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值得收藏的儿科急救全攻略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主要有烧烫伤、外伤、动物咬伤、中毒、异物吸入、溺水和触电等几大类。在中国,儿童伤害的预防知识教育已在不断加强,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应该多注重行为的指导和安全工具的使用指导, 这样可以帮助家长在认知的基础上,更知道该怎样做。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急诊科的马文成医生呼吁家长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班,提高准“实战经验”。


家中何处最伤童?客厅厨房和楼梯


据统计,急诊科就诊患儿中,年龄在一个月到三岁之间的占78%,而一岁以下的孩子接近半数。2013年该中心接诊的各类中毒和吸入异物患儿中,误食药物的孩子最多,占三成,其余依次为误服洗洁精等有毒液体,气道异物,误服杀鼠剂和杀虫剂、吞入固体等。


发生意外伤害的儿童中,以四岁以下最多,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伤,非致命伤以跌落伤居多,致命伤则以高空坠落、溺水和异物窒息。这些情况本可以避免——有的家长忙于埋头刷手机,抬头一看,孩子已受伤。儿童意外高发的情境主要有家庭发生变故时,家长吵架时,因搬家或探亲旅游而处于不熟悉的环境时,居住地环境差或拥挤,家长匆忙、注意力不集中时,或者忙于工作时等。


从时间分布来看,儿童意外伤害多发生在傍晚、周末、夏天和假期。总体来说,儿童最容易发生意外的场所就是家里,而家中最危险的地方莫过于客厅、厨房、餐厅以及台阶和楼梯处。专家提醒,家长要保证家中楼梯、台阶无障碍,避免孩子独自在可能发生危险处玩耍。


专家提醒——掌握“ABC生命三角”判断宝宝安危


若有意外发生,家长首先要判断伤害的程度,建议掌握“ABC生命三角”,也就是通过观察孩子的外形(Appearance)、呼吸(Breathing)和循环(Circulation),来初步判断。如果孩子精神不佳,不清醒、嗜睡或烦躁,脸色发白、发青,呼吸不顺畅、喘粗气或无呼吸,手脚发冷,则提示可能处于呼吸衰竭、休克早期,也有可能发生心肺骤停和气管异物窒息。前两种情况需要尽快送医,而后两者则应立即进行现场施救,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去医院的路上。


现场急救首要原则是维持生命。其次要降低伤害程度,避免二次伤害,例如脱离伤害物、固定、止血等。再次,减少痛苦。最后别忘及时正确地转送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急诊科主任朱翠平医生在“名医大讲堂”上讲了一个实例:一个孩子在家发生抽搐,一度心跳停止。家长及时拨打120,救护车将其送到附近医院进行急救。但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救治条件,家长执意将其转入市妇儿医疗中心,结果孩子刚转院,人就不行了。

“像这种急危重症的患儿,如果状态已经很差,就别转院了,应该尽快抢救。”朱医生说,前几年还有鱼骨卡喉的孩子,因送院时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孩子刚被放到病床上,鱼骨就刺破喉管,扎入大动脉,不幸离世。(T_T)以下请家长强记!



专家支招——八类意外伤害如何应对


1.溺水:无反应无呼吸,马上做心肺复苏

首先,立即让孩子离开水面,清除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接着,解开孩子衣扣、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检查反应和呼吸,如果无反应、有呼吸,将其头偏向一侧,就地平躺。如果呼吸微弱,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如孩子呼吸、反应皆无,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施救前要先拍拍孩子的脚底,如果没有反应,要马上快速按压心脏。”马文成提醒,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胸骨中线,新生儿为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每分钟至少要按100次,按压婴儿时可用单手数根手指或双手环抱其胸部,用拇指同时按压,婴儿的按压深度约为4厘米,儿童为5厘米,要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有人担心用力过大会把肋骨按断。但就算发生这种情况,也好过用力太小,心脏不能复跳导致孩子死亡!”马文成医生呼吁家长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班,提高准“实战经验”


2.烧烫伤:流动凉水冲洗,别涂牙膏

烧烫伤应立即用流动自来水或者牛奶、饮料等凉的液体,冲洗烫伤处皮肤10~20分钟,以降低温度止痛,千万别用冰水或冰液体冲洗。要注意去除伤处的衣服,如果皮肤被衣服黏住,不要强行撕掉,也不要把烫起来的水泡弄破。烧烫伤处不要涂牙膏、油性软膏,注意保暖。妥善保护伤处表面,可将毛巾用冷水冲湿并稍微拧干轻轻覆盖,不可使用冰水。

