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区业主群如果不用来干架,它将毫无意义
大概是去年的时候,因为垃圾分类的事情,小区物业给住户们拉了一个群。
当时我自己嫌麻烦没有加,所以就只有我老公在那个群里。
后来有段时间,他每天晚上都在频繁地翻看微信聊天记录,还时不时地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
正当我怀疑这段夫妻感情正在悬崖边摇摇欲坠时,他突然把屏幕塞到我眼前:
“你快看你快看,业主群里又吵起来了。”
当时摆在我面前的,不是邻里间的鸡毛蒜皮,而是一段恢弘的思维战斗史诗。
楼上楼下为了证明“到底是谁家发出了噪音”,甚至开始互相质疑对方的生物学属性。
后来其中一方不知怎么提到了《人类简史》。
在面对另一方“你肯定没看过原著”的质疑声中,他又在群里晒出了封面照片以自证清白。
自从那天开始,小区业主群就成了我的休闲读物,而且是奇幻背景的那种。
阴谋、纷争、爱恨情仇,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戏码。
成日里为了生计而庸碌奔波的我,在一场场大戏中见识了人性的参差。
而其中的几个重要角色,我大概总结了一下,敬请各位对号入座。
俗话说的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同理,尽管群友们同住在一片院子里,鄙视链却也从未缺席。
通常来讲,买房的看不上租房的,住三居室的看不上小户型的。有时候明明就是对门,也要按照朝向分个三六九等。
如果是心里暗爽也就算了,但偏偏要跟连面都不见几次的邻居显摆显摆。
在我进群三天后,又有一位业主通过扫码进了群。
看头像照片是位40岁左右的大叔,上来就把备注改成了“XXX-3号楼1单元401到403户”。
当时我想的倒不是他究竟有几套房,而是担心以后在群里跟人吵架,人家带着狗到他家门口撒尿。
没想到另一个人开腔了:“这位兄弟真是财力雄厚啊,这光房产就顶我几倍身家了。”
后来,这两个人就仿佛成了炫富组合。还跟说相声似的,一个逗一个捧。
“现在孩子上学可真头疼,公立学校太难排队了。”
“我打算直接让孩子上私立了,家长的层次也高一点。”
“那还是您赚的多,私立学费那么贵,我连想都不敢想。”
“其实还行,我跟我老婆都月薪两万,基本能负担。”
“月薪两万都能算还行啊,那您可真谦虚。“
“这在北京很普通吧,随便一个部委机关或者互联网公司就差不多了。”
……
明明是讨论孩子上学的问题,话里话外带出了收入、工作、资产。
这等凡尔赛的操作,也是让我叹为观止。
直到最后,另一位大哥听烦了,突然冒出来说了句:
“有多少邻居是身份证11010开头的,咱们单拉一个群吧,平时多沟通沟通感情。”
群里顿时鸦雀无声。
果然在凡尔赛的领域里,一山更比一山高。
还有一些人倒是不太给邻居添堵,而是专门跟物业较劲。
大到小区绿化、门禁管理,小到邻里关系、夫妻吵架。反正有什么不顺心,骂物业就对了。
早上8点往群里甩出一张照片,抱怨小区里的路灯关的太早。
恕我直言,就看后面那个大亮的天色,实在没有什么开灯的必要。
有时候还自我矛盾。今天抱怨保洁员拿走了自家堆在走廊里的废纸箱,明天又痛骂物业不整顿走廊杂物,堵住了消防通道。
内个,前几天用废纸箱堵住消防通道的,不刚刚好是您吗?
其实我偶尔也觉得物业只收钱不办事,但也不是这么个不讲理的骂法。
就像你投诉小区大门正对着的马路经常堵车,这种事他们也管不了啊。
就因为这个逢事必骂物业的习惯,后来还搞出过一起乌龙事件。
有女邻居反映,前一天晚上有人狂敲了她家房门二十分钟,问是谁对方也不回答。
听着还挺吓人的,不少单身住户都对自己的安全表示了担忧。
有人勒令物业给每家门口安装一个摄像头,也有人大骂门卫”随便放外卖员和快递员进来“;
类似这种。@阿粪青
物业负责人也出面了,说会尽管调查并进行安全整改。
结果3个小时以后,女邻居出来道歉了,说自己手机没电了,耽误了大家的宝贵时间。
道歉声明写的还挺长的,搞得我一开始云里雾里。
看了半天才明白,原来那个敲门的人——是她忘带钥匙的老公。
后来我跟朋友讲起这件事还很疑惑:“你说她老公没回来,她自己不知道吗?”
