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论》解全集
太极拳中国拳种之一。创始于清初。瀚隆年间,山西民间武术家王宗岳用《 周子全书》 阐发《易经》大极阴阳的哲理,并用来解释拳理,写成《太极拳论》
一、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情,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二、王宗岳太极拳论集注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杨波甫注:
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空气变动而生太极,遂生阴阳,故练太极先讲阴阳,而内包罗万象。相生相克,由此而复化矣。太极本无极生,而阴阳之母也。
许靇厚注.
阴阳生于太极,太极本无极。太极拳处处分虚实、阴阳,故日太极也。“太极者,无极而生。”太,大也,至也。极者,枢纽根底之谓。太极为天地万物之根本,而太极拳则为各拳之极至也.无极而生者,本于无极也。此拳重在锻炼精神,运动作势,纯任自然,不甚拘于形式,以虚无为木,而包罗万象,故曰无极。
然初学者究当就有形之姿势入手学习,久之着熟懂劲。融会贯通,始能入于神化之境。按周渊溪《 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注云:上关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底也。故曰,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前复有无极也.此云无极而生,究有病语。
“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变易物体之位置,或物体进行之方向曰动,保存或维持其固有之位置或方向曰静。机者,联兆也。如《 阴符经》 “天发杀机”之机。夫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太极者,其枢纽机关而矣。太极拳当行功时,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尝不静,及其静也,神明不测,有触即发,未尝无动。于动时存静意,于静中窝动机。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合乎自然,此太极拳术所以妙也。
万物之生也,负阴而抱阳,莫不有太极,有大极斯有两仪,故太极为阴阳之母。
太极拳着着势势,均合一“O ”圆形。其动而阳,静而阴,及刚柔进退等,均与易理无异,故得假借《易>>分理以说明之,非强为附会也。
中国旧日学说,凡诸事物均以阴阳喻之,故阴阳无定位。太极拳之为阴阳亦然。如拳势之动者为阳.静者为阴,出手为阳,收手为阴,进步为阳,退步为阴,刚劲为阳,柔劲为阴:手足关节之伸为阳,曲为阴,分为阳,合为阴,开展为阳,收敛为阴,身躯之仰为阳,俯为阴,升为阳,降为阴。
凡此所喻,无论遇如何变化,内皆含一“O ”圆形,故阴阳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
姜容樵注:
阴阳不分,无极。无极而生太极,是阴阳虚实分也.
顾留馨注:所谓太极,唐孔颖达《 周易正义》 “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一也。,实际上是指无极生太极,就是道家的有生于无的意思。从无到有就是阴阳的根据。《太极图》呈圆形,内含阴和阳两个半弧形的类鱼形的图案。太极拳采用这个名称,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一阴一阳,刚柔相济的拳术。
王培生注:
拳名太极者,是因为以道家的太极哲理来指导练拳的级故。把练拳和太极哲理结合在一起,并以之作为练拳时的指导,是太极拳突出的特点。
太极─-互相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即阴与阳,如图象之双鱼图形。无极─-- 统一体,指事物或过程和图象之圆形。动静─ 世界恒动,动者静之动,静者动之静,就是绝对的运动,表现为显著地变动状态。静是相对的运动,表现为相对静止状态。
机─-- 动而未形,有无之间叫机,即趋势、趋向、苗头、动向、肤兆、因素、可能。
动静之机----阴阳动静,互相转化的趋向,趋势特化细与之对立的方面去。
沈寿注:
太极,是由无极化生的,是阴阳的本源。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等语,是太极拳命名的由来。“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注文,“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初、太乙也。”两仪即天地,天地即明阳.今人常说:任何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的。古人则说:“天下万物皆可分阴阳., ,古今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应该说是相对的吧,古人主张“取象于天”,以及运用明阳五行学说来帮助认识事物,所以用“太极”作为拳路名称,即“取象于天”,也包含着把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具体应用于拳术领域。但“无极而生,句,显然是来源于宋代理学派创始人周教颐(公元017 一10 ”年),《太极图说》 中所说的“无极而太极”, “太极本无极”等语。其原意是从“无化生太极”而并非太极之前另有“无极”。周敦颐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原文.“五行─ 阴阳也,明阳─ 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生成观,与《 老子》所说的“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实质上是没有啥区别的。但过去国内外都有一些学者认为《太极图说》原是属于唯物主义的,而被宋代陈颇、陈颐、朱熹等人歪曲了原意,以改变成唯心主义的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也是国内外哲学界争议已久的问题了。这些问题让他们深入探讨吧。
对子太极拳的理论来说,在建国以后陆续出版的有关专著中,已经逐步地做到基本上摆脱了宋代理学思想的各种影响,同时仍保存了古代朴素的辩证观点,而且对于太极拳这一名称,也开始试作了一些校新的解释。据笔者个人多年研读,认为《太极拳论》除了上面几句话有待进一步探究和批判外,其余文字-般都可以通过太极拳实践来加以脸验。就通篇拳论而言,其立论之精辟,文句之简洁,函义之深邃,可以说是古代拳论专著中的佼佼者。
“动静之机”,许禹生《 太极拳势图说》一书中所辑此篇原文,篇题已被改作《 太极拳经》,原是含有推崇的意思,并非笔误。在“无极而生”句后,许本增益“动静之机,四字。顾留卿同志考证时已述及此事。今细审《太极图说》 “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分与《 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明阳之母”两相对照,不难看出后者是据前者文宇加以翻新的。从而可以推断“动静之机”四字确系后人所加。但这四字也是根据《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面生阳,动极而静,静极生阴”句的意思补入的,所以与原意倒也无甚不合。
李文涛注:
太极一词来自中国最古的一本占卜书《 易经》。易经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混沌如一之状态(这可理解为星云状态)。
两仪即是阴阳,四象是金木水火。八卦是代表物系的八个符号。这是《 易经》所记录的古代人对宇宙万物的初期认识,也是初期的哲学。万物由明阳而生〔可理解为阴阳电子组成原子以及一切物质),是为根本。四象与八卦是阴阳的演化。这句话说的是:太极是宇宙的原始状态,含阴阳二气,为万物发生的起源。太极拳的取名也有此意,即含有阴阳动静变化之机。
宋朝周敦颐(公元1017 – 1079年)开始使用太极图,用形象来表现大至宇宙,小至万物的两个阴阳关系。清代许禹生对太极拳的取名也作了这样解释。他说,太是大,极是终极,是根砚,是枢纽。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太极拳重在锻炼精神,运动纯属自然,不甚拘于形式,以虚无为本而包罗万象,这便是无极。因为动静是没有开头的,阴阳是没有起点的,但对于初学者,必须从有形之姿势入手,这就需要以太极为枢纽,以进入白然神化之奥。太极拳行功时,心中泰然,未偿不静。然其静未尝无动.有触即发,神鬼莫侧.太极拳之取名太极,正在于以虚实为本,拿握阴阳变化之机,可谓拿握拳术之精华,而成拳术之尖端。今人孙福全论述太极拳之名亦遵此理。
人生来本有养生之原气,不仰不俯,不偏不倚,至善至极,是为真阳中和之气也。此气平时洋滋于四体之中,无时无处不有,内外一气,流行不息,因此拳之开合动静,即由此气而有放伸收编之妙。开者为伸为动,合者为收为静,开者为阳,合者为阴。开合即是阴阳,即是太极。以体言则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时阳时阴,时阴时阳,阳而阴,阴而阳。一气活活泼泼,皆在一点运用,即太极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杨澄甫注:
练太极,心意一动则分发四肢。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九宫,即弸、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静本还无极,心神合一,满身空空洞洞。少有接触即知。
陈徽明注:
我身不动,浑然一太极。如稍动,则阴阳分焉。
许靇厚注:
动,变动也。动之则分阴阳,两仪立分。静之则还无极,而阴阳之理已悉具其中矣。太极拳术当行功时,其各姿势一动一静相间,其拳术之动者,前后、左右、上下均有阴阳虚实可循,故曰动之则分。其静的姿势虽无痕迹可指,然阴阳虚实已具其中,故曰静之则合。
若作运动解,则太极之“阳变阴合,即力学中的分力合力之理也。太极拳术遇敌欲制我时,则当分其劲为二,使敌力不能直达我身(背劲)。所谓动之则分是也。若(欲)将敌粘起用提劲,阳之变也。及起须静,以定之,使不得动或敌劲落空,稍静即发,利用合劲,阴之合也。徜敌欲发我,则应心中坦然,审候应机,静以挨之,微动即应,所谓后发先至是也。
夫道一而已矣。当混沌未判,洪浪未辟,本无动静,何有阴阳。故以虚无为本者,无不合道,天地如是,太极如是,太极拳习至极精处,亦如是也。然此指天地而言,指习拳术功深进道者而言,初学之士骤难语此也。及乾坤既定,两仪枚分,有阴有阳斯有动静,则言太极者,不能不就有形象者以讲求之。太极拳之分合动静合乎阴阳,如动势须求开展,运动务明虚实,刚则化之,故曰分,柔则守之故曰合。坤在静中求动,无为始而有为终,必须伏气,乾则动中求静,有为先而无为了,只要还虚。盖万物之理,以虚而授,以静而成。天地从虚中立极,静中运机,故混沌开而阂辟之局斯立,百骸固而无极之藏自主,无不从虚静中来也。重阳子日:“此言大道之言.而功先于虚静,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由是观之,习太极拳者倘以虚静为本,则分合变化自无不如意也。
姜容樵注:
我身一动则阴阳分焉,即太极也。我身不动浑然无间,即阴阳合焉,即无极也。
顾留馨注,
古人以为太极是一个混元体,包含阴阳两气。动时这个混元体就起变化,一分阴,一分阳,所以说太极生两仪是由于“动之则分”。静时仍然是一个很元体,阴阳变化也相对睁止,所以叫做“静之则合”。
王培生注:
分一一不平衡,舒展,张大。
合一一平衡,收束,缩小。
其义理联系起来说,就是统一体(无极)分成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太极也),亦即太极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者阴阳之母也,这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或无极而太极。换句话说,也就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因一定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太极本无极也),这一定的条件互为存在,互生互灭。因此,对立的双方(阴阳)始终存在着互相转化的趋向(动静之机)。运动有两种状态,即相对的静止(静)和显著地变化(动),由于对立双方互相斗争而产生动静之间的互相转化。在相对静止时,对立的双方表现为平衡状态,事物只是发生量的变化。动之则分,由平衡(合)转化为不平衡(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完毕。问题得到解决,这就是“以静制动,。旧的阴阳对立关系消灭,旧的关系结束,产生新的阴阳对立关系,新过程开始,于是走向新的发展阶段。这里还要说明几点.(一)阴阳是互相对立的双方的总称,所以根据不同事物的具体情况而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定的名称。如有无、虚实、刚柔、上下、前后、左右、顺背、表里、进退等等。若以一方为阳,则对方为阴,反之亦然。但为了说理清楚,一般都取一个顺序,如上为阳,下为阴,刚为阳,柔为阴等等。(二)在复杂的事物中,同时存在着许多个阴阳对立体,但有主客之分,其中唯有一个是主体,其他则属于客体。主体的变化规定着或影响着其它客休的变化。(三)在同一个阴阳体中亦有主客之分,主体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四)阴阳互动相交之微,称为中极。中极之玄,亦阴亦阳.非阴非阳。所谓旋矢之疾,不行不止之时。中极之玄妙,曲可成直,直可成曲,圆可成方,方可成圆。练太极拳自始至终都要用太极哲理作为指导思想,因地制宜地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不要违背这个规律。
沈寿注:
运动时,分别反映出相互矛盾的一阴一阳,静止时,阴阳两者就合归于一体了。
李文涛注:
动静之分是一个太极,一动即分阴阳,一合仍如太极。动静之用是,人进时我退,人退时我进,人刚时我柔,人柔时我刚。
许禹生加以注解,太极拳行功时,各姿势动静相间,手腿动作上下左右均有阴阳,也就是虚实,所以说“动之则分”,静时随无动的现象,但阴阳虚实含蓄在内,所以说“静之则合”。若单以动来说.敌人来击我时,我分截其力为之,使其前伸之力变为向旁滑功而落空,不能直击我身,这也是“动之则分”。如已接近敌人,即将敌力粘住,静之使不得动,这是“静之则合”。但静后即发,以合力击敌。如敌欲发力击我,我则静察敌意,待敌微动,即以“动之则分”, “静之则合”反击之,这是发动在敌人之后,而打击在敌人之先。
太极之理,天地如是,太极拳至精微亦如是。以动静言,我在静中对敌之攻,变静为动,必须静中动,从无为有为.以气行之.在动中必须求观察敌情,以应变化,有为之后又归无为,还原为虚。一切变化从虚中产生,在静中形成,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所以虚静是一切的根本.
