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小柴胡汤的机理、组方特点论小柴胡汤在临床运用谈中医辩证处方用药之要诀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功效卓著、应用广泛的首要代表方剂之一。这个方剂和枢机、解郁结、畅三焦、达气机, 它不仅可以促进五脏六腑新陈代谢, 而且可以调畅人的精神情志, 故发热性疾病用之可退热, 抑郁用之可解郁消愁, 对脾胃肝肠及胰腺的病变用之, 可促进代谢, 妇科病用之可调整月经和治疗带下, 因此古人认为小柴胡汤可左右逢源, 左翼右有, 在临床上不管男女老幼、外感内伤都可用之。

小柴胡汤在临床上被医家们广泛运用于外感发热、胃寒、呕吐、肺水肿、肝胆等疾病的治疗, 由于疗效独特, 它不仅对传统医家的组方用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许多现代医家也对这一方剂极为推崇。人类认识中药, 是由单味药的应用, 逐渐上升到多味药组成的复方应用的, 应当说, 这是一个进步和发展, 那么多种药组合在一起形成这个复方, 那么这就需要人类摸索很长时间, 经过许多临床实践, 才能够形成一个疗效很高的复方。小柴胡汤, 寒热并用, 攻补兼实, 具有很好很高的学术价值, 这对方剂学的发展、对组方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1 枢机之剂, 和法之总方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 是张仲景根据邪犯少阳, 致少阳枢机不利而设, 历来被认为是“和法”的代表方。这里所说的和法实际上是把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特别是把相反相成的两种方法巧妙结合起来, 融为一体, 寒热并用, 攻补兼施, 以达到治疗错综复杂证候的一种方法, 而小柴胡汤的配伍正反映了这一特点。

2 寒温并用, 攻补兼施 

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法半夏、人参 (党参) 、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方中以辛开散, 以苦降泄, 以甘益气, 补虚、和中, 共奏清解宣散表里、疏调肝胆脾胃、调和内外阴阳、调达上下升降之功。

从组成药物的性味来看, 其配伍有三个特点:①柴胡、黄芩性味均属苦寒, 但柴胡味辛, 气味俱薄, 具有轻清升散的特点, 而黄芩气味较重, 降泄作用较强, 两药相配, 性寒而升降并用。②生姜、半夏性味均属辛属, 但生姜以辛散作用为主, 而半夏具有降逆特点, 两药相配性温也是升降并用。③人参、大枣、甘草性属甘。

从组成药物的药效配伍来看, 其配伍特点也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柴胡、黄芩合用, 透邪解郁, 清泻胆热, 达到和解少阳的目的, 使气郁得达, 火郁得发, 以祛邪为主。②生姜配半夏为止呕圣药, 使胃气得以和降, 以调畅气机为主。③人参、大枣、甘草配伍, 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防患于未然, 以扶正为目的。

综合小柴胡汤的性味功效, 可以看出该方集寒热、升降、补泻于一方, 既各奏其功效又相辅相成,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从而达到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的目的。

3 调达上下, 宣通内外 

《伤寒论》指出:“伤寒中风, 有柴胡证, 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仲景明确提出了小柴胡汤的适应证。在临床应用中, 柴胡证有两类证候即必然证和或然证。必然证是指“寒热往来, 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四大症状, 这些症状是临床上必然出现的, 反映疾病的本质, 所以只要出现这些必然证, 便可确定为柴胡证。或然证是指“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满、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或咳者”, 这类症状既可见了, 也可不见, 既可多见, 也可少见, 所以不一定要具备。从逻辑上来断, 柴胡证应是指其必然见证, 即寒热往来, 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食, 心烦喜呕。

从柴胡证的病机来看, 寒热往来属少阳半表半里的典形热型, 少阳属半表半里, 又为枢机, 出可达表, 入可在里, 邪入其地, 则正邪分争, 正胜则热, 邪胜则寒, 故可出现寒热往来, 它属传统意义上和解法的范畴。但胸胁苦满, 是邪犯少阳、经气不利之故, 盖足少阳之脉下胸中贯膈, 循胁里, 正当胸胁之分, 此证按理应属经络表证。而嘿嘿不欲饮食则属胆火内扰, 影响胃之功能, 已完全属里证。心烦不安, 则属胆火内郁上扰, 也属里证。因此, 从病机来看, 柴胡证有里证, 有表证, 也有半表半里证。

