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声乐资料]——史上最伟大20位女高音简介


英国数家权威媒体的共计22位乐评人和音乐界人士近日共同评选出了史上最伟大的20位女高音榜单。上榜人基本以已经故世的歌唱家为主。评选结果刊登在了最新一期的BBC音乐杂志上。初选大名单共有90人,后经轮番投票确定了前20名名单,可惜无一亚洲女高音上选。歌剧“女皇”卡拉斯毫无争议地排名第一。如下为排名座次。

1 玛丽亚·卡拉斯 1977年逝世
2 琼·萨瑟兰 1926年出生
3 维多利亚·德·洛斯·安赫莱斯 2005年逝世
4 莱昂丁·普莱斯
5 布吉特·尼尔森 2005年逝世
6 蒙特塞拉特·卡巴耶
7 露琪亚·波普 1993年逝世
8 玛格丽特·普莱斯
9 希尔斯滕·弗拉格施塔特 1962年逝世
10 埃玛·科克比

11 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 2006年逝世
12 雷吉娜·克莱斯宾
13 加林娜·维什涅夫斯卡娅
14 贡杜拉·雅诺维茨
15 卡里塔·马蒂拉
16 伊丽莎白·舒曼 1952年出生
17 克里斯丁·布律尔
18 雷娜塔·苔巴尔迪 2004年逝世
19 罗莎·庞塞 1981年逝世
20 埃里·阿美林

                              1, 最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玛莉娅卡拉斯

 Maria Callas,1923-1977年卡拉斯是一位具有鲜明浪漫主义演唱风格的艺术家,尤以高超的美声唱法技巧见长,在表演上,她力求声乐形象和戏剧形象的高度和谐统一,并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在歌剧表演史上技艺超人的典型悲剧人物形象。卡拉斯的歌喉音色圆润、甜美、明亮,音域宽广、灵活、多变,在丰富的音色变化下透出一种光辉的戏剧性气质,再加上她得天独厚的艺术资质和超人的表演才能,就使得她能够极为轻松地驾驭和掌握歌剧中难度极大的戏剧角色。作为一位声乐艺术家,卡拉斯最与众不同的是她在歌唱中总是融入全身心的体验与感受,她所塑造的歌剧人物形象会牢牢地抓住每位听者的心。卡拉斯不是那种凭借完美的声音技巧来哗众取宠的歌唱家,她总是让高超的声乐技巧服从于最充分、最准确的歌剧艺术精髓的体现,她刻意通过自己的歌喉和表演再现已经掌握的戏剧精华并赋予歌剧以新的生命。聆听卡拉斯的歌唱,人们会被她那特有的嗓音和极富戏剧表现力的艺术风格所深深地打动,特别是当欣赏到由她所扮演的戏剧角色时又将使人更加为之感动。人们为她优美的歌喉和绝妙的演技而倾倒,同时也被她隐埋在辉煌的光环下面的某些更为深刻的情感所撼动。

    “我为艺术为爱情而生活,一生信奉上帝。

    在教堂里我充满虔诚地向上帝祈祷,

    在圣坛上我每日都默默地供奉鲜花,

    但在我最悲伤的时候,

    为什么啊,我的上帝,

    你却无情地将我抛弃……”

这是19 世纪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的那首感人至深的抒情女高音咏叹调。每每听到这首由卡拉斯演唱的“为艺术为爱情”时,人们总会被她那充满痛楚的演唱所震颤,这首咏叹调其实也正是卡拉斯一生的真实写照。玛丽亚·卡拉斯1923 年12 月2 日出生于纽约一个希腊移民的家庭里,父亲以开药店为生,在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母亲怀孕后本想生下个可爱的男孩,但当婴儿降生之后她却失望了,又是一个女孩。母亲最初曾拒绝留养她,但当后来她在看到小女孩那双乌黑闪亮的大眼睛时,她终于又改变了

    初衷并决心将全部的母爱都倾注在这个新生儿的身上。4 岁时,小卡拉斯总喜欢长时间地坐在钢琴旁,边用小手按着琴键,边欣喜若狂地倾听着自己所弹奏出的几个乐音,并还不时地随声哼唱,就是这初次稚嫩的歌唱,使得她的母亲记起了孩子的外祖父的歌声曾经遐尔闻名,于是在她的心中便隐约地滋生了一种野心——要将女儿培养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歌唱家。于是母亲便为小玛丽亚买了第一张唱片,曲目是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这似乎是上帝的安排,谁知这首“为艺术为爱情”竟伴随了卡拉斯整个戏剧性的一生。

