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别报道 | 长江洪水记忆(二)
搜索
1870年的洪水

1870年(清同治九年、庚午年)洪水是长江上的一次特大洪水。自古史记载的8次历史大洪水、实测到的20世纪5次大洪水中,以1870年的洪水最大,实属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因此,了解这次洪水的雨情、水情和灾情,对于综合治理长江洪患,修建三峡工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清同治九年洪水受灾图片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有专家学者对1870年大洪水作过专题研究。先后调查河段百余处,洪痕点据50余个,指认痕迹200多处, 石刻题记90 余处。查核汉口海关该年实测水位记录,以及大量的省、府、县方志、故宫档案、水利史籍等历史文献。此外, 还收集了1870年欧亚地区的气温、气压降水等气象资料作为印证。1988年,三峡工程论证水文专家组认为:对1870年洪水的调查, 无论从调查点据数量、洪痕的可信程度,文献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或者是考证深度,同其他工程相比都是少见的。宜昌洪峰105000立方米每秒及其双峰型的洪水过程是合理的、可用的。

雨情方面,1870年7月长江上游特大暴雨发生之前,中下游地区连续降雨。6月,江西鄱阳大雨,湖南沅江上游及资江大雨;湖北汉江暴雨成灾,从而抬高了长江中下游江河湖泊的水位。7月中下旬,暴雨进入长江上游地区。7月13日至19日,嘉陵江中下游和长江干流重庆至宜昌区间发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7月17日至19日,暴雨缓慢移到汉江,又东移至宜昌至汉口区间和洞庭湖地区,使长江上游的洪水出峡后与中游洪水及汉江洪水恶劣遭遇。这次暴雨的特点是:范围广、强度大、历时长。整个暴雨过程约为7天,经模拟分析,7天暴雨量200毫米以上的笼罩面积达16万平方千米;文献中有'猛雨'、'雨如悬绳'、'狂风雷雨,连日不息'等形象性记载,是对暴雨强度特大的真实写照。

水情方面,1870年6月夏汛期间,长江中游连续降雨,江、湖、洼地底水已丰厚。7月份,随着暴雨进入长江上游地区,嘉陵江发生罕见大水,北碚站洪峰流量达57300立方米/秒(1981年洪水流量为44700立方米/秒),嘉陵江大洪水和金沙江洪水在重庆相遇,形成长江干流特大洪水,寸滩站水位达196.15米,洪峰流量达100000立方米/秒(1981年洪峰水位191.42米、流量为85700立方米/秒),宜昌站水位达59.50米、洪峰流量达105000立方米/秒,15天洪量为975.1亿立方米,30天洪量为1650亿立方米。上游洪水与中游洪水恶劣遭遇后,泛滥成灾,经过宜昌至汉口区间的江槽、河、湖等调蓄后,至汉口附近归入江槽。汉口站洪峰水位为27.55米、流量为66000立方米/秒,30天洪量为1576亿立方米。

灾情方面,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灾情十分严重,损失之巨,范围之广,为数百年所罕见。主要受灾地区为四川、湖北、湖南等省。

四川省:六月间(农历)川东连日大雨,江水陡涨数十丈,南充、合州(今合川)、江北、巴县、长寿、涪州(今涪陵)、忠州(今忠县)、丰都、万县(今万州)、奉节、云阳、巫山等州县,城垣、衙署、营房、民田、庐舍多被冲淹,居民迁徙不及亦有溺死者。嘉陵江畔的合川县 :大水入城深四丈余,仅余缘山之神庙、书院、民舍数十间,水连八日,迟半月水始落,房屋倾大半,未倾者污淖充塞,腥腐逼人。历两月之久,稍可居人,满城精华一洗成空,十余年未复元气。长江干流沿江城镇中,江津县城被淹;涪陵县城“小东门不没者一板”;丰都县:全城尽没,水高于城数丈,仓谷漂失,官、民宅半为波涛洗去。忠县“舟行南门内”;万县“全城没,余西北一隅”;云阳“江水冒城”,东西部沦没;奉节城垣、民舍淹没大半,仅存城北一隅;巫山城垣、民舍淹没大半,存城北一隅,城墙倒塌20处,仓谷全被水淹。全省受灾约20余州县,实属历史上最大洪灾。

湖北省长江南岸大堤在松滋县被水冲决形成松滋口,洪水直泻洞庭湖,洪道所及,荡然无存;北岸大堤在监利决口加之汉江决口,荆北及江汉平原一片汪洋,“衙署、庙宇、居民、田禾淹没无算,为数百年未有之奇灾”。全省30州县及武昌等广大地区遭受严重洪水灾害。其中:宜城“汉水溢”,“襄堤南北俱溃”。秭归“江水暴溢,坏民居无算”,宜昌“郡城内外,概被淹死”;枝江“大水入城,城堞尽坏,漂没有民居殆尽”;松滋、江陵、公安水漫城垣数尺,衙署、庙宇、人民、田禾淹没无算,人称“庚午之灾”。黄冈、鄂城、荆州大水为灾;石首、监利、京山、潜江、天门、云梦、应城等各县,均因各堤漫淹,田亩尽没,人民迁徙。


湖南省饱受长江溃口之害,安乡、华容水从堤头漫过,龙阳、湘阴围堤尽溃,无一存者,田禾淹没,庐舍漂流,灾情历年以此为最。临湘、沅江、武陵、益阳等县,或冲淹十余村障,或漫溃数十围洲,或漾没数十余垸。湘潭、安化、巴陵、永兴等县皆大水为灾,全省20余州县遭受严重洪灾。

江西省萍乡、九江、南昌、鄱阳、德安、瑞昌大水,安徽桐城、宿松、建德、铜陵、寿州、和州、黄池“蛟水冲毁田庐,圩堤漂没一空”。长江下游的江苏、上海、浙江洪水不大,灾情较轻。

1870年大洪水的总体情况是: 上游区受灾范围系干、支流沿江城镇, 分布为一条线。中游平原区受灾范围广大, 分布呈一个面, 粗略估计宜昌至汉口间平原、湖泊、洼地受淹约3 万多平方公里,其范围广、灾情重,为我国历史上所罕见。        

(来源:三峡小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1年江淮大水
宜昌历史大洪水
潜伏的怪兽:大洪水为何总在长江流域形成?
​淅川文化散文之四:淅川抗击战胜1975年特大洪水纪略
强降雨来袭!湖北安徽数百万人受灾
桂北全州县历史上有记载的大洪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