔记整理)
《跃迁》:如果你只顾埋头努力,那你注定会被抛弃
成长社群一起每天成长1%,一周精选(二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