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学拼音再识字就是个错误,家长谨记了!

中国近百年来走入汉字难学、难教的误区。归根结底是由先学拼音再识字这个错误引起的。大家都以为拼音是我们汉字的一部分,但事实不是。


那么,到底汉字要怎么学呢?本期小编邀请汉字研究者张守良老师为大家讲讲如何识汉字——



张守良沈阳圣言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著名汉字专家白双法教授弟子,中国传统文化研习者、经典教育研究者、经典书籍研发者,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学经典教育事业。在多年教学研究实践中,整理出经典诵读一气呵成法、一经深入法、德育落实日行一善法,主编多部经典读本,首次整理出国学启蒙课程体系、汉字启蒙课程体系。

人物介绍


通过中国式思维学汉字

学汉字构建中国式思维


1、汉字打通我们的宇宙人生


学习汉字,可以说是一个新课题,但实际上是一个老话题。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打个比方说,学中国文化就像一个人要渡河,汉字就是船,古人说文以载道,就是这个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象个大观园,可以说是目不暇接。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怎么能够用一个系统的方法,登堂入室学习中国文化呢?


根据我的学习浅见,可以试着通过汉字这个途径,来一门深入地学习,通过汉字打通生活、国学、经典。学字的过程中,会发现不仅仅是学字,通过学字把整个古今中外的知识作了一个有序的、合理的安放,构建了一个思维体系、知识体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多,学不过来,汉字可以作为一个非常有效的契入点深入进去。古人说一经通,经经通。传统文化各个门类很多,通过汉字这个切入点深入进去,就可以把圣贤的智慧应用在个人的修为上、家庭和谐上、教育文化推广上,乃至整个的民族文化大业上。


当前国学经典教育已经或多在某种程度产生困惑和瓶颈,经典读的也不少,但是总有一种障碍,隔着我们,无法深入到圣贤的核心、内心深处。学习国学经典,如何扫清文字障碍,一直在寻找一种方法和途径,国学越推进,这个瓶颈问题越制约着学习进展,也制约着国学的推动进程。


我个人虽然是中文系科班出身,但是非常惭愧以前对汉字的认识并不深,并不到位,见了文字绕着走,认为汉字是不成系统的,是一盘散沙,胡乱拼凑的,错误地认为汉字太难学、太难认了。


但系统地学习了汉字字理之后,才从此对汉字刮目相看。原来汉字的每一个字都是古人圣贤把他们的心血凝聚到每一个笔道里、每一个声音里、每一个字意里。


汉字原来是非常系统的,汉字的每一个形、每一个音、每一个意都是有它的前生和今世的,是有来龙去脉的,那是有一个脉络关连着的。




随着学习的深入,越感觉汉字把整个宇宙人生全笼络住了。所以说汉字作为连接点能够把古今中外的所有的智慧、知识、历史、文化、生活连通起来的,我们要相信这个系统通过汉字是能做到的。


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愿景,有一种使命,好好弘扬中国文化,特别是弘扬汉字文化。因为讲别的中国文化都有很多讲师在做,而且做得很好。可是学习弘扬汉字文化缺人啊,总得有人去推动,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焉。”现在汉字文化这个领域也是大道废的时代啊。


我们要知道,世界上的各个文明的文字不尽相同,使用寿命不齐,有的改头换面了,像古埃及文字变为腓尼基文字,再变为希腊字母,然后拉丁字母,散而为今天欧洲各国的文字。有的彻底消亡在历史长河中了,像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还有中国历史西夏党项文字、辽国契丹文字,有的文字濒临灭绝,岌岌可危。在众多语言文字系统中,长期延续下来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汉字,她长命千岁,如今还是其命维新。那么汉字为什么有这样的特性呢?




2、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


全世界最早的文字也不会超过一万年,象我们的甲骨文,最成系统的文字,也不过3000年左右,当然最初的文字萌芽也没不过5000年吧?近五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英国有个一个历史学家汤恩比,根据他研究统计,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大约出现过26个比较成熟的一个文明形态。都是萌芽,然后兴起,强盛,最后衰败,消亡,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模式轨迹演变。只有中国文明能一脉相承延续下来,我们想想,这不仅仅是地理因素,也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其实背后有一个核心的因素,就是汉字的凝聚力。没有汉字,中国文明也早就断代了,亦复如是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汤恩比教授虽然是一个西方人,但对中国文化可以说认识的非常到位、深刻,他说未来的世界肯定不能像现在这么纷争、这么乱,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的途径。世界统一就是孔子说的世界大同。在这一点上,全球各个民族准备最充分的就是2000多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独特的思维方法?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究竟有什么独特呢?

