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钱其昭:爱在心头止于手

钱其昭:爱在心头止于手

 爱在心头止于手

  近日,与张昱煜到富田镇奁田村采风,我提及看了她的大作《己心温暖》,而且有点地方还作了批注。我的本意是想告诉她,我已认真拜读了她的大作,并从中获益不小。哪知道她立马就要我“给写个书评,千把字也好,三五百字也行。”我当即就意识到自己犯了个错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写吧,证明我没看,诓她;写吧,自己这三块尿桶板谁不清楚,还敢给人家写书评?唉!这事折磨了我近一个月,才想到一条出路,写个学习心得,算是对她有个交待罢。

  说实话,我很喜爱散文的豪放、洒脱和优美,我读过很多散文,也曾试图仿写过,可我绞尽脑汁搜断枯肠就是蹦不出几个字来,只好爱在心头止于手。

  张昱煜的散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细腻。读她的散文,如同跟她拉家常一样随意,话在口中说,美在字上溢,让我在不知不觉间就了解了她的家庭、她的身世、她的情感,她的乡愁。她能够从一丛野菊花中倾注爱的甜蜜、爱的苦涩、爱的等待;能在一碗手擀面里溶入浓浓的乡情、深深的怀念、苦苦的乡愁;能把儿时的欢乐、儿时的贫困糅进一个橘子里。一泓小溪、一间茶馆,抑或是一棵枣树,她都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而且还能将诸如“晓看云移花开,相见两不厌”、“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等诗句,“柴米夫妻开心过,有头有尾幸福长。”等乡俗俚语,“水仙娃娃,来到我家,爱喝清水,不吃泥巴。”等呀呀儿歌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文中,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没有情感的提炼,没有思想的升华,是达不到这种“信手拈来”的境界的。

  当我在捋顺张昱煜的成长历程时,却发觉她的文字非常优美。她生于河南,长在江西,可以说她的生活阅历是丰富的。但她的散文没有简单沉缅于少年时代的苦难,而是用摄影家的目光,将儿时的贫苦变焦成快乐画面,将迁徒的艰辛置换成收获场景。她的兴趣爱好是广泛的,她的足迹遍及名山大川,她的身影穿行田埂巷道。于是,在她的笔下,流泉飞瀑奔涌着炙热激情,四合大院弹奏和谐之音,通宵达旦煎熬出浓烈的爱情,夹馍槐花香透了青春美梦。北方,是她梦萦魂绕的乡愁;南方,是她挥洒人生的舞台。她生活在庐陵大地上,奔走在庐陵大地上,一篇篇散文,如同一帧帧照片,记录人生;一篇篇散文,就象一坛坛陈年米酒,经久弥香。

  文品如人,张昱煜心地善良,正如《己心温暖》中所描述的一样,她的道德基因全部来自于她的祖辈、父辈的遗传,是与生俱来的。可贵的是,她这一生将北方人的美德种子,倾力播撒在南方的大地上。她能念念不忘四合院的老老少少,能常给马路边的乞丐以资助。尊老爱幼、扶弱济贫,并非只是她笔下的美文,她就是中华美德的践行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张昱煜的文章、言行时刻影响着人,教育着人。就连时隔十多年,我的小儿子看到她的散文集《己心温暖》时,对她给予的关爱仍记忆犹新,少不了赞美她一句:她真是个好人!文品如人,人品如文,这正是张昱煜的人格魅力所在。

  读张昱煜的书,品她的人,我除了感动,就是佩服,五体投地的。她的散文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给人们输入正能量。

  2014.12.21.

  (2015.2.1井冈山报“庐陵悦读”发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愁,不过流止于心间
散文‖我就不惯你
散文:春风
「散文」 守望春天
[转载][转]十二经起止穴歌
《折扇》:探寻世上唯一一种女性文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