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年他继位,清朝也许就不会那么命长了

当年争夺皇位的主要竞争者就是豪格和多尔衮,但由于多尔衮的多虑和情感问题,退出了竞争,而豪格的性柔,德小福薄,也最终退出了竞争,如果当年豪格继位,清朝也许就不会那么命长了。

1、人物生平

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母为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满洲正蓝旗人。豪格初封为贝勒,天聪六年(1632年)七月,晋封为和硕贝勒。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同年六月,掌管户部的事务,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亲征朝鲜王朝。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陪同多尔衮进攻明朝,翌年四月班师。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被降为郡王。崇德七年(1642年)七月,因为军功重新晋封为亲王。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凯旋回京,三月,被多尔衮构陷削爵,事后被幽禁,同年四月死于狱中,时年四十岁。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多尔衮与兄阿济格各纳其福晋一人。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顺治帝亲政之后为豪格昭雪,恢复其封爵。顺治十三年(1656年)九月,追谥为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配享太庙。特诏改现袭爵位之显亲王,复始封王号曰肃,世袭罔替。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

2、争夺皇权

崇德八年(1643年),崇德帝皇太极猝然崩蚀,生前未立下遗旨,所以众宗室旗主大加争夺皇位。作为皇长子的豪格成为众人拥立的对象。豪格争夺皇位的主要竞争者就是多尔衮。

实力强大的、原由皇太极直接掌握的两黄旗的将领,主张拥立豪格继承大位。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朝廷重臣,相继造访肃王府上,表示拥戴肃王为君。德高望重的、掌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拥立豪格登基。论实力,豪格有正黄、镶黄和镶蓝三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领的正蓝旗将领的拥护,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当时威望最高的是皇太极的二哥礼亲王代善,他认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可见,拥戴豪格的主要原因也许是受汉族“立长”传统理念的影响造成的。在皇位争夺的天平上多尔衮与豪格难分伯仲。

争夺皇位的大战从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开始,双方一直互不相让,宫廷内火药味很浓,稍不小心,就可能擦枪走火。朝廷内所有的王爷和重臣,毫无例外都卷入了多尔衮与豪格为夺皇位进行的斗争旋涡里。群臣们都在苦苦地寻求出路,惟恐出现动乱,伤及国运。在豪格与多尔衮僵持不下的情势中,权势集团必须拿出令宫廷内上下都能接受的第三个方案,特别是让豪格和多尔衮都能接受的方案。经过多日反复磋商,两黄旗大臣佩剑上殿进言:“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

两黄旗大臣都是朝廷的重臣,是皇太极生前亲掌的武装力量代表,在多尔衮与豪格之间争斗得难解难分、互不相让的紧要关头,他们提出了由皇子继承大统的新方案。经过十多天的较量,最高会议做出最后的决议:6岁的福临继帝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济尔哈朗是豪格的支持者,出任第一摄政,宫廷多数高官没有异议。多尔衮任第二摄政稳住了多尔衮兄弟集团及其支持者。就这样豪格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宝贵机会。

3、未继位原因

皇太极死后,议论皇位继承人选的参与者也是这些当初努尔哈赤分封的贝勒们。当年的驻清使节编写的日记体《沈阳状启》,里面有一些那次确定继承人会议的细节:

当天的会议上,代善首先提议让皇太极长子豪格继承皇位。豪格当场表示自己“福薄德浅”,退出了讨论。出生于1609年的豪格当年34岁,年富力强,甚至比他的竞争对手,小叔多尔衮还年长3岁,坐拥正蓝旗和两黄旗的支持,外加两红旗掌门代善的提名,登上大位似乎顺理成章。

事后史料也证明,豪格对于皇位并不是像他说的那样没有想法。然而已然成年,日常行事为亲朋及满朝官员所熟悉却也是豪格的最大短板。

《清实录》载,多铎曾派人对豪格说:“当初商量接班人的时候,最初的提议是要立你当君王的,可是我们都知道你性格太柔弱,担心你压不住场面,所以这个提议就被放一边了。我当初也是全力反对的,现在想想后悔死了,今后我一定跟着你干。”

回到《沈阳状启》关于那场会议的记载,如果豪格有意皇位,那也是在关键时刻自己搞砸了局面。他退出后,皇太极手下将领带剑上前说:“我们吃皇上的,穿皇上的,养育的恩情比天大,如果不立皇子,宁可死在这里!”

代善见状说:“我老了,也不知还能活几天,不掺和这事了。”于是退场,阿济格也跟着退场。在会场里有发言权,表示过支持豪格的只剩下了济尔哈朗,然而《沈阳状启》记述,作为旁支外系、无意卷入皇权纷争的他“默无一言”。

这时,《清实录》 中评价为“倡谋出奇”的多尔衮表现出过人才智,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转换了思维,他首先肯定了皇太极的将领:“你们说得对呀!”同时他抓住了豪格话的把柄说:“既然豪格没有即位的想法,那我们就立福临吧。”

同时他立即拉拢济尔哈朗说:“福临太小,八旗兵马由我和右翼王济尔哈朗各统一半,等到皇帝年长之后再归政给他。”于是崇政殿的那把龙椅移交给了福临这个6岁的孩子。豪格由此继续他那大起大落的一生。

豪格生性柔弱,从帝位之争中就反映出来。数年以后,豫亲王多铎曾当面告诉豪格:“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初议立尔为君,因王性柔,力不胜众,议遂寝。”这句话说得很直露,“性柔”(性格软弱),是他错失皇位的主要原因,正因为他在关键时刻的“性柔”,使支持他的力量大失所望。后来,两黄旗将领明确坚持“立帝之子”,不再专注于豪格;多尔衮口口声声他“无继统之意”,都反映出当时形势的细微变化。

不过,从豪格自身分析,当他自称“德小福薄”时,确实也有难以启齿的隐忧。试想,一个把爱妻一刀杀死的人,怎么可能拥有道德的力量?又怎么可能君临天下,以德服人?他自称“德小”,其实是很有一些自知之明的。再者,在皇太极有名位的15位后妃中,地位最尊显的是崇德元年封的五宫(即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后妃,都是蒙古族,豪格的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不在其列。在皇太极的11个儿子中,豪格的出身不是最显贵的,只是年龄居长,所以他自称“福薄”,也并非无的放矢。

综上所述,豪格的性格、秉性,如果他继位,清朝也许就不会那么命长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五节 豪格咄咄逼人
多尔衮是如何一步步逼死豪格的?套路之深,让豪格难以想象
多尔衮为什么要拥立6岁的福临当皇帝?其实和爱情无关
皇太极死后,八旗的势力分成了几部分?
皇太极长子豪格与多尔衮是死敌,为何还坐视多尔衮成为摄政王呢?
世人都认为多尔衮是为爱情而放弃皇位的,实际上他是无法继位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