3.跌伤:皮肤肿胀,先冷敷再热敷

轻微摔、跌伤发生时,如果表皮擦伤,先清洗,然后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如果局部肿胀青紫,先做冷敷,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淤药物或者热敷。如果被锐器戳伤后,出现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机会比较大,可考虑就医。

4.撞伤头:六种症状需马上送医

孩子出现头部外伤时,首先要判断大脑有无受损。出现下列症状必须立即送医院——意识不清、躁动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双眼上吊或口角歪斜或肢体单或双侧瘫痪,抽搐,呕吐频繁,耳鼻内流血或流水。

如果孩子撞到头后立即大哭,并能述说事情的经过,通常情况不是太严重。但为防万一,家长要在48小时内认真观察孩子的表现。首先,要让孩子仰卧休息,用枕头垫高头部。其次,孩子睡觉时,应隔一段时间叫醒一次,看看其反应如何。如果孩子滑倒或从高处跌落撞到头,颈部可能受到强烈撞击,需固定颈部:让孩子平躺,使背部伸直,不要移动头部和颈部,可将毛巾或衣物等卷成圆筒状,放在颈部的周围固定。由于头部皮肤内血管比较多,当出血较多时,可以用干净手巾或纱布压迫止血。别让孩子情绪太激动或者兴奋,以免加剧出血。如果只是面部淤血、头皮血肿,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局部冷敷,但切忌揉搓。

5.骨折:止血后固定骨折肢体

孩子跌倒后如果疼痛难忍,跌伤部位动不了,或有明显肿胀、畸形,通常出现了骨折。如果骨折处皮肤未出现破损,属于闭合性骨折。而开放性骨折能从皮肤破裂处见到被折断的骨头。骨折后首先要止血,可先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血管上端,用干净的纱布、绷带等包扎伤口,不便包扎的伤口可扎止血带止血,然后用木(纸)板等坚硬物固定骨折肢体,减少骨折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6.异物误吸:孩子脸色青紫,马上排出异物


容易被孩子误吸的有花生、瓜子等,小宝宝则有可能在呕吐时呛入奶液、胃液。误吸异物可致命,一旦发生大的气管误吸,家长要第一时间进行急救,不要浪费时间送医。对于暂时不危及生命的疑似误吸,则应尽快送医。

要特别警惕的是大气管阻塞,表现为剧烈的、刺激性呛咳或气急和憋气,短时间内即可发生憋喘危及生命,表现为孩子脸色青紫,喘不过气来。此时应马上进行异物排出。对一两岁以下的小宝宝,家长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将宝宝放在腿上,背部紧靠着家长的胸部。家长用手使劲向后向上挤压宝宝的上腹部(脐上区域),压后随即放松。反复数次。如果宝宝已能独立站稳,可以采取站姿,上身略向前倾。家长用双臂从身后将宝宝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握拳,顶住其上腹部,左手则按压在右拳上,然后用力向上、向后,猛烈而迅速地挤压其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

7.误服液体:有些情况不能催吐

当孩子出现误服异状时,要先确定误服了什么东西。外用药品大多具有毒性及腐蚀性,鼠药、酸碱类液体危害更大,都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需要强调的是,不能盲目进行催吐。婴幼儿,或者孩子已处于昏迷状态,或者误服汽油、煤油和腐蚀性液体时,催吐有可能造成窒息和对食道的再次损伤。6岁以上儿童如果没有出现上述情况,则可以考虑催吐。

当误服强碱物时,可服弱酸性饮品食醋、柠檬汁、橘汁等。误服强酸物时,可服弱碱性饮品如肥皂水,或生蛋清保护胃黏膜。误服碘酒时,喝米汤、面糊等淀粉类流质可阻止碘吸收。错喝癣药水、止痒药水、驱蚊药水等时,多喝浓茶,茶叶中的鞣酸有沉淀和解毒的作用。急救处理后要及时送医,别忘了带着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呕吐物。

8.触电:先关电闸再救孩子

切记先关电源或电闸,再接近孩子。不能关电源时,用干燥木质或塑料物品推开孩子,当孩子脱离电源后,根据患儿有无反应马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急救。假如孩子有反应,属于轻症,应该就地平躺,仔细检查身体,暂时不要起身走动,防止继发休克出现。假如孩子没有反应,但仍然有呼吸,让孩子就地平躺,如果已经无呼吸存在,要立刻开始心肺复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溺水急救:伪科学太多孩子好苦【转藏】
孩子遇到意外伤害时掌握这些方法能救命
不论你是家长还是医生、护士,这篇儿童危重急救方案,都值得收藏
儿童常见八类意外伤害如何应对?
2岁男孩吃瓜子噎死,异物卡喉怎么办
2岁男童被噎昏迷,路过家长紧急施救!拍背?你可能学了个假的“海姆立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