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倾国倾史岳家军(二)

倾国倾史岳家军(二)

    一个真正的军人,只为军队而生!

    与其他大将的“衙内”子女不同,岳飞要求子女“稼穑艰难,不可不知”,除了练武,岳云和岳雷都下田务农,严禁严禁饮酒。

    此外,韩世忠、刘光世和张俊,包括吴都姬妾满堂,纵情声色,吴后来更因服用丹石,酒色过度,咯血而死。王渊和张俊为争夺一个姓周的妓女杀害皇亲赵叔近,后又将此妓转送韩世忠。韩世忠还睡了部下猛将呼延通的妻女,呼延通为此自杀。他们的贪婪无所不及。按宋朝规矩,只有正妻才能封为“外命妇”(“内命妇”都是皇室家眷),刘光世却上书请求宋高宗封赐(封官)自己的姬妾,宋高宗居然“照准”,此例一开,韩世忠和张俊纷纷跟进,于是“国夫人”、“郡夫人”、“淑人”和“硕人”等封号纷至沓来

    南宋大将中,只岳飞同李娃恩爱始终,不近烟花。

    要说岳飞不近烟花,还有个著名的故事。

    这个故事,得从那个死于烟花的吴说起。

    10931139),字晋卿,甘肃静宁人(一说福建武夷山人),出身军人世家,其父吴任指挥使,后战死沙场。北宋末年吴从军,靖康初年抗击西夏有功,升第二副将。1129年,宰相张浚巡视川陕见到吴吴麟兄弟,十分器重,双双任为统制。

    1130年秋金军大举攻宋,宋高宗在江淮被撵得走投无路,张浚决定川陕出击牵制金兵,但他缺乏军事才能,又听不进刘和吴的意见,导致富平战役大败,陕西全境失守。这是南宋抗金最大败仗。之后,吴被任命为陕西都统制,扼守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宝鸡)。历史给了吴摆脱张浚节制,一展英雄身手的机会。吴吴麟与全军士兵歃血为盟,稳定军心,战力渐强。此时韩世忠和岳飞在江淮战场屡败金军,金人册立刘豫为“大齐皇帝”北归,又派回秦桧“倡议和”,江淮战场局势渐缓,进攻重点转向川陕,吴战区遂成宋金主战场。绍兴元年(1131),金兀术派兵进攻和尚原,有人劝吴退入汉中以避其锋,吴慨曰:“保此地即保蜀”,令将士在山高沟深处伏击金军,金军铁骑在山地拿宋军步兵莫奈何,结果吴军四战四捷。

    这金兀术是个听不得“败”字儿的,接报后暴跳如雷,当年秋天亲提十万大军进抵宝鸡,遍结连珠营,垒石为城,要拿吴祭刀。吴抓住金兀术的气急败坏诱敌深入,主动放弃神岔关撤至和尚原。

    十月十日午时,金军总攻和尚原。

    居高临下,亮出他苦练经年的惊艳二枪——床子弩和驻队矢。

    这床子弩单人床大小,三人同时用脚踩才能开弩,射程远达七百米,箭长一米多,箭头是不开刃的圆形铁球,射出后呈抛物线,因箭头沉重,到达射程后翻身以加速度从半空垂直下坠,破盔穿鍪,如透瓜菜。现代专打坦克顶部薄弱装甲的爆破弹即此原理。

    驻队矢则是将箭手分为数队,轮番上前发箭,阵前箭下如雨,毫无间歇。二战中苏军令德军闻声色变的“卡秋莎”即此原理。

    金军惊艳,死伤惨重,黄昏草草撤退,吴绕后掩袭,杀得金军兵不见将,将不见兵,好容易稳住阵脚扎下营盘,结果一更吴箭手专射金营中的火光,金兵不敢点火烧饭,二更吴派军明劫金兀术大营,金兵心惊胆战,四更,劫营得胜的宋军又攻大散关金兵。金军一夜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疲马乏,次日凌晨拔营后撤,又被吴料中,趁金军阵脚浮动全线总攻,金兀术兵败如山倒,被吴从和尚原一路追杀至神岔关,丢盔卸甲,死伤遍野。吴再断金兵粮道,设伏金军退路,三月后金兵果撤,中伏大败,全线崩溃,金兀术身中两箭,吴磷大叫“兀术休走!”拍马追来,与宋军作战惯常甩掉盔甲赤膊上阵的悍勇金兀术竟吓得效仿曹操割须换衣,方“仅以身免”。

