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人说话,一辈子离不开“顺口搭音儿”

顺口搭音儿这个词儿对于咱北京人来说,

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打学说话起就已经用到了这项“技能”,

平常寒暄客套的时候早已形成这个习惯,

别人说一句,咱们就接那么一句,

一来二去的就聊上了。



在别人看来这好像掺杂着虚伪,

其实老北京人都知道,

这是北京人的一种问候方式,

更是一种礼貌,

作为有里有面儿的北京人,

怎么着也不能让气氛尴尬是不是?



比方说大清早一出门就看见邻居,

都会说“起来了您?

对方搭一句“起了!”

这样的问候听着多亲切。



有人觉得对方说了一长串话,

您就给那么几个字,

那不也是不礼貌吗?

其实这顺口搭音儿未必是想表达个什么意思,

就是给对方说完后的一个呼应,

表示我在听您说呢,

这也是咱们的特点之一。



“可说呢”

“可不是吗”

“谁说不是呢”

“没错儿”

“真是的”等等

都是常用的词儿。



要是谁家有个什么糟心事儿,

邻居议论起来就是这样了,

“您说这事儿让人多糟心呐!”

“唉,可说呢....”



不仅要嘴上说着,

还得频频点头,表示应和,

节骨眼儿把握的恰到好处,

不然人家这话说了半截,

您抽不冷插一句,

那多不礼貌!



“您出门儿啊!”

“来了您呐?”

“早呀您呐!”

“转转呀您呐?”



在外地朋友看来,

这对话就跟说相声似的,

平时搭话顺手把那捧哏也给练了,

“哪句都让您掉不了地上”

“可不是”。



还有人嫌这种说话方式特别烦,

罗里吧嗦的,

“总得说最后一句话。”

这话说的真不讨人喜!

什么叫啰嗦,

能一句话说完的事儿,非要说两句话,

能两句话说完的事儿,非要半小时。

这才叫啰嗦。


贾一凡


而顺口搭音儿就不同了,

顺着人家说的话,

能搭上话,绝不喧宾夺主!

说白了就是认真听,

该搭话的时候搭一句。



如果这也算啰嗦的话,

那您真的不了解我们的生活。

北京人正是靠这种顺口搭音儿,

才处好了邻里关系。



我们对这样的对话感到亲切,

为这样的说话方式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生长北京这片土地上,

乡音才是我们的根!



虽然北京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

涌进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的人

但对于我们而言,

北京只是北京,

是我们从小玩到大的地方。



胡同、石榴树、墙角堆的蜂窝煤,

跳绳的姑娘们,捣乱的小子们

还有槐树下打盹的老人,

旁边的小板凳上放着的茶杯中

飘着茉莉花茶香。


贾一凡


水龙头里镇着的大西瓜,拔凉!

是记忆中最好吃的解暑神器。

家里早早煮好的酸梅汤,

比任何饮料都好喝。


武金生


夏天,墙根儿下蛐蛐儿整宿整宿的叫,

冬天,把28车座上的积雪团成一个个小雪人,

在窗台上摆一排,自我欣赏陶醉。

一年又一年,仿佛没有改变。

等再回头看,一切都已不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人说话,一辈子离不开“顺口搭音儿”!
千万别和北京人吵架,没张嘴就输了!
北京老规矩(二十三)——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听话听音儿、串门儿不能屁股沉
养蛐蛐“听叫儿”--胡少奎
北京孩子的说话方式
只需七句话,获得高情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