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彬良:伟人故里行​

· 文化范儿 出品 ·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杨彬良:伟人故里行 

伟人故里行

/杨彬良

201661日,我们自己组团去伟人的故乡,“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和刘少奇故里花明楼一日游。到了韶山,因出租司机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一个电话韶山景区那边熟人来了,免去了换乘的麻烦,一路绿灯直接开车进入景区。

韶山因舜帝南巡至此演奏了韶乐而得名,更因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而名扬天下。毛泽东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展望景区,其故居坐南朝北,它坐落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山脚下,生态环境优美,前明堂宽敞,后有绿色满满的青山为依托,可谓钟灵毓秀,其山脉气势雄伟,呈半封闭形,是一块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我们在环形栅栏里排队,缓缓地来得到故居前。整个故居属于土木结构的“凹”字形一层建筑。一边是毛泽东家,一边是邻居家,中间堂屋两家共同享用。总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大小房间18间,有大堂、灶屋、卧室、磨坊间等。里面陈列着毛泽东父辈用过的家具、农具等。这些都按以前的摆设一一复原。后面坡上有一块小晒谷坪,晒谷坪上有一间小屋,这大概是应急时堆放谷子用的。据导游介绍,毛泽东还小的时候,有一年在田间收稻子,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时,毛泽东想起家里晒了好多谷子,立即赶回家收谷子。当他经过毛茂生晒谷坪,看到瘦弱的四满婶正带着六岁多的女儿在艰难收谷时,此时天空飘起了细雨,四满婶不时地抬头望着天空,满脸焦虑。少年毛泽东没有犹豫,立即走过去帮着四满婶收起谷子来,三人一起将谷子拢好成堆,终于在大雨之前把谷子盖好。四满婶满脸堆笑地对毛泽东说:“石三伢子,今天多谢了”!当毛泽东回到家收谷子时,自家晒谷坪上的谷子让大雨冲走了一部分。心痛恼火的父亲瞪着毛泽东说道:“你死到哪里去了”?毛泽东把原委说了一遍,毛泽东父亲气不打一处来继续瞪着毛泽东说道:“你吃哪家的饭?我打死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毛泽东母亲出来劝解道:“我们家谷子多,家景好些,冲走一点损失不大,四满婶家却是损失不起。”毛父听了毛母的话气也就消了一半。

参观完毛主席故居之后,导游把我们领到了毛泽东纪念馆。我们在纪念馆门前排队进馆。当我们一跨进门槛,有个身穿灰色中山装,手指夹着香烟酷像毛主席模样的特型演员坐在椅子上与游客一一握手留影。我看机会难得,也和“伟人”来了一张。

纪念馆分为“生平馆”和“遗物馆”。生平馆展示了毛泽东一生的丰功伟绩;遗物馆有毛泽东会见英国首相艾德礼时穿的补丁裤,为了便利而穿过的衬衫假领,有使用过的半截铅笔……从这些遗物里可以折射出伟人的平民生活。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进入了韶山景区毛泽东广场。我们步入瞻仰大道,只见大道两旁立有六块巨石,每块石上都雕有一首毛主席诗词。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沁园春·长沙》;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沁园春.雪》;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七律·到韶山》;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七律·长征》;有“我失骄杨君失柳”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还有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卜算子·咏梅》。每首诗词都是一幅美丽、悲壮的画面。我们欣赏完毛主席诗词,然后进入铜像广场。铜像广场坐落在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氏宗祠前开阔地带。周围群山拱卫,青松翠竹掩映,我们踏着红地毯,走向铜像前,深深地凝视着,只见身着中山装,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手拿文稿,胸前别着“主席”字样的出席证的主席铜像,他巍巍挺立这一形象成功塑造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的伟人风采。

在广场上,导游向我们讲述了有关这尊铜像的轶事。

首先是讲这尊铜像是由南京晨光制造厂雕塑的,当运载毛主席铜像的车队进入井冈山时,汽车突然熄火了,司机反复检修也没查出什么原因,这时一位明事理的人说:“井冈山是毛主席最早拿起枪杆子闹革命的地方,莫非他老人家想在这儿住一晚上”。大家一致认可了这种想法,在井冈山住了一宿。到了第二天,车子没有经过任何检修竟奇迹般地可以开动了。