“无过不及,随屈就伸”
杨澄甫注:
无论练拳或对敌,总要无过不及。过,逾也。不及,未到也。过与不及皆失中心点。如敌来攻,顺化为屈。屈者,弯也。如敌攻未逞,欲退,我随彼退时就伸。伸者,出手发劲也。过有顶之弊,不及为丢,不能随屈为抗,不能就伸为离。忌丢、顶、抗、离四字。如功能(功夫若能练至)不即不离,方能随手奏效。
姜容樵注:
遇敌时,彼动我知,彼进我随,息息相合,虽彼意毫厘之末已动,然我已先彼及之。
陈微明注:
此言是与人相接相戮时,随彼之动而动,彼屈我伸,彼伸我屈,与之猫合,不丢不顶,不使有稍过之弊。
许靇厚注:
过,逾也。不及,未至也。随,无逆也。就,即之也。
过与不及皆为失中,失中则阳亢阴睽,未能有合也。太极拳.
于屈伸分合等处,运劲过则生顶抗等病,不及则有丢偏等病。欲求不即不离.则应随之而屈,就之而伸,随机应变,毋固毋我,因力干敌,以中为主,而粘(ZHAN)黏随以就之,自无不合。
所谓君子而时中也。按初学者,每失之过,及稍懂劲,则每失之不及,学者宜审慎之。
顾留馨注:
推乎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屈伸,进退要随着对方的动作而采取攻防手段,不可主观,不可盲动。要随着对方的屈伸而屈伸,人屈我伸,人伸我屈,要和对方的动作紧密不离。不要过于不及,(同时也)不丢,对方进一寸我退一寸,退少了成为“顶”,退多了成为“丢”。
“直来横去,横来直去”是武术各流派的共同经验。太极拳推手还有形象上缠绕绞转的粘随特点,可练习皮肤触觉和肉体感觉,以利了解对方的动向、力点和快慢,作出判断来克制对方。这与单凭目力来判断对方动向的拳种多了一种侦察能力─ 听劲。
王培生注:
“过”是过分,“不及”是不够,都不正确。两人推手是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运劲太过则生顶抗之病,运劲不足则生丢、偏之病。正确的动作应该适中,随彼之动而动,彼屈我仲,彼伸我屈,息息相合。只有这徉才能避免顶、偏、丢、抗四病的产生。可是推手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在粘、黏、连、随四法上下功夫。
沈寿注t
动作切不可过分或不足,肢体要及时地随屈就伸。
李文涛注.
随敌之屈我伸之,随敌之伸我屈之。虽伸之中不宜过也不要不足,恰到好处。不要用劲太过,太过则发生顶不要不及,不及则发生脱离或偏差。即不离就要连枯侍机而发。初学者常有过分。稍懂者常有不及,应加谨慎。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
杨澄甫注:
比如二人推手,人力刚直,我用柔软之手搭上敌人刚直力上,如皮稚打物然,时时措在他劲上,他想挣开甚难,觉得就象胶皮鞭缠住他,能放能长,如他用大力,我随粘他手婉,往后坐身,手同时不离,往怀里收转半个圈,为之走化,再向他左方伸手,使敌身侧不得力,我为顺,人为背,教他不能走,败矣。
昔有一轶事,有不法和尚者,与一人较,人知其用触头之法无敌焉.甚惧。其人见和尚新剃头,忽想一法,去屋用湿毛巾一条防焉。和尚施其法,此人用湿毛巾摔搭头上往下一拉,和尚随倒,即是以柔克刚之理也.
陈微明注:
人刚我刚两相抵抗,人刚我柔则不相妨碍,不妨碍则走化矣。既走化,彼之力失其中,则背矣。我之势得其中则顺矣。以顺黏背,则彼虽有力而不得力矣。
许靇厚注.
人者,敌也.刚指强有力而言。柔者,无抵抗也。走者,化也。柔之承之,变化敌力之方向,不为所制,故日走。顺者,自由便利也.背者,不便利也。黏者,取制敌人之力也。遇敌施刚力时,我惟顺应其势取而制之,使俯就我之范围,如以胶著物,故日黏。太极拳常以小力敌大力,无力御有力,弱胜强,柔制刚,为其主旨。但以常理言之,小固不可以敌大,弱不可以胜强。柔固难以制刚,然云敌之、胜之、制之者,必有其制胜之理。盖敌力须知,菩身方生效力,苟御制得道,趁其用刚发动之始,审机应变,采取擒获,使还制其身,则我虽弱.常居制人地位,敌虽强,常居被制地位,难于自由发展。力虽巨,奚益?此老耽齿做舌存之说也,颇合太极之义。然非好学深思之士,未足以语也。
姜容樵注:
敌用刚袭,我以柔化之谓之走。敌刚我柔,敌力失熟谓之背。敌背我即顺,趁其势而毅之,无不克矣。
顾留馨注.
推手时要放松,攻和防都如此,逐渐练出一股劲来。刚劲好象一根硬木头,坚实,但变化少。柔劲好比钠丝绳,变化多。俗话说“软绳能捆硬柴,,但从理论上讲,“柔能克刚”,刚也能克柔。太极拳主张“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粘与走都要以柔为主,柔久则刚在其中。人以刚来,我以刚去对抗.这是两力相抗,不是“引进落空”、“借力打人”的技巧。而应该“人刚我柔”,把对方力量引开,使之落空不得力。所以学太极拳推手一开始就要放松,身心都要放松。对方刚来,我总是柔应,使对方不得力,有力无处用,这叫做“走化”。目的是我走顺劲,造成有利于我的形势。当对方来劲被我走化形成背劲时,我即用粘劲加力于其身手,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从而无力反击。粘好象胶水、生漆粘物一样,粘走相生,刚柔相济,这是推手的重要原则。
“粘”这个字,是三百年前俞大猷、戚继光等提出来的,武术书上最初见于俞大猷的《 剑经》。到清初,太极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劲,于是“粘”的用途日广。练粘可使人的反应变快,触觉灵敏,所以能做到随对方来劲粘走相生,克敌制胜。
王培生注:
两人推手.当对方用力时,我则不与之抵抗,以柔化去对方之力,这样可以不为对方所制。化的时候,须用前述之力学原理,使对方的力量不通过我的重心,达不到我的身上,这种化法叫做“走”。所谓走就是顺势的意思。也就是说顺其来势而化之,将对方重心引出体外。当对方感到自导机势而向后退
却时,我则顺其退势向他不得力的方向加以进攻。而拿着对方,使他的重心出于休外,我的力在对方身上好象胶一样粘着他,让对方无法逃避,无法化开,最后只有. 被发出去为止,这即叫做粘.
沈寿注:
对方用刚劲打来,我以柔劲引化,这叫做“走”,我顺势粘随,迫使对方陷于背境,这叫做粘 .
李文涛注:
我之柔,承受敌之刚,变化敌力之方向,不受敌之限制.这叫“走,。但走不是脱离敌人,而是以我的自由使敌不自由。敌若施展刚力,我顺应其势,取敌力制服之。如同用胶取物,这就是粘黏连随。
太极拳以弱胜强,这似乎不合常规,但太极拳有其制胜之理。敌力只有达到我身时才有效。如在敌发力之始我能擒住敌力,察知其动向,则化解之而还制其身。我虽弱,能占王动地位,敌虽强,只占被动地位。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现为一贯。”
杨澄甫注:
今同志知其柔化,不知急应之法,恐难与来力对敌.“急”快也,“缓”慢也。如敌来缓则柔化跟随,此理皆明,如敌来甚急,柔化焉能取哉?则用太极截劲之法,不后不先之理以应敌。所谓截劲,如行兵埋伏突出截击之。所谓不后不先,如敌手之发未到之际,我截入敌膊未直之时,一发即去。此为迎头痛击,动急则急应。此非真传不可。与人对敌,推手或散手,无论何着都有大圈、小圈、半个圈、阴阳之奥妙、步法之虚实、太极之阴阳、不丢不顶之理。循环不息,变化不同,太极之理则一也。
陈徽明注:
此言我之缓急随彼之缓急,不自为缓急,则自然能枯连不断。然而两臂松净,不使有丝毫之拙力,能相随之,如是巧合。若两臂有力,则擅自做主张,不能舍己从人矣。动之方向缓急不同,故日变化万端。虽不同,而吾之粘随其理则一也.
