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刘若敏放风筝四章

您熟悉作者吗?

您喜欢这篇作品吗?

如熟悉和喜欢,就去文后打赏吧!

作者的稿费该发多少?完全由您来做主!

刘若敏放风筝四章

 放飞回忆

  小时候,我曾经在春节之前对问当军人的父亲:你坐过飞机吗?父亲回答:坐过。我又问:你为什么不开飞机?父亲说:我是炮兵,可以把敌人的飞机从天上打下来。祖母说:“这孩子是要飞呀?给他糊个八卦放吧。”东北人管风筝叫八卦。

  风筝是传统工艺品,它的历史比年画更早。古代中国人把飞的愿望寄托在风筝上了,有线来牵引注定他永远飞不起来,即使飞起来也飞不高,飞不远。

  放风筝的动议是我祖母提出来的。我父亲那时候在哈尔滨公安部队上班,春节之前才回双城度假。父亲看见天空上飘着邻居家小孩放的风筝,就响应我祖母的提议,说:“咱们也糊个八卦!”

  父亲从商店买来一些材料,就和祖母一起动手糊八卦。祖母是个能工巧匠,一顿饭功夫就糊了一个八卦,父亲就带我们兄妹到街上放八卦。八卦是八个角的,竹子骨架像筷子那么粗细,两尺长,四根绑成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错开角度九十角合在一起再捆绑,变成了八个角,这便是八卦。

  那时候不知道有潍坊风筝,也不知道八卦还叫风筝。好在那年月电线杆子不多,房子也都是平房,在城里放八卦没有什么不便。

  放风筝的线是母亲做针线活的棉线,折成两股仍不结实,好在风筝不大,一连放了十几天。我的儿时伙伴都很羡慕我,因为那年头棉线是凭票供应的,我用棉线放风筝显得很奢侈。

  头几天我很兴奋,天寒地冻不觉得冷。过几天兴奋劲儿过去了,感到冻手了,我便把线拐子绑在自己的栅栏上,回到屋里看小人书去了。结果,风吹八卦,栅栏把细细的线绳磨断,八卦就飞走了。我追出去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后来才知道是邻居捡去了,又放飞起来。父亲告诉我,不要去要了,咱们再做一个蜈蚣八卦。

  蜈蚣的制作更复杂,还要用鸡毛绑在翅膀上,为此还杀了一只鸡。祖母、父亲和母亲一起动手制作了七节乌纱帽一样的八卦,连在一起就成了蜈蚣。虽然只有七节,与后来风筝比赛中见到一八零八节蜈蚣相比不算长,但当时我才五、六岁,蜈蚣飞起来后,我和妹妹根本就控制不住,父亲、母亲反倒成了放蜈蚣主角。所以,蜈蚣只放了一次,就搁置下来。

  再后来,蜈蚣也终于挣脱线,飞走了。我的母亲、父亲、祖母也相继谢世,风筝留给我的只有凄美的回忆。

  我十九岁时穿上草绿色军装,在沈阳军区当工程兵,但不久后部队编到海军,军装换成上白下蓝。虽没有当上空军,可我的飞天梦萦绕至今。我二十三岁那年,凭着记忆,给成为孤儿的弟弟们做了一个风筝,勉强地放飞起来了,却飞不高,飞不稳。什么时候才能找回童年的梦?心境真像台湾歌星孟庭纬唱得那样:天还是天来雨还是雨,伞下却没有你……

  一九九二年,我把家搬到省城哈尔滨的动力区,每天在上下班路上,看见天上飞的风筝很多,就想给女儿做个风筝。这即是为了哄孩子开心,也是为释放脑海角落中尘封的记忆。为了能做好风筝,我曾上道外区找资料,学习风筝的制作方法。然后,按照一本小册子上介绍的方法,买来农民盖塑料大棚用的竹皮子,劈成数根一公分宽的竹条,再把每根竹条削薄,扎成蝴蝶形状的骨架。然后用老式的草纸画图形,草图画完以后,再用毛笔将草图描实。这样,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雏形,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蝴蝶成形了,我拿着它去中医药大学体育场里放飞——结果飞不起来。我开始怀疑是不是风力不够大,可是天空有许多漂亮的风筝正高高地在空中飞翔。有大金鱼、双鱼、黑猫警长,甚至还有一长串的蜈蚣。看来是我制作的风筝有问题,回家改造了多次,也没能顺利放飞。