和尚原之战,是靖康之耻后宋军第一次击败金军主力。宋高宗立擢39岁吴为镇西军节度使。南宋立国后,吴是第一个因抗金战功而获赐“节度使”开牙建府的大将。战后,吴将总部移驻仙人关,改地名为“杀金坪”。

    1133年春,金兀术再率撒离喝等将,集各路兵马十余万前来寻仇,绕过和尚原在饶风关击败吴,吴想撤,结果收到守卫金牛道的刘子羽一封绝命信:“子羽誓死此处,吴公子就此别过。”

这刘子羽乃吴伯乐,四年前正是他向张浚力荐,吴才当上统制。吴看信时部将杨政在门外大呼小叫:“吴节使不可负刘待制!不然我们也要追随刘待制而去了!”吴于是与刘子羽相约决战金兀术。他们坚壁清野,固守仙人关。金军长途奔袭补给不畅,到次年春瘟疫爆发,无以为继,于是三月份连续急攻仙人关。金兵披两层重铠,用铁钩相连鱼贯而上。吴令驻队矢不间歇放箭,金兵死伤累累仍踏尸而上,攻击后波推前浪,撒离喝大喊:“吾得吴矣!”此时有宋将建议撤退以避金兵锐气,吴以刀划地:“死则死此!退者斩!”

    两军肉搏至第三天,均筋疲力尽,吴吴麟率精兵猝然冲入金阵,金兵大溃,当晚再遭吴劫营,又被吴预伏的王浚断了归路,一败涂地,被迫退回凤翔府,吴氏兄弟声威大震,名扬川陕。

和尚原与仙人关两次大捷战果超过岳飞的建康之役,是金军灭辽入宋以来仅有的两次惨败。吴独力支撑川陕主战场,鏖战四年,以少胜多,两役双双名列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他击败的都是金军主力,绍兴四年后川陕战场几无战事,两役而保南宋半壁江山十数年平安,金军从此无胆再窥川陕虚实。宋廷授吴检校少师兼川陕宣抚使,绍兴九年(1139)再授开府仪同三司,晋升四川宣抚使,不久病重,卒于仙人关,年仅四十七岁。

    因此,吴,虽然酒色之徒,却也铁血英雄。

    然而,他却被岳飞一役彻底击败。

    有次吴一个部将在岳家吃饭,不仅饭菜无法下咽,亦无姬妾舞女佐酒,部将十分讶异,归队后无意中向吴提起,吴于是花二千贯买个好人家女儿,置办金玉珠宝陪嫁,不远千里送到岳家,却遭岳飞退回。岳飞部下担心伤了吴面子,岳飞正色说:“国耻未雪,圣上宵旰不宁,岂大将宴安取乐时!”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胜于伐谋者,伐心。胜于伐心者,伐名将之心。

    最上不过伐本军铁血英雄之心。

    在这个战场上,岳飞兵不血刃,不战而屈铁血吴

    大岳飞整整十岁的吴,从此终生对岳飞心服口服。

    是烟花故事么?

    是英雄故事!

    岳飞自建炎三年(1129)建立岳家军,惯以“纪律严明,秋毫不犯”,“兵不犯令,民不厌兵”著称。看官须知,岳飞在南宋军界初露头角并非因为战功,而是因为军纪。绍兴元年(1131)岳飞对张俊说:“用兵者无它,仁、信、智、勇、严五事,不可不用也。有功者重赏,无功者重罚,行令严者是也。”这“为将五德”非岳飞首创,《孙子》兵法中早已有之:“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岳飞不过把“仁”字调到了第一位。岳家军大部来自降军,皆乃“四方亡命、乐纵、嗜杀之徒”,却能“奉令承教,无敢违戾”,除了岳飞以身作则,就在“行令严者是也”。

