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处困养静,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1、处困即是逆商

徐爱在《传习录》的序言里说:“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阳明先生在被贬谪到贵州龙场的三年期间,在困境中安处、存养静心、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然超凡入圣,达到大中至正的境界了。

“处困”是指在困境中安处。不是指安处在困境中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而是暂时在困境中潜龙勿用,用一种很平常心来对待这些困境,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艰难困苦总会过去。例如王阳明当年来到贵州龙场,交通闭塞,无处安居,蛇虫鼠蚁,瘴疠肆虐,跟当地土著又语言不通,生活都是困难重重。有一位官吏父子和仆人三人来到龙场,没到三天就因为环境恶劣而愁苦全死了。想想都不知道王阳明是怎么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还能活过来的,而他不但活过来了,还活得很好,而且悟道了。

困境就像一条河流,有人看见这条河原路折返了,于是他的人生经历依旧浅薄;有的人在河中淹死了;有的人历尽艰辛,成功渡河,到了成功富足的彼岸。

2、逆商低的人,在逆境面前自己先放弃了,甚至放弃生命

曾经有两位学生在课堂上捣蛋,老师批评了他们,其中一位平时捣蛋惯了,脸皮厚,他觉得没啥。而另外一位学生平时表现很好,学习成绩很优秀,他觉得被老师批评很丢脸,是天大的耻辱,回家写遗书自杀了。可以想见,那位学生在家里,应该是没有被父母责备过的,以至于在学习被老师责备后,他认为这是天大的事情,再也生无可恋。一点点的挫折都经受不起。

刘邦与项羽

楚汉相争,开始时刘邦被项羽打得到处逃窜,狼狈到逃跑时嫌马车载重过多导致跑得慢,几次三番把他女儿推下车。然而刘邦能够在败兵的时候不气馁,屡败屡战,最终统一天下。反观项羽,号称西楚霸王,曾经何等威风,开始时节节胜利,后来在垓下被十面埋伏,他突围出来,来到乌江边,乌江亭长对项羽说:“江东地方千里,有数十万人,也足以称王。”可是项羽觉得自己没有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然后自刎了,死时才三十一岁。三十一岁啊,多么年轻呀!如果项羽有在困境中安处的能力,或许他会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渡江回江东,又如果他能够反思自己在楚汉相争中的失误,以他这么年轻,这么有军事才能和经验,后半生大有可为,或许历史就要改写了。杜牧有诗感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苏东坡的“一屁打过江”

苏东坡被贬到江北瓜州时,跟金山寺的佛印禅师交厚,两人常常一起参禅打坐,谈经论道。

有一天苏东坡在家参禅有所悟,作了一首五言诗:“稽首天中天,毫光放大千,八分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句含义深刻,很有禅的意蕴。他得意洋洋地让仆人把诗句送去金山寺给佛印禅师,禅师看过后,微微一笑,在宣纸背后写了两个字“放屁”,然后让仆人带回去。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

苏东坡满心欢喜地打开佛印禅师的回信,只看到两个字“放屁”,心中疑惑、不解、愤怒,还当你是一位高僧,我写了那么好的是诗,你不懂欣赏就算了,还侮辱我,说我放屁。苏东坡急匆匆地渡江来到金山寺找佛印禅师理论。

苏东坡一到金山寺就怒气冲冲地质问佛印禅师:你干嘛侮辱我?

佛印禅师:此话怎讲?

苏东坡:我写了一首诗让仆人送给你欣赏,你竟然侮辱我说我放屁。

苏东坡拿出宣纸,指着佛印写的那两个字“放屁”。

佛印禅师哈哈大笑:居士不是自称“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个“屁”字就把你吹过江来了?”

苏东坡明白了佛印禅师的意思,尴尬不已,只好苦笑。

尴尬了

这个故事后来传成苏东坡“一屁打过江”。

这个故事说明,一点点情绪就使得苏东坡躁动不安,似乎被禅师牵着鼻子走,其实是苏东坡内心心猿意马,离真正的“八风吹不动”还差很远,可见真知实学并不是简单写几个字说几句话,而是实实在在的以身践行。如果苏东坡跟佛印禅师两人在战场上兵刀相见,会是什么结果,可以想象,情绪都控制不好,还能够控制战场吗?

4、励志的神雕大侠杨过

杨过未出生时,父亲杨康已经死了,母亲穆念慈生下他之后也死了,杨过就是一个孤儿,被郭靖和黄蓉带到桃花岛抚养,因为是孤儿,小时候常常被郭芙和武家兄弟欺负。在桃花岛待不下去了,郭靖把他带到终南山全真教拜师学艺,郭靖为人木讷,一到全真教就开罪了全真教的人,后来他们的怨气都发泄在杨过身上。也怪杨过自己命运多牟,遇上了一位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小人赵志敬为师父,在全真教也是吃尽苦头。

杨过与小龙女

接下来有了跟小龙女的故事,可偏偏长辈不认同这对师生恋,基本上他们两人每见一次黄蓉都分离一次,爱情一波三折。

跟女朋友经历了很多患难,而女朋友又给别人污辱了。

在自己人生开始有点成就的时候,被人砍断了一只手。

通通这些人生逆境,任何一个都有可能让人心理变态,仇视社会,或者是放弃生命的理由。

然而杨过遭遇所有这些人生困难和逆境,杨过把他们都一一克服了,最后成为人人景仰的神雕大侠。

何谓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为大侠。

虽然只是一部小说,亦足以借鉴。

5、烦恼即菩提

佛家说“烦恼即菩提”,烦恼与菩提是一体两面,大烦恼即大菩提,烦恼是修炼菩提的原材料和助缘。

烦恼即菩提

非凡之人,有非凡之经历,有非凡之逆境,也会有非凡之成就。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在逆境来临之时,修炼一颗“处困养静”的心,不困、不忧、不惑、不伤,凡事以平常心处之。艰难困苦终将过去,心灵得以历练和成长,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宽处, 皆是路
处事六然,为人超然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故事
本空非有
原来苏东坡还有这样的糗事,今天才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