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Boost变换器家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电源界第一大公众平台31000 电源工程师关注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字“电源研发精英圈”快速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将本文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电源研发精英圈技术交流群(新)539681241

开关电源视频教程购买请加小编微信号:gcj5055

查看电源工程师各地工资水平,请关注本公众号然后回复:工资

最新通知

【通知】跳槽季电源企业怎么快速招到电源工程师?

各地招聘电源工程师(点击下面蓝色标题可直接查看)

【东莞】招聘电源工程师

【香港/深圳】招聘LED驱动芯片应用工程师

【深圳】招聘电源研发经理/工程师/电源PIE

【广东河源】招聘电源工程师/助理工程师/layout工程师

【北京】招聘电源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电力电子软件工程师

【浙江宁波】招聘总工程师/电源工程师/维修工程师/PE/销售/市场/品质/生产计划

【东莞2】招聘电源工程师

【广州2】招聘电源工程师/DSP工程师/ARM网络控制技术人员

内容目录 

1:Boost变换器家族过去的寂寞

2:Boost变换器家族最近的崛起

3:Boost变换器家族未来的前景

特别推荐:

牛人居然把功率MOS剖析成这样,很难得的资料!

牛人再度剖析“二极管”,很难得的资料!

一:Boost变换器家族过去的寂寞

1:2000年前的Boost变换器家族:


--- 在2000年之前是电力电子中研究最少的家族;

--- 只有始祖Boost变换器被业界公认为是AC-DC开关电源产品中前置级PFC最好的功率级拓扑,而被广泛应用;

--- 2000年之前的很长时间内,学术界不关心这个家族,很少有开发人员知道Boost变换器家族中还会有其它成员,

如隔离Boost变换器。

而与之相应的其它两支家族,即Buck变换器家族和Buckboost变换器家族在2000年前且被研究得非常多,有些成员在一定的时期内甚至被暴炒。

Buck变换器的家族:


Buckboost变换器的家族(共四小支):



2:2000年前的Boost变换器没有家族,显得非常寂寞。

3:2000年前的Boost变换器家族虽然寂寞,但其本身且非常有用,这要归功于类似于IEC1000-3-2这样的谐波标准。

电力电子产品虽然是节能产品,但对电网会带来严重的污染,主要表现在电流谐波大、输入功率因数低两大方面,为了处理电力电子产品的谐波污染和低功率因数,提出了相应的谐波标准,如对开关电源产品,当功率在75W以上时都要满足谐波标准,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初,产生了功率因数校正(PFC)技术,并在这一标准的推动下,形成了Boost PFC这

一业界的PFC平台。

4:为什么选择Boost变换器作为PFC的功率级,而不选用其它的拓扑呢?

下面从Boost变换器的特征给出原因

(1) Boost变换器的稳态电压增益:


(2) Boost变换器的特征:

-- 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

-- 输入电流连续;

-- 输出电流断续;

-- 开关驱动不需隔离。

-- 输入电流连续可使输入EMI滤波器小;

-- 开关驱动不需隔离,可使控制简化;

-- 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会使后级DC-DC器件的电压应力较高;

-- 输出电流断续和动态问题,因还有后级DCDC,所以并不要紧。

5:用Boost变换器组成Boost PFC的例子

1:小功率时有:

--- 定占空比DCM Boost PFC,IC可采用UC3842~UC3845最常用的芯片;

--- CCM/DCM边界控制Boost PFC, IC可采用L6561、L6562等;

2:中大功率单相输入时有:

--- 平均电流跟随控制Boost PFC,IC可采用UC3854、UC3818等;

--- 电流箝位控制Boost PFC, IC可采用UC3842~UC3845等;

--- 。。。

3:三相大功率时有:

--- 单开关DCM三相Boost PFC, IC可采用UC3825、UC3525等;

--- 六开关Boost PFC,控制可采用DSP

--- 。。。

1:平均电流跟随控制的Boost PFC 结构框图


(1):是一种完全的PFC校正控制,通过一个乘法器和电压环实现输出的稳压,正弦的电流环基准,及输入的前馈;用快速的电流环实现输入电流的正弦和单位功率因数;

(2):BOOST PFC主功率级的工作模式应设计在连续工作模式,由于输入电压的宽范围,事实上它也有小范围的不连续工作模式;

(3):是一种定频控制;

(4):传导EMI较小;

(5):交流输入电流的失真很低;

(6):控制成本较高;

(7):BOOST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较大。

目前,这种技术较多地用于中大功率的一次电源,小功率领域应用较少。

2:CCM/DCM边界控制的Boost PFC 结构框图


(1):是一种完全的PFC校正控制,通过一个乘法器和电压环实现输出的稳压,电流比较器的基准;

用电流比较器及滞后控制实现输入电流的正弦和单位功率因数;

(2):BOOST PFC主功率级的工作模式应设计在连续/断续工作模式,由于输入电压的宽范围,开关

频率的工作范围有限,事实上它也有小范围的不连续工作模式;

(3):是一种变频控制;

(4):传导EMI较大;

(5):交流输入电流的失真很低;

(6):控制成本较低;