许靇厚注:
此言己动作之迟速,当随敌动作迟速之程度而异。但欲识敌之迟速程度,须先体察敌力之动机,方能因应咸宜。何谓动机?周滚溪通书有云:“动而未形有形之间者日机。,又日:“机微故幽”难识如此,设非功深不易知也。然苟得其机,敌虽变化万端,由一本而万株,而我则执中,扼万株使归一本,审机应候,无过不及,敌运动甚速,而我应付迟缓,则失之缓,敌劲尚未运到,而我先逆待,或加以催迫,则敌反有机可乘,是谓性急,其弊一也。守一以临,纯任自然,无丝毫之凝滞,故日:“得其一而万事毕”是也。
姜容樵注:
敌急我以急应,敌缓我以缓随,以敌之缓急为缓急,自能粘黏不脱。沉肩坠肘,手有立桩,斯可言缓急相应。敌动之方向虽变化不定,而吾之黏粘随之,理法与个性则一也。
顾留馨注.
动作快馒要决定于对方动作的快慢,不能自作主张。首先,手臂放松,触觉灵敏才能应急缓随,处处合拍。只有触觉灵了,做到“彼微动,己先动”才能制人而不制于人.动作虽然千变万化,而钻走相生,应急缓随的道理是一贯的。
王培生注:
在推手时,我动作的快慢,应随着对方的动作快馒而定。不管对方着术如何变化,而我总按一定的道理去化对方的力,或把对方拿着发之。处处合乎粘连黏随,处处合乎阴阳虚实.处处合乎力学的原理,则对方虽有千变万化的着术,也起不了作用.
沈寿注:
对方行动快,我反应也要快,对方行动慢,我相随也宜馒。虽然应敌的机势是千变万化的,但基本原理都是一脉贯串的。
李文涛注,
我之动作缓急,随敌之动作缓急而变。欲知敌之缓急,须粘连不断。如察知敌之动机,不可用拙力,必须舍已从人.“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杨澄甫注:
着者,拳式也。今同志专悟懂劲,故敌不能发人。先学姿势正确.次学熟练,渐学懂劲。古人云:“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岭楼。”此句先求姿势后悟懂劲,不难及神明。神明言拳精巧.豁然贯通,即领悟得拳奥妙,能气行如九曲珠,太极理通焉。非久练久熟,何能及此境耶.
陈徽明注:
着熟者,习拳以练休,推手以应用,用之既久,自然懂劲而神明矣。
许靇厚注.
自习太极拳者,不可躐等躁进也。太极拳之妙全在用劲(此“劲”字系灵明之劲,不可仅作力量讲)。然劲为无形,必符著于有形之着,始能显著。言太极拳者,每专恃善于运劲,而轻视用着,以致习者无从捉摸,有望洋兴叹之慨,虚度光阴,难期进益,较循序渐进者,反事倍功半,不遵守自然之程序故也。昔孔子讲学.常因材授教,故诸门弟子各得其益。拳术虽属小技,然执涂人而语以升堂入室之奥,未有能豁然者也。故习此拳者,应先模仿师之姿势。姿势正确矣,须求各姿势互相联贯之精神。拳路熟悉矣,须求各势着数之用祛。着熟矣,其用是否遭当?用均得其当典,其劲是否不落空全劲不落空,是真为着熟。再由推手以录恤劲,研求对手动作之轻重迟速,及劲行之趋向方位。久之自微懂而略懂,进至为无微不觉,无处不位,方得称为懂劲。懂劲后不求用着,而着自合,进至无劲非着、无着非劲,渐至不须用着只须用劲,再至不求用劲,而劲自合,询至以意运劲,以气代意。精神所触,莫之能御,则阶及神明矣。是非数十年纯功,易克臻此。
姜容樵注:
愈练愈精,渐至懂劲,由恤劲而渐至变化,用劲愈久,则豁然贯通而神明矣。
顾留馨注:.
着熟,着是打法,拳法,拳势,譬如着棋。中国武术各拳种套路,就是各个不同的“势”联贯组成的,每“势”都有它的主耍攻防手法和变化方法,错综互用,这就称作“拳术”、翻拳祛”、“拳套”.不讲技击方法的套路称做体操、舞蹈、导引或“八段锦”。有些拳种只讲姿势优美,实用性差,称作花拳绣腿,是表演艺术性的武弊(讲究实用性的称作武艺。武弊,系武术中的弊病)。
练太极拳推手,首先是身祛、手法、步法、眼法和每势的着法(攻击和防御的方法),耍练得正确熟练。特别是练拳架,首先姿势要正确,拳套要联贯熟练,并和呼吸两气结合好,然后在推手、散打中进行试用,琢摸每个着法用得上还是用不上,用劲对不对。这是前人练太极拳的次序,即首先要俊得每势的着法和交化,不可漫无标准地划圈瞎练。
懂劲─ 着法练熟即可逐渐佰出用劲的粘随,刚柔、虚实、轻重以及曲中求直,留而后发等道理。现在有些人学推手,好谈俊劲,不研究着法,这是跳班,越级的学法,只追求用劲,不讲究着法,往往无从捉摸,不若边际。因为“劲附着而行,劲贯着中”,着法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舍近求远,劲也就着“着法”而失去应有的作用。
懂劲以后,若法的使用才能巧妙省力。着法和懂劲都要和呼吸自然给合。不属拳法的动作不可能结合呼吸。例如两个吸或两个呼凑在一起的动作,就不可能给合呼吸。懂劲质量愈高,推手时威胁对方的力摄也就越大,着法的使用也更能得机得势。
懂劲主要是从推手实践中悟出来的。只练拳不推手,对懂劲是谈不上的。想象出来的懂劲,一接触实际就不行。
阶及神明─ “阶及”意即逐步上升,象合阶、梯子须一步一步地爬上去。“神明”意即似高明,随心所欲,形成条件反射,熟能生巧。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句话总的意思就是踢、打、跌、摔、拿等着法,熟练后,逐渐悟出“劲”贯着中的技巧。掌握“劲”这个总钥匙,不求用着而着法自然巧妙,最后达到妙手无处不混然的程度。“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用功系指练功,不是指用力气。全句意为:不经过勤学苦练,就不能豁然贯通(忽然完全悟解),坚持练拳推手,钻研拳理。豁然贯通的功夫是没有止境的。青年时期、壮午时期和老年时期,各有一次或多次对拳理的“豁然贯通”。通过向有经验的师友学习、交流和反复研究拳理,功夫才能练到自己身上。对疗病保键增强体质才能有帮助。
太极拳发展至今,主要的传统套路有陈、杨、武、吴、孙等五式。陈式还有老架,新架和赵堡架三种,都是讲究每势的着法的。传统套路都有讲究着法,运气的特点。懂得着法,拳套才容易练正确,不致练得千奇百怪,才能和呼吸结合得好。“气与力合”疗病健身的效采较高,不可节省练拳套的时间.
王培生注:
太极拳的妙处不是短时间所能学到的,也不是跳等所能得的,应该象学学问一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有所成就。首先应该按照教师的姿势盘架子,要求姿势正确,再求着熟,了解每一着的虚实阴阳,再了解每一着的用法,再了解太极拳中各种劲的意义。由推手而求得懂劲,训练皮肤感觉的灵敏,懂得各种劲的用法,能移随心所欲,方达于化境。然而在这些阶段中,也象做学问一样要碰到好多困难,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必定要坚持不懈,精心琢磨才能豁然开朗.有所了悟,突破难关。这样数十午不断地刻苦钻研,克服无数困难,才能得到太极拳的精妙处。
沈寿注.
须从熟习着法入手,而渐渐懂得劲的变化规律,再由懂劲进而达到运用自如。然而如不是经久地刻苦锻炼,那是不材能一下子突然精通的。
关于“懂劲,,或问懂劲是杏就是懂得力学原理?懂劲是太极拳的专用术语。在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单独建立起物理力学这一门科学.但太极拳如不符合力学原理,那不但与人对打或推手时必败无疑,而且连走架也站不稳脚。因此,所谓“懂劲”在客观上也就要求懂得力学原理在太极拳中的实际运用。然而在古代,这种朴素的力学原理一般是由老师口授身传,并靠结合自己刻苦实践和默识揣摩而得来的.所以,师传和身体力行依然是头等重要的,因为本本上的理论再精湛,如不能运化到拳术实践中去,则还是一纸空文。因此,“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这句话,在今天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李文涛注.
学习太极拳有一定进程,下可跳跃前进。太极拳之妙全在用劲。劲是无形的,必须通过有形的着势来表现。怎样学习用劲?应该先学姿势,姿势正确再求连贯。拳路熟后,须了解各招式之用法。用法熟悉之后,能用劲不落空,才是真的招熟。然后再学推手,次求懂劲。懂劲是探觉敌方动作(劲路)的轻重缓急和趋向。经过长期练习,由略懂进至无处不懂、无微不觉才算懂劲。懂劲后不须用着(招),只须用劲.以至以气代意,以意用劲,无劲非招,无招非劲。若能达到所发无人能挡,即接近神明了。非数十年之纯功,不能达到此境。
周稔丰注:
懂劲就是通过推手,增强人的感觉能力。推手练到一定程度后,对方的手或身体的某一部分接触自己的身体时,就能立即察觉对方劲的来源去路和轻重虚实,然后即可枯着或黔着对方的毛使之不易逃脱,并能很巧妙地以彼之劲还彼之身,使自己完全占据主动地位,运用力学原理将对方发出去,这就做到懂劲了。这就是推手的技击方面的意义。懂劲后,推手就愈练愈精了,也就是说,只有学会了懂劲,推手才会进步快.效果高,招法运用自如。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杨澄甫注:
顶者,头顶也。此处道家称为泥九宫。素呼天门。顶劲非用力上顶,要空虚,要头容正直,精神上提,不可气贯于顶。练久眼目光明,无有头痛之病。丹田在脐下寸余,即小腹处。一身元气急聚此地位,行功如气海发源环流四肢。气沉丹田,身与气不偏倚,如偏倚,如磁瓶盛水瓶歪倒,则水流出矣。丹田偏倚,则气不能聚矣。此说佛家称舍利子,道家为练丹。如此练法,气壮多勇。功久,外有柔软筋骨,内有坚实腹脏,气充足,百病不能侵矣。
陈微明注.