从这个角度分析, 小柴胡汤被认为是和法的代表方, 不是因为它仅仅可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 而是因为它寒热并用, 升降并用, 攻补兼施, 把各种方法特别是相反相成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才是和法的真正含义。

4 师法不泥方, 治病不离证 

小柴胡汤组方严谨, 临床疗效确切, 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出现这一现象, 可能与目前疾病谱的变化有关。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增多, 个体素质差异日趋复发杂, 疾病的病因、病机也变成错综复杂, 不少疾病往往寒热、虚实错杂、气机逆乱, 很难用单一治法去组方治疗, 而小柴胡汤刚好能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小柴胡汤及其变方治疗的病症的确不少, 但必须按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来应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具备柴胡证, 这是应用本方的基本指征, 这些指征即可出现于表证, 也可出现于里证、半表半里证。要按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 遵仲景“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之旨。其二, 要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张仲景立小柴胡汤, 寒温并用, 攻补兼施, 达到通利三焦, 调达上下, 宣通内外, 和畅气机的目的。方中药物变化可以根据疾病的变化, 按其性味功效随证加减。其三, 合其它方药随证化裁加减, 灵活应用。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 小柴胡汤“和法”本质就是融各种方法于一方。所以在临床运用中可以根据根据病情需要, 合其它方, 甚至数方于一方, 充分体现小柴胡汤组方特点。

5 病案举例 

5.1 发作性睡病

患者张某, 女, 71岁, 退休干部。述多年来经常发病, 发病前即感头部有蒸热感, 且昏昏欲睡, 有时甚至在做事时可当即倒下而睡, 但体温不高, 呼之能醒, 醒后又睡, 不吃不喝, 1、2天后逐渐好转, 恢复后无异常表现。长期经中西医治疗可减轻症状, 但始终不能控制其发作和延长发病间隔期。2000年5月来我处诊治。症如上述, 察脉弦长有力, 舌红苔白。此属少阳枢机不利, 痰热上蒙, 上下升降失常, 阴阳失和所致。拟小柴胡汤合温胆汤。药用:柴胡12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党参10g, 甘草6g, 枳实10g, 竹茹15g, 陈皮10g, 生姜3片, 大枣5枚, 3剂。服后症状明显减轻, 第2天即恢复正常。因见其有效, 即备药在家, 每于稍有发病先兆时即服之, 可控制其发作, 近年来, 发作次数大大减少, 且症状亦轻, 基本治愈。

5.2 汗症

患者林某, 男, 74岁, 退休干部。2001年5月24日就诊。自述近半个月来, 无论白天或夜间, 出现颈以上出汗, 颈以下其它地方无汗, 尤以夜间为甚, 时轻时重, 并无其它不适, 但以汗湿衣领及枕头为之烦心, 要求诊治。察脉弦稍细, 舌红苔白, 且伴口中微苦稍干渴。此少阳枢机不利, 上下升降失常, 阴阳失和所致。拟枢转少阳兼益阴固涩之法, 用小柴胡汤加味。药用:柴胡12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党参10g, 甘草6g, 百合15g, 煅牡蛎25g, 龙骨15g, 大枣5枚, 3剂愈。

5.3 耳根周围发热疼痛症状

患者赵某, 男, 45岁, 在职干部。2001年4月2日就诊。述左耳根周围大范围皮肤发热、疼痛, 同时伴咽痛且干枯已十多日, 经西医消炎治疗无效, 遂来我处诊治。余观左耳根部皮肤并无异常, 但触之疼痛, 咽部鲜红, 扁桃体不肿大, 舌红苔黄微腻, 察脉浮弦, 此为风热之邪客于少阳经脉使然。拟小柴胡汤加减以清疏和解之。药用:柴胡15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甘草6g, 防风12g, 玄参15g, 蝉蜕10g, 板蓝根15g, 蔓荆子10g, 3剂。服后症即减轻, 舌苔转白腻, 于上方加藿香10g, 佩兰12g, 再服6剂愈。

