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访者故事:我这自卑焦虑的前半生

《青春期的性和性教育》

教给青少年尊重他人、保护自己

关注天上之河心理知识

回复915了解详情,免费参与


每个人都会有自卑焦虑的时候。只不过,有的人这样的时候多一点,有的人少一点。

可是,对于我们身边一部分人而言,自卑焦虑占据了他们的生活主线,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人生,成为难以摆脱的阴影。

这一期我们给大家讲述来访者小晴的故事,这个故事包含了她前半生的焦虑和自卑的人生体验;在后面几期文章,我们将会用几种不同的心理分析流派,对故事主角进行学理上的解析。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来访者故事系列,帮助大家理解焦虑自卑的心理学根源,构建阳光灿烂的人生。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基本情况

小晴,女,1986年出生,皮肤白皙,长发卷曲,长得娇小漂亮。工科硕士,已谈恋爱,跟男友关系稳定,已谈婚论嫁。目前在一个高科技企业工作,技术骨干。着装讲究,衣服从式样到颜色都很时尚。说话经常略歪着头,声音温柔,语速稍慢。白雪公主一样的外表,很妩媚。抑郁无力的样子。

主诉

总觉得自己不行,很差,不自信,痛苦。每天都不能有效地学习,不接纳自己,向往积极正向的、自我接纳的特征。希望自己变得自信起来,快乐起来。还有,怎么释怀对妈妈的恨。

问题的形成

来访者小时候成绩不好,父母对她的成绩失去了信心,曾期待过她学画画,学舞蹈等一技之长,将来好能养活自己。小学三年年级时成绩开始好转。上了初中又不好,又是刻苦努力才好,高中、大学也是如此。高三时为了鼓舞自己考大学,曾在地上铺地毯原地高抬腿跑,边跑边喊“我是黑马”!高三三次模考,每次前进100名,最后进入一所重点大学。

研究生来到这所大学后感觉压力很大,同学们都比自己强,专业能力、英语水平都牛,自己英语差。怕导师对自己期望过高而失望,经常会跟导师说,“我这也不会”,“我那也不会”。导师曾说过“你还有会的没”?对来访者什么都不会很不满,课题做不下去。

后来课题终于有了转机,她开始跟着同学们一起去做社会实习。去之前压力很大,怕自己不胜任工作,怕别人看出自己不行。在找实习的面试中,曾有一个面试主考官在私下场合跟她说,“不能太不自信,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别人怎么能够相信你”。痛下决心,开始新的自我形象管理。

拿到实习的机会后,过去的行为模式再次出现,在新环境中,仍然不自信,很自卑。任何事情当领导希望她能担当时,她仍然表现出“我不行,千万别指望我”的样子,令领导非常失望。

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放弃找工作,经过多轮投递简历、面试等过程,后被一家知名的网络公司录取,并得到了很高的薪酬待遇(20万)。

在求学过程中,她的重大应激事件一个接着一个,开题,发表论文,找实习单位,找工作单位,学游泳,论文答辩。每一件事都感到好难好难,简直就过不去了,痛苦得要死,死了也要冲,最后都顺利走过。在临近毕业将要工作去学车时,原有的模式再次出现。巨大的学不会的恐惧再次萦绕了她。当然,她仍然在学。

成长经历

该来访者家乡在华东地区一个县级市里。父亲是警察,大学学历,已经于2008年因癌症过世。母亲是供销社的营业员。该来访者是独生女儿。在来访者的家乡,人们是重男轻女的,在母亲怀着她的时候,整个家族的人都认为她是个男孩,那样她将是长子长孙。父亲热切盼望孩子出生。当她出生后父亲发现她是女儿时,出现了暂时性瘫痪,几天后才缓解。

来访者小时候成绩不好,父母曾对她的成绩失去了信心,曾期待过她学画画,学舞蹈等一技之长,将来好能养活自己。母亲尤其希望来访者能出类拔萃。在大约小学二年级时,有次期末考试之后放假了,她回到家,刚好妈妈站上窗户上擦玻璃。她兴高采烈地向妈妈摇手致意,妈妈以为她考出了好成绩,非常兴奋。当了解到她并没有得到好成绩时,非常失望。那个场景来访者记忆尤甚。小学三年年级时成绩开始好转。上了初中后,成绩又不好,又是刻苦努力一番,成绩改善。进入重点高中,成绩又在下游,再一次努力,尤其是在高三,非常努力和刻苦,高三成绩有大幅度提高。进入重点大学。到了大学,成绩又在下游,又努力和刻苦,然后考入更好的大学读硕士。