绍兴元年(1131)岳飞讨伐李成时途经徽州,当地百姓控告他舅父姚某“骚扰”,大孝子岳飞当着母亲面严厉警告母亲的哥哥说:“舅所为如此,有累于飞,飞能容,恐军情与军法不能容。”姚某怀恨在心,战场上竟背后施放暗箭射中岳飞坐骑鞍桥,岳飞大怒,“自取佩刀破其心”。

    岳飞,平时“恂恂若一书生”,踏入战场,毕竟刀头舔血的虎豹武士。

    有次行军途中岳飞发现一家新店顶上少了一片茅草,立即传问店主。店主说本来就缺茅草。岳飞不信,下令追查,终于有个马军承认正在店中吃饭,听说岳飞将至,慌忙上马,不慎抓下一束茅草。店主全家为之哭泣求情,才免于处斩,改打一百军棍。

    岳家军行军一般露宿,即使百姓开门请入,兵士也不敢进,早晨拔军启程时屋外堆放的茅草都不乱,所谓“千里行师,见秋毫之无犯;百城按堵,闻犬吠之不惊。”绍兴三年(1133)岳飞平盗途经庐陵,军士借宿民家,天明后主动洒扫庭院,然后整装出发。吉州知州赶来为岳飞饯行,不料他却已混杂在士兵之中不辞而别。

    战端一起,良莠不分,将士们整天提头玩儿命,败者自然烧杀奸淫,无恶不作,胜者也常纵兵奸抢,以拢兵心,所以战争中倒霉的一定是百姓,所谓“秋毫无犯,犬吠不惊”,只是神话。关键是“犯”了之后咋办。

    军纪严弛,端在主将。当时几乎所有大将都纵兵行暴践民,个中之尤即数张俊,其部队常以“自在军”炫耀。农民出身的岳飞对士兵践踏平民深恶痛绝,因此军法甚是严峻:“有践民稼,伤农功,市物售直不如民欲之类,其死不贷”,有公然欺侮百姓,“取人一钱者,必斩”。有个兵士拿人一缕麻绑草鞋,岳飞追查盘问后,斩首!有士兵在湖口县买柴,百姓主动少收二文钱,士兵坚拒说:“你想用这二文钱买我的脑袋么?”绍兴二年岳家军平曹成后屯驻江州(九江),军费不继,士兵杀马充饥,剪发卖钱,甚至卖老婆孩子买米,却不敢践踏百姓。岳家军军令“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端的并非说来耍子的。

    因此,岳飞一生谦虚,独对岳家军的令行禁止从未低调,曾豪言:“某之士卒真可用矣!”

    岳飞自己从最低层小卒一步步升为大将,因此最恨将官仗势侮辱士兵。岳家军军法严峻,却严而不酷。有次他看到提辖官鞭打军士,就制止说:“且教训之,勿轻笞辱也。”裨将杨贵有个兵士擅离队伍,杨贵大怒,将他脔割致死。岳飞赶到后说:“擅离队伍,罪未至是,汝当以死偿之!”并自脱衣服收敛尸身,杨贵惶恐万分,经众将“罗拜祈免”,岳飞才许杨贵戴罪立功。

    乱世之年,重赏勇夫,打了胜仗,宋高宗犒赏一向丰厚,岳飞分文不取,全数分给将士,有部将贪污赏银,立斩。岳飞自奉甚薄,酒肉一定与部下均分,酒实在太少就加水共饮。行军时他与军士一起露宿,出征后妻子李娃到将士家里嘘寒问暖,周济钱财,打起仗来,对普通士兵要求甚低:“手执得枪住,口有唾得咽,则已是勇也”,而他自己却经常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摧精击锐,不破不止”。士兵伤病,岳飞亲自慰问,亲手调药,战死者则吊唁尽哀,并负责抚育孤寡,甚至“以子婚其女”,岳云老婆巩氏和岳雷老婆温氏之父,即是阵亡士兵家属。

    没听说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岳家军,是这样炼成的。

    种豆得豆。幕僚黄纵有次看见一名兵士严寒天只穿件单麻布衫,便问他:“你怨岳飞吗?”兵士回答:“不怨。所有将军都克扣军饷,但岳将军从不克扣。我因家需钱用,所以少买衣物,何怨之有?”有次岳飞从庐州派人给宋高宗上书,恰遇长江风暴大作,船家罢渡,使者说“宁为水溺,不敢违相公令”,自驾一叶轻舟,穿破狂风巨浪抵达彼岸。