                                           2,琼·萨瑟兰

    澳大利亚歌剧女高音歌唱家,以其花腔角色闻名国际。被誉为美声女王。曾就读于悉尼音乐学院,1964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上演《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时引起轰动,谢幕达三十次之多。她总是将非凡的技巧同丰富的感情融为一体,她清亮剔透、华美淳厚的嗓音会让你整个世界都明亮起来。

                                     3 维多利亚·德·洛斯·安赫莱斯

 安赫莱斯 德·洛斯·安赫莱斯(Victoria de Los Angeles,1923—),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1923年11月1日生于巴塞罗那的一个音乐家庭。童年爱好歌唱和吉他。17岁入巴塞罗那音乐学院师从多罗列士·弗劳,曾一度在巴鲁曼斯研究所学习声乐。18岁首次参加歌剧演出,21岁在巴塞罗那举行第一次独唱音乐会。1945年扮演了《费加罗的婚姻》中的伯爵夫人,很快就建立绝佳抒情女高音的地位。1947年在日内瓦国际歌唱比赛中获头奖,并与B.吉利在马德里同台演出了《曼侬》及《波希米亚人》,她担任女主角,盛况空前。此后她在巴黎、伦敦、米兰、纽约等地的各大歌剧院登台演出了莫扎特、罗西尼、普契尼、韦伯、德彪西、比才的著名歌剧。不久成为美国大都会歌剧院主要演员,还经常去意、英、奥、荷、瑞典、阿根廷等国旅行演出。1961年在巴塞罗那以音乐会形式演出法雅的歌剧《阿特兰基达》,是国际乐坛上的盛举。自60年代中期开始,她偏重于音乐会演唱。洛斯安赫莱斯的音域宽广,嗓音流畅、柔美、丰满而又灵活,声乐修养全面,技巧完美。她的高音区鲜明而有光彩,中声区热情而富于迷人的魅力,善于揭示作品的蕴含,并能赋予歌声以亲切的抒情感和崇高的诗意。她本是抒情女高音,除了能演唱抒情斯宾托女高音及花腔女高音的角色外,还能扮演花腔技巧很难的女中音角色。她的声音优美动听而富于表现力,对各国的艺术歌曲有深刻的理解和切合风格的表现。她在推广西班牙民歌和丰富音乐会曲目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她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高音歌唱家之一。

                                         4 莱昂丁·普莱斯

  女高音莱昂丁·普莱斯和指挥家詹姆斯·莱文、作曲家查尔斯、弗洛伊德和艺术管理人理查·盖德斯成为首批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歌剧大奖的获奖者。这一大奖模仿1982年创立的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爵士大奖,旨在表彰在美国歌剧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士。首届颁奖典礼将于2008年10月31日在华盛顿的哈门艺术中心举行。

    男高音普拉西多·多明戈在大奖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希望此奖能成为歌剧界的奥斯卡奖。基金会主席Dana Gioia表示大奖的获奖者为再世的美国人。多明戈于西班牙出生,但对创建此项大奖居功至伟。多明戈目前是华盛顿歌剧院与洛杉矶歌剧院的双料总经理。

    由于基金会是美国政府机构组织,大奖的设立得到了国会的立法批准和总统的签字授权。

                                        5 布吉特·尼尔森

伟大的瑞典女高音布吉特·尼尔森(Birgit Nilsson)于2006年1月1号(一说2005年12月25号)逝世,享年87岁。她是上世纪50到60年代的一代女高音,尤以演唱瓦格纳著称。

    1946年尼尔森初次登台于瑞典皇家歌剧院,1951年初次登台英国格林德伯恩演唱莫扎特《伊多美纽》,揭开了走向国际舞台的序幕。但她真正传世的还是瓦格纳女高音角色,诸如伊索尔德和布伦希尔德。有一次被问到她是否难缠,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前任总经理鲁道夫·宾说道:“一点都不难。你砸钱下去,自然就会有光辉的歌声。”

