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在丧葬文化上一直讲究“入土为安”
userphoto

2022.10.16 山东

关注

中国人在丧葬文化上一直讲究“入土为安”,但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政府改革丧葬制度,提倡火葬。而不久前北大教授吴非却在一次公开课上讲道“把土葬改为火葬,等于把人当作垃圾一样焚烧,这让死者毫无尊严”,他的这一观点发出之后,就在社会上引来了极大的争议,不少专家更是公开反对。

说到这里不得不谈到我们国家的丧葬制度,中国一直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万事万物都有其规矩道理,在《孟子》当中就有提到,一旦亲属去世就必须入土安葬,这样可以使死者不留遗憾,这才是王道社会的开端。

由此可见,土葬是一种社会伦理和孝道的体现。

土葬在最早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的文化属性,在原始社会死者去世之后,后人会把他头朝西埋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发现如果不及时把死者埋葬的话,不仅有可能招来野兽,还有可能会导致村庄里瘟疫横行。

步入封建社会后,人们对于丧葬仪式越来越重视。商周时期为了彰显身份地位,天子和诸侯便把生活中的一切划分成了品级,包括丧葬制度,他们与普通平民百姓甚至是各诸侯与天子之间的丧葬水平有着明显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动荡,中央权力发生偏移,很多原本处于低层阶级的人也开始采用高规格的丧葬仪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即使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也会模仿天子、诸侯准备随葬品。甚至还有奴隶殉葬的制度,这一制度惨绝人寰,但却非常盛行,直到康熙年间才被官方废除。

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君主所掌握的权力越来越集中,整个丧葬制度也与演变的越来越热烈,当时丧葬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不断发展壮大。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这种繁琐的丧葬仪式显然已经不适合现代人们的要求了。1900年,火葬在世界各国被广泛推崇,这种丧葬方式出现的最大原因就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除此之外这种丧葬方式也是目前最健康卫生的一种尸体处理方式,能够杜绝一些非自然死亡的死者携带的传染病菌。

近年来政府呼吁各地推行火葬制度,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颁布了相关条例,专门修建墓园。不过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宗族观念的影响,每个家族都有自己固定的埋葬地点,即使是火葬骨灰也要装在棺材里,这种形式根本没有节约土地资源,反而使原本的丧葬仪式更加繁琐。

北大教授吴非提出反对火葬的观点,也有这方面的考虑。除此之外,他还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种方式在精神层面减少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敬重。

他认为农民的思想根深蒂固,很难被短短几十年的政策所完全改变,所以私下偷偷土葬的人还是非常多的,据他调查,如今农村依然存在不少偷偷土葬的现象,他们或者趁着夜色埋葬,或者给当地村干部送礼,到最后还是达成了土葬的目的,并且这对死者来说是非常不尊重的。

此外他还认为,如今的石碑墓对于环境的影响相比于之前来说更大。在之前的土葬中,很多地方是不树墓碑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体会和棺材一起被自然界分解,坟包也会渐渐的变成平地,土地又可以继续投入使用了,但是石碑墓却可以长久保留,如果坚持推行下去的话,那么若干年后到处都是坟头了。

吴教授的看法有自己的道理,但是从各方面来看,火葬其实是更适合如今这个时代的,虽然时至今日很多农民的思想无法改变,但新一代的农民在互联网的助推下,他们的思想已经不是老一辈那样顽固了,他们能够接受新鲜事物,能够理解国家的政策。

早在1956年4月27日,毛泽东、周恩来等151名国家高级官员就曾联合签名以个人的名义倡导改革丧葬方式,推崇火葬。这是因为在当时他们就已经预测到了火葬代替土葬是人口爆炸式增长的必然,是时代的进步。

而这并不意味着对死者的不敬,视死如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是这种美德不应该体现在简单的外在形式上,而是应该内化在日常的行动,只要心中时常挂念,那么即使过了许多年,这个世界上依然有他存在的痕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丧葬制度改革,违者罚款,这次专家也支持农民,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三大古怪葬法,第二个最残忍,第三个至今无人能解释!
土葬、火葬争议未停,又出新的丧葬方式!真正零污染、不占用土地
殡葬制度由土葬改为火葬,北大教授:把人当垃圾,为何这么说?
20场传统文化讲座知识要点|第五讲:彬彬有礼——生活习俗大礼仪
对于重新启用土葬,大家有什么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