    慈不带兵。岳飞手提十万雄师,对百姓却仁深慈厚。

    绍兴三年(1133)四月岳飞到虔州剿匪,大获全胜。因建炎四年(1130)隆枯皇太后躲避金军时在虔州受过匪贼惊吓,宋高宗因此密旨岳飞屠城。岳飞离虔州三十里扎营以免百姓惊恐,不顾自身官运上书为民乞命。高宗不允。岳飞反复上书者三,宋高宗只好给岳飞个面子,令他自行裁决。岳家军入城后只诛首恶,降者分发各军,老弱放归田里,且“军行之地,秋毫无扰,深得民心”。此后,虔州家家户户在祠堂悬挂岳飞画像,奉若神明。

    岳飞保全百姓,并非仅此一次。绍兴五年(1135)二月平定杨么,牛皋要求在鼎州(常德)大开杀戒威吓地方,岳飞却认为杨么已伏法,其余部众“并是国家赤子,杀之岂不伤恩,有何利益?”宋高宗对岳飞拒开滥杀,为朝廷市恩于民之意了然于胸,亲下手诏表扬曰:“使朕思威兼畅,功劳甚大”。

    “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处。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庞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战胜,以丧礼处之。”

在以杀戮数量为胜负惟一标准的冷兵器时代,铁血名帅岳飞深具哲学大师老子的博大胸怀,拒绝“乐杀人”,赢得“人心感仰”,多年后常德人提到岳飞“必以手加额”,以致敬意。

    然而,这并非倾国岳家军的全部秘密。岳家军的最后秘密:在战场上,岳飞永远身先士卒。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三日牛头山之战后,升任通镇抚使的岳飞战略性放弃泰州,率军退保泰兴县柴墟慎,依托旧城抗击金军,掩护几十万百姓和军队家属渡江南撤。敌人大军迫来,与岳家军激战南霸塘,岳飞亲率二百精骑断后,身被数十创,岿然不动,最后几天粮食断绝,岳家军割敌尸充饥。郾城之战,他更是率先冲阵,跃马肉搏,手诛金兵。

    岳飞,在每一个方面都以士兵的标准要求自己。

    因此,打起仗来,岳家军的每个士兵都是岳飞!

    中华五千年军史,雄师如海,精锐如云。没听说过周武王三千“虎贲”牧野一战击败十七万殷纣王军队,从此天下改姓姬?没听说过虎狼秦军横扫六合,一统中国?没听说过西楚霸王项羽贴身精锐八千“江东子弟兵”?没听说过隋炀帝的“骁果悍军”左臂皆刺血鹰?还有汉光武帝刘秀秘藏“幽州突骑”、清朝八旗精锐“巴牙喇”、唐太宗贴身“神策军”、明成祖朱棣亲信“神机营”。

    虽非正史明载,民间却早有公论。看官喝茶,且容我为你细数中华军史五大无敌精锐。

    名列第五的是东晋谢玄北府兵。公元3838月,前秦符坚率九十万大军攻入东晋,傲称:“我的军队把马鞭扔进长江,长江水就要断流”(投鞭断流),却在淝水脆败于谢玄的八千北府骑兵,符坚王朝崩溃!这就是中国军史上赫赫有名的“淝水之战”。

    名列第四的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贴身虎贲——怯薛军。怯薛意为“宿卫”,单数称“怯薛歹”,复数称“怯薛丹”。当初为迎战蛮部太阳汗,成吉思汗亲选万名面目俊朗、身壮力沉的蒙古贵族和功臣子弟,御口亲封“帝国守护神”。怯薛地位和俸禄等同将领,免服杂役,如与他人争执,怯薛无罪。怯薛分为火儿赤(佩弓箭)、云都赤(带刀)、昔宝赤(执鹰)、宝儿赤(厨师)、速古儿赤(掌内府尚供衣)、虎儿赤(奏乐)等等,分四队轮番值班,三昼夜一换,因此称为“四怯薛”,分别由追随成吉思汗马踏天下的“摄里班曲律”(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和赤老温率领,后即由其家族世袭。怯薛平素拱卫成吉思汗金帐,战时中军护驾,在战局胶着的关键时刻作为战略后备队投入战场,一击致命,百战百胜。怯薛精锐是元朝立国根本,成吉思汗建国后保留怯薛,朝廷大员多由怯薛出任,由怯薛长直接向皇帝推荐,不需中央组织部推荐,称“别里哥选”,出任朝廷大员后仍按顺序入值皇宫。

    顺便说一句,据说成吉思汗读到岳家军战史后拍红了大腿,悔恨自己未能早生百年,与岳鹏举大战三百合。

    没听说过“英雄惜英雄”?

