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部24年前的电影至今仍是许多人的噩梦

“你以为如果你救出凯瑟琳,就能叫可怜的羔羊的叫声停止吗?如果凯瑟琳活着,你就永远不会被黑暗中的羔羊的叫声吵醒吗?”24年前汉尼拔如是问到克拉丽斯。

克拉丽斯的回答是:“我不知道。”

那么你呢?24年之后,你的羔羊停止哭泣了吗?

当羔羊安静下来,你是否听到心灵最暗处的呐喊和低语?

1992年3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将第六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授予了乔纳森.戴姆的《沉默的羔羊》。

奥斯卡成立63年后第一次将桂冠戴到了恐怖片的头上,并且一口气把5项主要奖项给了它。

那么,《沉默的羔羊》是如何突破恐怖片的局限,成为萦绕在人们心头24年的梦魇呢?

以往的恐怖片通常是通过制造视觉上的血腥残忍,让观众形成感官惊悚。而乔纳森.戴姆则寻找到了当代人恐惧的根源,突破了以往恐怖片的故有模板。但深究的话他其实是对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的继承和发展。

即当代民众恐惧焦虑的焦点已经不是20到50年代外部的威胁,而是人类自身。日常生活中日益在增多的犯罪所产生的死亡威胁,开始成为了新的切身的恐怖。

《沉默的羔羊》塑造了两个怪物形象,制造暴行的野牛比尔和智力近妖的汉尼拔。

野牛比尔这一主线人物在电影中却处于一个次要位置,即使他杀人的方式残忍,但自《精神病患者》问世以来,这样的形象在恐怖片里大量出现。也就是说,对于观众而言,野牛比尔更多是感官惊悚。

影片中真正的的怪物其实是患有精神分裂却又是精神病医生的汉尼拔,他近乎日常性的表演反而让人深处恐惧的深渊。

他吃人与比尔剥人皮的恶行并无异处,人们恐惧的是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操纵。他超人的智力使他可以隐匿于人间,这种“无形”使杀戮潜在于每个人身边。

比尔在汉尼拔面前更像是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不会隐藏。

所以对于社会秩序,汉尼拔的危害要更大,比尔只是在冲撞社会秩序,而汉尼拔可以利用社会秩序。

比尔虽然死去,但褪去束缚的汉尼拔却回到了社会中,成为了更大的隐患。他很可能就是你身边某个优雅的绅士,但你不知道他何时会打开你的头颅。

如果只是单纯地制造恐怖,影片不会获得如此高的成就。通过克拉丽斯这一视角,导演在对社会进行更加深刻的挖掘。

比尔杀人剥皮源于变性欲望在现有社会秩序中得不到满足,而他企图改变性别源于儿童时代继母对他的虐待,可以说是社会本身塑造了他。

常常在黑夜中惊醒的克拉丽斯也是这般,她心灵深处同比尔一样埋藏着极深的心理创伤。即童年丧父,姨母家受到粗暴对待,以及目睹羔羊被屠杀。她救凯瑟琳潜在的心理机制其实是对心灵创伤的治愈,但是有用吗?羔羊的叫声仍会在半夜将她吵醒,心理隐疾无法被治愈,她会不会倒戈呢?

既然如此,观众为什么会去影院观看恐怖片呢?

有一个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的理论,优秀的恐怖片其实是在帮助宣泄观众的恐怖和焦虑情绪。通过电影中“怪物”的消灭,以及对恐惧根源的认知,使观众得到心理的释放。这也就可以解释别尔的死亡和汉尼拔的人物塑造了。

说真的,对于汉尼拔,你真的只是恐惧吗?

难道在不寒而栗之外没有一丝钦佩?他身上被赋予的诸多优秀的品质,尤其是他对参议员和奇顿医生的嘲讽,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

这才是导演厉害之处,塑造恐怖的同时也在一定会程度上消解了恐怖。

但恐怖根源来自于畸形的社会,无法被根除。

最后多说几句。

乔任梁抑郁自杀后,抑郁这一心理疾病被放到台面上大书特书,整个社会都在关注抑郁症治疗,但是抑郁的根源却被巧妙地避开了。

其实从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各种捏造的耸人听闻的假消息就能看出,“网络暴力”“舆论压力”“无底线无道德”才是痛症。

电影恐怖吗?现实其实更加恐怖。

点击阅读原文或回复“沉默的羔羊”给你看《沉默的羔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羔羊之名纪念奥斯卡名导乔纳森·德米
电影|沉默的羔羊
《沉默的羔羊》背后居然藏着曾轰动美国的惊天大案
NYU电影人: 100部经典秘籍 (之一 附视频)
豆瓣8.9,悬疑天花板,他的电影反手就是一个赞!
沉默的羔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