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下第一史上最牛的老丈人—独孤信

天下第一史上最牛的老丈人——独孤信

李、杨、刘、独、宇文五姓和独孤家族有着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

提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会认为最牛的老丈人是国丈,即皇帝的老泰山。中外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皇帝,当然也会出现很多国丈,当国丈也就不足为奇了。奇就奇在,古今中外无数国丈中竟然有一人做了三朝国丈,而且这三朝还不是碌碌无为、默默无闻的小国,而且是影响中国甚至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泱泱大国,此国丈所生的七个女儿中竟然破天荒的有三个女儿都是皇后,这不但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在外国历史上也绝无仅有,真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称此人为史上最牛的老丈人一点都不夸张,这个人就是——独孤信。

一、最牛女儿

独孤信(公元502年~557年),南北朝时期北周云中(今大同)人。一生育有六子七女,虽然六子俱任官职,只是成就都不大,但七女中的长女、四女、七女却让独孤信声播天下,名震四海,典型的阴盛阳衷。长女独孤氏嫁给西魏王朝的创立者宇文泰的长子宇文觉,被封为明敬皇后。四女嫁给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李?-573年),李渊建立大唐后追封母亲独孤氏为元贞皇后。七女独孤迦罗嫁给隋朝开国皇帝文帝杨坚,被封为文献皇后。三朝中,除西魏势力稍逊、影响稍小外,隋唐两朝,特别是唐朝,那可不得了,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289年历史21位皇帝身体里都流淌着独孤家族的血液。你说独孤信这老头厉害不厉害。至今中国数以千万计的杨氏、李氏、宇文氏后人都和独孤家族有着或多或少的血缘关系。再加上公元494 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独孤氏改为的众多刘姓后人更是独孤家族的直系血脉。试想一下,目前13多亿中国人中李、杨、刘、独、宇文五姓中到底有多少人和独孤氏有关,真的无法统计,但肯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说独孤家族改变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话有点大,但独孤家族至少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小影响。这一点都要归功于这个独孤信老头。

二、最牛职务

前面《独姓起源考》一文中提及,独孤氏起源于匈奴,但随着匈奴的衰落及鲜卑的崛起,独孤氏慢慢鲜卑化成鲜卑人。北魏初期共有四十六个部落,其中鲜卑化的匈奴独孤部地位显赫,它世代与拓跋部王室联姻,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硅的祖母,第二代皇帝拓跋嗣的生母皆为独孤氏。独孤信便出生于这样的一个显贵家族之中。其祖父独孤俟尼担任过边塞重镇沃野军镇的将领。独孤俟尼辞世后,独孤信的父亲独孤库继任部落酋长。独孤库英勇豪爽,讲求节气,北镇人民无不敬服他。正是由于有这样的高贵血统相传,再加上他的后天努力,独孤信从年轻时就表现出少有雄才大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屡立战功,所任官职一升再升,身兼多项高官要职,甚至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先后历任别将、员外散骑侍郎、新野郡守、荆州防城大都督、武卫将军、浮阳郡长、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军事兼尚书右仆射、荆州刺史、车骑大将军、河内郡公、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加授太子太保、大司马、柱国大将军。隋文帝即位后,赠太师、上柱国、十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封赵国公,邑一万户。一人先后担任二十多种高官要职,声名显赫,其功其德其才其位有谁可以与之媲美。

关于独孤信一人所担要职,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的一件稀世国宝——南北朝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足可以证明。该印质地为煤精,呈八棱多面体,共二十六个印面,在其十八个正方形印面中,有十四个印面上镌刻有印文。其印文分别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独孤信白书”、“信白”、“信启事”及“耶敕”、“令”、“密”。独孤信组印不但材料与形状特别,而且集多面印文于一体的印章在中国玺印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故被称为“稀世国宝。

三、最重信义

君子最讲信义,独孤信绝对是讲信义的典范,是当之无愧的君子。

独孤信本名叫独孤如愿,并不叫独孤信,那为什么改名叫独孤信呢?原来是独孤如愿非常重信重义,《周书·独孤信传》称“信著遐迩”,宇文泰因此赐其名为信。有三件事情可以说明独孤信是如何重信重义的:

一是北魏末年,权臣高欢在朝中掌权,想自立为帝,孝武帝实则是他手中的一个傀儡,二者的矛盾愈演愈烈。永熙三年,孝武帝拉拢宇文泰等人,决定与高欢决一雌雄,被高欢打败,最后只得西逃长安。此时正镇守边关的大都督独孤信面临两难选择,要么追随孝武帝,要么拥护高欢。特别让独孤信为难的是当时他的父母妻儿全在高欢的辖地之内,若追随皇上,家人有可能被高欢所害,落下“不孝”的骂名。但孝武帝毕竟是一国之君,身为下官不为其尽忠又会落下“不忠”之嫌。自古忠孝两难全,最后独孤信毅然选择了忠,追随皇上西入关中。孝武帝心中真可谓感慨万千,叹声说:“将军今能辞父母,捐妻子而从朕,‘世乱识忠良’,此话当真不假呀!

