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卷】俞秀唐:有书在手心自悦

俞秀唐:有书在手心自悦

有书在手心自悦

  古人把读书看作人生过程中的一大要义,且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神喻妙说。其实,现代人对读书的感受一点不比古人浅显,有时可能会更急迫深入。姑且不论是否有“黄金屋”、“颜如玉”那般美妙,但要说,有书在手,心情便愉悦,精神就充实,生活有色彩,拓展添动力,是我等凡夫俗子都能体验到的。

  高尔基说过这样的话,大意是:爱书吧,因为书籍是人类发展的阶梯。

  没错,人类的存在逾万年,有文字记载不过几千年。然而,回望近几千年或几百年的人类文明史,社会进步史,工业发展史,不可谓不令人惊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乃至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之势,只不过几百年的时光。历史与现实无疑证明,人类每一次发展的重大转折,技术每一次更迭的深刻革命,无一不得益于知识、信息的广泛而迅捷的传播。

  那么作为个体的人来讲,读书与实践同等重要。老祖宗把男人一生的追求浓缩为:立德、立功、立言。还说,学而优则仕。无论是三大追求的实现,还是只想走向仕途,恐怕都离不开书本,即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开启心智,不断补充奋进的营养。

  当然,现代人的追求已经有所改变,承袭古人三大追求的人并不多见。在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极大丰富、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在互联网经济、高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中,人们似乎没必要再有“头悬梁、锥刺骨”的壮举,也难以将学习“三境界”完全付诸行动,什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终归已成久远的风景,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读书情趣、人生追求相去甚远。

  时下的读书人,大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求知型。读书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诸如专家学者,文艺界人士,或从政官员及真正的企业家们;二是休闲型。普通民众们,借些名人轶事、花边文字、社会新闻,来丰富日常生活,打磨闲暇时光。而我等之辈,却界于二者之间。一方面因工作需要或基于某种与文化有关的爱好,有目的的选择一些书来精读细品,以求达到一种境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抑或是契合情感的流痕,情绪的释放。

  一本黄卷伴岁月,半杯老酒度春秋。尽管网络时代,人人都在玩微信,且不知将来还有多少花一样翻新,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愈来愈多样化便捷化,然于我,还是不及手捧氤氲墨香的书本,令人恬适和安宁,让人痴迷与陶醉。

  按模糊学理论讲,任何人或事,都很难界说清楚,读书亦然。不过,有些认知还是相通的,书本才是你是可靠的朋友,忠实的伙伴,多读书读好书,既能使你得到知识的滋养,又能开阔心境眼界,提升生活价值,还能获取审美愉悦。

  作者简介

  俞秀唐,笔名忆湘,湖南靖州人,现居哈尔滨。

  喜好古老的文字。着有中篇小说《一川浊流》、《一地污秽》、《一片迷范》,以及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若干,出版了散文诗集《睫毛上的一滴海》和《最后一枝玫瑰》。

  现痴迷于汉字的演绎。硬笔书法,已颇具气象:毛笔书法,正潜心研磨,期待不日有所斩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湘文艺】李细田 享受阅读生活的乐趣
回归书本 回归阅读
读书念母
当今“书法艺术创新”之我见
《跟着书本去旅行》86.书中传承:古老的文字
人与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