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你如何改掉小班孩子哭闹不止的坏习惯

靠哭闹来牵制父母的孩子不算少。有的孩子长期养成了哭闹、耍赖甚至伤害自己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有时遭到父母的厌弃、取笑甚至打骂。这些回应都是不可取!




孩子哭闹不止的原因

1

身体不舒服

这个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

2

孩子没有安全感

孩子可能长期受到忽视,父母可能与孩子之间缺乏互动和关注,孩子只有在哭闹不止的情况下,父母才会过来柔声安慰,继而在父母稍加严厉之时,孩子才会止住哭闹。这样的孩子就属于没有安全感。

3

孩子不会表达

这种孩子表现在喜欢抢同伴的玩具,或者在想要东西的时候就哭闹不止。孩子没有学会如何去与同伴交流或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用哭声来命令父母和他人,比如哭一哭父母就会闻声而来。久而久之她就学会了用哭闹来命令、表达。

4

孩子没有相应的自律能力

父母过度纵容孩子,宠溺孩子。也没有给孩子建立规则,孩子想要什么都能随心所欲,没有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得到,什么不可以得到。这样孩子没有标准,没有规则意识,欲望越来越大,不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加上父母的纵容,所以用哭闹来达到目的。

5

父母的言行不一致、纵容孩子给了孩子错误的讯息

孩子不良行为的养成都是父母妥协养出来的。孩子在最开始将几次尝试哭闹来达到目的时,父母没有阻止而是允许了,所以给了孩子误解的信息,久而久之孩子摸透了父母的脾性。

建议:

1
父母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重视,感受到爱意,这样他就不会用极端、错误的行为来获得关注。
2
教会孩子表达。父母要告诉孩子如何与同伴友好交往,告诉孩子如何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告诉孩子正当的要求是可以满足的,不必使用哭闹。而不正当的要求是不被允许的。
3
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能买,哪些东西可以得到,为什么可以得到或者不可以得到。在不应该的时候要听话,家长要耐心给孩子讲道理,不能不耐烦、打骂。
4
借助一定的手段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孩子养成了哭闹的习惯,父母要做好长期才能改正的准备。例如使用“反思角”“淘气毯”等类似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反思,为甚了受到了惩罚,然后接受惩罚,惩罚完之后请孩子道歉,道歉后要拥抱孩子,告诉孩子“知错就改仍是好孩子”,不能让孩子产生被抛弃的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说“不”的时候最适合定规则
5-10岁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间
孩子交朋友,父母应该干涉还是放手?
孩子出现这4个行为时千万别惯着,该打就打!长大后就不好改了
孩子为啥不擅交往
失败家长的5个坏习惯,一条没中的都是好父母,有中招的父母要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