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湿疹(湿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形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本病相当于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的湿疮。认为其发病因禀性不耐,风、湿、热邪阻于肌肤而成。

   【中医辩证分型】参照1994年国家中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1.湿热证(急性)

    主证:发病急,病程短。皮损泛发,可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等多形皮损相继出现,瘙痒较重。伴灼热。常伴口渴、心烦、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证候分析:证属禀赋不耐,风、湿、热邪阻于肌肤,湿热并盛,熏蒸肌肤而起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湿热内蕴化为火毒灼伤肌肤而糜烂、渗出;湿热与气血相搏结则瘙痒;热扰心神则心烦;热盛伤津故口渴、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为湿热之征象。

2.脾虚证(亚急性)

主证:病程稍长。瘙痒,皮损以丘疹或丘疱疹为主,皮肤色暗淡或有鳞屑,少许渗出。伴食少,神疲乏力,腹胀,便溏,小便清长或微黄。舌淡胖,苔薄白或腻,脉濡。

证候分析:证属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浸淫肌肤而起红斑、丘疹、丘疱疹;脾失健运则食少,腹胀,便溏;气血亏虚,肢体失养故神疲乏力。舌淡胖,苔薄白或腻,脉濡为脾虚湿盛之征象。

3.血虚证(慢性)

主证:瘙痒,皮损干燥、粗糙、肥厚、苔藓样变。伴抓痕,脱屑,偶发红丘疹。伴面色苍白,头晕目眩。舌质淡,脉细。

证候分析:证属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于濡养而皮损干燥、粗糙、肥厚、苔藓样变,瘙痒;血虚不能上荣头面故面色苍白;血虚脑髓失养,睛目失滋故头晕目眩。舌质淡,脉细为血虚之征象。

西医诊断依据

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10月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年6月制定。

〔疾病诊断标准〕

1.     急性湿疹急性过程,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全身泛发或局

限于一处,常对称分布。皮疹呈多形性,集簇成片状,边界不清。病处轻度肿胀,红斑,丘疹,水疱,瘙痒明显,因搔抓常引起糜烂、结痂等,渗出明显。

2.     亚急性湿疹急性病变炎症减轻,渗液减少后,病程迁延,仍

然瘙痒,皮疹以丘疹、鳞屑、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和糜烂,或有轻度浸润。

3.     慢性湿疹可由急性或亚急性期反复不愈而成,亦可一开始即

为慢性湿疹。皮损多限局一处或多处,限局性或泛发性浸润肥厚,呈暗褐或棕色色素沉着,上覆以少量鳞屑或呈苔藓化,慢性病程,但常有急性发作。

4.     病程慢性,反复发作。

5.     皮疹的多型性,对称性。

入院标准

参照青岛市卫生局制定的《青岛市住院患者疾病诊断及疗效评定

标准(皮肤科)》制定。

1.     皮损泛发,糜烂、渗出范围较广,瘙痒剧烈;或继发感染有

全身症状。

2.     影响正常生活、工作。

治疗方案

〔治疗思路〕

湿疹是一种病程可以较长,反复发生的疾病。有时可以迁延数十年,为此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综合治疗法,将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与局部并治,可收到较好疗效。湿疹虽然病在皮肤,但其病机与肝、脾、气血均有关系,因此治疗必须顾及脏腑、气血。在早期急性、亚急性湿疹及慢性湿疹,病情较轻或慢性过程时,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可获得临床痊愈。若病情急重,糜烂渗出明显,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一方面应用中医中药以清热利湿,调和气血为原则,另一方面可配合西药,以抗组胺,抗炎,对症止痒为治疗原则,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或/和皮质类固醇激素。

〔一般治疗〕

1.     去除可疑的致病因素。

2.     避免各种外界刺激,如洗烫、搔抓等。

3.     避免易致敏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中医治疗〕

1.     辨证论治

(1)湿热证(急性)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黄芩 10g 栀子10g 泽泻10g 龙胆草10g 生地20g 车前

子10g 生薏苡仁15g 牡丹皮10g 甘草6g 马齿笕30g

加减:发于上部者,加桑叶、菊花、蝉衣;发于中部者,重用

黄芩,加龙胆草;发于下部者,重用车前子、泽泻;伴有青筋暴露者,加泽兰、赤芍、川牛膝;瘙痒甚者,加地肤子、徐长卿;掀红热盛者,加丹皮、生地,赤芍;便秘者,加生大黄。

(2)脾虚证(亚急性)

治法:健脾利湿。

方药:白术15g 茯苓10g 山药15g 生薏苡仁20g 陈皮10g

扁豆15g 萆薢10g 猪苓10g 泽泻10g 白癣皮10g 赤芍10g 当归15g  甘草6g

加减:便溏者,重用山药;神疲乏力者,加黄芪、党参;胸

脘满闷者,加柴胡、川芎。

(3)血虚证(慢性)

治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当归10g 何首乌10g 白芍10g 生地20g 熟地10g 麦冬10g

鸡血藤15g 蒺藜10g 首乌藤10g 白癣皮15g 陈皮10g

加减:瘙痒不能入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酸枣仁;腰酸肢软者,加狗脊、仙灵脾、菟丝子;皮肤粗糙肥厚者,加益母草。