无论盘架子及练推手,皆须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之意。不偏不倚者,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也。忽隐忽现者,虚实无定,变化真测也,

许靇厚注:
虚,一作须,似宜从虚。虚者,对实之称。实即窒滞难巧也。顶者,头顶,亦日囱门。小儿初生时,此处骨软未合,常随呼吸颤动,道家称为上丹田泥丸官,盖藏神之府也佛家摩顶受记,道家上田练神,《易》日行其庭不见其人(庭指天庭,头顶也,行神气流行也,不见其人虚也)。《黄庭经》云:“子欲不死修昆仑〔山名,喻头顶)。”均示人修养之要诀也。夫人之大脑主思想,小脑主运动。而头顶实首出庶物,支配神经,为主宰之枢府,其地位重要如此,宜为修养家所注重。练太极拳者,向主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精神与肉体二者同时锻炼,故运功时必须智于脑,贯神于顶,务使顶上圆光虚灵不昧,所以练神也。盖头为全身纲领,纲举则目张。头顶悬则骨骼正直,筋肉顺遂,佣有动作,全身一致,左右前后无掣肘之虞矣。
“气沉丹田。”丹田,穴名。道家谓丹田有三:一居头顶以藏神,一居中院以蓄气,一居脐下以藏精,此指下丹田也(脐下三寸),常用深呼吸使气归纳于此,自能气足神旺。《黄庭》云“呼吸庐外下丹田,审能行之可常存。”盖常人呼吸短促,每至巾脱而何(中院横隔膜也),不能下达此处,因之循环迟缓,肺力薄弱,不足排泄腹中炭养,血脉不能红活,于人之寿命关系至拒。老子日:“天地之间,其犹櫜龠乎。”又日,“虚其心,实其腹。,盖吐故纳新(吐腹中蚀气,纳吸新鲜空气也),归根复命(根,根蒂。指下丹田命门精气也。归复者,以意逆念于此也),以心意导精气于下丹田而施烹炼也,久之能延年却病。下丹田为全身重点所在,习拳术者沉气于此,则屹然不动,不易撼倒。但沉者徐涂而下,在有意无意之简,非若外家之用力下沉,外瞰小腹也。倘或不慎,每致肠痛诸病。迩来日本之静坐家刚田虎二郎罹糖尿病逝世,议者疑系努力丹田所致,非无因也。
顾留馨注.
虚领顶劲,意为头顶要轻轻领起往上顶着,便于中枢神经安静地提起精神来指择动作。关于气沉丹田,说法不一,这里可能是指腹式深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隔肌上升,胃部隆起,肺部自然扩张,呼气时小腹外突,隔肌下降,胃部复原,胸廓自然平正,这也是被称做内功拳太极拳的一个特点。
“气沉丹田”不可硬压丹田,也不可一眯沉气,而要“气宜鼓荡,,并且练拳时的腹式呼吸只能用逆式,不能用顺式。顺式是吸气时小腹外突,呼气时小腹内收结合拳套就只能始终“气沉丹田”,所以一定要用逆式(呼吸)。如果用顺式呼吸,对练拳推手都是无益的。因内收的动作都要借地面的反作用力,必须气沉丹田,劲才能往前发,那能有劲要往前发出打击对方,而自己呼气时小腹内收(这是腹式顺呼吸练法)之理呢?
逆式深呼吸是引进时吸气,小腹内收;发劲时小腹外突。气沉丹田,内功拳种的形意、八卦、南拳、内家拳,都是用腹式逆呼吸的。王宗岳高度概括了太极拳的理论(那时只有陈式太极一种,没有流派),他对呼吸运气讲了一句“气沉丹田”。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基本上概括了太极拳对立身中正,松静自然地运气、练拳和推手的要求。
王培生注.
顶指头顶。练太极时应该无思无虑,沉稳安静,聚精会神,专心一志。不该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下进行练习。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运智于脑,贯神于顶才能提起精神。然而却不能用力,一用力则头顶发硬,气血不能畅通。必须要虚灵才能合乎要求,而免去弊病
头为全身的主导,头正则周身骨骼正直,筋肉顺遂,这样在动作上才能全身一致,没有偏左偏右的毛病。丹田是穴名。对丹旧的位置有种种说法。有说在脐下一寸的,有说在脐下二寸或三寸的,其实丹田仅是一个往意点或内部紧张点。一般人呼吸短促浅表,假使在练习时能使气归纳于丹田,锻炼呼吸深长,则可更好地收到练习太极拳的功效。然而要注意这种使气归纳于丹田的作法,只有用意下沉,决不可用力。一用力则易违反生理而产生弊病,这点要特别往意。
沈寿注:
颈部肌筋要放松,头部要正直而自然地向上顶起,并采用腹式呼吸,使内气能下行而沉于丹田部位(不致使气血上浮).
季文涛注,
头顶是大脑,是主宰全身的神经中枢,应是修养的重要部位。道家以头顶为上丹田,又是藏神之处。练太极拳要求肉体与精神同时锻炼,即一切举动都须用大脑的智鼓.所谓虚领顶劲,是头顶如悬空,贯神于头顶。头顶悬空. 则全身正直,筋肉自然,动作一致.前后左右很少有偏差。贯神于头顶是精神内敛,全神贯注,审查敌情,敌欲动,我先动,待机而发,一发必中。
丹田的说法有几种,按太极拳与气功的要求,丹田有三:上丹田(穴位百会)在头顶,可以藏神,中丹田在跻内,可以练气,下丹田在两腿档中间(穴位会阴),可以藏精.气沉丹田指的是中丹田,几说丹田之时,即指中丹田肚脐之内,这是练气的根本。练法是以呼吸引气,沉入丹田。呼吸的是空气,但下丹田不是空气,而是元气〔真气)。元气在于用意来引导下沉丹田,然后能蓄能发,运行全身。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杨澄甫注:
险者,藏也。现者,露也。隐现之法,与人对敌犹有神明难测之妙。如敌来袭我身,我身收束为忽隐,使敌不能施其力,如敌手往回抽时,我随跟进为忽现,敌不知我高低上下,无法敌挡我手。练太极拳如河中之小船,人步临其上,必略偏忽隐忽现,犹如龙之变化,能升能降。降能隐而藏形,现能飞升太虚,兴云吐雾,此理言太极能高升。险现即忽有忽无之说。
陈微明注: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眷虚实无定,变化不测也。
许靇厚注:
偏,颇失中也。倚.赖失正也。隐,藏也。现,表现也.忽隐忽现者.神明不侧也。上指身休姿势,下指神气运劲,太极虚明中正者也。于姿势则必中必正,于运动若有意无意,使神、气、意、力全身贯彻,无过不及,忽隐忽现,令人不可捉摸。练习纯熟,便易领悟。几何学定理,过两点只能作一直线。太极拳上领顶劲,不守重心,周身中正,便无不是处矣。但领守须含活泼之意,富自然之趣。过于矜持,则神气凝滞,姿势呆板,运劲不能虚灵,动生障碍矣,故日忽隐忽现也。
顾留馨注:
不偏不倚是说身休姿势不要歪斜而失去巾正。不偏是指形休上、神态上,都要自然巾正。不倚是不丢不顶,不要依命什么来维持自己的平衡,而要中正安舒,独立自主。忽隐忽现是说行气运动要似有实无,忽轻忽重,虚实无定,变化多端.使对方难以适应.顾此头彼。
王培生住:
不偏不倚有两种含意.从外表上是指身子中正,不要有一点偏斜的地方,不致违反人身骨骼结构,违反生理,从内部讲是指身体内的“中气”,既要保持中正,又要保持平衡,这样才能达到不偏不倚之目的。
忽隐忽现指神、意、气、劲、虚实、阴阳等变化莫测而言。
沈寿注:
身体不可歪斜摇摆或前俯后仰。劲路的虚实要忽而隐忽而显现(使对方吃不准我的劲路.猜不透我的心思)
李文漪注,
前句指身体姿势,后句指运动精神。姿势必须中正,运动则在有意无意之间.精神与意贯穿全身,无过不及,忽隐忽现,令人不可捉摸。练习中须含活泼之意,自然之趣,这是纯熟之后才能领悟的状态。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杨澄甫注:
重者,不动也。与人对敌,不动可乎,如用拳必以身体活动,手脚灵捷,然后可以迎敌。敌如击我左方,我身略偏虚无可逞,如击我右方,我右肩往后收缩,使其拳来无所着,我体灵话,不可捉摸,即“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陈微明注:
此二句即解释忽隐忽现之意。与彼钻手,觉左边重则吾之左边与彼相戮处即变为虚,右边亦然。杳者,不可捉摸之意也。与彼相薪,随其意而化之,不可稍有抵坑,使之处处落空,而无可如何。

许靇厚注:
此仍承上文而言。菩忽现无常,敌以吾力在左,思更加重吾左方之力使失平衡,吾则虚以待之,令敌力落空。敌揣吾右方有力,可以擒制,吾即隐而藏之,虚实易位,随机善应,敌更何所施行其技耶。
姜容樵注:
敌出手左边实,则吾之左边与敌薪连处,立变为虚,敌出手右边重,则吾之右边与敌戮连处,即变为轻虚。轻者,化劲也。一用顶劲即太极之病。总使敌不可捉摸,处处落空,乃为至善.
顾留馨注,
既要做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还要做到敌方从左方用力来攻,我左方虚而化之,虚而引之,不与抵杭,使彼来力落空,如对方从右方用力攻来,则我右方虚而化之,虚而引之,也石与顶抗,使来力落空。这就是不犯双重之病。练到处处虚而化之,虚而引之,就是棋高一着,使对方缚手缚脚。虚和杳都是不可捉摸的意思。
王培生注:
是指两人推手时,对方用力在我左方,想使我的重心出子体外,而我之左方和对方的粘连处即变实为虚,令对方落空,使不上力;反之右边亦然。总之随对方之意而化之。不可稍有抵抗,这样使其处处落空,也就可以用对方之力,还制共身.
沈寿注.
我左侧的肢体如微感重意,就立即将左侧这一部分肢体变虚,我右侧的肢体如微感重意,也应立即把右边的劲隐去(使对方无法得实而攻)。
许文涛注.
这是忽隐忽现的运用。敌从左方攻击,我则虚左以待,使敌落空。右方也是如此,我以虚实易位的变化,敌将无计可施。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杨澄甫注:
仰为上,俯为下.敌欲高攻,吾即因而高之而不可及。敌欲押吾下,因而降使敌失其重心。与己说,仰之弥高眼上看,心想将敌人掷上房屋,俯之弥深,想将敌人打入地内。班侯先生有轶事,六月某日在村外粮场(即北方收粮地方)乘凉,突来一人拱手日,请问班侯先生居处?答:“吾即班侯也。”其人疾出大食中三指击之。班侯见场有草房七尺高,招手说:“朋友,你上去罢! ”将其掷上又言请下罢,速回医治。乡人问日:“何能掷其上?”日:“仰之弥高。”乡人不解其说。
北方有络万子从学焉.学数年欲试其技,班侯日:“将你掷出元宝式样,可乎?”万笑日:“略试之。”校手如言,两手两脚朝夭,右胯着下如元宝形,入地不能,将脚胯摔脱矣。医好至今腿略颠跋。此人拳甚好,常日俯之弥深,利害极矣。
长者,进也。促者,迫也。与人对敌时,可进不可退。伸手长劲,我手愈进愈长,不进则短。我击敌,敌退时我进身踉步,迫使敌不能逃也。敌不逃脱我为顺,敌为背,可能绝其技。总而言之,即粘、连、歌、随之意矣。
陈微明注:
彼仰则觉我弥高,如扪天而难攀,彼俯则觉我弥深,如临渊而恐陷。彼进则觉我愈长而不可及,彼退避则觉我愈遥而不可逃。此言皆我之能豁连不丢,使彼不得力也。
许靇厚注:
仰者,升也。俯者,降也。敌欲提我使上,吾即因而高之,敌欲押吾使下,吾即因而降之,敌遂失去重心反受吾制也。因仍变迁,潜移默化,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进,前进也。长,仲舒也。促.逼迫也。吾前进时,倘敌顺领吾劲时,否则长身以随之,使无可逃甚.或敌乘势前进,吾急引而胜之,使敌力到尽头,自不得再逞。吾若退后,敌力退来.每致迫使无路可逃。然退而急进,虽进不促矣。《易》云:‘夭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示人遇事当积极进行,不可退缩也.太极拳虽以柔静为主,但非务退避其佯。退者,乃以退为进,非真退也。若竞退时,倘遇敌随之深入,则逼迫不自安矣。又敌退后时,吾进而迫之,使愈促。吾退后时,敌力跟来,吾则或俯身折叠以促其指腕,或旁按臂弯,便敌促迫不安,而不能再进,全在因势利导,不必拘泥也。
姜容樵注:
敌仰攻,则觉我高不可攀,可望而刁可及,敌俯就,则觉我深不可测,遂陷犹如渊海,敌进手足以袭我,侧觉祝愈长而不可及,敌退走,则觉祝踪其后,愈迫愈近,无处可避,斯君初学者,读之率皆怀疑,一旦领悟,自可得其理与法也.
