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美容与饮食禁忌-如何吃出吹弹可破的肌肤 ▏现代中医养生美容系列讲座六 ▏马小丽医生 纽约中医...






简历


马小丽,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当代中医温病名家宋乃光教授;现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曾跟随'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三子孔嗣伯教授,中医眼病名家祁宝玉学习,发表专业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孔嗣伯内科药证研究'等课题,为北京市中医药125人才,央广保健站名医坐堂嘉宾,北京卫视名医堂专家,意大利百泰可(BIOTEC)中国美容抗衰管理中心特聘专家,曾获得北京奥运'微笑服务大使',北京同仁医院先进工作者,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


学术任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属<中国中医药报>>通讯员,中国中医美容协会理事,北京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专科分会理事,中医体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医适宜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前言


现代中医养生美容学
简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医美容逐渐发展完善独立,成长为中医学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在吸取了现代医学和美学的研究成果后,成为独具特色的现代中医养生美容学,这一古老又新兴的医学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美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吧。



讲课内容

请点按上语音条收听录音

中医美容与饮食禁忌

如何吃出吹弹可破的肌肤


大家好,欢迎来到纽约中医论坛网络中医学院,我是今天的讲员马小丽医生,受纽约“糖针”创始人王少白教授和纽约论坛苏红博士的委托,我和大家一起学习现代中医养生美容,不知不觉已经进行到了第六讲,课程越来越深入,我也尽力做到专业和通俗并重,不落下每一位学员,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要经历的事情,就是中医美容与饮食禁忌。在我年轻的时候,刚走入临床工作时,我其实是挺排斥病人向我询问一些饮食禁忌的,就是得了什么病,应该吃什么,或者不应该吃什么,因为那个时候,我觉得病人应该好好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相比治疗用药来言,吃什么,或者不吃什么就没那么重要。第二呢,当时我认为咱们中国人太关注吃了,生活中无处不是吃的影子。

中医古典医籍《黄帝内经》是这么说的,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声音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我想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又对饮食深入研究的中国人是最有发言权的,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咱们国粹中医是怎样认识饮食与美容的。

在经过这么多年临床以后,见了很多病人,也经治了很多疾病,我真的是切实体会到,什么是病从口入,什么是药养不如食养。一个人的体质,一个人的精气神,濡养身体的气血,都是每天一勺一勺吃的饭化生而来,确实还有什么能比吃对一个人更重要呢?所谓“民以食为天”真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吃出了病还想要再吃回去,实在是太荒唐了

就是说,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五气,加上地上的酸苦甘辛咸五味,使的天地间产生了不同的植物和生物,那么这些生物呢,都是具有不同的五行属性的,人生于天地间,受五气的影响,吃五味的食物,五味进入肠胃成为水谷精微的化源,滋养五脏,与五气相和,使人形神兼备。

这个五味就是食物性味的概念,“食物性味”就是中医饮食养生的核心和独特的学术概念,学习中医都要学习中药,大家知道那么药物有药物的性味,中医认为食物也有食物的性味,那么食性呢,分为三大类,寒凉是一类,温热是一类,既不寒凉也不温热的属于平性是第三类,日常所食用的三百多种食物中,平性居多,温热次之,寒凉更次之,那么古人根据长期生活与临床食疗保健的实践,观察总结发现,温热性的食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活血,温肾助阳等功效。

寒凉性的食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生津的作用,平性的食物则没有特别的偏向。此外,食物还有味道,中医将食物的味道概括为酸苦甘辛咸五味,那么甘常带淡,咸常兼涩,故又称为酸苦甘淡辛咸涩,那么日常三百多种常用食物中,甘味为多,咸味酸味次之,辛味更次之,苦味最少。

那么与食性一样,古人在长期的饮食保健中发现,甘味的食物,我们常吃的主食,米面都属于甘味,还有红糖、蜂蜜、桂圆肉、各种甘甜的水果等等都是甘味的,具有补益脏腑气血的作用。咸味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虾,海蟹食盐,都具有软坚散结,益肾精养阴血的作用。


酸涩的食物,如乌梅,山楂,柿子,酸菜,醋等等,都具有消积敛汗,止泻固精,涩小便的作用。那么辛味的食物,我们中国人膳食里的很多配料,葱、姜、辣椒,胡椒、黄酒等等都属于辛味,具有辛香走窜,芳香避秽,行气活血等作用。

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苦丁茶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淡味呢,隶属于甘味,有渗湿利尿消肿作用,如冬瓜、藕、薏仁米等等都属于甘淡的。

食物的性味和药物的性味有很多雷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多不同,不同于药物的性味那么强烈和单一,食物的性味会更缓和,而且一种食物的味,可能会有多种,苦味的药物往往没有什么补益的作用,譬如黄芩,黄连只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而苦味的食物,如苦瓜除了清热泻火,还有健运脾胃的作用。咸味的药物如芒硝、海浮石,只有泄下、软坚,豁痰等等这些攻邪的效果,但咸味的食物,如各种海鱼、海虾、海蟹还有补肾养血的补益作用。食物和药物虽然都有偏性,对体质和疾病有影响。

