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知识故事集•楚赵结盟,凭毛遂“三寸不烂之舌”212

9楚赵结盟,凭毛遂“三寸不烂之舌”

人们常用“三寸不烂之舌”这句俗语来比喻能说会道,善于雄辩的口才。此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二十个文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后来,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经过一番询问,平原君勉强同意他一起去。貌不惊人、语不出众的毛遂,其实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到楚国后,他与同行的十九个人谈论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大家对他的学问和辩才都佩服不已。

平原君与楚平王会谈那天,两人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还未谈出结果。二十位门客都十分焦急,毛遂便自告奋勇上殿去看看情况。毛遂手按佩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台阶。楚王瞧不起他,要他退下去,他却紧握剑柄,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竟然敢在我主人的面前对我如此无礼,不过是倚仗楚军人多势众罢了。但现在您跟我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楚军人再多也没有用!

楚王被毛遂的气势所镇住了,一时间无言以对。接着,毛遂义正词严地从历史到现实分析了楚、秦两国的关系,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乃是为了救助楚国,而不只是为了赵国自己。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与平原君一起举行了缔约仪式。就这样,联合抗秦的大事圆满完成。

平原君带一行人回到赵国后,和人谈起毛遂这次的功劳,感慨万分地说:“我今后再也不敢谈论识别人才的事了。我识别过的人才多达上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自以为天下真有本事的人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但却偏偏没有识别出毛遂先生的才干。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重于九鼎等国宝。毛先生对楚王的那一席话,胜过了百万雄师!”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这便是成语“毛遂自荐”的由来。

而“三寸不烂之舌”则是司马迁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对毛遂的评价,至此“三寸不烂之舌”便成了用来形容人能言善辩的一句俗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悟空问答
三寸不烂之舌
“八字没一撇”的由来是什么?
这个成语里出现的古人,竟然是枣庄人
成语故事——毛遂自荐
故事 | 一言九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