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上最毒动物:体形不到硬币大小 可秒杀人类

世界上最毒的动物——箭毒蛙,生活在美洲潮湿茂密的热带雨林里,身材娇小、色彩艳丽。很多掠食者,不论是蛇还是蜘蛛,都对它们都是望而却步,哪怕是细菌也很难在其身上滋生。

目前,地球上共有一百多种不同的箭毒蛙,小型种类的体长不超过2厘米,大型种类也不过5、6厘米。谁能想到,这些和硬币差不多大小的蛙,其中的部分种类却具有见血封喉的剧毒。

迷彩箭毒蛙

在箭毒蛙的原产地中南美洲,土着居民常用一种金色箭毒蛙的毒液制作吹箭,狩猎动物。他们小心翼翼地隔着叶子捏住蛙的头部,再将削好的硬木箭头在箭毒蛙的身体上反复摩擦、挤压,使箭头沾满毒液。

箭毒蛙

这种毒液中毒素,比一克便能致人死命的番木鳖碱还要强上数百倍。一只金色箭毒蛙身上的毒素至少能毒死十个成年人,而且无药可解。

箭毒蛙毒液中的致命成分——生物碱,能够阻碍其他动物体内的离子交换,使神经中枢的指令无法正常传达给组织器官,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不过,并不是所有种类的箭毒蛙都具有金色箭毒蛙一样的猛毒。

科学研究发现,长时间人工饲养的箭毒蛙虽然颜色依旧艳丽,但往往会失去毒性。箭毒蛙的毒性,这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

黄纹箭毒蛙

早在蛙宝宝诞生之初,母箭毒蛙就会将小蝌蚪背在背上,穿越雨林,将它们分别放在植物(主要是凤梨科植物)叶片根部由雨水积蓄而成小水池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母箭毒蛙会定期产下未受精的卵喂养小蝌蚪,而这些卵中就有较高含量的生物碱。随着小蝌蚪不断长大,它们体内的生物碱也不断增加,这能够有效避免例如子弹蚁之类掠食性昆虫的袭击。

草莓箭毒蛙

等到小蝌蚪长出了四肢,可以自由活动的时候,它们体内的生物碱含量就已经远远超过其他蛙类了。

但是,这种化学物质在野生箭毒蛙常吃的昆虫身上却有所发现。因此,科学家们认为,箭毒蛙的毒素很可能来源于它们日常所食用的有毒昆虫,比如蜘蛛和蚂蚁。

以蚂蚁为例,其实多数动物都不太爱吃蚂蚁,因为它们很难消化。但箭毒蛙却能吃下许多蚂蚁,这是很不寻常的。在热带雨林中,很多植物为了保护自己的叶片不被啃食会分泌有毒的生物碱。但有些蚂蚁即便吃下含有少量生物碱叶片也并无大碍。

由于具备了另掠食者避之不及的毒素,箭毒蛙的许多特征和行为都与一般的蛙类不同。它们的体色大多鲜艳夺目,像是在故意宣示自己的存在感。

钻蓝箭毒蛙

雄蛙毫无顾虑地鸣叫、打斗,宣布地盘。雌蛙则能够背着蝌蚪四处奔走,爬上爬下。在大白天悠闲地享受日光浴似乎也是箭毒蛙的一项特权。

近年来,箭毒蛙被作为“另类宠物”引入世界各地的情况时有发生。2014年,我国浙江口岸就曾经截获过4只被虚假申报的活体箭毒蛙。需要再三强调的是,箭毒蛙虽然娇小可爱,颜色绚丽,但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黑黄箭毒蛙

引入野生箭毒蛙无疑是极度危险的。而人工饲养的箭毒蛙,虽然不一定带有剧毒,但在其饲养、运输过程中仍可能遗失、逃逸,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物种入侵,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时至今日,箭毒蛙如何产生的毒素依旧吸引着许多科学家投身研究。通过了解这种剧毒的蛙类,人们有望将其毒素中的有益成分提取出来,制成效果拔群,副作用小的医疗药物,为人类造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cm的蛙,1s毒翻你
“毒王”箭毒蛙为什么敢卖这么贵?
有毒的动物为什么自己不会中毒?
21年破获一起动物走私案,民警打开嫌疑人房间,竟被吓得冷汗直冒
地球10大最毒的动物,第三每年致200万人死亡,第七日本人最爱吃
世界十大最毒青蛙 第一位一克毒素可以杀死1.5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