5.4 感冒变症

患者李某, 女, 62岁, 退休职工。述5天前因晚上受凉而出现头痛、怕冷、流清涕等症。自服复方感冒灵后, 上症基本解除, 但于第4天开始, 自觉胸部微闷, 饮食减少, 感觉头脑不清醒, 健忘, 经人介绍来诊。观其人并无神志障碍等症, 察脉弦紧稍细重按乏力, 望舌淡苔白稍厚, 此邪入少阳, 枢机不利, 上下气机升降失调所致。拟小柴胡汤原方。药用:柴胡18g, 黄芩10g, 党参10g, 法半夏10g, 甘草6g, 生姜3片, 大枣6枚, 2剂, 服毕头已清, 胸不闷, 饮食增加, 又服2剂痊愈, 患者惊为神奇。

5.5 内耳眩晕症

患者王某, 女, 57岁, 退休职工。2003年10月30日就诊。述3天前突发眩晕, 动则呕吐, 并觉房屋转动, 已在个体诊所输液2天, 症状有所减轻, 但仍觉头晕目眩, 温温欲吐, 两耳似有阻塞感, 全身乏力等, 观舌红苔白厚, 脉弦缓, 余以为当从“少阳中风, 两耳无所闻”, 并结合现代医学认为与耳中迷路水肿有关论治, 拟和解少阳, 疏调肝胆脾胃兼化痰利湿之法。用小柴胡汤加味治之, 药用:柴胡12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党参10g, 天麻10g, 茯苓15g, 泽泻15g, 生姜2片, 大枣5枚, 3剂。服后症状大减, 再服3剂而愈。

5.6 咳嗽症

患者薛某, 男, 63岁, 退休干部。2000年7月26日就诊。述感冒后经静脉输液症状减轻, 但继而咳嗽加剧痰多, 特别在下午3~5点左右觉有寒热不适, 每天如此已1周左右, 同时每天均服用止咳及消炎药无效。望舌红苔白, 察脉弦紧。此日晡寒热, 邪正相争少阳证, 然又兼痰多苔白, 用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味。药用:柴胡12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党参10g, 陈皮12g, 茯苓12g, 川贝母10g, 杏仁10g, 紫苏子12g, 甘草6g, 生姜3片, 大枣5枚, 共服6剂愈。

对于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历代医家多以《伤寒论》所论外邪既不在太阳之表而汗之, 又不在阳明之里而下之, 惟邪客少阳之半表半里用此汤以和解之;或以《伤寒论》所述“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然作者认为除以上所述外, 更应充分利用小柴胡汤上述之功用, 并结合少阳经脉循行的部位、发病时间、发病机制与相关的舌 (以舌淡或红、苔白或薄黄为主) 、脉 (以弦脉为主) 等四个方面而灵活应用于临床各种复杂病症之中, 无论外感、内伤, 只要临床病症与上述四个方面有一、二个方面相符, 均可考虑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在上述病例中, 如耳周发热疼痛症则主要是从少阳经络循行部位而应用的;其就内耳眩晕症亦考虑与络络循行相关;再如咳嗽症则主要是从少阳发病时间上来考虑的;其它如发作性睡病、汗症、感冒变症以及内耳眩晕症均主要是从病机上来考虑的, 都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临床上的病症是杂乱无章的, 不典型多于典型, 各种证候常以并病或合病的形态出现。在纷繁的临床表现里常有少阳见证, 但又不是单纯的少阳证。上述病案中, 少阳证只是病证中的一部分, 医者抓住一二个少阳见证, 以此为着眼点, 或说为切入点, 进行辨证论治, 而后以小柴胡汤为基本方 (或说框架) 进行加减, 最后开出一张脱胎于小柴胡汤的对证方子。这就是《伤寒论》说的“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说, 小柴胡汤之所以应用广泛, 不光因为方剂本身的功效, 更主要的是用方的技巧。

5.7 肝炎呕吐

患者朱某, 男, 28岁, 2000年5月14日诊。患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恶心呕吐3天。经西药治疗仍呕不止, 遂要求服中药。诊见:患者以干呕为主, 每小时6~7次, 不思食, 口苦心烦, 面目色黄鲜明, 腹不满, 大便正常, 小便黄, 右胁隐痛, 舌红, 苔黄腻, 脉弦。证属肝胆湿热, 郁阻犯胃, 治以清热化湿, 和胃止呕, 以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黄芩、半夏、藿香、滑石各10g, 茵陈30g, 白豆蔻5g, 生姜3片, 通草8g。每天1剂, 水煎服, 2剂服完呕止能食, 后治以健脾利湿疏肝渐愈。