顾留馨注:
弥字作更加解释。我运用粘化划弧、引进落空的方法,对方往上进攻,我高以引之,使其高不可攀,脚跟浮起,有凌空失重的感觉,如对方往下进攻,我低以引之,使其有面临深洲,摇摇欲坠、愈陷愈深的感觉,若对方前进,我渐渐引进,使其摸不到我身上.有进之愈长而不可及的感觉;若我粘迫进攻,对方越退越感觉不能走化。这四种情况都是在粘走相生,不丢不顶,我顺人背,我得机得势,彼失机失势而出现的。上述推手只要认真实践,人人都可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这种推手技巧是无止境的,可说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助身健身的技术。推手双方功力相等,不容易发挥出这样的技巧,如遇差距太大了欠如果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技巧等相差大了),这种高级技巧就会显示出来。
王培生注
“仰之则弥高,是指敌方欲向上提兔我就顺共势而向上,使他用不上力,并有高不可攀的感觉。
“俯之则弥深”是指对方用力攻我下部时,我则意在彼先,顺其来势向下沉采,使其力落空,而重心出于体外,并有如落陷阱之感。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此意与上句相似。当对方向我进身时,我顺其势而退却,化去其力,使其有力的劲头不能用到我身上,并有一种长不间接的感觉。当对方身体不得劲向后退时,我应顺其布、背的趋势加以控制和餐促,使他产生一种全身上下迫处、不安的感觉。
沈寿注.
对方仰攻,我就升高,使他深感高不司攀,对方俯袭,我就低落,使他顿觉探不可侧,对方进身,我就引之向后.使他感到越是向前,形势越加深长而不可及,对方退身,我就乘势进通,使他觉得越是后退,形势越加局促而陷入困境.
李文涛注。
敌欲提我向上,我以更高顺之,敌欲压我向下,我以更低引之,这和前句一样,使敌失去重心,为我所取。“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是敌来攻我,我即退让,引进敌人,使其力到尽头,不能再进,是谓进之则愈长.我进攻时,敌随退让,我则进身随之,使敌无所退避,是谓退之则愈促。
太极拳以拿为主,但并不只有退,退是假退,以退为进。我退时,敌进迫,正可因势利导,以柔克刚,化敌力为我力,使敌被动而我主动。“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杨澄甫注。
练功夫感觉灵敏,稍有接触即知,犹如一鸟毛之轻,蝇虫之小,小亦不能着我身,即便着落琉璃瓶内,光滑不能立足,我以化力,将蝇足分磋矣。如此可见太极之功成矣。昔班侯先生有一轶事:六月行时,常卧树荫下休息,或有风吹一叶落身上不能存留,随脱溜而落地下。自己常试己功,解襟仰卧榻上,捻金米(即小米)少许里于脐上,听呼一声小米犹弹弓射弹一样,飞上瓦屋顶相接。班候先生之功可为及矣,同志宜为之。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与人对敌,不必有一定架式,使敌无处入手,如诸葛用兵或攻或守,敌莫能预侧。谚云.“不知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敌不知我练太极有审敌之法。如搭手着熟懂劲,我手有灵动知觉,敌手稍动,我早知来意,随手奏效一发即出,如离远用审敌法,一望即知其动作。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陈微明注:
羽不能加,蝇不能落,形容不顶之意。技之精者方能如此,盖其灵敏已到极处,稍触即知。功夫能至此,举动轻灵,自然傲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之化境矣。
许靇厚注:
羽,翎羽也。加,增之也。落,降也,着也。言善太极功者,感觉敏锐,稍触即知,稍纵即逝,虽轻如一羽,微如蝇虫,稍近吾体,即知觉,趋避而不令加着也。夫虚灵不昧之谓神,有知觉然后能运动。至虚极,守静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有不期然而然者,非锻炼有素,肢体轻灵,富有触力,未足言此也。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虚静,则阴阳相合。觉敏,则刚柔相济。敌偶动作,吾无不知。吾之动作,敌尽难知。拳术家所向无敌,盖皆由此。孙子曰:“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又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人不知我,我能知人,则所向无敌.
姜容樵注,
太极拳至入化境,诚有不见不闻之感觉。不丢不顶,稍触即应,虽羽毛之加,蚊蝇之落,亦能预知而不容,其感觉灵敏如斯。我之动作,敌不能知,敌之去向,我能预防,自然我无不胜,攻无不取,盖皆由初步而进阶,如及此境也。
顾留馨注:
这是形容触觉的灵敏度极高,稍微触及,便能感觉得到,立即走化。功夫练到技术高了,便能做到.一根鸡毛,一只苍蝇或一只小虫轻轻触及人体任何部位,都能感党得到,并立即有行动对付,这样在推手时便能做到他不知我,我却能知他.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要有这样的深功夫,才能成为所向披靡的英雄好汉。当时的中国武术家认为,近身搏斗的技巧在战场上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王培生注:
太极拳以懂劲为拳中要诀,而懂劲的初步功失即训练皮肤灵敏的感觉。在推手时,由皮肤压迫的轻重及温凉的感觉来察知对方劲的轻重、虚实及来力的方向。这样锻炼下去至功夫高深后,感觉就特别灵敏,稍触即知,象羽毛那样轻的东西,象苍蝇或小虫那样微小的东西,只要稍进我的身体,就能预先知道,而不容在身体停留。感党到了这样程度时,我的动作对方不能全知,而对方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我都能由感觉察知而加以预防,这样自然所向无敌百战百胜了.
沈寿注:
衡量敌劲轻重的准确性,不可有一根羽毛份量的误差。感觉敏锐的程度要使苍蝇、蚊虫都落不到我的身上。总之.使对方难以知道我的动向,而我独能对他朔青况了如指掌。英雄之所以能无敌,都是由于这个缘故而达到的啊!
关于“一羽不能加”句,在太极拳的实践经验中.是卜分讲究练习听劲这一基本功的。所谓听劲,是指用肢体皮肤的触觉来感知对方劲的方向、轻重、沉浮、大小,虚实,以及来龙去脉等等要素,就象能用耳朵听到很清晰的声音一样。太极拳好手能够“粘则相随,走则引化”,能制人而不受人制。主要看这一独特的基础功夫达到了什么程度。至于“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等语,只是用来形容触觉的敏锐罢了.
李文涛注:
太极拳精神集中,感觉灵敏,稍动即知,比如一根羽毛,一个蝇虫落到身上也能感触,立即做出反应。惟有虚静才能感知微动,有感而动,如同无意中的形动,形成条件反射。这是锻炼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此句只可意会,他人是难以言传的。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孙子说过,善战的并无什么了不起的奥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已。不知彼而知己,就有时胜,有时败。太极拳家之能知人,全在粘连敌人之中感知敌意,故能发劲,虽在敌人之后,而打击却在敌人之先.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无力让有力,手慢让手决,此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杨澄甫注:
虽拳类繁多,各门姿势用法不同,总而言之,盖注重手快力大则一也。此种说法人生就有,非学得也。各拳著名人也甚多,但未有太极之理,精微奥妙也。
陈微明注.
以上言外家拳术甚多,不外以力以快胜人。以外力胜人者,若遇力过我快过我者则败矣。是皆其自然之能,非有巧妙如太极拳术之不恃力,不恃快而能胜人也.
许靇厚注:
泛指他项拳术而言。虽势有区别,流派不同,姿势各异,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他种拳术重力旦,尚着法。而不求懂劲,故于机势妙合,运用灵敏,以静制动诸诀,概不过问。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此皆先夭自然之能。力大与敏捷二者,均为天赋的能力,非关学力而有为也,非由学而能者。
姜容樵注,
国术名称板多,虽各有派别,然皆不外以强有力而欺弱,以手快胜手慢。凡有力者打无力,手快者胜手慢,如返力大我十倍者,则我立即败地又立判矣。皆是先天自然之寸能,并非由道理中所学而得者也。武术的流派很多,虽然姿势动作不一样,但不外大力打小力,手脚快打手脚慢的.
所谓有力打无力,大力胜小力,手慢让手快.这是一般自然规律,不是练拳艺所独有的。其实,太极拳从名字的含义来讲是有柔有刚,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既耍练习四两拨千斤,又要练习“浑身合为千斤.”所以单纯强调一方面,就有片面性,就会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武术界有以巧破千斤,以力降十会的说法,这就是一分为二的见解。
王培生注.
这种技击的方式方法种类寮多,虽然在姿势动作上各内不同.但是总的说来,其中大部分都是依靠身强力壮来压倒弱的。也就是气力大的能胜气力小的人,手快的人能胜手慢的人。象这样的对抗方式,是不符合拳理的,因为徜若硅郭比自己乎更快、力更大的人,那么白己一定会失败的。所以消光以手快力大战胜对方的作法只是人类先天自然之本能,而与拳理无关,这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以拳理来战胜对方只勺。
沈寿注:
这种拳技的其他流派很多,其拳架姿势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不外乎以强欺弱,以快制慢罢了。有力气的人打败没有力气的人,手脚慢的人输给手脚快的人。这此仅仅发挥了人的天赋自然本能,而不是由子学习了劲的规律有所作为的关系啊!
