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类型片谱系之历史片

作为电影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与历史题材相关的类型电影,自电影诞生伊始,就涌现出为数甚众的光影佳作。从这些历史类电影所涉及的内容来看,它们几乎囊括了人类历史的每个纪元,其题材涵盖了上古时期、圣经时期、中世纪和近现代历史,并藉此表现了不胜枚举的重大历史事件、战争以及不同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业已进入图像时代的人们,就是通过这些跃动在银幕上的历史演绎,对过往历史进行着不同层次的理解与挖掘,从不同侧面通过它们反思历史、反思战争、反思人性。

风流名仕的传记

传记片是历史题材类型电影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该类型往往根据历史中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及所得成就为素材,在这些真实材料的基础上糅入合情合理的润色及加工。它们与一般故事片不同,在情节设置上,必须受到人物事迹本身的掣肘,即不许根据真人真事描绘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传记片虽然强调真实,但须有所取舍,应该在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允许想象、推理和假设,并作合乎情理的润饰修整。

但这不意味着传记电影就应该切实符合既定史实,因为电影毕竟是娱乐产物,不能像纪录电影般维持在纯正的史料铺排上;除此之外,卷帙浩繁的历史资料在对某个历史名人进行描述时,总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出入,这种资料错位,也让电影人有了自我发挥的诸多可能;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克罗齐所说的历史学名言,亦即“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取材到查证再到润色加工的过程本身,就融入了当下人们的价值观,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势必影响到传记电影最终的呈现效果。正是上述原因,导致许多热衷于还原彼时历史事实的观众,在观影时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该片的某些设置于史实存在误差,比如马丁·斯科塞斯的《基督最后的诱惑》,就曾因刻画了耶稣人性真实的一面,被宗教人士认为是亵渎圣典,甚至因此在北欧多个国家遭到禁映。

尽管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基督最后的诱惑》却在史料运用的严谨态度上,为其他电影人提供了传记电影拍摄时所遵循的典范:人物的细细来源应该是各种类型的传记,例如自传或是正传(《基督最后的诱惑》除参考同名小说,更搜集了《圣经》之类的宗教典籍)。应该说,由此拍摄而成的传记片,在内容上肯定更具可靠性,其历史文献性也会更加明显。时尚上这也是大量人物传记惯常沿袭的套路,占有最可信的史料、掌握最全面的信息,然后凸显该历史人物身上最具个人魅力的特色——《甘地传》、《阿育王》、《丹东》和《伊凡雷帝》等传记性电影,遵循的都是这个原则。

这种依凭纯正史料堆砌而成的传记片,往往叙述的是历史名人的生平大略,还有另外一种根据历史上某个片段,还原某个历史人物的做法。必须指出的是,这种类型的信息来源非但不常见,而且也较难通过此种单个事件铺排该人物的生平大略,藉此构建一部传记电影。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该种类型没有天成佳作,比如汤姆?霍伯的《国王的演讲》,就是此种类型的个中翘楚。

豪气干云的战争

战争电影兴起的历史,几乎与好莱坞的发展史同步,因为在好莱坞肇兴伊始,被赞誉为“电影技巧之父”、“好莱坞缔造者”的大卫·格里菲斯,就拍摄了电影史上首部有名可查的战争片——不过这部电影并非来名垂影史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而是比它早两年拍摄的《贝斯利亚女王》(Judith of Bethulia)。该片取自《圣经》,讲述了亚述人围攻犹太城市贝斯利亚长达40天的故事,其壮阔宏观的历史场景和细微别致的镜头特写,给彼时的观众留下相当震撼的观感享受。正是拍摄此片时积攒的经验,让格里菲斯执意拍摄一部投资更大的电影(这哥们简直就是彼时的詹姆斯?卡梅隆,能烧钱也能挣钱),于是就有了《一个国家的诞生》。

倘或将《一个国家的诞生》悬置在电影史中考量就会发现,它的贡献早已超出了战争电影乃至历史电影的范畴——电影史中有两位名人就此发表过言论:先是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其著作《电影通史》中如是写道,“与其认为《一个国家的诞生》是在讲述一个国家的诞生,不妨将其看做是好莱坞乃至美国电影事业在全球范围内崛起,格里菲斯不仅创造了杰出的艺术品,更开拓了全新的艺术领域”;之后是悬疑大师希区柯克,他认为“今天你每看一部电影,就会发现某些手法是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里开创的。”的确,在这部电影里,格里菲斯创造性地运用了许多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诸如遮光片的运用、俯瞰宏观战场、夜景布光等,都可以在该片中寻找其滥觞。但这其中最值得铭记的,当是格里菲斯拓展其首创的平行蒙太奇手法,将之与交叉剪辑相结合,藉此展现最后营救时的惊心动魄,继而拉伸了电影原有的叙述张力,由此创造了后来被称为“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亦称‘最后一分钟营救’)”的表现技巧。