5.8 妊娠呕吐

患者李某, 女, 28岁, 2001年10月初诊。妊娠2月余, 呕恶7天, 日渐加剧, 经中西药治疗无效转诊于余。诊见:患者神疲乏力, 面色萎黄, 呕恶频作, 吐出少量苦水痰涎, 不能进食, 心烦, 口苦, 渴不欲饮, 腹不满, 舌红, 苔薄黄, 脉弦稍滑。证属胆火犯胃, 胃失和降。治以和胃降逆。处方:柴胡、党参各7g, 黄芩、半夏各10g, 生姜4片, 大枣3枚, 甘草2g, 紫苏叶5g, 鲜竹茹适量。每天1剂, 水煎服。服2剂呕恶减, 可进少量米粥。守方加砂仁4g, 再进3剂, 仅偶有恶心, 继以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而安。

5.9 胃炎呕吐

患者马某, 女, 31岁, 2004年2月6日初诊。恶心呕吐14天, 伴上腹部轻度灼痛。患者素有胃炎病史, 此次病发正在外地打工, 发热恶寒, 身痛不适, 经服西药热退, 却增呕吐, 继续治疗, 呕恶有增无减, 急返家中入住某院, 经治5天后, 病未见好转, 求治于余。诊见:患者面色白, 精神疲惫, 少气懒言, 呕恶。每隔5分钟发作1次, 仅呕出少量痰涎, 味酸, 干呕为主, 胃脘饥嘈, 微有灼痛, 心胸烦闷不思食, 口苦, 渴不欲冷饮, 腹无胀满, 大便软, 小便黄, 舌红, 苔黄薄腻, 脉弦细。病乃外感继发胃炎呕吐, 又因旅途未能及时治疗, 致胆火内郁犯胃, 治以清胆和胃。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6g, 黄芩8g, 半夏10g, 党参7g, 赭石30g, 甘草3g, 生姜3片, 大枣3枚, 煅瓦楞子、茯苓各12g, 白豆蔻4g。每天1剂, 水煎服。服1剂呕恶减, 能进少量糜粥。再剂呕恶止, 思食, 心下仍微灼痛。守方去白豆蔻加白芍10g, 蒲公英15g, 又服3剂后, 面色红润, 思食, 遂以四君子汤调理而愈。

从以上案例可见小柴胡汤所治呕吐, 已逾少阳病范畴, 紧扣“心烦喜呕”这一主症, 临床运用得当可得心应手。值得探讨的是, 仲景只言喜呕不言喜吐, 有物有声谓之呕, 有物无声谓之吐, 有声无物谓之干呕。邹润安曰:“吐为阴, 呕为阳;吐有寒, 呕有热;吐属虚, 呕属实”, 呕、吐有别, 不可混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逆冲上, 皆属于火”, “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 皆属于热”, 可见呕者多属火热。就病变而言, 肝胆之邪最易犯胃, 喜呕则提示胆火 (热) 犯胃, 当为小柴胡汤证。据临床观察, 小柴胡汤“喜呕”以恶心、干呕为主, 且较急迫频每, 并见心烦口苦, 或有胃痛吐酸。盖胆为起病之始, 胃为传病之所, 胃无有形之邪, 胆火犯胃无物可吐, 故以干呕为主, 火性急迫故呕亦频繁, 胆火上炎故口苦心烦, 犯胃则胃痛吐酸, 呕可激发气火上乘, 加重心烦, 心烦不安又加重呕吐, 喜呕与心烦并行, 喜呕伤胃, 干呕则耗津不甚, 用小柴胡汤清胆益胃和中, 与病机吻合, 故收效亦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个”泻心汤“方证及临床验案
经方「小柴胡汤」临证心悟
神奇的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逍遥散、蒿芩清胆汤、半夏泻心汤典型舌像
那些常常被用错的中成药
每日学一味药——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