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把王宝强带上了大银幕自己却只能摸黑上道



编者按:2月2日 《盲·道》即将全国公映,这也是李杨导演的电影第一次全国大面积公映。 这也是他的“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盲·道》。



《盲·道》预告片




杨导演的处女作《盲井》曾获得包括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第5届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2届美国纽约崔贝卡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在内的三十余个国际奖项。在法国《电影》杂志评出的2003年全球十佳影片中,《盲井》排名第二。


李杨·《盲井》


手册:您为什么会选择《盲井》作为您的导演处女作?

李杨:机缘巧合吧!因为我当时从德国留学回来,准备在国内做电影。在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小说,我觉得特别好,它打动了我,我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创作欲望。当时,我试图在电影场里面或者是在一个体制内去工作。当然,在这个体制内也没找到工作,因为电视电影不景气吧。于是我就做了一个决定,自己投资电影,自己来做自己的第一部处女作。那这个电影的题材和它整个投资的规模都是我觉得我能控制住的。刘庆邦老师的小说,人物写的非常好,特别有生活,特别符合我要表达的东西。我离开中国应该是14年,国家的巨大变化,对我来说是特别大的一个冲击。可能和国内一点一点感受变化的那种感觉不一样。刚从国外回来以后,觉得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一些事情,所以这个冲击,最大的冲击波使得我完全没法接受这样的现实。看小说之前我也看过有关的报道,我觉得完全不可思议,中国现在的很多人为了钱怎么这样一个底线做事。在这种环境下,我选择用这个题材来做的第一部长片。其实我的处女作以前也做过电影,只不过是短的,短片而已。


手册:你想表达什么?

李杨:实际上,有一种说不出的一种感觉,就是想把当下的问题,不是我表达什么,只不过是我更客观地呈现出来。通过这个故事描述了当下我们中国人的生活状况,以及我们对人性的发生物化的这么一个结果的思考,更多的可能是对“人性恶”的一种批判以及一种揭露,但同时也对“人性善”有一种赞美。其实,“人性恶”跟“人性善”在人的心目中,在心中都有,都存在,都在互相的挣扎,纠结。只是谁战胜谁而已。而那在这种过程中,我更多地聚焦于中国人在这个巨大的经济体改革或者这种时代变化的大背景下,怎样去面对生活,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怎样去面对这些带来的压力。其实这个电影本质上是讲的是这些东西。我更多地希望,我讲出这个故事引起大家对我们当今中国现状的一些思索。


手册:资金来自哪裡?

李杨:大部分是我自己投的,都是我个人投的钱。因为,在国外呆了很长时间,我也拍一些纪录片。打工,经过辛苦打工赚了一些钱。在钱不够的时候呢,我的弟弟,他资助了一笔。但是我是借的,也不是不还。因为是第一次做嘛,也没有什么太多经验,也不知道钱真的能花多少,花着花这就没底子了。我为了追求质量,把整个后期放在澳大利亚最好的那个后期公司去做,中国很多大片都在那家公司做的。国内都看的是盗版,胶片的感觉,其实质量是很好的。当时,胶片冲洗,后期制作花了不少钱。


手册:自己编剧还是找专人来编剧的呢?

李杨:是我自己编剧的。回来看那个小说不错。完了后来我就去找了小说作家买了电影电视版权,就是这样子。


手册:遇到最大困难是什么呢?

李杨:遇到最大困难就是死亡嘛。因为这个电影,当时要做这个东西其实很敏感这个题材。因为要到那些小煤窑去采访,我多次遇到过这样死亡的威胁。当时我们拍的时候,走采访的时候,因为他们都怕暴光,小煤窑。而且那时候法制也不是这么……在2001年,我2001年就开始做这个事。从2001年开始做采访,做小煤窑。虽然有些关系,但是几次都差点消失掉了。


《盲井》剧照


手册:那在当中有没有想过想放弃呢?

