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

上一篇讲的是宣鉴禅师遇到两个摆地摊的人而开悟的故事。

这一篇继续讲一个“禅师挑着担子卖草鞋”的故事。


睦州住着一位道明禅师,俗姓陈,当时陈姓在江南是个非常有名望的大姓。
相传道明禅师刚出生时红光满室,祥云盖空,旬日方散。

出生时不仅有如此多的瑞相出现,而且他相貌奇伟,目有重瞳,面列七星,一脸的贵相。

长大后,偶去开元寺烧香礼佛,初见寺中的僧人就感觉十分亲切,一见如故。

回家后即向父母表明自己出家的意愿,乞求父母,能够同意他出家为僧,父母终于被他的决心所打动,听许他出家的诉求。

出家后饱参饱学,在外游方期间契旨于黄檗希运禅师,开悟后的道明法师先后住锡过睦州龙兴寺、观音寺等丛林,渐渐有了名气之后,来向道明禅师请益的人越来越多,无论学者的问题多么难以回应,道明禅师都能对答如流,不但随问遽答,而且词语峻崄,故使诸方归慕。
道明禅师乐于提携宗门后辈,临济和云门的开宗祖师都受过他的点拨和推荐,宋代吕希纯为称赞其功绩,特意在《陈尊宿庵》诗中说:

“临济亲推出,云门手推开。于今两禅派,俱自睦州来。”

由于深具长者之风范,极受缁素称赞,所以都尊称道明禅师为“陈尊宿”。


后因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没人照料,道明禅师又回到开元寺常住,并把母亲接到寺中奉养。
道明禅师深明因果,担心母亲是在俗之人,不能同出家人一样消受十方供养,所以平日里除了接引众生,其他时间都在寮房之中编织蒲鞋,再拿到路边卖掉。

有时候赶上哪里有集市,道明禅师就挑起担子,一边装上编好的蒲鞋,另一边担着母亲,到集市上卖鞋以奉养母亲。

正因如此,道明禅师就又有了“陈蒲鞋”这个名号。


唐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军的头领黄巢率领寇众来侵犯睦州,道明禅师将一支大草鞋悬挂于城门之上,抵御贼寇。

黄巢欲将草鞋取而弃之,但使尽全身力气都不能撼动草鞋,遂叹曰:“睦州有大圣人!”
随即便率领起义军舍城而去,这使得睦州的百姓免于寇众的扰害。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诸德之本、百善之先,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更是传统文化中的传世瑰宝。在这个以“孝”为关键底色的中华民族眼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故而舍爱辞亲、剃发染衣的出家僧侣一直以来都深受“不孝”的指责和垢讪。

就像有些人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来戏谑出家人一样,这些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后面一句诗文“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才是至关重要。

在人们自以为是的为正义、伦常代言,而对出家人非议、讪疵的时候,可能不清楚抑或根本不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紧接着还有一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所以,子女是否孝顺,不是单凭娶妻生子,延续血脉就能够一蹴而就的。

如果为家族生儿育女就是孝顺,那么尽孝道未免也太过简单啦。


佛教认为世事无常,孝亲的方式和行为也并非一成不变。

有些古时认为是孝亲的行为,今日里就不见得是孝了,甚至显得愚昧,典型的就是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发展,物质的发达,养父母之身已不在话下,人们对“孝”的理解,已然不是言听计从的从其心、顺其意。

时下子女更加注重的是怡父母之心,使父母老有所乐。

新时代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也不例外,这就显得彼此尊重的重要性,时下能够看出,子女越来越尊重父母的社交生活、人情往来、经济开支和思想情感。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越来越少的子承父业也侧面说明了父母对子女婚姻、职业上的尊重。

所以,子女晚婚甚至不婚,晚育甚至不育,都早已不能上升到是否孝顺的道德高度。

可能有人会说“孝体现在陪伴”,出家了就不能像世间人一样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现实情况确实如此。

但子女在外读书、打工、工作、谋生的情况早已成为社会的常态,这些人一年之中,在家陪伴父母的时间并未必我这个出家人多太多。

出家人的父母也需要陪伴的问题,已然被佛教界所关注,据笔者所知就有好多寺院将僧人父母养老的问题纳入寺庙建设规划当中,来解决这一问题。


佛教不是不言“孝”,而是对“孝道”有着更为深刻的解释。

除了让父母衣食无缺,使父母身心愉悦,能够引导父母远离恶趣,趋向菩提更为重要。

因此莲池大师将孝分为三种次第:

“一、甘脂供养,使父母免于饥饿,是为小孝;二、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三、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了脱生死,是为上上大孝。”


道明禅师虽然出家,仍不妨碍其孝养老母,其孝心能够感动匪寇,更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在《缁门崇行录》中类似道明禅师这样的孝亲事迹,不胜枚举。比如:

子邻法师礼塔救母、道纪法师担母讲经、道丕法师寻父遗骨、宗赜禅师劝母念佛等等。

唐朝的玄沙师备禅师,早年父亲因捕鱼时溺亡。他为报父恩而出家。

出家后非常精进用功,每天刻苦修行。

一次,外出参方行脚,因脚被割破,流出鲜血而开悟。

得道以后,梦到父亲特来致谢说:

“荷子出家,了明心地,已得生天,故来报耳”。

这段公案足以印证黄檗禅师超度母亲时所讲的“一人出家,九族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的金刚法语。

惭愧的是托生末法,根机暗顿,欲了明心地,报父母恩,属实无望,所以只好在引导父母皈信三宝,劝其念佛上多多努力了。

最后祈愿天下父母:

长春长寿,身等须弥之基益固益坚;乐道乐法,福比恒沙之数无量无边。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
记得做一个孝顺的子女
[不是子女应该孝顺父母,而是父母应该“孝顺”子女]
是孝顺的孩子都要看一看
最伤父母的五句话,孝顺子女不会说,你说过几句?
为什么很多都不曾孝顺父母的人,到老了,反倒特别强调子女要孝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