    尼尔森近来身体状况不佳。1月11号在瑞典南部城市Vastra Karup举行了私人葬礼,出席的有60位左右家属和好友。那里是尼尔森的出生地,也是她度过了退休后22年的地方。

                                      6 蒙特塞拉特·卡巴耶 

 蒙特塞拉特卡芭叶(生于33年4月12号)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语歌剧女高音。其中一个最大的女高音20世纪,她拥有非凡的声音美和大范围和灵活性,为她著名的美声唱法完美的技术和unfailling音乐。

                                         7 露琪亚·波普

                             
    露琪亚 波普(Lucia Popp,1939-1993年),奥地利女高音。波普出生于捷克,早年在捷克布拉迪斯拉发音乐学院学习声乐,1963年受聘于维也纳国家剧院,同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出,后应邀在科文特花园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等欧美剧院演唱。在《魔笛》中的夜后显示出高超的花腔技巧,受到乐迷追捧,被乐迷誉为最完美的夜后。有评论家认为,波普在某些莫扎特作品的角色上代表最高水平。波普饰演的最佳角色是《费加罗的婚礼》中的苏珊娜。

     玛格丽特·普莱斯生于1941年,在伦敦音乐学院学习时,师从女歌唱家斯科托,后又接受指挥家罗克哈特的指导,此后几年间一直供职于威尔士歌剧院。

  普莱斯的首次扬名,起自1968年在英国皇家歌剧院的登台;在大指挥家库伦贝勒的指挥下,她成功饰演了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中的女主角。同年,受法国名歌剧导演波纳尔的赏识和邀请,在科隆歌剧院上演莫扎特的歌剧《唐璜》,受到瞩目,一举奠定她在歌剧舞台上的地位,此后便成为欧美各大歌剧舞台的常客。1983年,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庆祝奠基百年,应邀参加庆典音乐会的歌剧明星中,就有普莱斯。

  普莱斯的拿手戏是莫扎特,莫扎特几大歌剧代表作中的女主角,她都擅长,并唱做俱佳,颇得厚誉。莫扎特之外,普莱斯还热衷勋伯格、贝尔格和威伯恩等近现代作曲家的声乐作品,她在这方面的表现力和贡献绝不亚于她在传统歌剧上的业绩,因此,普莱斯还两次荣获国际现代音乐协会颁发的'时代歌手'奖章,成为当代通古擅今的一位优秀女高音。……

     10 埃玛·科克比


                                   11 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 2006年逝世

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Schwarzkopf Elisabeth,1915-),德国女高音歌唱家。1915年12月9日生于波兰波兹南省雅罗钦镇,并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代。1932年,她进入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学习声乐和钢琴、中提琴、作曲。最初,施瓦茨科普夫是学唱女低音的。一年后,她在著名声乐教师伊沃金的指导下,改唱女高音,并取得长足的进步。1938年,施瓦茨科普夫以优异的毕业成绩获得国际联盟奖,后被柏林歌剧院聘为独唱演员。她引人注目的第一个歌剧角色是《纳克索斯岛上的阿丽安娜》中的泽比涅塔。此后出演了瓦格纳的两部歌剧中的花腔女高音,引起歌坛瞩目。1939年,施瓦茨科普夫在维也纳举办了独唱音乐会,随后赴英国深造。二战结束后,施瓦茨科普夫已成为享誉歌坛的优秀歌唱家,她受聘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成为演唱莫扎(文章转载自[个人简历网]http://www.gerenjianli.com 请保留此标记)特和施特劳斯歌剧的最佳歌唱家。这一时期,她既是斯卡拉歌剧院、科文特花园歌剧院等著名歌剧舞台的台柱,也是重要音乐节中的明星,并在世界各地举行演唱会。1955年,施瓦茨科普夫分别在美国的旧金山和纽约开辟了新的歌唱天地。她扮演的施特劳斯歌剧《玫瑰骑士》中的玛莎琳等角色,为她赢得了国际声誉。特别是《风流寡妇》中的哈娜一角,堪称举世无双。60年代,施瓦茨科普夫与维切特、萨瑟兰、阿尔瓦等著名歌唱家联合录制的两部莫扎特歌剧《唐·璜》和《女人心》,是唱片史上的经典之作,施瓦茨科普夫的演唱为这两部歌剧增添了无穷的光彩。

