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北京,没规矩就别吃饭了!

年底了,大家伙终于可以聚聚了,

只要有人一招呼全都来了~

是铁瓷的,甭说,三天两头就想聚的关系,

谁请客?这还用提前商量?不能够!



不过看了篇文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有人趁上厕所去买了单,有人在你买单时上了厕所”

托腮冥想,这种人,还真有!




“有人在你买单时上了厕所”


普通演员型

大伙吃饭,到了吃饭结账时有个人去上厕所了,

蹲到天昏地暗,以为他晕那里了,

直到我们打电话说,赶紧的!结完账要走了都!

他慢慢悠悠出来了,打的车也来了,

上车时倒是麻利地迅速窜上坐后座,还挺客气的说

“哎,你坐前面吧,前面宽敞还安全。”

。。。。。。


【自动加戏型

曾经有个朋友,家里怎么怎么有钱

哪里哪里有几套房子,然后也是吃完饭酷爱上厕所,

磨蹭到已经别人付款了也出来了,

继续大飚演技~

“我来我来,都别跟我抢,这顿饭我请了!”

“你看你,跟我吃饭还用你花钱?”

“谁跟我抢谁就是不给我面子!”



【最佳配角型】

比去厕所不结账的人要低调,

你仿佛会有种他根本没在饭桌上的错觉,

当大家推杯换盏时,自顾自地大快朵颐,

也不参与话题,偶尔蹦出那么几句意思意思,

当个称职的隐身侠,绝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他们如果进群,一般也是不说话,

但有红包马上会抢的。

就连一块出去洗个澡,

都从来不带着浴液的。。。。



直接剧终

嗯?要结账了?赶紧喝一杯......

哎呀,上头了,头好晕,我不行了啊~

然后一头栽桌上了。。

“哎!那谁,醒醒,走啦走啦!

帐都结完了等着服务员撵你走啊!”

这时醒了。。

“啊,哎呀,你看我,都喝睡着了,不胜酒力啊,哈哈~~”

(麻利站起来穿好衣服走人......)

有人也上了厕所,

但确是另一种可能!

  


“有人趁上厕所去买了单”


由于每次结账跟打架一样,

借口上厕所去买单是一种最局气的方式了~

当然也有,热情型

有时提着10斤大米,追出去50米也是有的!


就算不交现金的今天,更吓人有没有?

吃个烤羊肉串儿

都得竞争谁先找到摊主的二维码挂在哪里!


是铁瓷的,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在北京,吃顿饭,结个账,

只见过趁着去厕所把账给结了的,

当然也见过,为了结账“打”起来的,

但是也就俩回合,一人就能胜出!

为什么?因为没结的哥们儿下次请呗!

谁也不矫情!



如果有人提议AA制,也没问题,

在北京您结账,透个实在,

无所谓~因为啊,

北京人在买单上没那么多规矩,

但在这吃饭请客上却有着讲究,

咱可都别忘了!



三天为“邀”,

两天为“请”,

当天为“提(di) 拉”。


您也许会说,咱礼大点儿,

提前个十天八天的邀请人家行不行?不行。

为什么不能提前昵?因为您要请的人,

也许有公务在身,也许有要事相扰,

这叫“官身不由己”,您通知他早了,

有可能他扭脸儿忘了。

三天,这是约定俗成的“邀人”时间。


当然,您也许把被邀请的人给忘了,

头两天才想起他来,这时,再约他也不迟,

两天为“请”嘛。



但是,您如果请客的当天,才想起他来,

那您最好就不要“请”人家了。当天“邀”人家,

就不是“邀请”,而是“提拉”了。


按老规矩,您要访谁,不能提前见面,

也要提前说句话,这是起码的礼节。

咱可都别忘记了~

还有饭桌上的老规矩,

也是一代传了一代

老北京餐桌上的规矩

1----- 坐相儿 怎样安位?

年龄和辈分最大的长者要坐主位,然后再依次坐。客人可席于主人左右,另外还有主人专门请的陪席。

再按“尚右”即“右为上”的老礼儿,,即以右边的位置为尊,室内以西为右,宴请尊贵的客人,要坐西面东。


2-----一坐到底

在饭桌上,只要坐下,就不要挪地方,一直坐到散席。吃饭就要老老实实在一个地把饭吃完,那种端着碗满处跑的,搁到过去是要饭的。


3-----不能一只手放桌下

老北京人待人接物,讲究有什么话放到明面上说,忌讳在底下或背后搞小动作。一只手拿筷子吃饭,另一只手也应该放在桌上。如果这只手放在桌下,会有在桌子底下背着人搞小动作的嫌疑。有人会问了:两只手放桌下行吗?行!但不能一只手。

4-----吃相儿 不能吧唧嘴

老北京人对吃饭时的“吃相儿”,是相当在意的。饭桌上的吧唧嘴都是被人嫌弃的。

另外,也不能在饭桌上大聊特聊,更不能大声喧哗打打闹闹。正所谓“茶余饭后”,为什么要说“饭后”呢?正是因为吃饭时是不准说话聊天的。


5-----吃饭不能舔盘子碗儿

在老北京,家里不管贫富,都有吃饭不舔盘子碗儿的老规矩。一是舔盘子碗儿的样子不雅观,家里的猫和狗才会有这种习惯。二是按迷信的说法,晚辈舔盘子碗儿会让家里人一辈子受穷,吃不上饭。过去要饭的叫花子才喜欢舔盘子碗儿。


6-----添饭忌说“要饭”

老北京人在吃上,有许多有意思的忌口儿,比如不能说“完”、“蛋”。不能直接说“我吃完了”或者“我吃没了”,而要说“我吃好了”。如果还想再来一碗,不能说“我还要饭”或者“再要一碗饭”,而要说“麻烦您,再帮我添点儿饭”或者说“请帮我加点儿饭”。

7-----被曲解的“先干为敬”

“先干为敬”的劝酒方式是从传统文化里延伸出来的。喝酒先干为敬还有一个意思是“我先喝了,因为我并不知道您的酒量,所以您喝多少,自己看着办,我并不强求”。现在这个老规矩已经被曲解,变成我向您敬酒,我先干为敬,您也必须干掉,否则就是对我的不敬。这样做其实是不合规矩的,因为敬酒是表达敬意,而不是劝酒。非让别人干掉,就是强人所难了。

8----- 碎碎(岁岁)平安 

吃饭时,若是谁不小心失了手将饭碗、菜盘子等家伙打碎了,要连忙说一声“碎碎(岁岁)平安”,以此缓和气氛,使失手的那位不至于难堪。  

招聘启事


注意啦!老北京城开始招收全职小编了!

如果您想加入我们,请把简历发到下面的邮箱,期待您的到来!

招聘条件

1、全职坐班!(兼职勿扰)

2、北京土著,了解北京文化,熟悉北京文化。

3、原创写作能力强,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和创新思维。

4、有新媒体运营经验,摄影经验,采编及美食编辑工作经验者优先。


非诚勿扰!邮件标题请加上“应聘编辑”几个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老北京跟您聊饭桌上的规矩,守规矩的才配叫“北京爷”!
北京人饭桌上的规矩,学问大了去了!
北京人待客的讲究您都知道吗
老北京饭桌上的规矩知多少?
吃有吃相,北京人吃饭那些规矩!
北京老规矩 (四) 刘一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