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总是看完就忘?

我原来平均1-2周能读完一本书,也能记住书中的大部分信息。

直到越来越多的阅读大神刷爆朋友圈:

我开始陷入了「阅读焦虑」,怀疑自己书读的不够多。

为了缓解焦虑,我选择了最糟糕的办法:

「速读」

粗略地浏览内容
盲目的刷清单
只满足于打卡完成的瞬间


最后,看过的书越来越多,能记住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重点从不在于你打卡的数量,而是最后能留给你的东西”

我开始有意识的琢磨深度阅读的方式,在经过2年的刻意练习后,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拆书方法:

如果你也曾和我一样,患有「阅读焦虑症」,希望以下3个精读步骤,能对你的阅读体验有帮助。

★「拆书」三部曲

拆「金句」

-将书籍摘录一键保存至印象笔记

“笔记,是我阅读到了一个想法之后很激动,必须把这个想法记下来‘据为己有’的行为”。

在我们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教学里,会有一个勾画波浪线的习惯,把升华的部分用红色圆珠笔做标记。

做拆书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勾画。

要点其实就两个:

1.搭建自己的筛选标准,不要遗漏精华

中学语文课堂的固有思维是:

摘要的句子一定会是华丽的描写,大段大段的概括,阐述“中心思想”。

但也许一些奥妙,就藏在寻常的对话中,藏在细节中。

选择摘要不仅仅是复制粘贴,也是培养阅读感知的一部分。做摘要时需要注意:

1. 要有追问意识,用自己的思想反思阅读的内容。

2. 要学会提问,问出好的问题,好于得到最好的答案。

3.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训练体系来强化书中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要学会反复、反复再反复,同时平衡阅读速度。

此外,“偷师”别人的摘要也是一个好办法。

我常用的【微信读书】就可以“一窥”他人的阅读摘要:

图片截取自微信读书-《乡村教师》(刘慈欣)

微信读书的划线部分能让我停下来琢磨大家选择这句话背后的意图/角度,抓住我差点错过的细节。

2 摘录过程一定要快,最好还能加上自己的想法

使用【微信读书】时,我一般会用印象笔记·剪贴板功能摘录内容。

只需要2个步骤:框选复制摘要段落-返回桌面滑动至主页(小组件那一页),即可自动把该段落保存至印象笔记。


全程用时不过2秒,也方便今后的整理归纳。

在摘要的同时也会去做批注:

同步至印象笔记进行批注


这时我们不单单是读者,同时也做想法的输出。

也许我们翻过五百页的长篇,只为寻找到那一句话,让我们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彻底打开了新思路,并忍不住记录下当时迸发的灵感。就像一本小说的名字:《一句顶一万句》。

希望你也能在拆【金句】的过程中,找到并且留住你的“一句顶一万句”。

拆「结构」

-用思维导图推演作者逻辑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骨架,作为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盛装而来: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着肌肉。你一定要用 X 光般的双眼看书,因为这是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上一段介绍到的摘要方法其实是碎片化的记录,但当我们阅读并理解整个章节/书本 后,思维导图能帮你统筹全局。


《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例子,我当初是这么梳理的:

ⅰ 列出书的章节,了解整体知识框架。

ⅱ 按章节,摘录有启发的观点、案例和如何做。


这么做的好处有两个:

1.跳出字句的限制,锻炼逻辑思维与知识联系能力
2.结构化的梳理能进一步加强对于书本的记忆


除了工具实用类书籍,小说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进行推演,我们不是经常记不得人物名字吗?尤其是翻译文学里混杂的名字:

很多人放弃《百年孤独》就是因为人物关系实在太复杂。

其实一张思维导图就能搞定马孔多家族庞大复杂的关系:

《百年孤独》人物关系思维导图-来自processon.com

整理好的思维导图还能一键导出到印象笔记:

保存后方便以后快速查找,融入自己的读书笔记体系。

拆「主题」

上述提到的都是聚焦在一本书上的笔记法,如果继续往前一步,尝试建立书之间的联系呢?

可以试试「同一个主题下的多视角阅读」方法:

比如我最近在研究阅读的方法,我同期在看J. 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翁伯托艾柯的《别想摆脱书》和郝明义的《越读者》。




从中对比参照、反复阅读,这样可以更好地开拓这个主题下的视野。

进行主题阅读时,我会在印象笔记里整理读书笔记,好处是可以把每一份笔记都生成一个可供别的笔记直接点击和引用的链接。


我的笔记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链接,用于指出书与书之间的联系。

另一种建立主题联系的方法就是「标签」。

每一次有关书中的摘要、想法存进印象笔记时,我都会往上加一些标签

方便之后迅速查找,定位相关内容。

在锁定主题后,你的注意力也会悄悄的聚焦,看到相关的微博,网页文章,我也会一并打上标签并保存,最大限度的挖掘身边信息与该主题的关系。

找到许多关联的信息?那就再建一个笔记开始整理吧。

以上就是我的读书笔记3步法参考。

愿你在阅读的道路上充满发现。

4.23-世界读书日

「印象笔记」联合「微信读书」

给大家发福利啦!

关于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致力于帮助个人及团队保存高价值信息、整理知识、有效协作;手机、电脑、平板,多终端一键同步,随时随地保存灵感,有序生活,高效工作。

本次读书日
我们联合微信读书推出:

「读书日定制模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专业阅读的有效方法
读书方法分享:如何才能记住读过的内容?(二)
“三段式”读书法,思维很厉害的人都在用!
教学·记 | 阅读和笔记都是技术活儿——如何高效的完成一篇读书笔记?(思维方式+工具)
如何正确做读书笔记呢?
8种读书方法,都有不同的目标和效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