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子患癌平安e生保只赔50元,保险公司又坑人?!?
最近刷到一个平安e生保理赔的视频,广州一女士患癌,保额高达200万的平安e生保,核赔居然只赔50元。
问题出在哪里、平安e生保理赔可不可靠?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案例回顾
原视频在此,有兴趣的朋友可点此查看:
(来源网上,侵删)
大概描述一下事情大致经过:
2019年5月11号广州X女士投保了一份平安健康e生保(保证续保版),2021年2月X女士确诊乳腺癌,住院切除病变乳房,并进行了乳房再造术。
随后X女士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医疗费发票总额51697.19元, 其中社保报销24295.24元,个人自费17350元。
保险公司核赔结果是赔付51.95元:
对于这样的结果,X女士和家人无法接受。
以他们对e生保的理解,自费1万7千多元,扣除1万免赔额后100%报销,应该报销7350元,怎么可能只有50元?
后来媒体与保险公司求证,保司说初次核赔算错了,实际应该赔537.95元。
不论是50元,还是500元,都与X女士期待相差甚远,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下面我们结合e生保(保证续保)的条款,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
二、责任免除部分合理吗?
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说法,该发票金额中的人工乳房、乳房再造术以及特需门诊超声检查的1万5千多元,属于责任免除部分。
那,这个责任免除合理吗?
这个责任免除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免责项目,一是人工乳房和乳房再造术,二是是特需门诊超声检查,我们分开来说。
1. 特需门诊超声检查
这个免责,其实是因为百万医疗险的医院范围限制。
多数百万医疗险,对就医医院都限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平安健康e生保系列也是。
因此呢,如果被保人在二级以下的医院、二级及以上的民营/实力医院,或者是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的特需部、国际部、VIP部等发生的医疗费,都不再报销范围内。
这一点在免责条款中也有体现。
所以X女士在医院的特需门诊发生的检查费用,确实是不在报销范围内。
2. 人工乳房和乳房再造术
人工乳房和乳房再造术,不是看病治疗的必需项目。
先看一下平安e生保与此相关的免责条款(该视频中也有显示):
这一条免责涉及到植入材料,按条款只有心脏瓣膜、人工晶体和人工关节可以报销,人工乳房属于免责的“假体”之列,是不报销的。
对于不同的植入材料,可能不同产品会有不同的规定,有的报销、有的不报销,要结合条款对各部分费用的释义和责任免除来解读。
而假体、义肢等非治疗必需的项目,百万医疗险一般是免责的。
如人保健康好医保(6年保证续保)相应的免责:
众安尊享e生2021相应的免责:
所以,本案中保险公司提到的免责内容,按条款是合理的,也符合行业通识。
只是投保人如果没有关注产品免责条款,很容易忽略,之前也有类似的理赔纠纷发生。
三、保险公司的二次核赔正确吗?
上面说到免责部分是合理的,但并不代表它的核赔是正确的。
保司工作人员说,这些免责部分的费用是1万5千多元,如果这部分费用都属于自费费用,扣除后其实都达不到理赔的门槛了。
关于二次核赔的537.95元是否正确,因为了解的信息有限,虽有疑惑、但没法深究。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提醒该案的X女士和所有平安e生保(6年保证续保版)的投保人。
这款产品所有情况都有1万免赔,但对于首次确诊恶性肿瘤,会给付1万的恶性肿瘤津贴,而且还能免除6年保证续保期后续的保费。
条款如下(该视频中有特别显示此条款):
条款中恶性肿瘤的定义如下:
(说明:这款产品在2018年上线,当时恶性肿瘤定义仍采用旧重疾定义)
如果X女士的乳腺癌病情符合这个定义,除了凭票报销的理赔金额外,她还应该获得1万的恶性肿瘤津贴,且接下来4年的保费(6年保证续保期内)也不用支付。
看保险公司的理赔通知书,并没有提及此项赔付问题。
有两种可能:
X女士的病情不符合恶性肿瘤的定义,保险公司不需要给付;