能够明显体现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两门科目,最值得推崇,一个是中医,一个就是汉字。




中国文化跟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不一样的,当然文化有它的共性的东西,每一个文化在地球上开花结果,也一定有它的个性、独到之处。中国文化,通过有智慧的汉字,把它彰显出来,即使没有读过经典,要是您细细地品味汉字,也能发现,古人的理,通过汉字就告诉你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的有志之士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东方,投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3、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三大特点



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至少有这么三大特点:第一点就是中国人看问题是“天人合一”这样一个思维。认为人是天地之间的精华,人是天地之心。人是自然之子,人是天地化生,天地是一对大阴阳,产生了人类,人类只不过是天地的孩子。和天地叫板,蔑视天地,肆意破坏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根本就不能这么想,也不能这么干。这是对天地父母的大不孝啊。


我们的祖先他们观察事物,他们思考人生,他们仰观宇宙,俯瞰人群。他们的思维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要在此强调一下,思维方式不同于学习知识,不需要创新,而是应该重新掌握,也就是说通过汉字,把这种思维方式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学习中国文化如果你用西方的思维方式,你会越学越没底气,越没信心,完全是南辕北辙。就会搞出削足纳履的笑话。假如用中国文化来观照,就会发现中国文化了不得。为什么那么多文化只有中国文明没有断层,那背后是有它的道理的,它为什么能长命百岁、千岁。




北宋有一个大儒叫张横渠,他说“为天地立心”,那么这个心是谁?就是我们“人”。《三字经》说:“三才者天地人”,人能够与天地并列为三,说明人是代天地的代言人。天的无私,地的厚德,需要我们人把这种精神给它体现出来的,因为人应该效法天地,法天效地,人和天地是同构的,人和宇宙是同构的。宇宙就是一个大人体,人体不过是一个小宇宙。宇宙是什么样的,人就应该是什么样的,是合拍的,不能出现两个频道,两个频率,人和天,人和自然是不能对抗的。


古人认为人活在天地之间,那就是要法天效地,《易经》为什么开篇就用乾卦坤卦打头呢?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习天地这样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人要缺这两种精神,那就枉生为人,人就是天地之间的次品,是地球里的害虫,不是天地的代言人。

所以说我们学习中国文化,首先人要知道天高地厚,人要找到自己的本位。在整个大宇宙中,你处在什么位置中,我们人类我们每个人处在什么位置中,才能按照位置来做你的本职应该做的事,不会做出那种违天逆理的事。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就和西方略有不同。西方人认为人要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所以他们的思维决定他们的行为是掠夺、征服,掠夺别人,征服自然,不顾后代子孙,不顾环境污染,所以欧洲已经历过那样一段时间,现在他们已经幡然醒悟,那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唯一终结就是把人类带往集体毁灭之路。所以他们现在开始向东方开始寻找出路,天人合一解决人类未来出路的方法,被他们西方有识之士给与了高度赞赏和推崇。




中国文化第二个思维方式是阴阳合一的思维方式。中国人认为世界是由阴阳两个极来组成的,就是太极。中国的阴阳鱼太极图是中国思维的最好的一个图示。世界是阴阳两极构成的,有阴必有阳,有男必有女,有父必有母,有白天就有黑夜,有阳刚就必然有阴柔,是和谐共生的关系。


所以说中国古代孩子为什么从小让他学做对子,背诵声律启蒙,朗朗上口的诗篇,目的就是让孩子无形中养成阴阳思维的方式,不仅仅是学做几个对子,目的是通过它培养一个人看问题要看到双方面,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到、看到对方,所以这就是辩证和统一的关系。


中国文化第三个明显的思维方式就是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中国人从来不玩虚的,中国学问都是接地气,从生活、实践中,实打实着,摸索、总结出来的。不是凭空产生一个什么所谓的想法,没有经过验证。学习这些国学经典一定在生活中能够落实出来,才能得到受用。不是用来空口说出来的,也不是用来背诵卖弄出来的。学国学是为了切实得到受用,能够从生活中得到受益。


所以说学习,学是一层,习才是第二层,学而时习,这个习才是更重要的,通过知和行合一,知是为了行,行也是为了知,不可分割,都是一半,完整的学习是学习各占一边。



4、学汉字构建中国式思维


天人合一、阴阳合一、知行合一是我们中国古人思考世界、研究任何问题的整个的通盘的思考、思维方法与方式。这个思维方式用来造字,自然也得到了一个明显的体现,而我们学汉字也能通过这个方式,进一步掌握这样一个非常有格局、非常有系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所以说思维方式不对,你学的东西越多,反而会南辕北辙,这也就是为什么五四那些人,虽然经典背诵的很好,但是他们受了西方思维的笼络,结果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研究传统文化,就会批判、唾弃、打倒传统文化,方式用错了,他们的思维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这是最可悲的。


今天这个时代,国学在复兴,传统文化在回归,假如我们还用西方的思维方式继续来学习中国文化,那后果,想起来,也是不太乐观的。


古代的小学的科目,首先教孩子的是洒扫应对,其次是识文断字,然后才是读经典。教孩子洒扫应对,就是告诉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教孩子识文断字,就是告诉孩子如何思考,如何学会学习。


通过学汉字,重新掌握这样一个非常系统的、非常好的中国式的思维方式,究竟有多么重要和必要,这个分量大家掂量掂量吧!