但是食物每人每天都要吃,因此食物的性味,虽然柔和,与人们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那么饮食与中医美容的关系呢,首先是生存,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要转化成人体组织的能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保证气血生化化源的充足,人才能形神兼备。其次是滋养的作用,不同的食物,进入人体不同的脏腑经络,从而滋养不同的脏腑皮毛骨骼,因四性五味的不同,发挥相应的作用。

因此,中医美容的饮食驻颜和延年抗衰原则,是了解食物的性味,辨别患者病证或体质,辨证用膳,根据病人不同的病证和体质,进行相应的调理,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其中滋补为主。

虚寒体质的人呢,要多吃一些温补性的食物,少吃一些寒凉性的食物,譬如气血不足的面黄肌瘦啦,苍白乏力了,早衰长皱纹儿啦,须发早白了,眼袋浮肿因为脾肾气虚导致的,都可以多吃一些温补气血脾肾的食物,如桂圆肉,大枣,阿胶,红糖,黑芝麻核桃肉等等,少吃一些生冷寒凉的食物。

那么热性体质呢,要注意清热泻火,通利二便,少吃一些辛辣温热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苦寒的清热的食物,象痤疮,唇炎,玫瑰糠疹,面部疖肿,这些热毒为患的疾病,患者要避免吃辣椒,姜蒜,羊肉,煎炸食物等等这些辛温发散,助湿生热的食品,适度吃一些苦瓜、冬瓜、藕、绿豆汤,薏米粥等等清热利湿的食物。

阴虚火旺的体质,譬如肝肾阴虚导致的黄褐斑、脱发白发、皱纹耳鸣:牙齿的松动,眼花目涩,还有肺阴不足导致的皮肤干燥,口唇干涩等等,就要多进一些甘凉滋补的食品,如牛乳、羊奶、桑椹、荸荠、荔枝、银耳、木耳、樱桃,少吃一些辛燥伤阴的食物,如生姜、辣椒、酒等等。

在饮食的食用时节上也要注意天人相应,在季节上要“用热远热,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凉远凉”,就是说寒冷的季节要少吃寒凉的食物,冬天就不要再吃冰镇的饮料和水果,绿豆汤,苦瓜片儿了,否则会损伤人体的阳气。炎热的夏季,就要少吃温热的食物,以免燥热伤阴,在北方地区尤其夏季是燥热当令,如果再过食辛辣刺激,煎炸烧烤,容易内生湿热,导致口舌生疮,面生疥腫等一些损容性疾病,虽然机体有自我调节功能,食物偏性也不会立竿见影,偶尔吃一次两次好像不会有特别的变化,但是长期不良的饮食嗜好,会对机体产生深刻的影响,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诱发疾病的发生。

此外,食材的搭配,烹调方式的选择,也丰富了饮食美容的内容,譬如女性生理期保健常用的生姜红糖水,其中红糖的就加强了暖宫效果,又有补益阴血的作用,就是很好的食材搭配增强效果的一个范例。

譬如夏天炒苦瓜的时候,加少量辛热的辣椒可以监制苦瓜苦寒的天性,那么一些座疮皮炎有内火的病人,长期服用也不会苦寒伤胃。用薏仁米熬粥治疗一些脾虚的浮肿,眼袋的同时,也可以加一些红枣,用红枣的温性来监制薏仁米的寒凉,那么即使长期服用也不用担心会损伤脾胃。

此外中医还有饮食忌口,药王孙思邈就说过,恶创痊愈以后,要百日慎口,否则恶疮复发,所以长疥腫的病人,一定要忌口。当然中医美容忌口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也是根据药物的性味来决定的,譬如一些面部的痤疮、皮疹、疮疡、头部的油风、脱发、头廯,这样的病人要少吃一些辛辣的葱姜蒜韭,这样辛温香燥的食物,包括辣椒、花椒,还有羊肉、狗肉,鹿肉、无鳞鱼等热性发散的发物。对一些脾虚多痰湿肥的病人,要少吃一些富含油脂,煎炸的食物,少吃容易生湿的甜品,奶制品,奶酪奶酥等等。

一些脾胃虚寒的肥胖浮肿,眼袋的病人,要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对一些消化不良,脾虚纳呆的病人也要少吃一些粘腻难消化糯米做的元宵啊,汤圆这样的食物。

关于饮食美容养生的话题,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哪些食物适合养颜美容,哪些食物有助益寿延年,益智明目。咱们中医都有所研究,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有哪些靠谱的药膳方药,都得讲究,但是原则上离不开咱们今天讲的食物性味的指导,辨证施膳,那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展开了,这些具体的内容,在以后的课程中都会有所涉及。那最后再给大家一个咱们老祖宗为咱们中国人设计的营养食谱。

《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容颜白美。意思就是说要饮食均衡,五谷杂粮为主,果蔬菜蛋为辅,补充瘦肉鱼禽,这个食谱与现代营养学的膳食宝塔惊人相似,不由让我们叹服祖先的智慧。那么在本次课程学习完以后,现在当您再看到别人粉里透红,吹弹可破的肌肤时,就不要羡慕人家先天生的好,还要多学习人家后天饮食的均衡和节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顺应春季食疗养生
饮食“七律”---程凯---国康民健健康讲堂中医养生专家
中药
中医谈五味之甘味,甘入脾,“甘”不等于“甜”
舌尖上的中华养生哲学
“药补不如食补”:“五行”中的五味饮食养生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