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中花树,论王阳明的整体世界观

作者|墨书

王阳明被指为主观唯心主义的重要证据之一,源自于一个故事叫做“山中花树”。

故事是这样的:王阳明去游南镇,一朋友指着山中花树问王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有何相关?”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对于王阳明来说,当一朵花在山中独自开放,没有被任何人观察到之前,它是处于“寂”的状态,当有人看到它的时候,形状和颜色便一时明白起来,而王阳明希望建立的意义世界,其实并非完全唯心,也非唯物,而是一个“心物统一”的整体世界。

王阳明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这并不是否定规律和万物的存在,只是想表明任何的法则和事物,都不能脱离主观内心而存在。

人的意识也不能脱离这些东西而单独存在,正如同王阳明说: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所以对于王阳明来说,主体与客观,内心与外物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心及物,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完全的唯心主义,这其中又存在着一些偏颇。

而且王阳明的这个故事,也存在着多种解读,比如有的人是从“起心动念”的角度去解读,正如同说心外无物,万物本是清静,本人一旦动了念头,那么外物也会成为自己的意念之中的世界。

看到了山中花开,就是因为自己动了内心看的念头。

也有从“人生境界”这一层面来说,心外无物是人生境界,天地万物都在圣人的关心之内,一切万物都包容在自己的内心。

自己也和天地万物为一个整体,山中花也在自己心中,没有观心时,看不见花开,观心了,花开才有意义,这是从人生境界的角度来说。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可以从“心外无物”的境界去看,如果不能从一个更深的角度去看,从“心外无物”的角度来看王阳明的山中花,也不会有理解偏颇,而且也能从山中花之中,找到初心本源,保持一种纯真的状态。

因为正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这个世界都是内心的显现,当你以自己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因你内心的起源,而呈现不同的姿态。

在善良的人眼中世界是善良的,在恶人的眼中世界是阴暗的,所以从内心的角度去审视世界,这也符合了王阳明的“山中花”,对于世界的意义和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物心本论
静坐短松冈
一日禅:安静来源于内心
王阳明心学
王力克的风景油画整体画貌安静,给人一种超然万物的美好想象
为何王阳明强调静坐?不是为了放空,看完解释才知是为了破“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