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铜鉴赏:出圈的“马踏飞燕”

近些年,为利于文物的传播,各地博物馆相继推出的文创产品,让那些尘封千年的文物再次受到瞩目的同时也引领着年青一代对文物的兴趣,这不甘肃博物馆的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文创作品也出来了。

“马踏飞燕”——铜奔马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为东汉青铜器,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文物。

甘肃博物馆"马踏飞燕"

铜奔马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来自其所塑造的整体形态,其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整个造型动感强烈,马呈奔跑疾速的状态,凌空飞腾,为固定其姿势又不失其姿态,让其三足腾空,一足之下加上鸟形底座以固定,既合力学原理,又使奔马的轻盈和物体的稳定得到完美解决,体现了其制作工艺的高超及精心的构思。

甘肃博物馆"马踏飞燕"

以飞鸟为底座,即起到了实际中的固定作用,又更为形象的塑造了马飞奔时的速度,从正面马的面部表情,更让人看到一匹跑欢的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速度,飞疾到腾空,刚好一只飞鸟为其搭了桥,使一匹静止的铜马活灵活现的呈现于我们面前,无不体现了东汉高超的工艺水平。

甘肃博物馆"马踏飞燕"

铜奔马独特的造型,曾被众多专家从不同角度为其命名,当中有马踏龙雀、飞燕骝、紫燕骝、天马、马神天驷、马踏飞燕等等,由于不同的说法主要分歧点在于马足所踏鸟的种类上,为不产生失误,遂以“铜奔马”命名,而民间叫的最多的名字“马踏飞燕”据称来自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当先生见到铜奔马时,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当即联想到李白古诗——“回头笑紫燕”,将其取名为“马踏飞燕”。

甘肃博物馆文创作品

而最近甘肃省博物馆为铜奔马推出的同款文创产品,其独特的外形,俏皮生动的表情给人带来喜悦感的同时,也让“马踏飞燕”再次受到瞩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月一件镇馆宝--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甘肃省博物馆有一国宝,距今才几百年,却为何媲美东汉铜奔马?
甘肃省博物馆之五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
它身姿矫健,体型壮实,是甘肃博物馆镇馆之宝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甘肃省博物馆(上),全国唯一的丝路主题展,可不只有马踏飞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