关于门户之见,《太极拳论》在阐述“旁门”的一段话时.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门户之见”。这里既要看到古人的历史局限性,也应予以适当地批判对待。特别是在今天,这种局限性并未完全消除。往往论及拳技,多有扬己之长、讥人之短等现象,或者以偏概全,把偌大的天下看成只有自己这个拳术流派。当然这里面也有个拳术知识的广狭问题是应该区别对待的。总之,要解决这些问题,似乎涉及到拳德、拳风、拳知等多方面的教育问题这也是值得武术教学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问题。
李文涛注,
拳术的种类甚多,一般总是以强者、快者胜。这是很自然的本能,不是从什么理论中学来的。太极拳则不靠强快胜人,这是太极拳的巧妙之处。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杨澄甫注.
圣人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学艺能无力打有力,手慢胜手快,以巧制敌.能使人实地心服,亦不愧学艺之苦心矣。练太极能引进落空,虽千斤重无所用也。能灵活才有落空之妙,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妙得矣,
昔有一轶事:京西富翁庄宅如城,人称小府。张宅,其人爱武,家有镖师三十余人.性具好学。闻广平府杨禄(露)禅名著,托武友禄青者往聘,及请至,张见其人瘦小,身未五尺,面目忠厚,身穿布衣。遂招待其礼不恭,宴亦不盛。禄(露)禅先师会意,遂自酌自饮不顾其他。张不悦日:“常闻武哥谈先生盛名,不知太极能打人乎?”禄(露)禅知谦不成,遂日:“有三种人不可打。”
张问何三种人?答日.“钢铸的,铁打的,木做的,这三种人不容易打,其他无论。”张日:“敝舍三十余人,冠者刘教师,力能举五百斤与戏可乎?”答日:“无妨一试。”刘某来势猛如泰山,拳风溯声,临近,禄(露)禅以右手引其落空,以左手拍之.其人被拍出三丈外。张抚抚拳笑日:“先生真神技矣。”遂使厨夫重新换满汉盛宴,恭敬如师.刘力为牛,不巧,安能敌乎了由此知,显非力胜之能为功也。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杨澄甫注:
七八十岁为耄耋,能御众人,指练拳而言。不练拳即使壮年,敌一二人难矣。用功人自学拳之日起,至老未脱功夫,日久筋骨内壮,气血充足,故七八十岁能敌众人。犹战定军山老黄忠言,人老马不老,马老刀不老。其言甚壮.练太极拳,人老精神不老,能敌众人,概此意也。
昔健侯大师轶事.有日天雨初晴,院外水中一小路,可容一人行。门生赵某立其间观天,不知老先生自屋出,行赵后焉,欲为戏,伸右膊轻轻压赵右肩上。赵某觉似大梁压肩,身弯曲侧坐移出路。老先生笑而不言,行出。又一日足立院中,言与众人捕为戏,有门生八九人齐拥. 上来,见老先生几个转身,众人齐跌出,有丈余的,亦有八九尺远的。老先生年近八十,耄耋御众,非妄言也。快何能为,此快字言无着数之快,谓之乱快。忙乱之快无所用矣。非快不好。快而有法然后可用矣。
陈微明注.
太极拳之巧妙在以四两拨千斤。彼虽有千斤之力,而我顺人背,则千斤亦无用矣。彼之快乃自动也,若遇精于太极拳术者,以手粘之,彼欲动且不能,何能快乎?
许靇厚注:
“牵动四两拨千斤”如秤衡物、滑车起重,全赖杠杆、斜面等理。太极拳以小力胜大力,以无力胜有力,与科学暗合。“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古称七十日耄,八十日耋。年老之人举动迟缓,然古之名将,如廉颇者,虽老尚能挂众,是必不仅侍手足快而已。
姜容樵注.
练太极拳达到至虚,其神妙能以四两力气拨重千斤。年登大耄之人,能御多数之敌.由斯观之,绝非有力与快便可取胜也.
顾留馨注:
四两拨千斤,是指小力能胜大力。这是说学习太极拳能改变天生的条件,用拳术的熟练技巧,战胜强大的敌人。再说七八十岁的老人,体力当然比较差,动作也比较迟钝,却能应付许多年青力壮者围攻而取胜,这又说明天生的快是不能与拳术的技能比拟的。
王培生注.
太极拳之巧,全以拳理战胜对方,而不在于手快力大。一般人常说太极拳常以四两拨千斤,井且我们也常听说过,一年老的人可以战胜许多个青年人的事实。由此可见,显然不是力大手快就能致胜的。他所以致胜,主要在于他能把科学的原理应用在拳术中。例如应用杠杆、斜面、轮轴等机械原理于拳术中。因此,可以得到以小力胜大力的结果。所以说四两拨千斤的说法是科学的,而不是故作玄虚。此外,我们利用力学的原理使对方的力达不到我身上,这样即使他手比我手快,也无法战胜我。
沈寿注:
仔细分析四两拨千斤这句谚语,显然不是主张以强力胜人的。请看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能抵御众人的情形,单纯地依靠快速又有什么用呢r
凡是顺势借力发人,即所谓“四两拨千斤”,是绝不可犯双重毛病的。因为太极拳的借力发人,就是利用重心、乎衡、惯性、杠杆、合力、力偶、反作用力以及圆周运动等等力学原理,借以达到以小制大、以柔克刚的目的。换言之,太极拳的技击特点是重巧,而不在于臂力过人。这从引用前人四两拨千斤句便可看出。反之,若犯了双重的毛病,那就形成两力相抵,大力者胜了。双重概念在这里是说得非常明自的.至于“快何能为”句,是承前半句“观耄耋御众之形”来说.  的。相对地说,老年人是不可能保持青年时代的那种速度和力量的,这是常识。如果简单地认为快可制慢,他怎能傲到御众呢?这话并不是全盘否定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前文“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已足以说明这一点了。
李文涛注:
以四两之力拨开千斤的打击,显然不是以强力取胜,而是以巧力化解敌之强力。多人围攻一个老太极拳师,快也无用。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杨澄甫注:
“立如平准”,即立身中正不偏,方能支掌八面,即.乾坤坎离龚震兑良,四正四斜方向也。“活似车轮”,言气循环不息。占人云:“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映如车轴,四肢如车轮。如腰不能做车轴,四肢不能动转,自已想使车轴转,可多浇油,腰轴油满方好。同志细细体会,自得之,勿须教也。
陈微明注:
立如平准者,有虚灵顶劲也,活似车轮者,以眼为主事,无处不随眼运动圆转也.
许靇厚注,
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背三关自然得路也。.
“活似车轮”,圆妙庄严,灵活无滞,则用身法轮常转不已矣。
姜容樵注.
立式如同秤,称之准确。头顶项竖,气贯丹田,演式圆转以腰为轴,手足臂膀自然活似车轮。
顾留馨注:
始终保持平衡,身体端正,要象秤准一样,身手园活如车轮旋转。不但不受来力,还能把来力抛出去。
王培生注.
身躯一站要象天秤称物一样准确。在动的时候,就象车轮绕轴旋转那样圆活。这就说明头部为全身之准绳,它负有指挥和判断能力,即反应灵敏等。腰为全身之枢纽,是四肢运转的总机关,所谓“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即指此意.
沈寿注.
立身要象天平那样中正不偏,还要灵活得象车轮那样圆转自如.
李文涛注:
立身正直,不偏不倚,以腰为轴,活似车轮,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故力虽强,处处落空,而为我所制。此即耄耋御众之理。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杨澄甫注:
前说有车轮之比.犹如一脚蹬轮偏,自然随之而下。何为双重t 又如右脚蹬上右方,左脚蹬上左方,两力平均,自滞而不转动,此理自明,勿须细说。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语耳”。
杨澄甫注:
最浅解说,同志得许多宜处,比如有几人练大极拳,日日用功五六年,与人较量反被敌制,同志问曰.你用功五六年可谓纯功矣.何其不胜?请表演十三式观之。见其练法骑马坐档,握拳怒目咬牙,力大如牛,气也未敢出,此为双重练法。同志笑曰.尊驾未悟双重之病耳。又一人日:我不用力练五六年,为何连九岁顽童也打不倒?同志请其练十三式,见其练法毫不着力,浮如鹅毛,手足未敢伸,眼也未敢开大.同志笑日:尊驾为双浮误矣,双重为病,双浮亦为病。众笑日:切实练法可能得之?有此拳书(《太极拳便用法》)容易知之,此书阅法先阅一遍。拳理甚多,不能一阅就懂,日后可练十日拳阅一日书,慢惯此书功效大著矣。如有一节悟明料难,可问高明老师可也。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成劲。阴阳即虚实。总而言之,粘连走化,懂敌之来劲。前解甚多,不必多叙。
陈微明注:
何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譬如两处与彼相粘,其力半均.彼此之力相遇两相抵抗,是谓双重。双重则两人相持不下.仍力大者胜矣。两处之力平均,若松一处,是谓偏沉。我若偏沉,则彼虽有力,亦不得力,而我可以走化矣。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虽有数年之功,若尚有双重之病,则不免有时为人所制,不能立时运化。若欲避此病,须知明阳,粘即是走,走即是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若欲避双重之病,须知阴阳,明阳即虚实也。稍觉双重,即速偏沉,虚处为阳.实处为阴。虽分阴阳,而仍粘连不脱,故粘能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者,彼实我虚,彼虚我实,皆视彼方之意而变化。如领悟此意,相机应变,毫厘不差,是真可谓懂劲矣。
许靇厚注.
偏,指一端也。如吸水机,如撤洒器,便一端常虚,故能引水。如欹器之,不堪盈满,满则自覆矣.
“双重则滞,,有彼我之双重,有一己之双重。太极拳以虚灵为本,单重尚且不可,况双重乎!
古云:“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易》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盖言虚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化则无播耳。善应战者,常制人而不制于人,而况自为人所制乎。用功虽纯,苟不懂双重之弊,犹未学耳。
“欲避此病”(双重之病),须知阴阳,明阳之解甚多,兹不复赘。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一而二,二而一者,制敌劫时谓之粘,化敌劲时谓之走。制而化之,化而制之,制即化,化即制也.