  风筝梦就暂时被搁置起来。

  不是所有的父亲都能亲手给孩子做风筝,也不是所有亲手制作的风筝都能升空。

  放飞梦想

  一九九五年,我家在道里区买了房子,生活平稳安定,看到松花江畔天上飞风筝,就想圆女儿那个风筝梦。

  我打消亲手制作风筝的念头,打算到市场上去买。我发现市面上卖的风筝有四种:三角风筝、平面动物风筝、立体风筝和大型风筝。三角风筝的特点是价格便宜,容易放飞,而且能飞得高。动物风筝栩栩如生,很有动感。还有立体风筝,比如老鹰、飞机等,要求风力足够,虽然不大好放,但是造型新颖适合启发孩子的智力,也可以考虑。至于那些大型风筝,质量无话可说,制作材料有实心的玻璃纤维,空心的碳素纤维,专业化程度太高,价格高昂,也不适合给孩子玩儿。所以,我挑来选去,最后决定就选择正流行的“傻瓜型”风筝。考察论证清楚了,我就在公路大桥下一个摊点,买了一个山东产的立体飞机风筝。一来品牌风筝质量有保证,二来如发现个别风筝飞不了,可随时更换。

  哈尔滨人放风筝最集中的地方是沿江的斯大林公园、九站公园和顾乡公园。女儿放风筝多在双休日的午后,妻子在去放风筝的前一天晚上还要看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如果风力在三级左右,就领着孩子放心去。

  阳春四月,我和妻子、女儿一起来到松花江边,拿着立体飞机风筝。安装好了之后,一松手就飞起来,真是神奇。妻子和女儿都很高兴,我也忘记了自己制作风筝飞不起来的烦恼,跟着一起傻乐呵。我想,我的女儿时也可能想我少年时代那样,渴望能做一只小鸟儿,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而一个风筝就圆了这种梦想,心情也为之悸动。

  看到漫天凌空飞舞的现代化风筝,我的思绪却很古老,拥挤着对童年、对长辈的追忆。我听父亲说过,风筝有很深的历史源渊。古代有一个叫墨翟的人,他看见鸟儿在天上飞,就受到了启发,所以就用木材做了一个风筝,但是他作的风筝并没有飞上天空。后来,墨翟把制作技术传授给的徒弟鲁班。鲁班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又制作出一个新的风筝,成功地飞翔起来,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只飞上天的风筝。这木制的风筝当时叫木鸢,问世后便与军事结缘,用在战争中。鲁国跟宋国打仗的时候,鲁班做了一只能够载人的木鸢,把侦察员升到空中,从空中往下看敌人的情况。

  风筝肯定是飞机的祖先,是人类飞天的启蒙者。

  放飞未来

  午后煦暖的阳光滑过静静的松花江水,熏风徐徐吹来,抚摸着江滨正在修建的水上公园草地上。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女儿兴奋得脸色涨红,欢呼雀跃。只见她轻摇手中的线拐子,与线相连的银灰色飞机风筝飘摇直上蓝天,与空中早已候它多时的沙燕、蜻蜓、蝴蝶胜利会合,比翼齐飞,争奇斗艳。而妻子在帮助女儿折线的时候,看到许多人驻足观赏女儿的飞机,脸上洋溢着喜悦和自豪,仿佛世间的一切烦恼都随风而去了。

  放了几次之后,女儿熟练了,我们准备让他参加比赛。她也很有兴趣。比赛的前一天,领着她去联系。不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女儿的飞机同另一个风筝挂在一起,双方都同时收线,结果线断了,飞机是立体的,并不立刻落下来,而是顺着四风朝东滑翔,我们追不上风筝,只好放弃。好在民间确实有这样的传说:风筝送上天空,将线剪断,任其飘逝,这会把一年的烦恼与不快一同带走。

