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禁忌早知道

清明禁忌早知道  

二十四节气:清明节  

201344,太阳到达黄经15度,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清明”。

  一提起清明,人们瞬间想到的恐怕就是“雨纷纷、欲断魂”,总觉得这是个阴风习习的日子。实际上起于仲春的清明时节,细雨霏霏、和风拂拂、萌绿绽红、气清景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这个名词,如果再往早追溯,很有可能起源于古时对“东南风”的特有称呼。

  据春秋末期《国语》所载,一年中共有“八风”(八种季候风),每种风为一卦,巽气所生的正是“清明风”,也就是温暖祥和的东南风。

  清明之后,乙卯月就进入了丙辰月。丙为火,辰则是水的墓库。水气入墓,意味着寒气已经成为过去式,故而该月主题明确:火旺。

  “起名通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本月出生的宝宝,没有一个需要补火,这跟上两个月没有一个需要补木,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补水的也很少,只占到6%左右,可见本月大部分时间水气都比较充足。需要补木的占到21.4%,需要补金的与补土的差不多,分别为36.8%35.7%左右。

  丙辰月会对运势起伏,带来怎样的影响?

  从地支藏干来看,辰中藏有3个天干,分别是戊土、乙木、癸水。前9日由乙木司令,后3日由癸水掌管,最后18日归戊土。

  综合来看,八字里,五行喜火的朋友,本月旺运贯穿始终,尤其身处餐饮、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百货、美容、摄影等行业会感觉更得心应手。五行喜水者,前9天消耗会比较大,劳心劳力,但正如倒吃甘蔗,后面的日子节节甜。五行喜木的朋友,这个月的前12天延续了前两个月的旺运,比较顺心,后半月压力渐增。这个月五行喜金的朋友会比较压抑,在人际关系和事业工作方面容易感觉举步维艰、处处受制,不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干,更不利投资,只有月中几天稍稍喘口气。五行喜土的的运势也不甚理想,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工作与事业都较为低迷,尤其在水气、木气都更为强势的上半月。

清明民俗早知道

  小时候,每到清明节,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要插根柳条。大人们还会采来艾叶,丢进锅里,煮几个青皮鸡蛋,便于小朋友揣到学校里“斗鸡蛋”。游戏规则很简单:两蛋相撞,没破皮的算赢。要到年纪稍大一点,才懂得抗议混进“鸡蛋组”的鸭蛋和鹅蛋。

  和清明节联系最紧密的,还有祭祀扫墓、郊游踏青,以及著名的介子推“割股奉君”的传说。

  但很可惜的是,上面这些所有的记忆,其实都和清明节无关。人们现在过的清明节,实际上是由一个指导农耕的节气--清明,以及两个节日--寒食节和上巳节,合并而成;这也是我国八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中,唯一拥有节气、节日双重身份的特例。

  将介子推与寒食节联系在一起,多引自我国第一部岁时节日的专门著作《荆楚岁时记》。相传春秋时候,晋国内乱,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有一次实在饿的没有办法,随从介子推偷偷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成汤给重耳吃。重耳得知后,老泪纵横,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后重耳回国,华丽转身成为晋文公,大封功臣的时候,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看不过去,写了封书信挂在城门上。晋文公心中有愧,赶紧去请,没想到介子推不肯受赏,背着老母躲入深山,无法可寻。晋文公误听进言,放火烧山,以为可以让介子推出来,没想到连影子都没见。上山一看,他和老母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但这本书同时指出,介子推被焚一事,在《左传》与《史记》中根本没有记录。即使在传说中,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民间不得举火做饭,这个日子也是五月五日,而不是在农历三月。

  寒食节真正的起源,据纪连海考证,是因为过去中国人过日子,柴灶、大炕,烧柴火是必须的。于是便选在寒食节这一天,一年拆一回炕、一年拆一回锅、一年拆一回灶。没有炉灶做饭,只能吃冷的食物,故为寒食节。 

  也有说这源自中国最古老的改火习俗。古人在仲春往往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在汉代,寒食节晚上,宫中会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这就是“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在唐代,宫里小孩谁先钻榆木取到火,会得到皇帝的赏赐,为绢三匹、银碗一只。

  寒食之日,禁止动火,人们须提前准备好冷食,如北方的馓子(又名“寒具”)、枣馍、麦糕、乳酪、杏仁大麦粥,南方的青团、糯米糖藕。而上文提到的“斗鸡蛋”游戏,从南朝开始就流传下来。

  上巳节则形成于春秋末期,习俗有三:一是结伴到水边沐浴,称为“祓禊”。“禊”即“洁”,寓意洗掉污浊秽气,祈求福祉降临,属于巫术类活动,最早由女巫掌管。魏晋之后,这一习俗演化成中国古代文人之间最著名的“曲水流觞”酒会。二是招魂续魄。三是“春社”,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自由择偶交合。

  由于清明、寒食(清明前一二日)、上巳(三月初三)时间非常接近,故而从唐代开始,便逐步“三位一体”,清明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

   清明养生禁忌早知道

  清明之际,人体内的肝气正随着春日渐深而达到最旺。五行中,木能克土。过旺的肝气会给脾胃带来不良影响,阻碍正常的消化吸收。还会引起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这段时间正是高血压的多发期,尤其是肥胖的中老年人更得注意,避免在扫墓的时候触景伤情、产生负面情绪,最好有亲人在一旁陪伴。

  防止高血压,需要护理肝脏,调畅肝阳。在中医里,“白色入肺,红色入心,青色入肝,黑色入肾,黄色入脾”,护肝首选绿叶蔬菜,比如菠菜、韭菜。在野外踏青的时候,顺便采点或者买点农家自己挖的荠菜煮粥,也是一个护肝养胃的好办法。

  在寒食节,大家经常都会吃点寒凉、粘滞的食物,实际上会阻碍阳气的生发,另外还需尽量避免温性比较大的羊肉、牛肉等,以及人参、鹿茸、烈酒这些“助燃”物。春天多风。对女性而言,不妨试试黄豆猪手汤。猪手里含有大量的胶质蛋白,黄豆则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能够延缓衰老,增强皮肤的弹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食节有哪些风俗?与清明有什么区别?
寒食节与清明节不同
才知道,清明节的习俗与寒食节密切相关,不忘老传统,牢记3不宜
农历传统节日——寒食、清明节
不止扫墓与祭祖,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你真的知道吗?
清明节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