2.     中成药

(1)甘草甜素类:复方甘草酸单胺60ml,或复方甘草酸苷60ml,干粉80-120mg或甘草酸二胺40ml,日1次静滴。适用各证。

(2)喜炎平8ml,或炎琥宁0.32,或清开灵40ml-60ml,或双黄连1.2,日1次静滴。适用湿热证。

(3)生脉40ml-60ml,日1次静滴。适用血虚证。

(4)丹参0.8-1.2,或刺五加60 ml,或红花60 ml,日1次静滴。

适用血虚伴有血瘀者。

(5)金蝉止痒胶囊,4-6粒,日3次口服。适用于湿热

证。

(6)润燥止痒胶囊,2.0 g,日3次口服。适用于血虚证。

3.其他疗法

 (1)中药浴:

① 机理:用对湿疹有治疗作用的中药并组成方剂,经汽疗蒸发器加热后形成蒸汽,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的皮损,以治疗湿疹。它具有清洁肌肤,改善皮肤微循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发挥更大作用。

② 适用于血虚证。

③ 选用祛风除湿止痒的药物,如:苦参60g  蛇床子30 g  白芷15 g  红花30 g  菊花60 g  地肤子15 g  大菖蒲10 g,水煎去渣外用,每周2-3次。

(2)外用药:

① 中药塌渍:选用清热凉血解毒药物,如黄连15g  黄柏30g 马

齿笕30g 双花20g煎汁外敷,每次20分钟,日两次。适用于湿热证。

② 药膏:双黄膏,清热凉血,润肤止痒,日2-3次

外涂。

(3)针刺:取穴---大椎,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合谷。

(4)穴位贴敷疗法:多虑平软膏填塞于脐部(神阙穴),每日一

次,具有镇静、止痒、抗过敏作用。

 〔西医治疗〕

1.系统治疗

(1)抗组胺类药:

① 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

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赛庚啶(乙苯环庚啶)、异丙嗪(非那根)、多虑平等。

②第一代H2受体拮抗剂:

非索非那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咪唑斯丁(皿治林)、依巴斯汀(思金)、吡咯吡胺(苯丙烯啶,曲谱利啶)等。

选用1-2种口服。

(2)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

① 10%葡糖糖酸钙:10ml/d静脉注射;

② 硫代硫酸钠:0.64/d静脉注射;

③维生素C注射液2.5/d静脉注射.

(3)皮质类固醇激素:一般用于急性泛发性湿疹、采用其他治疗无效、又无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禁忌症时,可选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等(相当于强的松剂量30-40mg/日)。

(4)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他克莫司、雷公藤多甙,适用于非常顽固的慢性湿疹,或重症湿疹使用糖皮质激素无效或不耐受者。

(5)抗生素:伴有继发感染宜配合使用抗生素。

2.局部治疗:

原则:根据皮损情况选用适当剂型和药物。

(1)急性湿疹:

①轻度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用炉甘石洗剂、复方薄荷洗剂。

②有明显渗液时,用2%硼酸溶液、庆大盐水溶液作冷湿敷,每日2次。

③渗液较少时,用氧化锌油。

(2)亚急性湿疹:可选用乳剂或糊剂、皮质类固醇霜剂,如黑豆馏油、艾洛松霜、醋酸去炎松尿素霜2-3次/日。

(3)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软膏或硬膏,如氧化锌软膏、氧化锌油、煤焦油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尤卓尔)、奥能、新适确得(卤米松/三氯生)乳膏等。对肥厚顽固皮损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贴剂、酊剂等。他克莫司软膏可用于顽固性湿疹或颜面部湿疹。如皮损有皲裂,可选用肝素软膏(海普林)、多磺酸基粘多糖(喜疗妥)外涂。

(4)湿疹合并感染:可选用有抗感染作用的药物湿敷,如庆大盐水湿敷;抗生素软膏外用,如百多邦软膏,奥络(夫西地酸)乳膏等。

3.物理疗法 多数湿疹对PUVA的治疗有良好反应。对钱币状湿疹及异位性皮炎的治疗中UVB与PUVA疗效类似。

调护

1.     保持性情开朗,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2.     忌用热水烫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洗涤。避免摩擦、搔抓。

3.     忌食鱼腥、辛辣、牛羊、鸡等发物。

4.     注意起居有常,寒温适度,劳逸结合。

5.     遵医嘱按时用药,及时治疗。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4年国家中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

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1.     痊愈:完全不痒,恢复正常皮肤或仅遗留色素沉着。

2.     显效:瘙痒明显减轻,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瘙痒发作频

率明显减少;100%﹥皮疹面积(或个数)缩小≧70%。

3.  有效:瘙痒减轻,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瘙痒发作频率减少;

70%﹥皮疹面积(或个数)缩小≧50%。

4.  无效:瘙痒无改善或加重,严重影响睡眠工作学习生活;皮疹面积(或个数)缩小﹤50%,或反见扩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全常见皮肤病图谱!附口服、外用、联用药
『中药方集』湿疹方集
肛门湿疹治疗
湿疹的辨证论治
湿疮(湿疹)诊疗方案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湿疮(湿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