朋友则回馈了我一个更朴实的问题:
“那个门上不是有猫眼吗?人家都敲了20分钟了,她为什么不能看一眼呢?”
啥锅配啥盖,有爱吵架的就有怕吵架的。
你有没有见过这种,只要群里一提意见,他就摆出了架势要出来劝和的?
我们群里有位大姐,日常热爱转发各种“正能量的毒鸡汤”。
每次只要看到《早安,平和的人生拥有3大优势》之类的文章标题,我就知道她起床了。
年轻人都说自己有“看人吵架就尴尬症”,我看真正有这个问题的倒是她。
要不然,就是上辈子有个做居委会调解员的梦想。
强烈建议她效仿一下这位好心人的做法。
有一次,6号楼的邻居把车停在楼下被划了。
问了一圈没人承认,找物业查监控也被敷衍了事。
后来他非常生气地在群里声讨物业推卸责任,这位大姐突然冒出来说了一句:
“为了这点小事伤害了邻居的感情,不值得嘛。”
我有时候觉得,她可能单纯就是正能量上瘾。
具体表现为一点负面情绪都看不得,哪怕跟她没什么关系。
前几天北京沙尘暴,有年轻业主转发了新闻到群里,本意是让大家注意防护。
没想到反而被怼:“我觉得邻居们还是要少发这些负能量的东西,我们也做不了什么,只能让大家烦心。”
当然她也有优点,那就是价值观恒定。
无论自己吃不吃亏,都坚定地相信“以和为贵”。
当初我们的业主群不是为了垃圾分类建的吗?原本每个单元门口都放着一组垃圾桶,后来通通改到了两个大门附近,扔个垃圾要走几百米。
群里就呼吁把垃圾桶归位,结果还是同一位大姐,说这是物业的工作,要求大家多多体谅;
这也就算了,她居然还说大家嫌麻烦就会少扔点垃圾,能够消除小区的异味。
后来这位大姐不知为什么退群了。
群里的业主分析了一番,最终一致认定她是物业请来缓和尴尬的“气氛组”。
我有时候会被个别邻居生活的清闲程度所震惊。
每天早上睁开眼,业主群都会有几百条消息提醒,仔细一看都是在吵架。
什么门卫放外来车辆进入啦,外卖员开单元门时太粗暴啦,有人踩踏草坪啦。
好像每天什么都不干,就是守在窗前看东看西,有点风吹草动都要马上汇报。
这么说起来,这好像也算是小区群的主要功能——促进交流、解决问题。
但遇到问题就知道,靠他们还真解决不了。
我们小区附近有个婴幼儿早教班,院里不少家长都在那里预交了学费。
结果早教班在年初的时候突然跑路了,小区群就一度兼具了维权的职能。
被骗的邻居中有人从事法律职业,联合了另外几个愿意牵头的业主,组织大家打官司。
结果官司还没打,小区群先因为内讧解散了。
后来听说,是因为实在是众口难调。
要求大家准备身份证打印件,一大半都在唧唧歪歪,不是家里没有打印机,就是担心隐私泄露。
单单是决定要不要起诉就吵了两个月,有人觉得耽误工夫还花钱,还不如吃亏认倒霉。
再往后,又有一部分人丧失了耐心,甚至怒斥牵头人: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被骗的钱连影儿都没有,你们到底有没有认真做事啊?”
哦对了,还有一开始那位凡尔赛大哥,提意见之余也不忘暗示自己在早教班报的是3、4万的高级课程。
好像被骗更多钱还很光荣似的。
终于有一天,那个学法律的大哥在群里爆发了:
“我组织大家维权也没有什么好处,最多也就是追回我自己的钱。现在不仅时间精力都搭进去了,还要天天被邻居骂。”
所以现在再返回去看看上面那个小标题——“关键时刻就缩头的嘴皮子大师”。
或许这才是群里的大多数,大概也包括我自己。
作者/ 李秋水
编辑/ TyouKaka
视觉/ Richcat
注:图片来源于轻拿轻放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们小区也有业主捡垃圾/废品么?
独木不成林
楼道成垃圾堆还有毒蛇出没!邻居怒斥:忍无可忍
成都疫情日记(0829)就像没有冬天怎么有春天
城市管控宅家日记-26
小区那些事(电改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