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小楼小学 赵瑞芹

  成长足迹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回忆小学阶段美好的时光,写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

  (2)和同学畅谈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并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再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会感恩。

  重、难点

  1、围绕“难忘”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课时划分:六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教具准备:

  收集班级及本人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二、读题,了解活动内容。

  1、学生自由读题目,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阅读“阅读材料”里的文章。

  (2)写写难忘的人或事。

  (3)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4)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5)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1、教师:这么多项的活动内容,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们必须进行合理的安排。请同学们先讨论一下,我们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反馈。

  (1)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班级的照片,以及自己成长的照片,搜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插图等。

  (2)说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3)课前自读“阅读材料”的文章,课堂上来交流。

  (4)写一写难忘的人或事。

  (5)集体反馈寻找到的班级“成长的足迹”,然后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

  四、课堂小结,鼓励积极参与活动。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活动中需要的相关图片以及资料。

  2、阅读“阅读材料”的文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教具准备:

  收集相关的纪念材料。

  教学过程:

  一、老师导入,激发兴趣。

  二、老师引入,明确方向。

  三、自由说,拓展思维。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倾诉对象,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2、推荐个别说得好的同学上台说一说。

  3、集体评议好在哪里?

  4、教师小结:说事,不仅要说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最关键的是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真切地流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小组说,回味生活。

  1、学生明确要点后,在小组内自由地说一说。(有搜集到有关照片的,可以结合照片说一说)

  2、小组推荐,集体反馈。

  3、指名反馈:听同学的成长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教师小结:是呀,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毕业了,可昨天发生的事情仿佛还在眼前。

  五、布置作业。

  把你今天和同学交流的成长故事简单地记录下来,再好好地找一找是否有留下相关的纪念材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反馈自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情况。

  教具准备:

  展示“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了解学生自读的情况。

  1、指名反馈:“阅读材料”中一共为我们提供了几篇文章,题目分别是什么?

  2、教师:通过自读,你们都了解这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吧,谁愿意来说一说?

  《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作者沙健孙。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课文是按照“我”对启蒙老师的感激和怀念对启蒙老师的回忆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这样的顺序写的,其中回忆部分的三件事是全文的重点。

  阅读这一课,先要了解“启蒙”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解“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了哪些启蒙教育?如,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写作要实事求是,学习要认真。要让学生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明白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老师领进门》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作品。这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阅读时要体会文章通过哪些具体事例的叙述,表达出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让我们深深感到,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叙述生动,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

  《新来的王老师》是一篇小说。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蔡林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自己是“差生”,“没人提问我的”,“大家这么认为。我,我自己也承认。”所谓的“差生”首先是失去了自信心。针对蔡林的这种心态,王老师对症下药,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其实这个“差生档案”是一个个名人小时候的“缺点”,他们的成就今天已经人所共知,他们是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自身的不足。这份“差生档案”激发了蔡林的信心,我们相信他在王老师的教育下一定会有大的进步。很多学生虽然没有像蔡林那样被判为“差生”,但六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不顺利的时候,所以这篇文章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回忆老师帮助、鼓励自己进步的点滴往事。

  《忘不了的笑声》是一篇描写同学的文章。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通过笑声表现出同学的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之间的亲切情谊,写作角度别出心裁。阅读时要注意文章选择的写作角度,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班同学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角度把他们写下来。

  《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黄蓓佳。文中提到的《补考》一文是她的处女作,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有时候,成功就来自于一点小小的鼓励。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阅读时要让学生体悟这一点,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倾诉出来。

  二、再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总结,鼓励所学文法运用于习作。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这五篇课文。

  第四、五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写一写难忘的事。

  教具准备:

  收集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明确习作内容。

  二、交流,说难忘的人或事。

  三、指导,引导表达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阅读材料”文章的内容,说说主要内容。

  2、指名反馈:你觉得这些文章的习作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3、教师小结。

  (1)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人物的品质。

  (3)注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细腻描写,也注意到了细节的描写。

  (4)叙事具体,清楚。

  (5)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教师小结:同学们,不管你们写的是人,是物,是事,只要你们用心写,用情写,把平时学到的习作方法巧妙地运用到自己习作中,相信你们都能写出优秀的习作来。

  四、学生创作,教师 巡视辅导。

  五、集体评议,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

  教具准备:

  收集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回忆班级成长的足迹。

  二、讨论,研究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纪念册。

  四、展示纪念册。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这五篇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长足迹
刘绍棠《回忆往事》名师教学设计(部编本六年级下册)
“读写结合,架起阅读与写作的桥梁”课题小结
:::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小学教育资源网:::http://www.ch...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单纯曝光效应与学习管理
国培小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