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珍惜幸福是一种智慧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珍惜幸福是一种智慧

有人问到“幸福是什么”时,有人做出了如下令人捧腹的回答:“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热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这个答案也符合心理学对幸福的定义。

 

一个人是否幸福,关键在于他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如何。

 

我们自然人所追求的“幸福”,是意识中的现实感官幸福。

 

幸福的产生是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欲望,那他就不可能获得幸福。欲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如果这些需要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个人的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就会遭到破坏。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而死亡。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各种行为最原始的动力。

 

安全上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包含友情、爱情、性亲密。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更为细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情感需要,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等有关系。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尊重的需要可分为两部分: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有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目标,发挥个人潜能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在追求各种需求满足的过程中,人们会产生不满足和满足感:需求获得了供给,就会产生满足感;否则,就会有不满足或者不如意的感觉产生。满足感是人们获得幸福的第一要素。许多人因为满足而幸福。

 

快乐不等同于幸福,但快乐促进幸福的产生。快乐是感官的享受,而幸福是一种状态;快乐易得,而幸福难求;幸福的人必能时常感受到快乐,不幸福的人也能偶尔感到快乐。许多事情都能为人带来快乐。

 

快乐的人容易获得幸福,而幸福的人容易品尝到快乐的滋味。幸福在于拥有,快乐在于使用。花钱买来快乐,并不能买来幸福。有些人为得到短暂的快乐,而破坏已拥有的幸福。当人们没得到或失去幸福后,会期望、怀念一种天长地久的幸福。

 

所以,珍惜幸福是一种智慧。当你得到你想要的时候,要珍惜你的拥有,如果贪心得到更多而不珍惜所拥有的,就会失去而痛苦。

 

幸福就是一个人因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价值而获得的主观感受。产生价值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价值感是幸福的最高表现,它是在满足感和快乐感同时具备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价值的体现因素,从而使个人获得长久、持续、极其难得的幸福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新认识员工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健康与快乐
人的本质需求是什么?有别于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
读懂马斯洛,建立一个有幸福感的企业
大多数人的不快乐,是因为误解了“快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