二是独孤信驻守穰城(今河南邓县)时,被东魏大兵围城,因西魏援军久久不至,终于寡不敌众,无奈弃城南下投奔梁朝。南梁的都城建康是一个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繁华富庶的都市,但这一切都不能吸引独孤信。他虽身居其中,心却无一日不思念着北方故土,终日郁郁寡欢。他几次上书给梁武帝请求北返,三年后,梁武帝才允许独孤信北返。独孤信闻讯后,欣喜之余不禁泪下:“我苦苦期盼达三年之久,终于盼来了今日!”临行前,他向梁武帝告辞。武帝问他:“朕闻你父母均在山东,不知今将何往?”独孤信不假思索地说,“为君臣者岂能因顾念家人而事二君乎?”梁武帝听后感到十分惊奇,他没想到这位北方蛮族之士竟会如此注重忠义礼节,遂备厚札相送。

三是独孤信兼通文武之道,能张能弛,不仅是一名英勇善战的武将,也是一位长于治理地方的官员。陇右是西魏的后方,各民族杂居在此,地方豪强势力盘根错节,人们一旦有冤屈上诉,几年都得不到解决。这里是一块是非之地。西魏朝廷也为此大伤脑筋,数易刺史,但均不能改变这种状况。大统四年,独孤信任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独孤信对当地的情况早已有所耳闻,但他毫不畏惧,决心治理好陇右。上任后,他立即着手办理数年来积压的案件。他铁面无私、据实查办,不论犯人有何后台,均按其罪行加以处治。这样,百姓们郁闷心头已久的冤气终于得到化解,心相归之。而当地豪强亦被他的此举所威慑,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作威作福了。收拢民心之后,独孤信又“示以礼教,勤以农桑,”几年下来,州府府库充实,百姓也日渐富足。邻地的流民见之,纷纷举家投附,秦州所辖户数一下子增加了几万。顿时,独孤信名声大噪,“信著遐迩”,宇文泰因此赐其名为信。

四、最美男子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已成定论。如果要评四大美男,向来说法不一,但较为集中的意见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独孤信虽然没有被列入四大美男,但按今天的标准绝对称得上是帅呆了,酷毙了。你如不信,有史为证,《周书·独孤信传》称信“美容仪,善骑射” 。少年时代喜爱修饰,讲究穿戴,故在军营之中享有“独孤郎”之美称。独孤信天生一表人才,风度翩翩,风流倜傥,才貌出众,并且武功高强,骑马射箭,无所不精。他能征善战,所向披靡,曾单枪匹马于千军万马中生擒敌大将袁肆周,声名大振。如果这些还不能说明他有多帅,有一个故事你看后绝对叫绝。《周书·独孤信传》称“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意思是说独孤信在秦州做官时,有一天出城守猎,傍晚回城较晚,怕城门关了,于是快马加鞭急驰入城,帽子被风吹歪了也来不及扶正。谁知第二天,奇迹出现了,秦州城内所有男人都把帽子歪戴着来模仿独孤信。呜呼,你能从历史上再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这说明独孤信在当时是绝对的一号美男帅哥,其拥有的粉丝之多,其对粉丝的影响之甚,比我们今天的一些明星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一般女儿遗传父亲较多,他有三个美如天仙的皇后女儿,你说这个老头能不帅呆酷毙吗?

综上所述,独孤信有以上四最,你说他不是史上最牛的老丈人,谁还可以配这个称号。

(“侧帽”的典故后来被引用为风流自赏的意思。北宋词人晏几道曾在“浣溪沙”中有云:侧帽风前花满路。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风长应侧帽,路隘岂容车。” 宋杨亿《公子》:“细雨垫巾过柳市,轻风侧帽上铜堤。”宋 陈师道 《南乡子》词:“侧帽独行斜照里,飕飕,卷地风前更掉头。” 刘国钧《并游侠行》:“疲驴侧帽傲王侯,万金三却权门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是冷酷帝王家:三个女儿都是皇后,却保不住老爹一条命
“史上最牛老丈人”和他的“最牛印信”
稀世国宝——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国宝级文物 中国最牛老丈人的传奇印章——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印
隋史轶事5 生活在梦里的独狐家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