(7):BOOST二极管无反向恢复问题。

目前,这种技术较多地用于中小功率的工业电源和计算机电源。

3:单相倍压Boost PFC 的结构框图


4:6n次谐波注入三相DCM单开关Boost PFC 的结构框图


5:三相六开关Boost PFC的模拟控制框图– Six Step PWM


6:2000年前的Boost 变换器家族非常寂寞,但要感谢IEC1000-3-2标准,使得Boost变换器一直是一个非常闪耀的明星,它在大部分的AC-DC开关电源中都要用,现在的Boost PFC已成为工业界不可动摇的平台,许多功率器件,如MOSFET和二极管也都是按Boost PFC的输出电压(400V)来选择其额定阻断电压(600V)的,许多后级的DC-DC也都是在这个Boost PFC平台的基础上,无奈地选择多管隔离Buck变换器的,所以当今的AC-DC开关电源,多数情况下可用下列框图表示,这个框图告诉我们AC-DC开关电源中的第一级为Boost PFC,第二级则为多管隔离Buck DC-DC变换器,前者与电网友好、后者与负载友好。

二:Boost变换器家族的崛起 

1:Boost变换器家族崛起的原因:

--- 新能源的利用,如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电池;

由于上述两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目前正在被各国政府大力提倡,但要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就要采用下列框图来实现DC-AC的变换。


上述框图如还采用传统的Boost来升压的话,就会存在下列问题:会因为占空比的极端之大,而使其效率很难优化,原因是高输出电压的要求使得基本Boost变换器中的MOSFET和二极管均需选择高压器件,而很低的输入电压又会使得Boost变换器输入电流的有效值和峰值非常大,这将导致通态电阻较大的高压MOSFET之通态损耗,及因二极管反向恢复引起的MOSFET之开通损耗和大电流峰值下的MOSFET之关断损耗均非常大,所以为了提高这种具有极端占空比要求的升压变换器的效率,希望能够将其的工作占空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能找出Boost变换器的一系列隔离版本的话,则就可以对具有大升压比要求的DC-DC,通过设计变压器的变比,来得到最佳的工作占空比范围,以实现最高的变换效率。

2:现在的Boost变换器家族:


--- 现在已有许多大升压比的Boost变换器和隔离Boost变换器方面的研究;

--- 这些Boost变换器都有其始祖所类似的升压特性,有的是隔离的,有的是非隔离的;

--- 目前对隔离Boost变换器还没有非常系统的整理。

下面介绍一些隔离Boost变换器的拓扑,供大家参考。

3:传统的隔离Boost变换器:

隔离Boost变换器#1—电流型推挽变换器


隔离Boost变换器#2—电流型全桥变换器


隔离Boost变换器#3


将三绕组去磁正激的输入/输出相互交换,有源开关和无源开关也相互交换后所得。


4:作者发展(1996年)的隔离Boost变换器:

隔离Boost变换器#1—正激型


隔离Boost变换器#2—反激型


隔离Boost变换器#3—Cuk型(A)


隔离Boost变换器#4—Cuk型(B)


5:最近文献中的隔离Boost变换器:

大升压比非隔离Boost变换器#1


--可用作低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的功率变换器。

参考文献: High Boost Converter Using Voltage Multiplier ,Page 567-572

大升压比非隔离Boost变换器#2


--可用作低电压输入/高电压输出的功率变换器。

大升压比非隔离Boost变换器#3



隔离Boost变换器#4

--两个开关对称驱动;

--采用反激绕组进行启动;

--可用于FC电池或其它需要升压的场合.

参考文献: A Novel Converter System for Fuel Cell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Page 1621-1627

隔离Boost变换器#5


参考文献: A Current Fed Two-Inductor Boost Converter with Lossless Snubbing for PhotovoltacModule Integrated Converter Applications ,Page 2111-2117

一系列耦合电感Boost变换器


--与Tapped Inductor Boost具有相同的增益关系。

参考文献: A Single Switch Boost Converter with a High Conversion Ratio , Page 1581-1587APEC2005

6:隔离Boost变换器是最近文献中的热门拓扑,每年都有这方面的论文。这要归功于新能源的崛起。除了新能源外,在用蓄电池作为输入的DC-AC车载逆变器中也有需要,所以它会与Boost变换器在工业界的广泛应用一样,一些隔离Boost变换器也会被广泛地用于新能源中,这样一来,表明了Boost变换器家族已经崛起。

其它更多的隔离Boost变换器不再给出,请读者自行关注。

三:Boost变换器家族未来的前景 

1:新能源中的应用–太阳能变成电能:

A:PV供电的并网型两级发电系统


-当PV的最大功率增加时、Vb就会增加,控制的结果是使Iref增加,所以负载功率跟着增加,直到负载功率等于新的PV最大功率时为止,反之亦然。

--当输出电压增加时,Vb就会减小,控制的结果是使Iref减小,所以负载电流跟着减小,以保持新的负载功率还等于PV的最大功率,反之亦然。

B:PV供电的独立型两级发电系统--#1


--由于负载功率的变化,使得其控制非常复杂;

--详细的原理不再介绍。

B:PV供电的独立型两级发电系统--#2


--当负载功率始终大于PV的最大功率时,PV可以一直工作在MPP;

--详细的原理不再介绍。

2:车载电源中的应用:


--当汽车采用新能源时,这套方案照样可行。

3:通信设备电源的应用:

传统的电源方案:


3:通信设备电源的应用:

采用隔离Boost PFC:


4:Boost变换器家族(包括Boost变换器和各种隔离Boost变换器)将是未来电力电子产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拓扑,它的应用前景非常看好。除了传统的PFC离不开它,还有许多新的产品要它来实现。这里不再一一展开,请大家多多关注其动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ST L6562的120W PFC线路设计与实现
200W环保型开关电源
非常详细!60张图一步步解析UC3854设计的PFC电源
基于UC3854非常完美的PFC设计教程
一种用于Boost PFC变换器的改进关断时间控制策略
【学术论文】交错并联CCM Boost PFC变换器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