  真没有想到,刚飞了几次的风筝就成为断线风筝。女儿很郁闷。《断线风筝》,二十多年前,我看过这样名字的话剧,内容很精彩,但跟风筝没有关系。

  我们的风筝飞走了,现购买或制作一个参赛都来不及了,只好拿着照相机和录像机去看别人比赛。比赛场地在新建的红博世纪广场,会展中心院内。场地很宽阔,足有四公顷。许多人认为看风筝比赛,比亲手放风筝还有意思。

  五月一日的会展中心门前,丁香绽放,芳香四溢,彩虹门下是风筝大赛的主席台检录处。广场上,处处活跃着风筝爱好者的身影,有的在整理纷争做准备工作,有的在拿着风筝试飞。风筝大赛是新晚报和赞助企业共同主办的,工作人员多为大学的志愿者。

  风筝比赛可以说是在斗风筝,是需要专业的技巧和策略的。在风筝比赛中,时间的选择,操纵的技巧,力度的掌握以及风向的利用等,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同时操作者特别是双方队长的临场发挥和指挥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家人只是对放风筝有兴趣,就连发烧友都算不上。

  上午九点,风筝比赛分组开始。先是软体风筝赛,其中又分业余组和专业组。随着组织者的一声发令抢响,数百只快乐的风筝迎风而起,争相比高。稍嫌遗憾的是,有些风筝并不爱飞,根本不够参赛水准,假如我们的飞机不丢失,也许能拿个名次。

  风筝在空中飞,人们在地上跑,拽着线,换着方向,比比谁的飞得高,飞得稳。

  有一位银发老年人,放飞自己亲手制作的蜈蚣。不过,他不喜欢说自己的风筝是蜈蚣,而是叫做黑龙江的大龙。

  有两位老人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退休工人,他们参赛的一个风筝是立体硬体飞机,大小和我们丢失的飞机差不多,但设计更精致。试飞的时候,还真的飞起来了。

  衣着打扮雍容华贵的太太,也不甘示弱,在丈夫奴隶般地配合下,放飞一个黑色的彰鱼。

  最令人惊异的是,一个降落伞也飞起来参加专业组的比赛,由于风力不足三级,放降落伞风筝就要攥着风筝线迎着风,拼命地往前跑,在人群中钻入潜出,对着“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风筝又跳又叫。终于飞起来了,我看见他穿一身运动服,风筝线像鞋带儿那么粗一个人拉不住。一聊才知道他是今早从北京赶来参赛的。他是专业的滑翔运动爱好者,放风筝只是与他专业相近的业余爱好。

  现场热闹的气氛引来了更多的观众。他们驻足观赏,不时的指点江山,与场中人共同分享放风筝的轻松和喜悦。我们虽然是参观者,一样很高兴。一直看到中午,我们才到会展中心的餐厅吃碗快餐,就赶到道外区重新买了一个风筝。

  本来要买降落伞,气垫式的,可惜没有货,只好买了平面的降落伞。一个二十元,我们没讲价。卖风筝的老人说:风筝是否能够放上天空,除了风以外,风筝本身的升高程度是否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挑选风筝的时候,你应该仔细查看风筝的翅膀,因为翅膀是风筝飞翔的重要工具。两个翅膀应该均匀,材质一样,大小粗细和软硬也应该一致。还要摸摸骨架是否牢固,要知道,高空中风的力量很大,如果骨架不够牢固,很有可能经不住风而散架。他还到室外给这个降落伞做了示范,不用助跑就把降落伞升到空中。

  放飞快乐

  放风筝的快乐天堂,还属于我家附近的松花江畔。

  沿着故乡大坝,一路看着怒放的丁香花,嗅着浓郁的气息,江边风很大,几乎不用助跑,手一松开风筝就飞起来。然后,顺着风向慢慢放线,五颜六色的降落伞带着小人图案扶摇直上,只一会儿,线便放得一干二净,只剩下光秃秃的木板子。

  虽然风筝飞得很高,但由于风筝较大,也能看清是何物。这个时候,风筝沐浴着下午金子般的阳光,在上千米的高空中肆意飘荡,人的灵魂也开始与之共舞起来。不过,在我看来,一次完整的放风筝过程应该包括选材料、制作风筝和放飞等三个步骤,如果一下子省略了前两个步骤,那还会有什么充分的乐趣呢?就怨我自己,在童年没有认真向父亲和祖母学习风筝的制造技法,索性只好买风筝了。  