    名列第三的是明朝夷丁突骑。当时明军被清军八旗打得没奈何,军中流传神话曰“清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战”。偏一介书生袁崇焕以清军世仇辽族为主练成关宁铁骑,遂成八旗天敌。明天启六年(1626),袁崇焕以血书明志,率一万关宁残兵在宁远(辽宁兴城)力抗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三万八旗精锐,重伤努尔哈赤,追杀清军三十多里,连滚带爬逃回家。二十五岁领兵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首次败迹,引为奇耻大辱,伤气夹攻,乌呼哀哉。第二年,努尔哈赤八子皇太极(清太宗)率数万精兵再攻宁远、锦州报杀父之仇,竟二十四天不下,嗣后在野战中被关宁铁骑打得一败涂地,史称“宁锦之战”。崇祯二年(1629)秋,皇太极避开宁锦防线,绕道蒙古闪击北京,袁崇焕率九千关宁铁骑狂奔两天两夜,掉队四千,楞在北京城下挡住了皇太极十万八旗虎狼兵!当漫山遍野的十万清军遭到掉队四千关宁铁骑背后夹击而从北京城下如潮水般退去时,在他们后面紧追不舍的只有区区九千关宁铁骑。

    那时,“天下精锐在辽东,辽东精锐在关宁”,但是,“关宁精锐,夷丁铁骑!”其部“置签二十支,书领队姓名插靴筒中,遇信急,受制签呼某,某即领本骑随之,冲突无不利”,连踏遍中国的八旗铁骑也“望之辄遁”,根本不敢交手。明末吴三桂在山海关迎战李自成,险被全歼,也是靠夷丁突骑杀出重围,方获清军援手,反败为胜。

    名列第二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玄甲军。这支李世民从自家横行天下的骑兵中再度精选的千余精锐,一律黑衣黑甲,由翟长孙、程知节和后来荣任中国“门神”的尉迟敬德与秦叔宝率领,“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玄甲军是轻骑兵,身披轻便耐用的明光铠,机动灵活,惯在两军交战时斜刺里杀出,击败重骑兵,如切瓜切菜。虎牢关之战,玄甲军与洛阳王世充的江淮精锐激战故马坊,李世民坐骑中箭被甩下地,玄甲军冒死救回,遂大败王世充,随后李世民率三千五百名玄甲铁骑击败率十几万西夏大军来救王世充的窦建德,定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天下。

    当时,唐朝可称世界首强。因此,玄甲军可称世界军队首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第一呢?谁能力压唐太宗的世界首强玄甲军名列中华军史第一?

    众望所归,当之无愧,岳家军!

    翻尽典籍,阅遍秘藏,中国军史,无出岳家军之右者。岳家军总共有过四个番号:神武右副军、神武副军、神武后军和行营后护军。“岳家军”并非正式番号,南宋军队根本就没有这个番号。

    然而,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中,只有这个番号。

    军纪严明,不乐杀人,精锐之花,仁慈之师。

    笑傲中华五千年军史的第一天锋国锐。

    岳家军,倾史中华!

    就在岳飞豪言“北虏未灭,何以家为”的那次朝见中,风流才子宋高宗大皇帝同志感叹:“天下尚未太平。”

    岳飞慨然对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命,天下太平。”

    岳鹏举,既不爱钱,又不逐色,更不惜命。

    因此才有:

    倾国倾史岳家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岳飞抗金 强敌金兵惊呼: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
中国古代十大阵图
揭秘:岳飞被冤杀为何十万岳家军不给他报仇?(7)
古代抗击外敌十大名将中华民族的风骨典范
读《孙子兵法》十三篇扎记(六)
古代重装作战:宋金之战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