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名医王清任及其著作《医林改错》(1)

在历代中医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不是《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这样的被大多数人推崇为经典的中医名著,而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医林改错》。姜春华教授说《黄帝内经》和《难经》这样的经典著作“确有矛盾之处,但前人总是曲为解释,统一矛盾,因之捉襟见肘,不能自圆其说。二千年来无人能指其是非,即或有疑亦不敢明言,直至王氏才勇敢而明确指出。”

姜春华教授对王清任的这句评价很中肯,王清任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惯于因循守旧的中医界极为少见的,敢于用证据来驳倒《黄帝内经》、《难经》和《伤寒论》这种被大多数中医顶礼膜拜的经典的一个另类人物。而且他所批驳的,虽然存在一些错误的地方,但是绝大多数是正确的。

他纠正了中医的许多错误的理念,因此他把他自己的这本薄薄的著作命名为《医林改错》。王清任在传统中医所重视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八纲辨证思想之外,开拓了不但影响了中医,也影响了西医的“气血”理念。尤其是王清任对血瘀症的研究,直到今天仍然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王清任创建的33张处方治疗神经系统病变、血管病变和肿瘤等疾病,有独到的疗效。

已故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提出要把中医的八纲辨证拓展为十纲辨证,所增加的两纲,正是气血,施今墨先生受到了王清任的影响。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成书于道光庚寅年(1830年),是王清任生前仅有的一部著作。该书短小精辟,阅读速度快的人两三个小时即可读完。王的著作刊刻以来,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自1830年北京三槐堂书铺初刻到清朝覆灭的80年间,散见的版本多达40余种,至今,在国内可以见到的版本不少于70种。

此外,此书问世后不久,便被翻译成英法日等多种译本,其英译本最早还刊载于英国的《博学会报》上,欧洲科学界称王清任为“近代解剖学家”。王清任最大的贡献在于他通过真实的对人体内脏的观察,指出了两千多年来中医界的各种著作中对人体脏器的认识的错误。可以说是对迷信《黄帝内经》和《难经》者的当头棒喝。

清代咸丰年间的张润的一位朋友之子患病,当时的中医认为这孩子是中风,所以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用了各种风药治疗他,患儿在服药后四肢抽搐,口眼歪斜,命在旦夕。“忽得一良方,一剂稍愈,三服霍然”(忽然得到一张方子,吃一副药就有好转,吃了三副痊愈),他感到非常的惊奇。他又得悉另一个半身不遂十余年的患者,也是得到一张良方后,行走如故。张润对这些方剂感到很好奇,于是细细的追访这两个患者所用方剂的来源,竟同时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这件事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于是他不惜捐资刊刻《医林改错》。

这里我想讲一个与我本人有关的笑话,曾经有一个对我的文章很不忿的中医爱好者找我辩论,他认为《黄帝内经》不容置疑,当时有个叫张至顺的道长在网络上被炒得很有名,这位中医爱好者举张至顺道长为例,说张老道长就是把道家哲学和中医结合得很完美的楷模。

我刚好对张道长有点了解,就建议这位中医爱好者从张道长的各种访谈中去找找看张道长最推崇的医学典籍是哪一本,后来他告诉我是《医林改错》——这是我早就知道的,我故意让他去找。然后我建议这位中医爱好者花上十几分钟的时间把《医林改错》这本书看一看,哪怕看个开头也好——这本书的免费电子版到处都是,看完后他哑口无言了。他大概这辈子再也不会以张至顺道长为例来证明自己的那些死捧《黄帝内经》的观点了。当然,这两年他也终于醒悟过来,不再以迷信的态度来学习中医了,我个人觉得他的转变多少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有点关系。

年过百岁的张道长很会做人,他深悉中国人因循守旧的传统很深,不愿意与一些执迷不悟者做口舌之争,但是也不愿意说假话,所以他推荐别人去学习《医林改错》,自己不对中医的传统经典发表令一些铁杆的《黄帝内经》迷们不舒服的言论。读者只要翻开《医林改错》,便会看到大量的用事实依据来批驳中医经典的内容,也就不用张道长自己来批判那些被人迷信的中医经典了。据我所知,张至顺道长早年给人治疗过肝硬化和癌症,且有一定的疗效,所用的汤头主要都来自于《医林改错》。

最近有个白血病兼脑瘤患者的女儿找我咨询一些问题,她的母亲患癌后,她靠自己自学的中医知识为她母亲治疗,维持了她母亲多年的高质量的生活。但是她对自己的中医基础还缺乏自信,承蒙她看得起,她有些不明白的地方,愿意付费咨询我。她治疗她母亲,用的主要就是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等方剂,疗效比她找过的中医师开的方子要好多了。

我也一直很想抽出一大块的时间来为《医林改错》做一些注释,我虽然不能完全同意王清任对中医经典的批判,但是对他的大部分观点是深表认同的。我也经常用《医林改错》中的处方来治病,这些方子的疗效很好。

医学是实用性科学,像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这样的小书之所以受到了这么多人的欢迎,是因为王清任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王清任所创的一些知名方剂,如血府逐瘀汤、通窍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和补阳还五汤等,已经广为人知,多数方剂学教材都把他的这些名方列进去了。

今天,一个中医师倘若不知道王清任这个人,不知道王清任的一些经典名方,恐怕是不合格的。即便他们不读《医林改错》原著,他们也会在许多中医书籍和一些名医的医案中看到《医林改错》中的处方。多数西医其实也无意间在采用王清任的治疗方法,或开根据王清任的方剂所制的中成药如血府逐瘀丸(胶囊)等,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个药的源头是哪里。现代西医对脑血栓和许多其他的血管病变采取的溶栓治疗,都与王清任有关。

我打算写作一系列的文章来介绍这位少见的中医创新者和他的著作,其实我之前已经写作过几篇文章介绍他的几张方剂,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全面的介绍王清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供读者们参考。

本文聊作一个开头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疫当前,不妨了解一下中国辉煌独特的医药学
【黄帝内经】话说中医门派之二补土派
读中医书的诀窍
名医方剂《实用中医经典名方荟萃》之三
名医名方---王庆其【结肠炎灌肠方】
陈修园,连和坤都很看重的清代名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