李杨:真没有,这可能跟我性格有关,我做事情就是像“开弓没有回头箭”,除了我自己倒下了,如果不是倒下了,我会继续做下去。再一个,我认为我做这个事情没有什么错误。后来,在执导的过程中,我们带着几十人要在井底下,那个也是小煤窑,也不是公家的煤窑,井底下那种安全措施也不是特别好,随时有塌方的危险。我们曾经在一个煤窑,在一个地下执导的时候,就拍到一半,拍到一半我们上来休息的时候,那个地方,那个矿就塌方了。当时也砸死了其他的矿工,不是我们剧组,砸伤了,砸死两个,好像是三个,四个吧,我记不太清楚了现在,它的具体数字,原来我就讲过这个事。当时,那个煤矿就是跟我们电影剧本里,电影反应一样就开始处理这种善后,家属的索赔,等等等等。所以我们最后那矿里拍不下去了,最后又重新找别的矿,拍其他地方的矿。把这电影才完成的。另外,剧组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也知道小剧组嘛,没有那么多钱,我又刚从国外回来,没有太多经验,剧组一度被迫解散了。没办法,很多事情,因为太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一度被迫(解散),有些演员拍了一半也跑了,有些工作人员也拍了一半跑掉了。那个时候确实差点撑不下去了。不过,还好,有些主创人员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手册:它的命运如何?

李杨:在一些高校里放过。北大啊,师大啊,大学,有一些学校放一下。这都算是文化交流吧。国外有三十多个国家公映了,很多图书馆也收购了,很多大学图书馆也收购了。像美国的,欧洲的,包括南斯拉夫的一些国家,过去的南斯拉夫分裂了,以后分裂几个国家,塞尔维亚,波黑,都买了版权。包括香港,台湾都上映了。澳大利亚,就是五大洲都有不同的国家买了这个电影的版权,上映了。


《盲井》剧照


手册:那拍这部电影的时候,遇到很大的困难。那当时谁对你的帮助最大?

李杨:是我弟弟,两个弟弟,资助了一部分钱。这个我觉得对我帮助最大。因为后期已经没钱了嘛,前期执导完了以后,后期没钱。因为我们中间被迫停止执导完了之后,又重新组建一些班子,完了在另外一个地方重新找景,再去拍,就非常艰难,差一点就拍不成了。同时我要感谢剧组,所有坚持下来的人,摄影,录音,三个主演,包括一些工作人员,坚持下来了。我觉得我特别感谢他们,因为,井下很危险,但是这些下井的人员,大家都坚持住了,由衷的感谢他们。我觉得运气也蛮好的,几次掉石头,砸东西,砸下来,刚才人还在这站着,忽然上面就塌下来了,好在我们剧组的人没有受伤。


手册:别的导演处女作裡你最喜欢哪一部?

李杨:处女作,我觉得,我不知道是不是处女作吧。像娄烨的《苏州河》,贾樟柯《小武》,小帅的《冬春的日子》,我觉得这几个电影都不错,挺棒的。


手册:您对第一次拍片的青年导演,您能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吗?

李杨:建议就是踏实,踏实,再踏实,没别的建议。


【郭涌泉/采访】

李杨导演简历:

1959年生于西安;

1978年考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

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导演系;

1987年留学德国,就学于柏林自由大学艺术史系;

1990年就学于慕尼黑大学戏剧系;

1992年就学于科隆电影学院导演编剧系;

1995年获得科隆电影学院硕士学位;

1995年,执导故事短片《拖车》;

2003年,执导电影处女作《盲井》,

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

2007年,执导《盲山》,入围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2017年,新作《盲·道》即将上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都被”装傻“的王宝强给骗了。
电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被低估的《盲山》和导演李杨
《盲·道》导演含泪致歉观众,谭飞逼问李杨何以至此
没看过这三部电影,你永远不知道人性有多黑暗
30部令人倍感惊艳的导演处女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