  每到天晴的日子,总会有各式各样的风筝放飞在松花江畔的蓝天上。那里宽宽的场地,绿绿的草坪,可坐可站可奔跑,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江堤上,广场里,经常是一家老小一齐来到户外。孩子们在放风筝,大人们或看、或教孩子放风筝,全家都把目标对准风筝,随着风筝的一起飞翔,一齐欢乐。他们在广阔的场地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胸一定很开阔。风筝季节放风筝,真正是享受户外活动、家庭乐趣的一项绝好的娱乐形式。

  我看见有人把风筝放得又高又稳,就流露出十分骄傲的样子,悠闲地抬头看着,并对旁人指指点点地说:”看,那就是我的风筝。”

  有人的风筝一直飞不高,只能在十几米高的位置胡乱转,放风筝的人就很着急,又是抱怨风乱吹,又是抱怨风筝的头太重,又是大声喝斥,指责拿着风筝跑的伙伴不会适时放手,总是怨天尤人。其实这样的人,不该自己制作风筝,而是应该像我一样买一个风筝。

  我发现,女儿手中的降落伞风筝飞高到一定的程度就很平衡了,不会忽左忽右,想来,那么高的天空上,风就算很大也是有一定方向的,所以,到了这时候,放风筝的人就可轻松了。

  我却不能轻松。要担心的事太多太多:不知线牢不牢,那风筝会不会在一阵狂风吹过后,终于扯脱了这一线束缚,飘飘悠悠地随风而去?在那样高的天空上,我想象不出风是怎样吹动,不知道那薄薄的翅膀是否会被吹断;四周的电线上已绕了很多只风筝,我不知道在收线时,能不能避开那些潜在的危机;风筝越来越多,那些风筝离我的降落伞风筝越来越近,我不知道,它们会不会缠了起来……像那架飞机一样被刮断线,像飞艇一样飞走了。风筝已飞得那样高了,它去的地方全不在我的掌握内。

  有人的风筝又绕到了电线上,看着那美丽的风筝挂在不算高的电线上,风筝的主人却无计可施,只好把线剪断离去。那色彩如此鲜艳的风筝不出几天就会如电线上别的风筝一样,在风雨里支离破碎,只剩几只骨架让人知道它曾是一只飞翔在蓝蓝的天空上、吸引过众人注目、出色而美丽的风筝。

  那些扯脱了线离去的风筝,命运也与这些挂在电线上的风筝差不多吧,只是,更多了份寂寞。挂在电线上的风筝还可看到别的风筝屈从自己的命运或与命运抗争,而离去的风筝,也许从此就只能看到蓝天而再也不能有梦想,就算,被人拾了去,那还是会有相同的命运: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方式飞上蓝天。

  行人看着各种颜色、各种式样的风筝把蓝天点缀得热闹而美丽,都会指指点点。

  “看,那只风筝飞得最高。”

  “看,那只风筝最漂亮。”

  没有飞起来的风筝自然不能引人注目,更不能,去蓝天上展现自己的美丽。不能让人仰头看的风筝,最是安全,却也悲哀。身为一只风筝,就会有它自己的不得已。

  所以,我更喜欢远远地看着,评论着每一只风筝,这样,轻松又自在,虽然没有了放风筝的乐趣,却也没有放风筝的担忧。

  放风筝的最大乐趣是什么?不在于上天,而是享受飞与不飞的悬念。这是我的感受。

  每到假期,不少人都盘算着出游,但我的首选项目是领着孩子玩风筝。

作者简介

刘若敏(刘跃敏),笔名耀民、老兵等,男,祖籍山东蓬莱,1959年出生于湖南,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曲艺家协会会员。青年时期写了不少诗歌,在《铧子山》、《松花江文艺》、《黑龙江艺术》、《大潮诗报》、《参花》、《星星诗刊》等报刊上发表过几十首诗歌,还有二十多首入选《璀璨的星群》、《我们走过三十年》、《黑土英烈颂》等诗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启明作文】夏宇浩 《风筝》 指导教师:李佳佳
【江苏】高语欣《放风筝》
中国传统风筝概说
小学生春天放风筝的作文
风筝 父亲
侯多良||​风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