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核心素养”指导我们的育儿全程(一)


                         漫思爸爸的产量不高,但每一篇都是自己的思考。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海量的儿童教育文章和各路人马的育儿心得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认知,我们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也在碰撞中左右摇摆。

    要培养怎样的孩子远比怎样培养孩子更加重要,前者在逻辑上属于上位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一问题显然已经不仅仅是父母个体或者单个家庭力所能及。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教育的孩子,其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将于20年后才能徐徐展开。为孩子们20年后的生活做奠基,这事想想就害怕。思考好了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我们才不会安排孩子今天背国学,明天学珠心算,后天有感觉戏剧很重要。也不会看了文章甲觉得要对孩子严格,读过文章乙又觉得还是要给孩子更多自由。而是持续的在某些方面守候和不断发力。



一、未来需要怎样的人?

                  具备核心素养成为各国教育的基本要求                           

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未来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毋庸置疑的是教育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脱离面向群体的技能传授而转向服务于个体越来越个性化的成长和发展。因此,社会机构提供的教育甚至是家庭教育,未来的本质应该是服务。教育将是服务业。服务业总得输出核心产品吧,那教育输出什么产品呢?我想应该是课程。而培养儿童什么样的素养便成为组织课程内容的头等大事。

把儿童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时代话题。历史的车轮滚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后掀起了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改革。80年代后期,各国又启动了“标准为本”的教育改革,以保证最基本的基础教育质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基于传统基本素养发展起来的能力标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知识和技能目标无法囊括新时代学生学习结果的期待和要求,在困境突围中催生了“核心素养”的思考和探索实践。

新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提出面向21世纪的“核心素养”,侧重点不尽相同。欧盟偏好终身学习素养体系的构建、新加坡注重核心价值观引领、日本着力于多维度能力的培养、美国则是全面的系统工程。



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了依据和来源。

项目组自2013年成立以来,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二、核心素养需要哪些内涵?

                                             

         分析世界各国的核心素养,都高度关切作为个体的儿童发展与自己相处的素养、与工具相处的素养以及与社会相处的素养。

       儿童与自己相处的素养。客观认识自我,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掌握调适自我的策略,这些都是与自己相处的素养。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应该是每一位父母的目标。在接纳自己情绪的基础上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进而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影响周围人的情绪,这就是高智商的表现。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高情商——孩子一味迎合他人的需求、不惹人、不坚持自己的原则其实是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儿童与工具相处的素养。为什么还要和工具好好相处,和工具相处指的是什么内容?工具不光是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也是人类认知和改造自我的工具。

        我们赞誉老黄牛精神、要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拿千里马自况,不就是因为我们通过牛、马这些工具来改造世界,然后用工具来表达精神自我吗。我们还喜欢自喻荷花表达高洁,一叶扁舟的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和国画中,不就是因为在水乡江南,小船拨开荷叶是常规的生活方式吗。

荷花一直都承担着表达清正廉洁的光辉任务。

       所以,欧盟的核心素养中提到“能够使用计算机实现对信息的检索......通过互联网开发合作网络。”美国的21世纪素养中也提到了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经合组织的理念中则直接将实用工具作为一个重要基石。

     与社会相处的素养。最终要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享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是最基本的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度回顾 | 2018教师成长趋势观察:教师成长的更多可能
【教育读书】“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标准难把握?
培养核心素养离不开家校共育
这就是名校的秘密?近30位北京名校长的“年度金句”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关键的是什么?【独家】
幼儿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在哪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