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 | 剧本创作的核心——写人

来源:《电影艺术入门与鉴赏》节选



在具体的剧本写作实践中,主题的体现和深化往往是同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发现和刻画水乳交融地联系在一起的。


电影剧本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主要由人物和环境两部分组成。所谓环境,主要是指由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人情关系所造成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包括与人物生活有关联的自然环境);所谓人物,则是指被这一社会环境中诸般现实矛盾以及种种特殊生活形式所制约的有血有肉的性格。


一、人物性格的发现与构成


1、 性格魅力:现实视角和审美视角的交相融汇


性格的刻画,贵在独具慧眼的发现,贵在透过“这一个”揭示出时代、社会、人生脉搏的跳动,给人以某种思想的启迪。电影剧作所不同于其他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地方仅仅在于,它是用电影诉诸视听的特殊艺术手段来塑造性格的。


2、性格深度:个性化与典型性的和谐一致


从“人学”的角度来探讨,艺术中性格的美,主要发轫于它反映现实矛盾的无限多样性和对于“人的本质”的独特发现。


电影剧作中性格刻画的艺术意义集中体现为,它既不是从属于情节的“木偶”,也不是“按图索骥”的主题符号,而是对于活生生的现实关系、现实矛盾的形象再现。



二、人物设置与剧作构思


1、 主要人物


剧作构思中主要人物的确立,有两个基本的要素:


其一,它是剧作者对生活的形象发现,是以深厚、坚实的生活积累为基础的。

其二,主要人物必然处在剧本所描绘的各种现实矛盾的焦点上,是艺术提炼生活的结晶,体现为社会因素与美学因素的统一。


就是说,既注重把主要人物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展开描绘,又不忽略性格是艺术美的独特凝聚。


2、 次要人物


次要人物不可缺少的艺术意义在于,在整个剧作的形象系列里,他们并不是消极地作为构成主人公生活环境的点缀,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情节的运动(或情节的网络)中去,或者从多方面烘托出主人公生活环境的时代特征,或者从某一侧面开掘下去,揭示出某种生活的本质意义来。


3、 群像


出于特定的生活题材的启示,剧作者有时需要用群像式的人物设置和剧作构思来刻画艺术形象,以扇面式展开的生活真实提示社会矛盾,呈现出现实脉搏的跳动。在多数情况下,这类群像式的结构还是有主次关系的,其中的核心人物(或着笔较多的人物)仍然属于这个群体,离开这个群体则不能显示其本来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刻画性格的艺术方法和手段


1、 性格与动作描写


构成情节的基本元素是动作。动作,细分起来则包括:行为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又含有“潜台词”)等。


2、 性格与心理描写


性格真正魅力来自对人物内心世界发掘的深度。这是需要借助银幕上心理描写的多种可能性才能实现的。


3、 性格的艺术对比


任何性格在电影剧本的整体艺术结构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特定的人与人的关系入手,把不同的性格予以艺术对比,这是突出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的重要艺术。


1、从现实关系的横断面(即横向运动)上进行性格的艺术对比。

2、从现实关系的纵剖面(即纵向运动)上进行性格的艺术对比。


4、 为表演留下创造的空间


如果考虑到演员的创造(特别是富有才华的演员的创造),那么,当我们下笔写剧本时,很自然会注意“留白”——真正来自生活的艺术创造,应当在细节的选择、提炼和设置上,更多费些神思和推敲留下更丰富的潜台词,让情节更单纯、更凝练些,也在剧本的风格、样式方面做出大胆的探索。



附:做剧作家需要哪些能力

  

第一项:感同身受的能力

  

过去听过有人为了写特种营业者的生涯,便真的下海去执业、体验这个行业的心情与遭遇。这个举动是否绝对有必要,似乎是见仁见智的。


剧作家最大的法宝之一就是具有感同身受的能力。感同身受让一个创作者不必亲身经历与故事情节完全相同的情境与遭遇,也能准确地描绘出合适的情境气氛与人物感受。


同样是面对一篇人物报导或自述,有的人能深刻体会到当事人的感受,有的人主观上排斥痛苦的经验,有的则没有感觉。通常剧作者是当中感受最强烈的人,同时他还比一般人多一份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把故事说出来的强烈企图心。

   

第二项:具体化的能力与想象力

  

剧作家的任务就是要能将简单的故事叙述、变化成具体的人物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所发生的事件及其经过。换句话说,剧作者平时对周遭生活的情境与人物的感情状态,就必须具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感受力与观察力。


通常故事的叙述口吻多半是单一的,不是用第一人称就是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可是在最大多数的戏剧风格里,剧中人物永远是用第一人称来说话的﹙某些传统戏曲的语言风格会用到第三人称叙事口吻的情形﹚。剧作者或多或少必须能仿真每个剧中人物的心理、性格与情绪状况,这样才能说一人像一人,也就是代剧中人说话。

 

  

第三项:很强的组织能力

  

戏剧写作牵涉到搬演或呈现的因素,也就是必须提出如何在观众面前把故事演出来的解决方案。


剧作家不仅必须熟习各种媒体与剧场风格的特性,从其中找出最适合的方式,把故事在观众面前演出来。同时就是在私下用笔作业的时候,也能有条不紊地将脑海里的剧场上或镜头前所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搬到稿纸或计算机屏幕上。


选择合适的演出形式的考量,可以用想要的戏剧与观众的距离做思考的起点;而无论是采用哪种剧场风格或媒体,举凡人物、化妆、服装设计、语言、布景设计、灯光、音效、人物的走位、画面的安排等各种因素,都需要相互搭配彼此协调,以营造出想要的整体的演出风格与独特的气氛。虽然这些牵涉到其它艺术家后续加工的因素,但合格的剧作家所提出的最初的、做为讨论基础的纲要式的解决蓝图,是不能彼此冲突或流于拼凑松懈的。


通常剧作家在写戏时,都是先将媒体或场景布置等环境及形式的因素确定下来,接着他会决定每场戏开场时的故事情境,然后让合适的人物在合适的时间出现说适当的话(有时也加上音效灯光变化的穿插),他会像是交响乐的指挥家那样,同时处理节奏与气氛的冷热调剂等,这也是剧作家工作时最大的乐趣之一。这意味剧作家需要很强的组织力与整体感的直觉。


版权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影视文学剧本创作理论(1)
剧本的肉身| 4个方法塑造良好细节
李宝群:《编剧写作六关》
独白在剧本之中的体现和作用
赵大民剧作艺术的诗学品格
【课堂】如何设置故事情节里的冲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