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人踢足球:技术、艺术与哲学2

徽宗时期的御用画家苏汉臣为了给赵佶热爱蹴鞠提供历史论据和家族渊源,曾绘制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摹了太祖太宗兄弟和赵普、石守信、楚昭辅、党进四位文武大臣一起蹴鞠的场景。画中,赵匡胤正在用脚尖踢球,赵普撩起衣角作势接球,赵光义等人在后观看。这幅描摹宫廷君臣活动的特殊画作,不见君庄臣恭的威严,只有君臣同乐的祥和闲适。《宋太祖蹴鞠图》传递出的不仅是当时蹴鞠运动的团队精神,更是北宋君臣共治天下的治国理念。只可惜随着王朝兴替,苏汉臣的原画不知所踪,只留下元人钱选的临摹图,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宋太祖蹴鞠图》原作者为北宋苏汉臣,元代钱选临摹,现藏上海博物馆

明人王圻及其子王思义编撰的百科式图录类书《三才图会》有蹴鞠插图,描绘了3个身穿长衣的士大夫,在庭院里蹴鞠的场景,只见一人抬脚将球踢起,另外两人在一旁密切注意球的落点,随时准备接球。

除了百姓与士大夫,明朝的宫廷蹴鞠活动也是别开生面,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人商喜所作《明宣宗行乐图》,描绘了当时宫廷里的各种体育活动,其中就有宣宗坐在宫苑龙椅上观赏内侍蹴鞠的场景。

宣宗喜爱蹴鞠在大明王朝人尽皆知,曾为之赋诗“密密清阴接贝宫,锦衣花帽蹴东风。最怜婉转如星度,今古风流气概同”。宣宗诗中所言蹴鞠场上的“今古风流”,应该有当年宋徽宗因高俅球技绝伦而对其委以高官的往事。宣宗向徽宗致敬,也有一段发掘球星的“佳话”,只是这段“佳话”有些残忍。

据《万历野获编》,宣德年间,汉王府军士王敏“善蹴鞠”。宣宗听闻王敏球技高超,就召其面圣表演。王敏一番虎虎生风的精湛球技展示完毕后,宣宗“大喜”,要将其留在身边伴驾踢球。正当王敏做着如当年高俅般高官任做、骏马任骑的白日梦时,却迎来绝后一刀。宣宗鉴于后宫大内不容男性随意出入,竟然将王敏“阉为内侍”,让其当了太监。不知《宣宗行乐图》里球场上蹴鞠的7人中,有没有可怜的王敏。

典籍里的蹴鞠:终是要“天人合一”

清代五彩蹴鞠图高足碗,中国体育博物馆馆藏

书画上的蹴鞠形象生动,典籍里的蹴鞠则蔚为大观。据《汉书·艺文志》,两汉时期曾有专门研究蹴鞠的著作《蹴鞠二十五篇》。可惜此书早已失传,今人只知其名,不知其详。

据《艺文类聚》,东汉李尤作有《蹴鞠铭》,文章不长,却大有深意。“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指蹴鞠球圆,球场方正,是按照天圆地方的阴阳理论制作修建。“法月衡对,二六相当”,是说赛场上12人分成两队对抗,一队6人,宛如一年上下半年各有6个月对称;也有解释认为此句是说球门是仿照弯月形状建造,球场两边各设置6个球门,一共12座球门取一年12个月之意。不论哪种观点,此句都是暗示蹴鞠运动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人世间的体现。

“建立长平,有例有常”,指要设立裁判,制定比赛规则;“不以亲疏,不有阿私”,要求裁判秉公执法,对任何人都要不偏不倚;“端心平意,莫怨其非”,强调球员在赛场上要遵守规则,服从裁判,以平和良好的心态对待判罚。铭文最后的“鞠政犹然,况乎执机”,更是把蹴鞠理念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认为蹴鞠之法与治国之道相通,能按照比赛规则公平公正开展蹴鞠运动者,也一定能依据法律制度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汉人48字《蹴鞠铭》对蹴鞠理念的提炼是大而化之,明人3万字《蹴鞠谱》则是对蹴鞠技法的全景记录。此谱记录了肩、背、拐、搭、控、拽、捺、膝、拍、肷等10种踢法,对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也做了详细介绍,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很注重球员的控球能力。纯文字的《蹴鞠谱》外,明人汪云程还有图文结合的《蹴鞠图谱》,详细勾勒了各种规制的蹴鞠造型、比赛场地和赛事规则、攻击阵法、防御阵型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踢足球
“头既白,不知腰间亦白否?”明武宗一句玩笑,一歌者被阉割
奥运项目古人也会玩
形容蹴鞠比赛的诗词
中国最早的足球协会,为什么叫做齐云社?
Футболисты. Схема вязания踢足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