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补太过2

进补太过2

    3、补得太多 

    指单位时间内进补太多,没有歇息,没有剂型变换,适应不了疾病的质量互变规律。

    因此,我治慢性、疑难病,一般在汤剂2030天后,就相应地做成药丸或胶囊,续服1.5-2.5个月;或泡酒续服1个月,多能起到去病“抽丝剥茧”的目的。但是,即便有效,一个疗程之后必须歇息2-3周,或来年再加减续用一个疗程。讲究疗程,就是要使起效但又不会有副毒作用。

     一般的慢性病,汤剂初步取效“节点”时间是3-4周,然后过度到丸药;服用丸药后的1.5-2.5个月是另一个“节点”,这时一般都会留有一个“尾巴”,如老慢支、肺气肿“痊愈”之后,总会遗有偶然咳嗽、少许白痰,动则稍有气短等未尽症状。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慢性病不可能、也没必要力图100%地“赶尽杀绝”,剩下的问题,要靠如饮食、运动、休息等综合调理加以解决,而不是一味仰仗于补药一途。

    4、不分虚实

    中医讲“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通常所说的实证,是指邪气的猖盛;虚证是指正气的虚弱。治疗上要先去其邪实,后补其正虚,中医称此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不足,损有余”。绝对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当你的身体处于虚实夹杂时,进补应是先去邪实,后去补其正虚。邪气壅实,你还补它,那就是滋补邪气了。

    不信,举个例子。当年我下放的时候,种了一排青菜,旁边还有杂草,虽然杂草比青菜还矮,这个时候,你如果不把杂草先拔掉,就去施肥,结果非常“奇怪”,青菜越长越黄萎,杂草却越长越高嫩。因此,你必须先把杂草除了以后,再去施肥,青菜才长茁壮成长。植物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

    这也是中医养生道法自然的具体要求。

    补之过头案例:某翁,63岁,患前列腺增生症5年: 

    小便频急、余沥不尽、夜尿35次,辨属肾气不足夹瘀痰互结,三周汤剂起效后,用十补丸+保元汤+芪奴三甲散加减做成浓缩密丸,服2个月,效更显,频急感去,余沥不再,夜尿1次而已。

    病家甚喜,时值隆冬12月,又自作主张,原方做蜜丸再服用2个月。不料春节后不久,不仅小便又有余沥不、夜尿34次,且头昏失眠,舌黄腻质暗稍红,脉沉弦之中稍紧象,测得血压160/98毫米汞柱。

    思《黄帝内经》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不无道理;“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之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更是其理。病家非独补(鹿茸、附、桂)之过头,而且春节应酬,未得食养,从而元气虚于下,而肝阳亢于上,所以前列腺增生症溲疾如故,复添高血压之头昏。

    速予天麻钩藤饮+黄连温胆汤,降因过补而变生的高血压之标。血压平衡2个月后,仍从肾阴阳两虚夹瘀血论治,再予原方丸药一料2个月,溲眩得以双双平稳,至今3年未见再复发。

    5、慕名进补

    常有人问:什么是最补的好药?是不是最贵的最好?

    回答是否定的。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补药,只有对症的好药。我们讲“对症下药”,这就引出另一个理念,就是对证就是补。有的人嫌医生开的药太便宜了,五六块钱的一副药,心里不免嘀咕“能治好病吗”?难道非要成百上千元钱一副药才能治好病吗?未必。“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的至理名言,淹没在“闻补则喜”、“见实则恶”的心态之中,不知浪费多少“银子”在补药上。

    事实上,吃多了鹿茸男人会出血,多吃人参女人长体毛,长期吃地黄会发胖,过食虫草会胀胃。曾治一位18岁少女,体毛比少男还粗。问其故,原来她是一个早产儿,七个半月就出生了,父母拼命给吃人参,结果长了一身的毛。再如,阿胶吃多了会损容,有些女性认定阿胶补血,早晚都蒸着吃,结果没几个月不仅月经紊乱,而且食欲下降,但溏粘滞,面容憔悴萎黄失色。

    要提醒的是,尤其小孩和青少年不能乱用、过用补药。“吃得三餐饭,自有铁骨身”,青年人膳食平衡,能吃就是大补。

    6、对症就是补

    中医有一个理论叫“六腑以通为用”,因而治疗上就是“六腑以通为补”。

    胃、大肠、小肠、膀胱、子宫、三焦叫“六腑”。六腑是消化、吸收和排泄食物的。吃进去的食物24小时左右必须从大小便中排泄出来。如果光进不出,或光出不进,即不通畅了,试试看,大便或小便解不出来,不是大病也得要人命!这类病,多半不能单纯进补,相反要泻,这叫“六腑以通为补”。

    “大黄”是苦寒泻下的代表药,应用得当能救人性命。

    某老中医,体型稍胖,26年前血脂血糖就稍稍升高,他的诸多保健方法中有一条就是大黄磨成粉,装成胶囊,123次,每次68粒胶囊,至今80多岁还精力充沛地应诊病人,血压、血脂、血糖一直控制在正常水平。

    但是,一般人听闻大黄,避之唯恐不及,即使救人性命,也不认为是大黄的功劳,这叫“大黄救人无功”。同理,人参是贵重的滋补之名药,应用不当能也会要人的性命,但一般人只知其利不知其弊,即使应用不当错“杀”了人,也不认为是人参的过错。这叫“人参杀人无过”。

    清代名医郑钦安诫谓得好:“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是至宝;病之不当服,(人)参(黄)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对了症就是进补,能治病就是好药。愿前贤警言,能对我们对待进补有一个新的认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虚不受补
如何选用适合自己的煲汤用药材
名贵中药虽名贵 但也有注意适当使用
面色偏黑者不宜进补人参
秋季进补莫盲目 芡实健脾益胃保健康-张蓉晖-搜狐博客
为何越补越不见效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