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砂人物 | 陈曼生,文人壶高雅之境的全面进军者

陈鸿寿(1768~1822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恭,号曼生、曼公、种榆仙客、老曼等。曾任赣榆代知县、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


曼生涉猎广泛,被视为一位艺术通才。陈曼生工古文诗词,善书法,以隶书、行书闻名,精于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其生平雅好摩崖碑版,又工诗文,善花卉,擅长书法,尤精隶书,结字简古奇崛,用笔恣肆爽健,独具面貌。


▲百衲


曼生主张制壶创新,因他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形成壶界两大贡献。


第一大贡献,精心构思创作出具有文学意义和美学价值的壶铭。这些壶铭切茶切壶,格调高雅、哲理深邃、耐人寻味,能启迪思想、陶冶心灵。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


▲石瓢


▲井栏


曼生及其幕客等一批文人茶友,如郭频伽、江听香、高爽泉和查梅史等,把金石篆刻技法施展于壶面设计,增添了紫砂铭壶的书卷气和艺术价值,成为时人竞相罗致的艺术珍品。名师做壶,名家书刻,以此有“壶以字贵,字以壶传“之说,迄今曼生壶仍盛名于世。 


曼生以他自身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取诸自然现象、生物形态、实用器物、古代文玩等,精心设计了十八种壶式(实际远不止18种,至少有41种之多)。


▲合欢


▲扁石


壶式造型都是以几何型为主,有较大的可供刻画装饰的面,壶体光洁,线条简练,一扫乾隆年间注重纤巧之风,风格返璞归真,取拙成巧,紫砂茗壶呈现出“方非一式,圆无一相”的气派,款式转趋典雅古朴。


陈曼生设计壶式之所以造型简洁,是为了便于在壶腹镌刻诗文,把文学、书法、篆刻作为主要装饰手段。


▲匏瓜


文人参与制壶,在壶体上镌刻诗文,并非自曼生始,但却由曼公极力倡导而兴盛。他在清代壶史上的重要地位还在于他恢复制壶的手工艺绝技。明末清初制壶大抵以捏造车坯的方法为多,到雍正以后,则以印坯车胎为主,杨彭年摒弃印模重倡捏造车坯的方法。他的作品似乎在随意间完成,但却有一种天然的旨趣。


曼生设计题款的茗壶若无杨彭年之高超壶艺,则无法产生如此巨大影响。他们的默契配合,使紫砂茗壶与诗、书、画、印合为一壶,将紫砂壶进入“文人壶”的高雅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砂刻绘的好坏该怎么看?
文人的紫砂壶,紫砂幸逢陈曼生
民间陈曼生紫砂壶
没有真假?看了这个你才知道什么算是真正的陈曼生紫砂壶!
历史上必须该知道的紫砂大师(四)
收藏的几枚近代篆刻名家的印章 散散心的博客【琳隆雅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