X女士病情符合,但保险公司核赔人员漏了(条款没有提及这项保障需要单独申请理赔)
因为视频中没有出现X女士的病历信息,我无法判断她的情况是否符合恶性肿瘤的定义,是不是应该获得这1万的津贴+保费豁免。
我也没法相信平安健康的两次核赔,毕竟第一次核赔出现错误,第二次也有漏赔的可能。
我这里只是就事论事,没有故意指责保险公司的意思。
如果X女士碰巧能看到这篇文章,或者我们读者中有认识X女士,可以提醒她一下,争取到自己合理的权益。
同样提醒其他买了平安e生保(6年保证续保)的人。
这个1万的癌症津贴和保费豁免,在平安健康e生保系列中,只有6年保证续保有。
四、癌症特药的报销
除了上面的津贴外,还有一个值得提醒的项目,即——癌症特药外购的报销。
不知道X女士的病情,(将来)是否有需要癌症特药外购。
平安e生保系列从2020版开始,所有的院外药(即使有医生处方,但就诊医院没有药需在外面药房购买)都不报销,包括癌症特药。
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们就陆续收到一些投保人对此问题的咨询,上周也有:
但大家注意区分,这个变化,是因为平安e生保系列所有产品的2020版免责条款进行修改造成的。
而平安e生保(6年保证续保),则有所不同。
它是保证续保,6年的保证续保期限内条款是不变的,没有外购药都免责的条款,所以在它6年保证续保期内院外药依然是可以报销的。
因此,如果X女士的病情要用到癌症特药、且需要在院外药房购买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4年内都可以报销。
五、案例小结和友情提醒
因为X女士这个案例能找到的信息有限,有些细节无法细究,对保险公司最终核赔的537.95元,也没法判断是否正确。
即使保险公司核算错误,也不会是有心坑消费者,毕竟核赔都是人在操作,是人就有可能犯错,有错改之、善莫大焉。
从这个案例中,有些经验和知识值得大家引以为鉴:
1. 投保时一定要重点关注免责条款,尤其是医疗险、意外险。
虽然我们常说百万医疗险是国家医保强有力的补充,值得人手一份,但是并不等于它所有的医疗费都能赔,它有指定的保障范围、免赔、免责,以及医院范围等。
像违法犯罪的行为、既往症、试验性的药或疗法、鉴定类、医疗事故等第三方责任类、非指定医院就医、整容美容类、牙科类、生育类、康复保健休养类、高危运动类等,百万医疗险都是免责的。
只有知道哪些情况赔、哪些情况不赔,才能对产品有正确的认知,避免不必要的理赔纠纷。
以前出现理赔纠纷打官司,投保人作为弱势方还可以辩称自己没有看到产品的免责、或免责条款不够显眼等来赢得官司。
近几年出现太多因对免责不够了解而产生的理赔纠纷,尤其是百万医疗险,监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线下开启“双录”,线上开启录屏。
录屏,即在互联网上投保时,免责条款、投保须知等重要告知信息都有弹框,要求投保人仔细阅读并确认知晓,这个操作过程会有录屏。
有了线下的“双录”和线上的录屏,这些理由在法官面前就站不住脚咯。
另外,对产品足够了解,也能方便我们在就医过程中及时与医生沟通,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选择保障范围内的治疗方案和用药,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花销。
2. 百万医疗险的高保额,但并不代表赔付金额
百万医疗险的保额,至少是百万以上、甚至高达几百万。
也因此,部分人对它的报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可以报销很多,实际上会赔几十元情况,真有可能出现。
3. 保险公司核赔有出错的可能,发现问题要据理力争
保险公司第一次核赔51.95元,第二次是537.95元,保险公司的核赔是可能出错的。
所以如果发现保险公司的核赔有问题,消费者要据理力争,争取自己的合理利益。
至于X女士是否达到恶性肿瘤津贴和保费豁免赔付要求、以及是否有癌症特药外购药报销的问题,主要是想提醒X女士,以及其他平安e生保(6年保证续保)的投保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一次失败的买药说起
目前市面上值得入手的百万医疗险,有这4款!
交了900,赔了74万!百万医疗第一大案!
有了它,大病小病都不怕了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挑选百万医疗险
求美有保障,泰康医美整形综合意外保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