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心!保险是怎么将“李鬼”变“李逵”?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中招?
最近,“长险短做”因某保司被员工举报事件,被爆了出来。而监管对于停止销售不合规的短期医疗险中,提到了“短险长做”风险~~
绕晕了~啥是“长险短做”、“短险长做”?上演的是保险界“李鬼”变“李逵”的戏码?
既然“长险短做”、“短险长做”都不被允许,为什么还有这么多销售人员以身涉险?那么多消费者陷了进去?
1、什么是“长险短做”、“短险长做”?
先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短险长做,就是将短的做成长的,比如将本来只保1年的保险,包装得让大家误以为保一辈子。
通常出现在短期健康险上,比如通过“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等易与长期健康险混淆的描述,让大众误以为买了该产品可以得到长期保障。
比如这次被要求停止销售的某些短期医疗险,就涉及了“短险长做”的问题,很多人都以为自己买的医疗险是【保证续保】一辈子的,结果是一年一保的~
反过来,长险短做,就是将长的做成短的,比如将本来交几十年那么长的保险,让大家误以为只要交1年。
通常出现在理财产品上。
前几年,在保险界引起巨大轰动的——保险业美女高管卷5亿巨款跑路事件,就是采用了“长险短做”的操作模式,将20年期的寿险产品包装成年收益10%左右的1-3年期理财保险产品,诱导消费者投资,并通过保险公司返还手续费的方式套现。该案造成3000余名被害人,实际损失8亿余元。
2、为什么这么多人陷进去?
因为我们就是想要这样的!
我们想要什么,就容易相信什么。我们想中500万的彩票,就容易相信买彩票真的能中500万,就会去买彩票……
这在买保险上也是一样的。有些销售人员抓住了我们这个心理,便容易在销售过程中,将某产品包装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比如“短险长做”,很多人心目中对百万医疗险的预期就是保得越久越好,甚至希望能保一辈子。
于是,有的销售人员就将本来只保1年的短期医疗险包装成保到99岁甚至120岁的医疗险,甚至把【保证续保】当成促单“钓饵”~
而对【保证续保】抱着过高期待的广大民众,就像饥渴的鱼儿遇到了丰盛的“钓鱼”,纷纷抓住销售人员放出的“钓饵”~~
再比如“长险短做”,也是迎合了很多人的利益诉求。比如一款开门红年金险,每年交10万,收益很高,让我们连交10年,很多人可能不乐意,而假如只需交1年,能拿到高收益,好像还不错。
于是,有的销售人员便将需要连交几年的理财保险,包装成只需交1年的产品,第二年安排集中退保~
到时候,销售人员用所得佣金填补客户的退保损失,并给客户一定的利息,既完成了kpi,铺好晋升之路,还能拿到不少佣金。
对于消费者来说,从短期来看,似乎也不亏,还赚了比存银行高的利息,觉得有利可图,便一脚踩进去……
3、存在什么风险?
“短险长做”,本来条款就没有【保证续保】的承诺,保到99岁,保到120岁,都只是保险公司包装出来的。
有些消费者误以为买了该产品可以得到长期保障,于是大众纷纷入手,然而一旦赔付率超过预期,该产品就容易停售。
消费者信以为真的【保证续保】,原来只是“糖衣炮弹”,没有条款上的保障,真相大白的时候,消费者的心理落差得有多大?会不会感受到极大的侮辱性与伤害性,进而对保险失去信心?
“长险短做”,从长期来看,假设等到客户退保时,销售人员早已将到手的佣金挥霍完,客户的退保损失谁来填补?如果遇到大量客户集中退保,销售人员又拿什么来兜底?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大量退保容易造成赔付压力,万一出现极端情况,引发系统性风险。
无论是“长险短做”还是“短险长做”,最终损害的不仅是消费者的利益,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4、如何破解?
保险公司总要生存下去,才能给大众提供保障,而如果保险公司被”长险短做“影响了利益,或许未来只能请精算师设计利润更高的产品。
这对于买保险的人来说,是好事吗?而当消费者对保险失去信心的时候,保险又如何持续发展?嗯,尊重行业规则,遵守市场秩序,是每一位保险人的基本素养与义务。
对于“短险长做”,如今监管已经出手!对于不合规的短期健康险,要求5月1日前停止销售。对于追求长期保障的大众来说,健康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保证续保】的长期医疗险~
总之,无论是“长险短做”,还是”短险长做“都是不合规的~
保险的本质就是保障,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高收益,也不要对短期健康险抱有【能保一辈子】的不切实际幻想~
【资料来源】
1. 涉案金额高达13亿元 保险业美女高管陈怡被判死缓.https://zj.qq.com/a/20150212/016481_all.htm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方时评丨一大批百万医疗险下架 谨防群众被忽悠
李鬼胜李逵
当李逵遇上了“李鬼”
松茸遇到松聋了——再谈食用菌销售的噱头(上)
【十步读财】银保监会一出手,就灭了一大波短期健康险...
13条新规定,严打部分保险公司忽悠,看看你是否遭遇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