除却技术层面,《一个国家的诞生》还在拍片方向上影响气候30年的战争电影走向,这也是历史题材电影在二战之前的主流趋势,即倾向于展现遥远的古代历史。好莱坞在展现古代历史时,嗜好营造镜像奇观,目的在于展露历史的雄奇与辉煌、厚重和沧桑,反而与现代生活较为割裂。这种风向的逆转,从一战绵亘到二战,直到弗兰克·洛伊的《叛舰喋血记》和迈克尔?柯蒂斯的《卡萨布兰卡》横空出世,才彻底奠定了现今的战争电影趋势:关注当下,提倡人文,反思战争。这个脉络在二战结束后,又经过冷战好越战洗礼,人们对战争本身的反思,渐渐折射到电影中,继而加剧了此类电影对战争的反思力度,催生了许多优秀的战争类电影,比如以一战为背景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和《西线无战事》等,以二战为题材的《现代启示录》、《野战排》和《生于七月四日》等。

有必要指明,二战之后战争题材的转向,并非意味着古装历史的终结。于此相反,自此以后的战争电影,不仅在表达内容上愈发多元,在人文精神的表达上也日趋深刻,继而让战争历史呈现出主旨集体反思、内容纷杂多元的局面,比如与《阿拉伯的劳伦斯》同时出现的《斯巴达克斯》和《万世英雄》,前者描绘的是古罗马的努力起义,后者则展现了中世纪时西班牙的民族英雄——尽管它们所侧重的历史年代迥异,但其人文内核,都在于歌颂对战争的抵抗。

宏博壮阔的史诗

应该说,当人物传记与庞杂战争交相杂糅后所呈现的历史类电影,很难不具备史诗气质。就像险些将二十世纪福克斯搞得破产的《埃及艳后》,它在展现克利奥特佩拉艰难维系濒于凋落的埃及同时,也道出了古罗马风云诡谲的丑陋内政,将动荡的历史与无力的个体完美契合,既有规模宏大的重要历史场景再现,也有综漫臆测的宫闱艳史秘闻,其史诗气质跃然于银幕之上。于这种驳杂历史的纷纭登场不同,以英国金雀花王朝为历史背景的《勇敢的心》,只在摹刻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骁勇悲壮的一生——就形式而言,《勇敢的心》中对宏观历史的再现,显然没有《埃及艳后》宏博,但人们不会因此而否认其浓郁的史诗色彩。

由此可知,所谓史诗电影,是要在具备时空连贯性的基础上,借助宏大厚重的历史叙事,演绎某个历史时期特定的人与事,藉此彰显沉郁的人文思想,比如《党同伐异》、《宾虚》、《辛德勒的名单》和《角斗士》等。遗憾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几乎全球的历史题材都开始偏向复古,它们既不同于早期古典历史题材中侧重于表现历史的厚重,又不同于现代古典历史题材中历史现代性的多元化解读,转而在大量资本挹注后,走上了“现代保守主义、科技浮华主义和历史庸俗主义的浅薄道路”。高成本、大制作、国际化和娱乐化,成了该时期史诗电影最显著的特征,史诗电影的叙事性让位给了景观奇幻的幻觉因素,场景画面和身体服饰的视觉效果被无限夸大。

史诗电影在以消费和娱乐为核心的大众文化语境下,迎合大众审美中拒绝深度的平面化嗜好,消解了历史题材电影的人文气韵,最典型的例证,就是《特洛伊》、《亚历山大》和《亚瑟王》。这些电影中的主人公,神性光环不再,人性影像模糊,跟历史相关的人文内涵消失殆尽——尽管它们都投入了极尽奢华的卡司阵容,炫目的电脑特效,感染力极强的电影配乐,但仅此而已。此类电影所呈现的病症出奇地相似:电影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被悉数掏空,叙事策略本末倒置,人物与故事沦为电脑特效的陪衬,最终跌入了科技跟娱乐的双重深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里藏了别人这么多片,但你还不知道人名字
12部史诗级别伟人传记电影 部部都是影史经典电影
豆瓣8.7!史诗级传记电影!
气垫传奇: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论两种不同的传记影片
传记片生存图鉴
2019年将上映的世界战争题材电影,都是史诗级大片,很是期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