到了韶山竖铜像时,也费了很大劲。起初怎么也竖不起来,有人看看铜像,发现几根缆绳绕着头部,有人就说:“把缆绳拿开,主席不喜欢把绳套在脖子上”。结果绳子挪开了并把它套在铜像上身两腋下,铜像就顺利竖起来了。

还有一件事,毛主席铜像揭幕仪式是19931226日毛主席诞生100周年之日举行。那天万里无云,艳阳当照,但奇怪的是上午10点多,月亮出来了。铜像左边是太阳,右边是月亮。日月同辉照得整个天空通亮。这千载难逢非常罕见的天文奇观,意味着主席的丰功伟绩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另外,当时正值12月份,而满山的杜鹃争奇斗艳,全部盛开,把整个韶山装扮得红艳艳的,犹如红红的艳阳天。

以上几件灵异的事足以说明毛主席既是人也是神,是神人合一,太伟大了。

吃过中饭,我们驱车前往刘少奇故里——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炭子冲离韶山也就几十公里,我们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来到了刘少奇同志故里。

首先我们来到了纪念馆三门牌楼,牌楼高宽均为十多米,呈山墙暴露式,颇具江南古建筑风格。“刘少奇故里”五个大字苍劲有力,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沉鹏先生所题写。景区前有一个圆形广场,广场前方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们沿着台阶一路前行,两旁是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就像两面翠色的山墙。身临其境倍感心旷神怡。我们赏心悦目地来到纪念广场,广场上塑着刘少奇同志的铜像。铜像上的刘少奇右手一缕轻烟,左手掐腰,眉头打结,眺望远方。从铜像中可以看出刘少奇同志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我神态凝重地注视着刘少奇同志的铜像,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个国家元首,刘少奇同志一生实事求是,光明磊落,以天下为己任,可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于是我无限敬意地写了一首打油诗《瞻仰刘少奇同志铜像》以此抒发内心的情怀:“主席故里在山冲,巍巍铜像屹群峰。坚持真理伟君子,修正错误气魄雄。心系苍生遭厄运,蒙冤受辱含恨终。云开晓日拨迷雾,天理昭昭寰宇中。”

我们绕纪念广场,沿着右侧绿树成荫的游步道,来到刘少奇同志故居。刘少奇同志故居是一座坐东望西盖着茅草和瓦片的土木结构的内套四合院式房子。泥砖墙上粉饰着糠壳泥,屋顶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有茅瓦屋三十多间。门前有清澈的池塘,池塘里种有睡莲。屋后是一抹山峦。整个故居被一片浓郁的树林环抱。故居复原了以前的陈设,客厅是一间横堂屋,有香炬柜,八仙桌,条凳等,其余布置与韶山毛泽东故居大同小异,不过刘少奇故居专设有书房,足见刘家对其子女读书的重视。

从刘少奇故居出来,我们来到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纪念馆有8个展厅,其中一个声像厅和两个怀念厅。馆里庭院遍植花草树木,走进去多么清静。声像厅里面吹拉弹唱,锣鼓喧天地在排演节目,由于时间关系其它几个展厅没有去,我们只在声像厅稍微驻足了片刻就出来了。

下午五点多我们收队返程回家。此行我感到遗憾的是没有去成毛主席曾经回韶山居住过的滴水洞和瞻仰毛主席的祖坟,没有观看到刘少奇曾经乘坐过的苏制伊尔——18型飞机。

关于毛主席的祖坟,二十一世纪初《萍乡日报》曾报道了一篇大意是毛主席祖坟葬坐马摇篮(具体标题记不清)。里面通篇介绍了其祖坟的位置和风水等,后来又看到了一篇小道消息说: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在湖南闹旱灾那年,救了一名饿晕受伤的人,人称“不过五”的梅花神算。此人病愈后,无以为报,就将自己看得的一佳穴送给毛顺生。此穴是“嫦娥奔月”。毛顺生依照不过五的指点将其祖先骨骸放进“嫦娥奔月”的佳穴中,先人骨骸受日月精华,得风水恩泽,使毛家出了伟人。这当然是风水的说教,书上说得如此神乎其神,故想探个究竟。