家庭背景

父是公务员,母亲是营业员。父亲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有个儿子,妹妹有个女儿。在父亲的家族里,父亲是比较有地位的,也得到奶奶的疼爱。他们兄弟姐妹之间关系较好。姑姑非常疼爱来访者,在自己谈恋爱期间也经常带着来访者,不介意来访者给当电灯泡。

来访者能感受到父亲的疼爱。尤其是到了初中后,因为成绩变好,父亲很为有这样优秀的女儿自豪。后来父亲得了癌症,最后放弃治疗,要节省钱为她们母女生计。在她的家乡,人们是流行土葬的,但父亲选择了火葬,来访者的理解是父亲疼爱自己,知道自己将来要远走高飞,火葬后来访者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祭奠父亲。现在来访者努力学习,目的是当别人问道这么好的孩子是谁时,来访者可以回答,“是XX家的孩子”(XX是父亲的名字)。

来访者能感受到奶奶的疼爱。记得80年代80元钱是很大的数字,奶奶给来访者这么多钱花,那是不容易的。记得小学6年级时,因为学习努力刻苦,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头,说,“慢点学,别累着,咱家祖坟没长那样的蒿子,不用那么累”。5岁时弟弟出生。因为母亲总说奶奶不喜欢来访者了,更喜欢弟弟等。来访者很生气,跑去质问奶奶,走时还狠狠摔了门。

叔叔家的弟弟出生后,父亲跑他们家的次数特别勤,经常愿意带着来访者一起去。叔叔在弟弟11岁时过世,父亲对待弟弟比亲生儿子还亲,承担了做父亲的全部责任。在父亲过世后,弟弟曾跟来访者痛哭,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事实上,弟弟高中也没有考上,后来读了厨师学校,现在是个厨师,长得特别胖,过得并不如意。姑姑家的妹妹学习也不好,还经常让来访者辅导功课,来访者心里很不耐烦,因为觉得妹妹太笨了,什么都不会。

来访者在年幼时依恋对象是母亲,跟母亲形影不离,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她尚没有上学时讨论她是否要提前一年上学,母亲跟别人说,“我怕她跟不上”。结果当母亲问起是否要提前上学时,她对母亲说,“我怕我跟不上”。还有,当小学三年级时,她的成绩变好,有一次上街,妈妈拉着她的手说,“鸡窝里也能飞出金凤凰”。也许是母亲的强烈期待让她后来又不断努力的力量。

母亲对来访者最大的影响。来访者印象深刻的是,小的时候母亲常跟她说,“你看你爸对你弟弟更好,他不是最爱你的吧,”,“你要的头绳姑姑不给你,你看你姑姑也不是最爱你的吧,”“奶奶老是拉着弟弟串门,不带你,你看你奶奶不是最爱你的吧”。多次重复的结果让来访者确信,这个世界没有人喜欢自己,除了母亲。其实母亲也不那么喜欢自己,她对自己一直不满意。所以成长的岁月中对父亲一直比较冷淡,因为心中一直认为爸爸不够爱自己。但是当她知道爸爸爱她,为了给她留下更多的钱而放弃治疗时,一直非常内疚,转而恨妈妈。对奶奶和姑姑也是一样的,回忆过去,相信她们爱自己,但是在妈妈的语言重复暗示下,觉得她们也不爱自己。

上了大学后,对妈妈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原来是依恋,亦步亦趋。上高中时每天打电话给她。现在很厌恶和抱怨,觉得自己现在这样的性格都是她造成的。


如果你也有过与小晴类似的体验

或者对小晴的故事有自己的见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女儿养废的最好方法
原创丨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跟抑郁焦虑说再见(中)
【 今日话题 】头胎反二胎,父母太失败2015-02-03 第3059期
什么样的爸爸是好爸爸?(好文推荐)
初中生优秀作文:难忘那______的眼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