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建:民居的布局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明清徽州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以外部黑白灰基调,内部木材、砖石自然色泽,构成了简约朴素的色彩环境。诗意婉约的粉墙黛瓦,雕琢精美的门窗梁枋,装有日月的天井院落,组成了一幅清秀的写意水墨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为合院式民居,徽州民居整体上形态方正,规整有序。平面布局以“进”为基本单元,进门为前厅,中设天井,后设厅堂及厢房,沿纵向轴线延伸。徽州民居以二进较为普遍,较大的有三进、四进甚至更多。徽州人注重传统家庭伦理,民居空间分配体现出男女有别、长幼有序的原则。总体来看,徽州民居是以天井为核心,按规模、地形、功能灵活布局的院落组合。

民居布局形式

字形,三合院式,又称三间式,是徽州民居中最为经济的一种。多为一进的两层住宅,天井位于中央,楼下明间作客厅,楼上明间为供奉祖先神位的祖堂。两侧厢房可作卧室。天井两侧是廊庑,楼梯设在一侧廊庑内。

字形平面布局示意图

字形,又称字形。四合院式,三间两进,前进楼下明间为门厅,楼上明间为正间,两侧厢房是卧室;后进楼下明间为客厅,楼上明间一般作为祖堂。

 “字形平面布局示意图

“H”形,前后两个三合院背向型。三间两进,前后沿高墙边各有一天井。这种住宅没有门厅,正堂往往分为两个厅堂,两厅合用一个屋脊,俗称一脊翻两堂

“H”形平面布局示意图

字形,三间三进。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各有一天井,各进之间两边有廊庑相连。祖堂一般设在最后一进厅堂中。

字形平面布局示意图

·冯仁镜宅



在新馆四楼“徽州古建筑”展厅中,有一座整体搬迁、异地复建的古民居——清·冯仁镜宅,原建在歙县霞坑镇鸿飞村,两进三开间,当地人称作“花厅”,以天井为中心,平面布局呈“回”字形。这座宅子结构精致、形制规范,堪称徽州古民居中的“小户型精品”。








徽州古民居“无宅不雕花”,这座宅子里到处可见精美的木雕装饰,梁枋、撑拱、雀替等处均有,木雕有八仙人物、戏曲故事等,图案造型千姿百态,可谓名副其实的“雕梁画栋”,使素雅的民宅内意趣盎然,反映了徽州人的精致生活。





徽州古民居除了建筑构件精雕细琢外,厅堂摆设也是颇有讲究。冯仁镜宅厅堂之上,摆放着条案、八仙桌和太师椅,条案上东侧摆瓶,西侧摆镜,取谐音“东平(瓶)西静(镜)”之意,中间摆放座钟,准点自鸣,钟声与东西瓶镜的摆设,共同组成“终(钟)生(声)平(瓶)静(镜)”的美好寓意。座钟两侧各有瓷帽筒一只,清人戴瓜皮帽,回家便将帽置于帽筒之上,若有人来访,从帽筒便能知男主人是否在家。





冯仁镜宅布局精巧,木雕美轮美奂,光影之间,岁月轮转,用镜头定格今日。




来源:特色小镇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徽派建筑五大特征(上)
拥抱徽州(35):徽州民居的天井
徽州民居
遥感中国丨中国民居建筑(三)
东叶民居
潮汕民居与传统文化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