“阴不离阳,阳不离明,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知彼己之刚柔虚实,则阴阳互为消长,以虚济盈而不失其机,斯真住矣。
姜容樵注:
敌用力,我松劲,敌力虽大,而我可化走,是为偏沉则随。敌用力,我亦用力,二人互相抵抗。率为力大者胜,是为双重则滞,乃太极之最忌。
习技若干年,练习纯熟,惟运用不化,出乎仍为人制,是其双重之病仍未彻悟。
欲避双重之病,须知阴阳。阴阳者虚实也,亦奇正也。遇敌时如觉双重,我自偏沉,虚为阳,实为阴,敌虚我实,敌重我轻,粘着便走,走亦能粘。奇出可变为正,虽正亦能变奇,奇正虚实,我不自主,皆随敌之动作而变化。能粘能走,知阴知阳,始能应付裕如,而可谓之懂劲矣。
顾留馨注:
无论来力多么重大,要粘着走化,不要顶抗。如果粘着处,放松走化不受力,这叫做“偏沉”。能做到偏沉,就能
顺遂,使对方有力也不得力,有力无处用。推手时要避免两力相抗,如果两力相抗,不能“偏沉则随”,动作就会迟钝,结果还是力大者胜。
常常见到勤练太极拳推手多年的人,不能很好地领会愧劲和粘随走化的道理,往往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这都是用力抵抗,犯了双重之病而不自觉所致。
王宗岳这段话是在二百年前讲的,那时候,太极拳不作为老弱病人练的拳,而是体格强壮者练的拳。他们不懂双重之病,不能制人,大都为人所制.而现在练推手的大都是力量不大的人,基础薄弱的人,加上不愧双重之病,不懂着祛,难怪有些摔胶的人或练拳又快又硬的人说,一般练太极拳的是豆腐架子。
要避免这个用力抵抗、不能走化的毛病,就要愧得阴阳的变化。阴指柔、虚、轻、合、蓄势、吸气等,阳指刚,实、重、开、发劲、呼气等。
粘逼中随时可以走化,所以粘也是走。走化中随时可以转化为粘逼,所以走也是粘。有开有合,并中有合,合中有开,有虚有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样虚实、刚柔、开合,变化灵活,才可以使对方顾此失彼,不知所描,应接不暇,处处被动。
阳刚不能离开阴柔,阴柔不能离并阳刚,有阴有阳,有虚有实,有柔有刚,阴阳相济,虚实互变,柔刚错综,才算是懂劲。
顾留黔注.
有人把步型,步法中的马步(双腿平均负担体重)当做,双重”,力求在练习太极拳套路时甚免两腿有平均负担体重之处。这是误解《太极拳论》中“双重之病未悟耳”的含义。练太极拳套路时既要两腿分清虚实,有利于桩步椒固,迈步轻灵,又要有两腿虚实比例,随着动作转换的需要而随时调整。虚实比例转换时,必须会有两腿平均负担的一瞬间,客观情况需要两腿平均负担重量时,就锚要重心落在双足间,因此不应该把步法上平均负担体重当做双重。事实上,推手时不可能用一条腿来负担体重,一般总是进攻时前足负担多些,引化时后足负担多些,并且有时还有双足平均负担体重之处。
王宗岳《 太极拳论》中说的“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这是明明在讲,推手时当对方用力攻来,如果我也用力去对抗,就是“双重之病未悟耳”生推手时不犯双重之病的方法,一种是对方从左边着力进攻,我左方松柔地引开来力,从右边向他还击。这是“左重则右虚而右已去”的方法,另一种是他从左边着力进攻,我就在左边枯着点,做螺旋式的边化解边反击,这是小圈转关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践,才能运用纯熟.得心应手。
王培生注,
“双重之病”是指推手的双方僵持不动的象征.“偏沉则随”是指一方能以放松即解决了矛盾。练太极拳最怕犯双重之病,一有双重则必与对方相抵抗,对方用力,我也用力,发生丢项,这样就产生了力大胜力小的结果。倘若当对方用力时,我能够松劲不与对方抵坑,而在对方虚弱处加以.
还击,这样就可以用小力而胜大力了。常有许多人练了另少年的太极拳,但因为他们对双重之病了解的不够透彻,所以一上手就被对方制住而化解不开。
要想除去双重之病,首先应往意一招一式的明阳虚实变化。其次要知道粘走的道理,随时随地均能粘走。所谓粘走,即是以一个圆圈、或半个圆圈化开对方的劲叫做走化,同时,用半个圆圈应含有粘劲,以便向对方加以还击,这叫做粘放。任何一个动作都含有进攻和防守的双层含意,随时可攻可守,完全随着对方的阴阳虚实变化而变化,要处处做到敌刚我柔,敌柔我刚,这样才算懂劲。
沈寿注.
对方用劲,我要相应地把自己的劲偏沉子一端(不与对方的实力相顶相撇,这样就能保持劲路的相随而畅通。反之,如我也以重力相抵抗,那便形成“双重”,这时劲路就发生重滞而停顿了。每每见到下了多年苦功而不能运用柔化的人,大抵都是自己(授人以柄)为人所制的。这是没有领悟到自已犯有“双重”毛病的缘故呀皿
要避免犯双重之病,必须弄通明阳对立统一的挤证规律.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两者能相反相成.相互辅助,这才算是懂得了劲的规律。
李文涛注:
虚实变化以沽粘敌人则能顺遂而知敌意。与敌顶撞争力是谓双重,则不能灵活,不能运化则是双重之病。
周稔丰注.
太极拳界对双重理解不甚一致。有人认为双重云奢,若两手用劲与方向皆同,而两足用劲与方向皆同,臂为双重。惟两手用劲与方向相同,为手之双重,两足用劲与方向相同,为足之双重。两手两足同时用劲与方向相同.则为全身双重。这种提法有片面性。照上面说法,简化太极拳中起势则感全身双重之病,岂不一开式就错了吗?显然这样说法是错误的。其所以错误是他未分清双沉与双重的区别,误将双沉理解为双重。
拳论说:“双重则滞。’而“起势”没有任何滞的感觉,又怎能称之为双重呢?《太极轻重浮沉解》中也明确谈到:“双重为病,失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同也。”这里将沉与重剖析得很清楚。“填实”即为“尽实”、“绝实”或“病实”的意思,形容实中丧失弹性,属于失掉灵活的僵力,是一个不符合太极拳要求的病态实。具体说:太极拳中的马步,杨式太极拳拦雀尾中的双手按式、八十八式、吴式、杨式、孙式太极拳中的如封似闭的双手前推等,正确的做法(不失弹性劲)都称之为双沉,不能叫做双重。如果动作僵硬,重滞不灵,方可称为双重.例如马步,两脚相距过宽,下跨太过,失掉弹性劲而影响动作灵活时,即应叫双重。甚至弓步,如果两脚前后相距过长,屈腿膝盖超过足尖,失掉弹性劲而发滞时,也是不符合太极拳要求的,这就犯了半重、偏重,滞而不正的毛病。推手时发生顶牛或步子过大,出现失掉弹性的灵活面发滞时,亦可称为“双重”。总之,凡是不利于肌肉张驰变换,动作丧失灵活协调,
劲力不符合弹性的棚劲都立求是免.次太极拳论》说:欲琏此病(双重)须知阴阳。这实质上主要指的是练拳或推手中处处都要便于伸肌群和屈肌群充分发挥作用,使两群肌肉相擂相成,相反相成,要便于两肌群的收缩和放松、相互变化。这样的转化运用纯熟,就是所谓“阴阳相济”而达到懂劲了.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杨澄甫注:
能懂敌之来劲,加以日日习练,即久练久熟之意。揣摩优是悟想老师教的使用方法极熟,出手心想即至,从心所欲得矣。
陈微明注:
懂劲后可谓入门矣。然不可间断,必须日日习之,处处揣摩,如有所悟,默识于心,心动则身随,无不如意,技日精矣。
许里厚注:
反衬不懂劲愈练愈不精也“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懂劲后能自揣摩,默而识之,有余师也。
姜容樵注:
能粘能走,知阴知阳,谓之懂劲。懂劲后仍须朝夕次习,愈练愈有进步。自己默识揣摩,溶之于心,铸之于手眼身步.心动意至,手足随之,无不从心所欲如愿以偿矣。
顾留馨注:
懂劲以后,粘走相生,越练越细巧紧密,一面实践,一面宁息考,常常趴想,捉摸其中道理,学想并用,就能逐渐傲到从心所欲。身手更为轻灵,威胁力更大,搭手时即能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长短、动向、快慢,依着何处即向何处反击.
王培生注.
太极拳的恨太功夫在于懂劲。要是不懂劲,虽然花了多少年功夫,往往还是未入门径。要想真正懂劲,必须从实践中求,尤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一致,再循序渐进,刻苦钻研,日久之后,才能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沈寿注,
懂得劲的规律以后,就能越锻炼越精熟,再通过不断地认识、思考和实践锻炼,就能逐渐地达到随意运用的地步了。
“本是舍己从人”
杨澄甫注.
与敌对于,只要随人所动,不要自动,由己则播,从人则活,能从人使得落空之妙。由己则不能由己,从人效能由已,此理极确实,极奥妙。同志功夫练不到此地仁,恐不易知耳,此说极明显。佛经云:我说牛头有角,即明显之意也。“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与敌对手,多是不用近,而用远。以辞待动,机到即发为近;出手慌忙,上下寻处击敌为远.太极之巧,分寸之大,毫厘之小,所以不可差也。如差毫厘,如千里之远,练拳对手,同志不可不注意焉。
陈微明注.
太极拳不自作主张,处处从人。彼之动作必有一方向,则吾随其方向而去,不稍抵抗,故彼落空或跌出,皆彼用力太过也。如有一定手法,不知随彼,是谓舍近求远央。“斯之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目可不详辨焉。”太极拳与人粘连,即在枯连密切之处而应付之。所谓不盖毫厘也,稍离则远,失其机央。
以上系武当 山张三丰老师遗论。此论字宇切要,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功夫耳.太极拳之精微奥妙,皆不出此论,可见此术不可以技艺观之也。就管见所及略加注释,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功夫愈探者,读之愈得其节妙。深愿继起者,发扬而光大之焉。
姜容樵注.
太极拳遇敌交手,完全被动,而非主动。任何动作皆随敌之方向动作,而动作不许双重,注意偏沉,若固定着法而袭敌,一味抵抗,是谓舍近求远。动辄反为人制,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故太极之极细微处,亦不容轻忽。盖稍纵即逝,其机必失,学者应视为玉律金科也。
许靇厚注: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随机应变,不拘成见。“多误舍近承远。”不知机而妄动者,动则得咎。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区别甚微,人易谬误“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古人云:“获得真诀好用功。”苟不详为辨别,则真枉费工夫矣。
顾留馨注:
推手本米是舍己从人的技巧,顺应客观规律,不自作主张。如果自作主张用固定的手法,逆客观规律,必然会出现丢、顶、硬撞,不能引进落空,反致失败。这是多误于舍近求远
差之毫厘,结果是谬以千里,练拳、推手也是这样,学的人要详细辨别这个道理.
王培生注
太极拳推手时,… ~是完全被动而不是主动,完全听从对方的动作而动作,处处随机应变,使其落空。这样才符合大极拳的拳理要求反之如用一定着数进攻对方和对方相顶撞,不知随彼,这样就极易被对方所制。这种做法是舍去正道不走而走远道的错汉做法。我们对此决不轻易放过,以免因为这种细微的不同而造成严重的错误。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正可以用来做这件事的比喻。太极拳之精华,均包括在此经中,学者应该加以重视。
沈寿注:.