我们古人十分有智慧,在孩子越小的时候,越要给他一个正确的引导:正确的生活习惯,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的引导。


汉字可以说是形而下之谓器,中国式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之谓道,中国式的思维方式是体,汉字是用,体用不二,所以说这两门功课很重要。而且这两门功课,一定要在小的时候学习,因为先入为主,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旦错误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养成了,你再想改,很难很难。所以一定让孩子在心灵很纯洁的时候,我们给他蒙以养正,那么蒙以养正主要养什么呢?就是养生活之正确方向,正确的生活方式,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这点上看,古代的小学为什么把文字作为一个主要的功课,过去说小学就是指的是文字学,就是这一套识文断字的系统训练,但今天恐怕是大学教授也研究不明白了,为什么?大学教授用的是西方思维做研究,而传统小学识文断字、这种文字童子功训练断代了。

从这个角度看,古人所谓的小学并不是因为它是小儿科,可学可不学,而是恰恰相反,这个学问太重要了,这套训练方法太重要了,一定要在小的时候学习,顾名思义叫小学,这才是小学的真正含义。


所以要学汉字,一定要留意你的思维方式,你用的思考的方法能不能契合圣贤,就看你能不能掌握用天人合一、阴阳合一、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汉字,乃至来看待中国所有的传统文化。


为什么用这么大的篇幅来探讨这些相对抽象的道理,因为汉字就是中国式思维方式的直接体现。因为您思维靠的就是文字啊!而通过汉字恰恰能培养树立和掌握这样一套中国式的思维方式。


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你作哪个选择,背后是因为你有这样的思想,你这个思想背后是因为你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所以说是中国式思维方式还是西方思维方式就决定了学中国文化能不能学到位、能不能学到家、能不能学下去。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中国式思维方式,才产生了各个传统文化的门派、门类,包括汉字。


有了这样一个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样的一个中国式的思维。只有掌推了中国式思维方式,你才能契入双法字理,才能契入汉字文化的内核。




所以说学习中国文化,学习汉字文化,假如说没有确立中国式的思维方式,那么你学习肯定会出现跑偏的现象。包括今天,国学、传统文化在各地复兴、开花,已经成为燎原的趋势,但是很多人学习国学反而走入了一个歧途,那就是因为他的思维方式出现了偏差。



5、《双法字理》的七字根体系



学习双法字理,为什么要从七字根入手?七字根就是打开了知识空间,打开了我们整个思维的立体体系。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天人合一、阴阳合一、知行合一的思维方式,所以说我们学习双法字理、打开文部、打开天文类的字,才会知道为什么汉字是这样排列的,汉字的系统是这样一脉传承下来的。


大家打开双法字理最后一页有个附录,99对、组文,这个表就是在这样一个思维构架下排列出来的。




大家知道,我们的世界不管多么复杂,它的构造成份都很简单,都是由几个化学元素化合而成,所以说门捷列夫发明排列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把整个的世界物质的构成说清楚了。那这一张99对/组文就是中国汉字的元素排列表,可以说把整个的成千上万的汉字的基本元素在这一表里通过中国式的思维,给它作了一个很好的排列组合。


大家看天文类的文,古人是怎么造这些象形文的呢?通过9个文,就把天文类的文部画出来了,给你排列出来了。




玄象著明,莫大于日 月,天上最明显的两个物体就是日、月,古人给它造出了一对,古代造字都是一对一对造的,这对阴阳造出来之后,阴阳一和合,二就生三,古人认为那星星不过是日月的产物,所以说画了一个星星。星星满天很多,所以选择最大的、最明显的一个星星来作代表,就是这个星。


那从天气上,古人发现有就有,气上升,变为云,所以云和气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它俩又是一对阴阳,这两个阴阳产生了三就是,千字文说云腾致雨嘛,所以说就把这个雨字单独造了一个文。


再看天象,最常见的天象就是打和闪,一个听到一个看到,雷和电它俩又是一对阴阳,有了雷和电,往往就会引起山林的火灾,那么就产生了最早的,所以说火是雷电的产物。


所以说我们看天文类的9个字,它就是一个非常清晰的天地、万物这样一个生发的顺序,而且按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样一个思维方式来构建的。



6、中国式思维 &《双法字理》



从这个角度来看,用中国式的思维来从根上来学习每一个文字,这个方法这个系统只有通过这个双法字理能够彻底还原。当然不是说其他市面上的关于汉字方面的书、其他老师讲解的汉字就不好,那些资料也有价值,从某个点上可供参考,但是从立体上从系统上看,它们都不够全面和专业,这不得不承认。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要抱定信心,一门深入学汉字,学汉字要从双法字理入手,深入它的核心,拿到它的真东西,这就不仅仅是学几个字而已,大家要明白这个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为什么要学汉字?
周易与思维方式《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中国观念(思想)
李林国学:五行文明生态
中华赏石文化的思维方式特点 连载(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根基在哪里?
「以道行医」中医象思维:道与法的结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