第二次,是时隔一年半即2018年农历正月初,其时我在萍乡大女儿处。大女儿和小女儿她们从未去过韶山,想借此春节良机去主席故里观光。我虽去过,也曾留下遗憾,于是我和她们一同前往。我们从萍乡开私家车去韶山,那天八时正,我们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四人一起驱车上路,因韶山方面没有熟人,导航又出了点问题,故上午十点多才来到换乘中心,购了门票和车辆往返票,才坐换乘的大巴赶往景点。

首先,我们去了我上次没有去过的韶山纪念园。韶山纪念园有广场,有毛泽东纪念堂,有浓缩的韶山故居、南湖游船、井冈山八角楼、黄洋界纪念碑、武汉农讲所、瑞金红井、遵义会议会址、延安宝塔、枣园窑洞、泸定桥、西柏坡旧居等。主席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也葬在这里。我们在韶山纪念园里学习观光了半天,其事迹可歌可泣,仿佛回到了那如火如荼,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看到了星火燎原;又仿佛看到了毛主席力挽狂澜把中国革命引向了正确的航道……最后我们走捷径从一段隧道来到毛主席故居。因我们买了门票,就不必像上次那样进栅栏排队,管理人员为我们开绿灯从小门直接进入故居参观(这是我第二次进故居)。

参观完了故居,我们去瞻仰毛主席父母墓。主席父母墓地在故居的东边,距故居不到一公里的象鼻山上。我们走一段小路,再登一程石阶,就来到了山梁上的主席父母墓前。只见主席父母墓安在左冲右冲的山脊上。主席父母墓地左右两侧立了两块汉白玉石,其上刻有毛主席撰写的《祭母文》,墓前摆放了鲜花,登高远望韶山冲尽收眼底。

从毛主席父母墓下来,已是下午一点多,我们来到了山脚下的一家毛氏餐馆用中餐。餐馆烧的全是地道的韶山菜,辣得很。我们特意点了著名的毛氏红烧肉,借机体味一下当年毛主席对红烧肉的感受。

下午两点多我们排队去心仪已久的滴水洞。到了滴水洞游客服务中心,我们又每人交30元的换乘费,然后又排队搭电瓶车进入景区——滴水洞门楼。此时已是申时时分,我们路经韶山水库,碧绿的湖水,两岸的青山,树上的鸟语,风景煞是迷人。据说毛主席曾经在此游过泳,我仿佛看到”我自欲为江海客”的毛主席在白浪滔天的长江如蛟龙戏水;仿佛看到他迎风博浪的雄心壮志……正在我遐想之际,电瓶车驶进了滴水洞。滴水洞有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四号楼。二号楼有24间是中央负责人的休息处,与一号楼紧紧相连。三号楼距一、二号楼有百多米,为卫士及其他人员居所。我们着重参观了松山一号楼,这是伟人居住的地方,也是毛主席在韶山的别墅,是毛主席专用的。只见若大的居室,当中摆了一张铺有白布毯的睡床,睡床仰仰支起,侧面的床台柜上有一盏台灯,供主席睡前阅读文件和书籍。对面摆了一长溜沙发,是专门接见中央领导和外宾用的。

参观完了一号楼,我们尾随讲解员来到地下防空洞。防空洞是在全国增强备战时,为了确保毛主席回韶山居住期间的安全而特意修建的。整个防空洞有一百多米长,防空洞里有防震室、指挥中心、军事实施等。防空洞里有多扇大门,这些门能防原子弹的冲击波,防核辐射等。洞里两边有铁门,大铁门最厚的地方有一尺厚,每扇铁门有好几吨重,全是自控式。洞墙还有隔音、防音、防潮功能、吸音式功能。吸音功能特别好,就算洞外有原子弹爆炸,在洞里也安然无恙,响声也可以完全隔掉。这一切现在都对外开放。

参观完防空洞出来,天呈暮色,近下午五点钟,最后一趟电瓶车在小广场静候游客,如错过这一趟车就有可能当天回不去。无奈毛主席祖坟“虎歇坪”又去不成了,这可能会成为我终生的遗憾。

作者简介:杨彬良,笔名言正,退休教师,江西莲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韶山印象
高连春丨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潇湘行】感恩之旅
行走丨韶山冲与碳子冲
【军旅散记】朱联文‖红色旅游记(上)
【四季散语】石广玉︱游韶山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