本来这种战术的原则是“舍己从人”.许多人都错误地“舍近求远,,这真是俗话所说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学拳的人不可不详细辨析啊1 所以我特地作了以上论述。关于“舍己从人”,舍己从人就是随人而动,与人周旋,随机应变,伺机随势而定进退化发。“舍近求远”则指貌视主动,在不得机、不得势的倩况下盲目行动或暴露劲点,结果反被对方利用借力,或者以大力制胜于你。这样就落一个实际上的被动了,成了“ 欲速则不达”,这岂不是“舍近求远”了吗?老一辈的太极拳家常说,这叫傲“白作主张”。意指不问条件和不讲方法地盲动。然而,不具备听劲等基础功夫,是不免要自作主张的。因为感知不灵,就不免时时作出错误的判断。
李文涛注:
总结全篇,其含义实质是:只有懂劲才能从心所欲,而其关键在于舍己从人,以虚静为本。否则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许靇厚注:
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陪衬,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 也。先贤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功夫耳。此系张三丰入室弟子王君宗岳所作,语简而意孩。要之于太极拳之史理,已阐发无遗。
刘晚苍注.
“太极拳经”尚时讲体和用,既讲理论,又游实践,棍然一休。理论的根据是太极阴阳学说,实践的经验是制化粘走关系。行动走架必须上领顶劲,下守重心,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敌我搭手则应立如平准,活似车轮,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化敌为走,制敌为粘,化即是制,粘即是走。阴阳双方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又相互为用。因此,在运动中须“慎察而调之,以平为期”,使阴阳互济。反之,或偏沉则随,或双重而滞,阴阳相乘,则病败自生。由此可见,太极拳术的高妙,不在于力大手快,而在乎善于运用遇直之计,使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从而有四两拨千斤之巧。
拳经指出:要重视对太极拳术的学习,指出学习的途径是由走架而达到着熟,由推手而获得懂劲,则必须精于钻研太极阴阴的理论,勤于练习制化粘走之实践。没有长期的功力,不能使理论与实践豁然贯通,没有懂劲后的习练与瑞摩,就不能述用自如,从必然王国达到自由王国。

郑曼青先生谈心得
一、谈心得
十数年前。有从游者问余曰。先生身兼五艺之长。生平究以教何艺为乐意。曰。以教太极人为最乐。闻之者甚以为疑。曰。似近粗豪马。曰。是非尔所知也。此为人生哲学之结晶者。以其精微而论。较习一切文艺之难。且有过之。决非一般武事可比。曰。愿闻其详。曰。余弱任诗书画三课教授。以教书法为乐。以其含有强身运动之益。强壮将届之年。流离入蜀。以医餬其口。不意医运大行。人皆誉之曰济世活人。然余则以寝食无时。苦不堪言。且日与愁眉苦脸相对。肩人以生死之话。待有笑容焉。则余已不得而见也。惟教太极拳。不独可以袪病延年。心神愉快而已。少长咸集。善与人同。效老莱子之儿嬉。耄年不倦。胜华元化之禽戏。专气致柔。真可谓康乐无疆。若问余四十年之心得。却只有十二字。曰。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曰。请言其效用。曰在人体则气乃率血而行。故气旺则血旺。天富有大气。多取之不以为贪也。力在人体有大用。地贵有载力。倘能接其毫厘。则为用亦无穷矣。致柔则老氏所谓。能若婴儿。则寿亦可以无疆矣。惟此三语。在人身亦为三才。得天之气。则位于上之颠顶泥丸宫一内。可以增长其灵气。下则为地。接地之力。则足底心之涌泉要穴。可以增长其根力。中为腹部之丹田要穴。在腰线间。得能专气致柔。则腰若活泼泼地。则肾气自足。寿能增加也。然习之之法。亦甚简易。一、随时得有空暇。便觉以泥丸宫顶天。吞天之气。沉于丹田。二、得有行动。或端坐。或暇立时。在注意所及时。便欲将足心贴地。进而则欲足陷入地。久之则欲以我之足力。与地心吸力相接。能至此。则我之足已有根矣。三、丹田。古人所谓行坐处卧。不离这个。是要以心与气。相守于丹田。如鸡之孵卵然。此所谓知止。止于至善之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又孟子所谓养吾浩然之气。则皆不离乎丹田也。然此区区之心得。倘能笃而行之。决非等闲之运动可此。袪病延年。犹易事耳。
二 去三病小引
自修新法之作。专为限于工作时间。及妇女忙于家政。与远道不得许可从学者。予以便利。较函授尤为简单。然此着重传授功架之缜密方法已耳。偏于体一方面居多。太极拳原为有斯有用。若必欲求其深造。届时可参阅拙著太极拳体用一书(英文本)。以及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文本)。自可了。惟自修之始。首要务去三病。以不佞四十年之经验所得。能去三病者。笃意遵行。未有不如愿以偿。天资若稍钝者。亦不过费人一己十之功而已。然其病人尽知之。法亦浅近。类多因循自误。不肯果决行之。憋少时亦坐此病。是以言之较切耳。兹约述如下。
第一为无恒之病。仲尼所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巫之为医。非正术也。无恒尚且不可。况由哲学而科学之太极拳乎。太极拳以柔克刚。与专气致柔之旨。则本乎易与黄老之哲理。至于牵动四两拨千斤之作用。施诸事实。此乃科学之千斤顶。俗名之曰压不煞之力学作用。是已成哲学与科之之结晶体。余尤以为中西文化之通。得利赖为桥梁也。岂独体用之裨益已耳。若无恒而学此拳。不仅为多此一举。亦徒有宝山空入之叹。岂不惜哉。憋每恨少日无恒。屡以体弱而习国术。稍得裨益而便辍。旋至三十九年以前。病痨瘵莫能兴。得复习此拳而痊。遂决心不使再辍。当时即将全套拳架。以极快之练法。仅费六七分钟练毕。且早晚只练一套。以期不辍而已。然余当时实亦忙碌。除教课与校务外。连自修也日无暇晷。由是以往。不久却更有进矣。早上起床。非先练拳。则不事盥洗及朝餐。每晚睡时。不先练拳。则不得上床。如是者久之。养成习惯。遂不复辍。其意以为人生以乐为助人。不惜一切之牺牲。今则谋自身之健康。得以袪病。仅早晚费数分钟而无恒。则又何足言推己以及人也。是以自悔其蠢。乃决意痛改其非。
第二为贪多之病。俗谓贪多嚼不烂。老氏谓少则得。多则惑。信矣。憋少有忘年友鲁坚号塍北。余姚人。游雁荡将归。过我曰。昔之君子临别赠言。我亦欲有一言相赠。君家郑虔三绝。君善继之。必传无。君病贪多博学。恐致无大成。听我言。只攻诗书画可矣。余从之。此老余益友也。余有所成就。皆此老之所赐。不能忘也。易之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习太极拳不能异乎是。今得传授一式或二式者。必须潜心娴习。而默记之。方能有得。不然未有不惑也。民国廿七年春。余主湖南省国术馆时。国术为该省全民众之运动。不论男女老幼。皆得学习。余欲普扁推行太极拳。故于每两个月内。即调训全省各县国术馆长及教官四十人。余亲授之太极拳。以时间不敷。故决计删削。以成简易拳套。太极拳原仅有十三式。以沿传既久。式增繁。练习费时。不易普及。余乃删减为三十七式。已较原有之十三式。增多廿四式。此亦因时制宜。忽以余着之简易太极拳以为简也。胜利还者后。持此稿之沪,商诸陈师兄微明。亟称之曰。适与予同意。斿为序以表欣赏。微明君子儒也。决不阿其好以成其恶。间亦有无知者。疑余此举为非。殊不知为绝学阐扬之苦心耳。亦只可置弗论也。
第三为求速成之病。所谓欲速则不达。诚知言矣。务期水到渠成。非可强求。古人对于文艺。尝谓要沈浸秾郁。含英咀华。又所谓涣然冰释。怡然理顺。余谓习太极拳。亦必如此。且此拳术不仅体用兼赅。心手并顾而已。然必须悟彻哲学之原理。获得科之实用。则裨益无穷矣。总此三。得能无法解除。便可顺利迈进。了无阻滞矣。
三 三无畏
欲习太极拳之运动者。其动机不出数点。约言之。有为多病体弱者。因求健康而学也。有为以防不备为自卫计者而也。有为震其术之奇妙。爰求真理而学也。此外有如乘兴而来。与随波逐流及无恒者。不在讨论之列。我所谓无畏者。崟为欲下工夫者而发也。
一、无畏吃苦。怕吃苦。则无进程之望矣。拳论所谓其根在脚。怕吃苦。则脚之落地不得生根。是以脚部之吃苦。有益于心脏及脑部则无疑。其基本方法。初学者早晚抽三五分钟之暇。以一脚立地。左右调换。逐渐久。逐渐低坐。注意气沉丹田。足心贴地。不可丝毫勉强。站桩时。必须出食中二指。扶于椅角或桌边。使其平稳站定。娴习后。便去一中指。只用一食指扶站。久之则站更稳。可嘲不用扶。而自然站稳矣。继此则采取提手及手挥琵琶二式。多下站功。又预备式亦为站桩之浑元功。单鞭为开展功。此于体用皆有莫大之裨益。不可忽视也。
二、无畏吃亏。太极拳要诀曰。舍己从人。舍己从人哪有不吃亏。故髯之十三开卷。便谓要学吃亏。何谓其学也。听人进攻进击。非独不抗。且不还手。尤要黏连贴随。方能轻轻走化。此意匪浅学及粗者所能。况初学者焉得不吃亏。若畏吃亏。莫如弗学。愿欲学之。莫若学吃亏始。学吃亏。便是不贪宜。贪小便宜吃小亏。贪大便宜吃大亏。反此者。即是吃小亏得小便宜。吃大亏而后可以得大便宜。有智慧者。必欲得体用之实。将何从下手。老子不有云乎。专气致柔。便学得吃亏之妙法。则已不畏吃亏矣。歌诀所。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则已得致柔之效用矣。
三、无畏厉害。老子所谓。凶无投其角。虎无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也。又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又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然则凶虎兵刃。亦天下之厉害者。犹不足称。而反独称喻柔弱之水。以其至柔。莫能胜也。是之谓及吾身。吾有何患。纵有兵刃爪角之利。不足为畏也。倘有所畏惧。则精神与体质必紧张。紧张便不松。不松何能柔。不柔便是刚。故真能洞彻太极拳之原理者。便具有大无畏之精神。亦犹孟子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善养吾浩然之气。此亦老子所谓专气致柔。又何厉害之可畏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王宗岳《太极拳论》讲座
太极拳经讲解
王宗岳《太极拳论》讲座(下)
[转载](沈善增)《王宗岳太极拳论》心解
(41)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注解
学习体用王宗岳《太极拳论》(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