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孟頫小楷《洛神赋》|光怪夺目,真沉泗之鼎复现人间

赵孟頫像

赵孟頫的书法,在审美的层面上已经没有破绽,登峰造极了。喜欢他的人用“流美”、“研美”、“秀挺”;他的批评者则用“侧媚”、“姿媚”、“媚俗”等大加讨伐。以至于后来的书家都无法在“美”这个向度上继续进行开采。

赵孟頫一生写过的《洛神赋》有如下六个版本:

、1297年(大德元年)为清夫所书

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藏本

2、秋碧堂刻本

、1299年(大德三年)书(伪,故宫博物院藏)

、1300年(大德四年)为盛逸民所书(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1301年(大德五年)书(筠清馆法帖)

、1308年左右(大德末、至大初)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319年(延佑六年)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其中写于延佑六年八月版的,时值书家六十六岁。

再有一年多,一代书家即驾鹤西游了。

赵孟頫认为:

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

赵氏笔法精微自不待言,字形则更是昭示出人生感悟后的“妙有”。诚如怀师评帖所言:

孟頫存世楷书估计以这帖最好了,字身收得也最紧,尤其到《十三行》那段,更紧。字身结构无他,唯收得紧而已。字身能收紧,在于笔。笔越精纯,字身越紧凑,同步的。笔越旋,字越紧,越旋越紧,越逼越紧,紧到旋身而起,如羲之字身,所见是旋身的半边面。

也难怪清初书画家王铎会说“光怪夺目,真沉泗之鼎复现人间。”

赵孟頫《洛神赋》/ 故宫博物院赵孟頫书画展

《洛神赋》是曹植的一个名篇,在赵孟頫抄写的六个版本中,这幅应该说是最精神、最漂亮的一幅。这幅点画精美、结体端庄,体现的是字的姿媚、秀丽的一方面,但实际上他又内涵骨力,所谓绵里裹铁,应该说这幅作品是他学东晋二王也就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一个作品,有很强的二王的风格,同时又能把自己的笔法融入其中,达到了一个很好的艺术效果。

在帖前有明末清初的书法家王铎的一段评语,他将这一幅作品比喻成沉泗之鼎之鼎复现。也就是讲周显王时期九鼎沉入到泗水之间,鼎是代表国家的重器,沉泗之鼎复现,就说明这是一件非常独特的,非常重要的艺术作品,应该说王铎给他的前辈赵孟頫以非常高的艺术的评价。

赵孟頫小楷《洛神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钢笔小楷字帖|赵孟頫《洛神赋》
赵孟頫小楷《灵飞经》,笔法精熟,朗逸俊秀
赵孟頫小楷《洛神赋》
钢笔小楷字帖 赵孟頫《洛神赋》
硬笔小楷字帖:赵孟頫《洛神赋》
经典小楷字帖|赵孟頫《洛神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