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头条文章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文/千窨

六年前,第一次听你的声音,你唱《空城计》,那一年,我十四岁。

六年后,我拿起耳机,听你的《牧羊人》,这一年,我已经二十岁了。

你在上海,我在天津。其实,当初报志愿时,本来是选择了上海的大学。那时心里盘算,江沪一带,无论京剧、昆曲,都有专门的剧团,闲暇时便可去观看。可惜造物弄人,我没能如愿。七月,我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来到了天津,这个传说中的曲艺之乡。

我最早接触到的戏曲是昆曲,昆曲与京剧相比,有一种柔韧的美,这种柔是渗透在血液中的。我第一次听昆曲是在十岁时,那时电视里播放《牡丹亭》的选段,“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当听到这句时,我在电视机前愣住了,很久才回过神来,真的喜欢,仅此而已。

初中时,有一篇课文,讲的是《空城计》,课文的附录有一段唱词,是那段经典的二六。我回家后在网上搜了这段来听,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你的声音。很喜欢你那种中性的声音,清越流畅,中庸平和,恰到好处。声调即不高,也不低,听着很舒服。

初中毕业后的暑假,看了电视剧《荀慧生》,在剧中有讲到荀先生练戏的经过,这时才体会到戏曲工作者的不易,戏曲工作者在小众空间中经历着身心的历练,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文化和艺术的传承,而京剧文化变得很小众,尤其体现在年轻人当中。我承认,我是小众的,在各个方面。这种小众是很难被接受的。但是他们会迎难而上。因为他们心中镌刻着这样的信条:只要有传承,便会有希望。

高中时期,我开始广泛的了解京剧,暑假时,听你唱《珠帘寨》,字字珠玑,唱念做打都给了我很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高二那年,历史老师讲到名画《同光十三绝》,我心中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到高中的后期,临近高考,那是最艰难的时期。我的成绩极度地不稳定,心里也很焦虑,每当我焦虑时,我就打开手机,听你的唱段,以此寻得静谧。就像是袁腾飞老师说的,“只要胡琴一想,什么都忘记了”

今年三月,又听到你在上海主演京昆演音会的消息,非常的激动。我认为,这不仅是京昆名家的荟萃,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承。可惜由于学业,有一次错过了。真挚地希望您能来天津,也在这里上演一场演音会。将这种文化传承的形式传播开来。

唐代诗人崔道融在其著作《梅花》中写道:“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诗人隐隐动了徘恻之心:“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悔之意干万不要轻易予以摧残,让她多开些时间吧。”

真心地希望你安好。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继承、创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李健又火了,更惊艳的,是现场的两个姑娘……
精神的传承比技艺的传承更重要
新时代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守护
中华戏曲名师传承训练营活动圆满落幕
中华戏曲名师传承训练营活动收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