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CT 狂飙,CRP 和血常规却正常,把书翻烂才找到这个原因

一天,医生发来两张报告单(如下图 1~2),问我们:「白细胞、 C-反应蛋白、白介素都是正常的,降钙素原这么高,考不考虑试验误差?

我们查看报告示:白细胞(WBC)7.15x10^9/L,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1.27 mg/L,白介素 6(IL6)4.32 pg/mL,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是降钙素原(PCT)>100 ng/mL,超出检测范围,难道真的是我们的检测误差造成的?

图 1
图 2

为弄清原因,我们回复临床医生,我们实验室自己先复核一遍结果后再反馈。于是,立即找到当天的血样查看血样外观完性状良好,无黄疸、脂血及溶血等情况,也无纤维蛋白丝等挂壁现象(如图 3)。

随即进行样本重复检测,经过重复检测,结果与之前一致,PCT 仍然是 >100 ng/mL,IL6 结果也仍然正常,血常规及 CRP 复核后结果与第一次一致,均在正常范围内。

图 3

案例分析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这种矛盾的结果呢?PCT、IL6、CRP 为临床常用炎症三剑客,通常三者升高较一致,即使不一致也不至于相差如此大。我们初步怀疑是不是检测方法学的敏感性导致,带着疑惑,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研究表明[1-2],输液过程中同侧抽血、标本溶血、脂血以及标本带有抗凝剂均对 PCT 检测有明显影响,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发现患者的血样本采集是合格的,基本排除了检验前的误差。

那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 PCT 异常升高,大于检测上限呢?一位老师曾经说过,试剂说明书可以解决临床检测中 90% 以上的疑难问题,于是,立即去寻找试剂盒的说明书,顺藤摸瓜,根据说明书上的干扰因素一个个排除,最终还真找到了影响检测的背后「真凶」。

如图 4 所示,试剂说明书上有写,除感染外,以下情况也会出现 PCT 升高。

1. 长时间或者重度心脏休克

2. 长期的器官重度不规则灌注

3. 小细胞肺癌或者甲状腺髓质 C 细胞肿瘤

4. 大面积外伤早期、外科手术和严重烧伤

5. 炎症细胞因子刺激和释放治疗

6. 新生儿(出生后 48 小时内)

图 4

因此,作为诊断指标,必须结合患者病史,临床检验和其他临床资料来综合评估检测结果。我们进一步询问病史,发现患者是肺部肿瘤病人,根据 CT 检测结果提示肺部占位性病变,提示可能为肺癌。后续的检测也指向小细胞肺癌。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情况下,PCT、IL6、WBC、CRP 不能同步升高或升高不一致,临床怎么又该如何解读?

01 PCT

是降钙素的前体,健康人群中水平很低,一般小于 0.1 ng/mL。在受到炎性反应刺激后,主要由肝脏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肺脏和肠道组织淋巴细胞以及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选择性地对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及寄生虫感染有反应,2012 年中国的专家共识,《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3],建议将 PCT 作为诊断脓毒症和识别严重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

PCT 在细菌感染后 4 h 即可测出,6 h 内急剧上升,并在 6~24 h 内维持高水平,水平高低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CT 升高一定是细菌感染吗?

使用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等药物,以及超常规剂量使用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肝素和呋塞米等药物时,常会导致 PCT 的非特异性升高。

非感染性疾病,某些肿瘤如小细胞肺癌或者甲状腺髓质 C 细胞肿瘤、胰腺炎、缺血性肠病、肺水肿、严重创伤、手术、热休克、终末期肾病等,也可以导致 PCT 升高。因此如果出现 PCT 升高,但与临床不符时,需要首先排除这些非特异因素。

02 IL-6

由纤维母细胞、单核 / 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角质细胞、以及多种瘤细胞等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各种生物学过程的促炎和抗炎作用。

机体发生细菌感染后,IL-6 迅速升高,可介导肝脏急性期反应,诱导 CRP 和 PCT 的产生,且感染发生 2 h 后 IL-6 即可达到高峰,因此可用来辅助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另外,IL-6 的半衰期要短于 CRP 和 PCT,能更快的反映抗感染治疗效果。依据专家共识[4] 建议, IL-6 可用于评价感染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当 IL-6 > 1000 μg/L 时提示预后不良。动态观察还有助于了解感染进展和对治疗的效果。

03 WBC


与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联合监测可用于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但敏感度及特异度较差,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严重感染时,WBC 反而降低;同时,非感染因素刺激细胞因子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大量释放,如病毒性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也可以引起 WBC 升高,故其准确度较低。

04 CRP

是肝脏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细菌感染 6-12 h 开始升高,24~48 h 到达最高峰,敏感性优于 WBC。但是,CRP 对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度不高,在某些病毒性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科手术术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CRP 也可明显升高,因此容易造成误诊。

05  PCT、IL6、CRP 之间出现的先后时间关系

当感染和炎症发生后,白介素 6 率先生成,并在产生后诱导降钙素原和 C 反应蛋白升高;细菌感染后白介素 6 迅速升高,PCT 在 2 h 后升高,而 CRP 在 6 h 后才升高,WBC 则介于 PCT 和 CRP 之间,而且特异性也较差。

PCT、白介素 6、CRP 相比,白介素 6 的敏感性优于 PCT 和 CRP,但它的特异性不如 PCT,因此,需要联合检测才可以优势互补。

因此,才会出现前文的 PCT 一路「狂飙」,而 CPR、WBC、IL6 保持正常,临床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经其他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手段联合应用,综合分析,才能正确的诊断疾病。

检验工作者不仅要做到精准检验、及时报告,更需要学会分析检验结果的箭头及其背后的临床意义,它在病人身上的出现是否合理,是否可以解释,是否符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如果不符,需要查找到原因,利用手中的工具(仪器、试剂说明书、文献、共识指南等),而不仅仅是发出一张你认为是准确的检验报告,在上面冰冷的附上一句:「本检验结果只对该样本负责」这样的免责「声明」。


首发:丁香园检验时间

作者: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名超
参考文献:

[1] 李炳生,叶顺星,杨玉兰.Roche Cobas E411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降钙素原的分析前质量控制 [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10):658-659.DOI:10.15912/j.cnki.gocm.2013.10.192.

[2] 段正芬。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降钙素原的影响因素 [J]. 实用医技杂志,2016,23 (05):472-474.

[3] 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 降钙素原 (PCT) 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 (9):944-951.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09.005.

[4]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 (4):243-257. DOI: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7.04.0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液中常见炎性标志物的测定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5分钟读懂炎症指标排头兵——白介素6
临床常用的炎症标志物「白介素-6」,不懂的看这篇!
史上最全 感染指标 合辑 | 检验干货
什么是白介素6
正确认识炎症指标“降钙素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