    施瓦茨科普夫作为德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歌唱家,一生受到许多褒奖,其中包括莫扎特协会授予的勒曼奖章、英国剑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学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授予的大十字勋章和意大利授予的奥菲欧金像奖。



                                        12 雷吉娜·克莱斯宾


                                     13 加林娜·维什涅夫斯卡娅

 维什涅夫斯卡娅 出生年月:1926年 国籍:俄罗斯。维什涅夫斯卡娅,俄罗斯女高音,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妻子.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学习时,师从贝拉·嘉丽娜,18岁走上轻歌剧舞台,后成为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独唱演员.1952年被邀在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演唱《奥涅金》中的女主角,一举而成名.维什涅夫斯卡娅属抒情女高音,她的音质干净,歌唱中突出强烈的情感倾诉,又富于多彩多姿的音色与表情变化.其演唱的穆索尔斯基、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的歌曲和浪漫曲,都有独到的魅力.而由于罗斯特罗波维奇和布里顿的关系,布里顿歌剧中的许多角色专为她而创作,她的表现也极显游刃有余。

                                     14 贡杜拉·雅诺维茨

   出生于1937年的贡杜拉·雅诺维茨(Gundula Janowitz),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优秀的德国抒情女高音,在莫扎特和理查德施特劳斯歌剧以及德语艺术歌曲的演绎上,她接过了施瓦茨科普夫和德拉·卡萨的衣钵,她嗓音的清丽、高雅、明澈真有一种灵魂净化的超凡之美,尽管“天使之声”似乎已是个用烂了的溢美之词,但在我所听过的女高音中,没有人比雅诺维茨更能当此称誉。当然雅诺维茨也有她的天生的局限,她演唱的美是超凡绝俗的,但是有的时候就会让人觉得缺乏血肉和热情,当她想表现澎湃的激情时,反而让人觉得勉强,她的抒情性更适合于清淡委婉的表达。因此在歌剧演唱中,她缺乏施瓦茨科普夫多变的技巧和适应性也缺乏德拉·卡萨高华疏朗的气度,尽管我说了她的一些缺点,可是当她发声演唱的时候,她那美丽的声音足以让人忘却这一切,陶醉在她独一不二的风格中。

                                         15 卡里塔·马蒂拉

                                     16 伊丽莎白·舒曼 1952年出生

                                         17 克里斯丁·布律尔

                                      18 雷娜塔·苔巴尔迪 2004年逝世

    1922年2月1日于佩萨罗-2004年12月19日于圣马力诺)是意大利歌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歌剧界认为她有着“天使般的美丽歌喉”。泰巴尔迪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其父是佩萨罗一所学校的小提琴音乐老师。在1950年代到60年代,她与当时走红的著名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弗朗科·科雷利被誉为是一对“黄金搭档”。她常被拿来与同年代的希腊裔女高音卡拉丝相比较,被视为是卡拉丝的竞争对手。



                                        19 罗莎·庞塞 1981年逝世

  罗莎·庞塞勒被眷为是最伟大的美国歌剧演唱家之一。她诞生于美国康奈狄克特州,10余岁时她已与姊姊卡尔梅拉一起在轻松歌舞剧(vaudeville)中演唱。1918年她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歌剧《命运之力》,她扮演里昂诺拉,与卡替索合作演出。她丰满华丽的戏剧女高音的优美歌声在大都会为人们所热情欣赏了几乎20年之久。她扮演的角色包括诺尔玛与《茶花女》中的筱奥列塔.在她隐退舞台之后,庞塞勒女士在她当时住家所在地波尔蒂摩尔进行声乐教学并担任波蒂摩尔市歌剧院的领导人.她逝世于1981年5月2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歌唱家
音乐:纪念伟大的女高音Dame Joan Sutherland琼.萨瑟兰
世界十大男高音和女高音歌唱家
二十世纪20位大歌唱家简介(5
【歌剧单曲】苔巴尔迪(Renata Tebaldi):普契尼《蝴蝶夫人》晴朗的一天 Un Bel D...
伊丽莎白·施瓦尔茨科普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